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 第 37 章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第 37 章

作者:油盐不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20 来源:gegedan

贺岱岳家的亲戚关系并不复杂,他父亲那边一个大伯一个三姑,母亲潘中菊这边两个舅舅,爷奶健在,倒是外公外婆去得早,三年□□,折了不少人。

贺大伯跟大伯娘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皮肤被太阳晒成麦色,双手粗糙,指甲缝里嵌着泥灰。

贺岱岳在病房里守着,贺大伯随褚归上火车站取行李,他走路时拘谨地往边上靠,生怕自己把褚归身上的衣服弄脏了。

贺家的男人身材都比较高大,听说他们祖上是北边来的,不过超过几代人里超过一米八的只有贺岱岳一个,其他成年男丁基本在一米七七左右。

庄稼人力气大,别看贺大伯五十多了,扛着褚归装了半箱书的木制行李箱脸不红气不喘,甚至想把贺岱岳的行囊一块提上。

“大伯我来。”褚归跟着贺岱岳喊大伯,态度谦虚且亲和,完全是以小辈自处,“大伯身体真好,您在村里干活肯定拿的是满工分吧?”

提起干活,贺大伯挺起了胸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村里的人勤快,拿满工分的多得很。”

褚归赞同地点点头,困山村的人穷归穷,但个顶个的勤快,哪怕是集体作业,也鲜少有人偷懒,换在条件好的大队,绝对年年评先进。

马路缝里长了一窝野草,贺大伯穿着草鞋的脚从上面踩过,他挑惯了百八十斤的担子,步伐一颠一颠地极富节奏感,褚归险些被他落下。

气喘吁吁地回了卫生院,潘中菊已换到了单人间。贺岱岳还了贺大伯他们垫付的医药费,他多给了五块钱,大伯娘使劲摆手:“又不是什么外人,你跟我们客气撒子。”

说完大伯娘看看贺大伯,提出要走,少干一天活少记一天工分,家里的自留地、牲畜,农村嘛,一年到头难得清闲。

时值正午,贺岱岳让他们吃了饭再走。贺大伯答应了,到了国营饭店,夫妻二人各点了碗最便宜的菜汤面,贺岱岳加了份炒回锅肉,贺大伯心疼得用筷子抽他:“你不过日子啦!”

如果贺岱岳仍在部队当军官,这份红烧肉贺大伯吃就吃了,但他眼下的条件,不省着点以后咋娶媳妇,彩礼低了,姑娘能看上他?

贺大伯苦口婆心地劝,贺岱岳无奈把回锅肉取消了,吃碗菜汤面了事。

“大伯他们走了?”褚归合上医书,病床上的潘中菊呼吸平稳,脸上摔下山坳时被荒草树枝划出的伤痕结了痂,脑侧的肿包是致使她昏迷的原因。

“走了。”昨天公社的人把牛车赶了回去,贺大伯他们得走上四个多小时方能到家,送完他们,贺岱岳到供销社买了两个饭盒,借水洗干净给褚归打包了午饭。

晶莹的白米饭装了一个饭盒,另一个是炒空心菜和肉沫茄子,他刚瞧了隔壁桌的回锅肉,对褚归而言太肥了。

二人在卫生院守了三天,第四日早上,褚归照常买了包子到卫生院换贺岱岳去招待所休息。

今日的县城比前些天热闹,供销社门口乌泱泱全是人,看打扮和

行头似乎是从各个公社来的。褚归从路人的交谈中得知今日逢大集,难怪连卫生院也忙碌了许多。

褚归上辈子由于身份原因并未体验过农村的集市,他把热乎的包子喂了个到贺岱岳嘴里:“外面好热闹,等你腿好了我们抽空去逛逛。()”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中年男人的声音从迟疑转为惊喜,“真是你回来了啊,你大伯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

“杨叔。”来人是困山村的村长杨桂平,杨姓是困山村的第一大姓,其次是王与蔡,贺岱岳起身将他迎了进来。

杨桂平手里提了五六个鸡蛋:“你妈怎么样了?”

“一直没醒。杨叔,这是我朋友褚归,京市的医生。”贺岱岳介绍道,“他是特意下乡支援农村医疗的,我想让他住我们村里,您看行不行?”

啥?住我们村?杨桂平愣住,随即激动地点头:“行!当然行!不过我们村地方偏僻,你朋友……”

杨桂平盼困山村有个驻村的医生盼了几十年,可京市来的医生,真愿意去他们村吗?

“杨叔,村里的情况岱岳全跟我讲过了,正是因为大家缺医生,我才更应该来。”褚归给杨桂平看了盖有卫生部印章的函件,“我的户口在京市,具体的手续后面可能要麻烦杨叔您带我到公社办理一下。”

“好好好。”杨叔连连答应,“褚医生,你真是个大好人啊,我替我们村的大伙儿谢谢你了!”

说完杨叔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褚归好像跟他说的是方言?

