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女仵作 > 第 121 章 机缘巧合

女仵作 第 121 章 机缘巧合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30 来源:gegedan

吴蔚给高宁雪的书信足足写了五页纸,信中吴蔚不仅叙述了完整的事件经过,还内附了化肥的制作方法,成肥后的性状和颜色,以及使用方法。

吴蔚反复叮嘱高宁雪,此事事关重大,清庐县去年就下了两场雪是事实,一旦庄稼欠收,后果不堪设想。

翌日清晨,吴蔚带了干粮,盘缠,骑着丑丑便出发了。

高宁雪给的通讯地址吴蔚早已记在脑海里,泰州毗邻清庐县,常有清庐县百姓到泰州城内,是以虽然正值平燕王搬迁,宜王入主,吴蔚也很顺利地进城了。

来到城中,吴蔚先是漫无目的地逛了逛,见这泰州城墙高城深,十分坚固,城内古色古香,店铺俨然,一眼望不到头。

城中街道皆由青石砖铺设而成,凡有车马经过,都会发出悦耳的脆响。

泰州城的百姓衣着也比清庐县体面了不知多少,粗布麻衣者也少有,虽尚处守制期,所见百姓多以素色衣衫为主,所用面料并不便宜。

在清庐县难得一见的车马,于泰州城内也并不罕见。

吴蔚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重镇之地的百姓都是如此富庶,但泰州城如此繁荣多要归功于老燕王的治理。

这样肥硕的果实被宜王给摘了,也不知道曾经的燕王,如今的平燕王会不会呕到吐血?

吴蔚大致看了一下,泰州城内的店铺种类很全,几乎每条街道上都能看到一家炼丹坊,院子后院的石料堆得和小山般高,里面不乏做化肥的原材料。

吴蔚停在高宁雪给的地址前,仰头一看,匾额很新,上书六个大字:泰州华安当铺。

吴蔚走进当铺,伙计热情地招待了吴蔚:“客官,里面请。”

吴蔚跟着小二进了当铺,店小二将吴蔚引到最外侧的柜台处,笑着说道:“客官,请先让小的看看当物,再请专门的掌柜给您估价,咱们华安当什么都收,传家之宝,古玩奇珍,字画首饰,十八般兵器,毛皮锦衣,棉夹被褥,有当无类。”

吴蔚心想:高宁雪的产业做得还挺红火的。

吴蔚沉吟道:“小二哥,敢问贵当东家,可是姓高么?”

店小二挑了挑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吴蔚,又扫视了一圈大厅内另外几名客人,说道:“客官,您里面请,小的去请大掌柜来。”

吴蔚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跟着店小二来到一间内室,房间不大,摆着一张四方桌,两张太师椅,墙上挂着一幅古画,左右两边摆着两个近一人高的大肚花瓶,一看就是珍品。

店小二给吴蔚倒了一杯茶,去请掌柜了。

片刻后,一位中年男子来到内室,笑容可掬地朝吴蔚拱了拱手,才坐到吴蔚对面,说道:“姑娘,打听小店的东家,所为何事啊?”

吴蔚谨慎地问道:“敢问贵东家可是姓高么?”

“没错。”

“请问你们东家叫什么名字?”

掌柜的眼中的疑惑一闪而过,笑道:“姑娘

莫要怪罪,小人位卑言轻,不敢言东家名讳。”

吴蔚的内心同样生出了一丝疑惑,不过想到高宁雪的身份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便也释然了,便低声问道:“这里的老板,可是平佳县主?”

掌柜的的眼神变得有些古怪,打量着吴蔚,问道:“姑娘,县主娘娘并不在此地。”

“我知道,这里到底是不是她的当铺?”

“这里的确是高家的产业。”

吴蔚隐约觉得有些不对,但转念一想或许这里是高宁雪爷爷的产业,掌柜的如此回答也能说得通,再加上高宁雪曾自信满满地告诉吴蔚,这里都是能信得过的自己人,吴蔚也不再多想,将怀中的信拿了出来,推到掌柜面前,说道:“我这里有封信,十万火急,劳烦掌柜的派人快马加鞭呈报县主。”

掌柜的拿过信封一瞧,只见上面写着:高姑娘亲启。

吴蔚本想写“二当家”的,但想到明镜司如今的处境,便改成了高姑娘。

“姑娘放心,我即刻派人快马加鞭,很快便能送到,敢问姑娘贵姓?”

“县主看了信自然就知道我是谁了。”

“那,姑娘可要回信?”

吴蔚想了想点头道:“要是能给我个回信就最好,我多久来取?”