“褚医生,你竟然会说我们当地话。”杨桂平啧啧称奇,“你以前来过吗?”

“杨叔您叫我褚归或者小褚就行。”褚归撒了个谎,“以前没来过,我跟岱岳学的,不然大家来看病,说半天结果我没听懂,岂不是白费口水。”褚归故意开玩笑和杨叔拉近了关系,杨叔转而问起褚归想把卫生所建在哪个地方。

“岱岳家旁边——”

“这个等褚归到村里再说也不迟。”贺岱岳打断褚归,“对了杨叔,我不打算让我妈继续喂牛了,她身体不知道要养多久,你看看村里谁家合适,让他们把牛牵走吧。”

杨叔略微思考了片刻,觉得贺岱岳的话在理,于是同意了他的提议。

村里有人在集市上摆摊,聊了十来分钟,杨叔放下鸡蛋准备离开,临走前他想起一件事:“医生说你妈哪天能出院了吗?到时候我叫你二哥赶牛车来接你们。”

“后天。”褚归代替贺岱岳答道,明天若能平安度过,以潘中菊的状态,接回家兴许反而有利于她的恢复。

定下后天出院的时间,拒绝贺岱岳的相送,杨叔转身出了病房。

“你家旁边的空屋现在养着牛?”聪明如褚归,很快猜到了贺岱岳打断他的缘由。

贺岱岳父亲去世后,村里人可怜他们孤儿寡母,将放牛的任务

() 交给了潘中菊,每天割草喂牛记六个公分,比下地干活轻省,贺岱岳因此得了个放牛娃的外号。后来村里王二家的接手了耕牛,贺岱岳家隔壁原先喂牛的屋子才成了空屋。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可羡慕我了,为了骑牛背,他们经常抢着帮我割草。”

贺岱岳说起幼时的趣事,他童年生活虽然清贫,却不曾缺失过快乐。

村里的孩子到了七八岁,早的五六岁,多多少少得为家里干活出力,放牛、割猪草、背柴、拔草、洗衣做饭,贺岱岳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村里活计比他多的小孩大有人在。

贺岱岳口中的童年褚归未曾经历过,他垂眼想象着贺岱岳描绘的画面,上山打鸟、下水摸鱼,该多快乐啊。

漳怀县的集市十天一场,周围的公社纷纷以大队为单位在街上摆摊,粮油米面等计划商品有公家管制,不允许私下售卖,集市上多是各类农副产品,例如瓜果蔬菜、自家做的扫把、簸箕等等。

困山村四面环山,出行难,但山里资源丰富,七八月正是菌子的季节,鲜菌、干菌摆了几堆,杨桂平到集上时,他们已经卖得七七八八了。

“杨叔。”

跟着杨桂平到县里的两人蹲在地上,身后放着之前装菌子的背篓和麻布袋。

“卖了多少钱?”杨桂平跨过摊位,其中一人打开装钱的小包,零碎的毛票约两指厚。他们鲜菌卖的三分一斤,干菌一毛,加上扫把啥的,共卖了十三块七毛五。

能买两三头小猪崽了!

“嗯,把钱收好,千万别丢了。”杨桂平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大声吆喝着,将剩下的鲜菌子用五分钱两捧的价格卖了,招呼两人收摊回家。

干菌耐存放,卖不完下个集接着卖。

“啊?桂平叔,我们不买小猪崽了吗?”管钱年轻人叫杨庆功,跟杨桂平是实打实的亲戚,他一脸殷切,养猪多好,能分钱能吃肉,早上杨桂平明明说了卖完东西上牲畜区买两头小猪崽的。

“不买了,钱攒着有更重要的用处。”想到褚归即将到困山村当驻村医生,杨桂平心头阵阵火热,人家千里迢迢从京市而来,他不能把人亏待了。

杨桂平决定给褚归用青砖修一个卫生所,其他医生有的待遇,褚归通通要有。

面对两人疑惑的视线,杨桂平凑近:“我们村马上要有医生了,京市来的大医生!嘘,小声点,莫让别个晓得了。”

褚归的手续一日未落实,杨桂平的心一日不能安稳,万一被人挖了墙角,他怕是要呕死。

医生,京市来的大医生,二人闻言捂住了嘴,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兴奋。

“你俩有啥捎带的吗?”公社的供销社货品没县里齐,遇上大集,村里人偶尔会喊他们捎带点东西。

“我妈叫我买两条绣了红双喜的枕巾。”杨庆功挠了挠头,她妈托人替他说了门亲事,他前天跟姑娘见了面,互相看对了眼,红双喜的枕巾是干嘛用的不言而喻。

杨桂平打趣了一句,同他进供销社买了枕巾。

集市仅在上午开放,三人凌晨便起了床,揣上昨夜备好的干粮背着背篓翻山越岭,到公社搭了牛车,方在七点赶到了集市。牛车的速度慢,唯一的优点是能拉东西,回程背篓空空,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步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