掌柜的思索片刻,答道:“一月后,同日来取。”

听到这个日期,吴蔚不得不再次感叹这个时代通信的滞后性,对高宁雪的期望又淡了几分,不过吴蔚明白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好,那我就一月后来取,请你转告县主,若是抽不开身,拨些银子给我也好。”“姑娘放心,我记下了。”

……

当铺大掌柜亲自将吴蔚送到了门口,目送她骑上丑马,消失在街头,侧过头对身后的伙计说道:“备轿,我要出去一趟。”

“是。”

……

泰州燕王府旧址,几日前已改制完毕,如今的匾额嵌着三个斗大的金字:宜王府。

早在民间百姓听说圣旨之前,藩王和朝廷内部的调动早就开始了,随着燕王府的搬迁,城内空了一些店铺,新入主泰州的宜王顺势接手店铺,成为自家的产业。

梁朝的藩王在就藩时会得到朝廷的一笔安置银子,到了封地便要自给自足,同时每年还要给朝廷纳税,进贡,所以各地藩王为了养活封地的府兵,维系王府的运转,通常会派人经营一些产业。

其中不乏农庄,店铺,镖局,漕运等、燕王撤离所空出的铺子,宜王顺势接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怜的吴蔚到底还是吃了信息滞后的亏,要是她能早来一个月,这封信便不会落到旁人之手了。

……

宜王是先帝的二皇子,乃是已薨逝的庶妃所生,是一位正值壮年的英武王爷。

在燕王改封后,宜王主动挑选了偏远的泰州作为自己的封地。

对于宜王的选择,新帝暗自欢喜,临行前给了宜王诸多赏

赐,而宜王也火速就藩,接了圣旨的三日后便点齐兵马前往泰州了。

彼时,老燕王和高宁雪正在京城,老燕王年事已高不宜颠簸,只派了几个得力的主事来主持,宜王还出了不少力。

宜王听完掌柜的的叙述,笑骂道:“你这精明东西,既然是给小堂妹的信,你差个人给她送去不就是了?何必诓骗人家?()”

“?()_[(()”

闻言,宜王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让掌柜的退下了。

待厅中只剩下宜王一人,他才撕开了信封,随着信纸的翻动,宜王脸上轻松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异和严肃。

看完吴蔚书信的最后一个字,宜王豁然起身,风风火火走了出了。

宜王所到之处,一片叩拜请安之声,走了大概半柱香的功夫,来到一处清幽之地,也不再听到下人们的请安声,唯有枝头的鸟儿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叽喳不绝。

宜王推开一道圆门,踏进一间小院,驻足,环顾一周,径直往书房的方向走去,叩响书房门。

“笃笃笃。”

“请进。”屋内,传出一女子平静的声音。

宜王推门而入,绕过屏风,只见原本端坐在书案后的女子已起身侧步,立于书案一侧行了一个拱手礼,说道:“见过殿下。”

“坐吧。”宜王说完,竟自己动手搬了一把椅子,放到书案对面。

宜王落座后,女子也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宜王抖了抖手中的信纸,说道:“有件有意思的事儿,你看看。”

女子摊开手掌,宜王将信悉数放上,看到信上的字迹,女子沉寂无波的眼眸里突然闪过一丝精光。

只扫了一眼,女子便说道:“写信的人我认识。”女子的声音平静,随着信纸的翻动,展现出了与宜王适才同样的肃穆之色。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很离奇?”宜王微笑,语气平和又随意,看来是与女子十分要好。

“虽然信中所言之事骇人听闻,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是掌握了切实的证据,此事关系一县百姓的生存大计,不能坐视不理。”

宜王“啧”了一声,说道:“你这位朋友莫非是一位布衣神相?此等骇人之事,她是如何未卜先知的?若是这封信流传出去,她被人烧死也不为过的。”

女子轻笑一声,说道:“此人姓吴名蔚,就住在清庐县内张家村界的半山小院里,说起来……她也是明镜司的人。”女子的目光一黯,沉默了。

“既然如此,本王不若就派人把她请来,也好让你们见上一面?”

女子摇了摇头,说道:“还不是见她的时候,我劝你暂时也不要见她。这泰州虽距京城千里,却也不乏暗桩眼线,写信之人是个特殊的,清庐知县一早就想要她的命了,若是被张宽发现她与宜王也有交集,于你于她,都不是一件好事。”

宜王点了点头,宽慰道:“你放心,本王虽初来乍到,但这宜王府内也是铁板一块,你就安心在我这儿住着,便是朝廷钦差来了,也定不会搜到这里。”

“多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