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女仵作 > 第 142 章 满载而归

女仵作 第 142 章 满载而归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30 来源:gegedan

粮食的事情由曹天旺全权负责,吴蔚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着曹天旺把粮食采买好,指派好人手,到时候自己就拉着满载粮食的水车,带着人手回泰州了。

好消息一件接着一件,驱散了吴蔚和绣娘长途奔袭的劳累,唯一让绣娘和吴蔚悬着心的事情便是:张水生好像真的伤到了骨头,虽然不至于骨折,但骨裂或是挫伤是一定的了。

喝了大夫给开的中药以后,张水生的症状反而被逼了出来,伤处肿了好几日,一度疼到难以挪动。

还好有张全在房间里照顾,吴蔚又请了两次郎中来出诊,看过之后二人都开了与第一副药方药性差不多的方子,叮嘱张水生卧床静养,一个多月就能痊愈。

有句老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张水生只需要静养月余,身体底子已经算是好的了。

这个时代鲜有介入治疗,也只能如此了。

对此三人都满是愧疚,张水生觉得自己得吴蔚信任,受吴蔚之邀请,出这一趟远门不仅没能做什么,还成了那个拖后腿的人。

而绣娘和吴蔚则觉得:要不是张水生奋不顾身挡在门口,她们早就被摔飞出去了,张水生也是因此才受了伤,真不知道回去以后该如何与张家人交代。

张水生是家中的壮劳力,万一落下什么病根儿,就算她们愧疚一辈子也于事无补。

……

之后的日子里,张水生的一日三餐是四人之中最好的,吴蔚和绣娘每日出门,路过有名的酒楼,好吃的馆子,一定要进去给张水生打包一份,带回客栈送过去。

侯月霞听说了此事,还专门让伙计驾着马车来了客栈一趟,送了两坛上好的虎骨酒给吴蔚。

由于吴蔚特意交代移动粮仓要按照坐船的工艺制造,曹天旺不敢怠慢,专程找到船坞下了一个加急的订单,这个时代船身的防水工艺,材料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还要刷一层防水料,要在船体造好之后结结实实地浇灌在正反两面,厚浇抹匀,自然干透,还要随时检查,补浇,这个过程至少也要二十天。

等到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吴蔚已经带着绣娘将仓实县玩了个遍,和绣娘一起见识了许多漕运中枢特有的人文和风俗。

中间,吴蔚还贴心地给张家和柳老夫人写了家书,报平安并解释了不能如期归家的缘由。

这二十多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吴蔚和绣娘都非常珍惜且心存感激。

感激当下的太平与美好,珍惜身边相守的那个人。

一切事毕,曹天旺又在四海酒楼摆了一桌,算是给吴蔚送行。

一同回来的还有两辆载人的马车,以及一队拉粮食的马车,还有随行的二十位曹帮的好手。

这些人负责将吴蔚他们送回去,其中十人赶着马车回去,剩下的十人就留在泰州,供吴蔚差遣。

这十人的月奉也不用吴蔚出,所有的花销都算在曹天旺的账上,至于住处也无需吴蔚担心,曹天旺在泰州城内有好几处宅子,

让他们住在里面就行了。

吴蔚已经想好了,

这十人太过惹眼,

平日里就抽调几人在榨油坊和米庄帮忙,充当伙计和护院,剩下的就在曹天旺的宅子里待命,有事再叫他们来。

……

五日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清庐县。

即将进入张家村地界时,吴蔚让车队停了下来,唤道:“陈峰!”

陈峰打马上前,停在吴蔚面前:“吴姑娘,有何吩咐。”

“前面十几里就是张家村了,咱们这一行人太惹眼了。我建议咱们兵分两路,我们四个坐马车先回张家村给家里报个平安,送到了以后你们的人就直接把马车开走,我把米庄的地址和钥匙给你,劳烦你带人去把粮食入库,然后咱们的十个人就可以休息了,返程的兄弟们,践行宴的事宜也麻烦你安排一下。”

说完吴蔚从马车里拿出一个包裹,一旁的绣娘适时递上米庄铺子和仓库的钥匙,吴蔚接过后一并交给陈峰,说道:“兄弟们这一路辛苦了,包袱里有二十两银子,若是吃完了饭还有剩,你就给大家伙儿分了。”吴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道:“我呢,不像曹把头家大业大,这二十两银子是少了点,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待到日后我若发达了,一定忘不了大家。”

陈峰目露赞许,这一路走来他们都见到了吴蔚的节俭,哪怕是住客栈,也没见她吃过什么好的,伙食和住宿都是和大家伙一样的。

以吴蔚的家底儿,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于是便朝吴蔚拱了拱手,双手接过包裹和钥匙,说道:“吴姑娘放心,我一定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吴蔚和陈峰都心知肚明,这笔银子是不能省的,一个真心实意的出银子,一个也不矫情。见状,众人纷纷道谢,吴蔚朝众人挥手致意,回了车厢里,车队兵分两路,继续行进。

待马蹄声彻底听不见了,吴蔚才长叹一声,心疼地说道:“二十两啊,我得卖多少冰块,我们家三娘得做多少刺绣,米庄得卖多少米才能赚回来啊,还不如割我肉来的痛快呢。”

见吴蔚精致的五官都扭在一起,车厢里传出一阵笑声。

绣娘柔声道:“这笔银子该给的,虽然那十个人今后不跟着咱们了,但另外十人可是看着的,漕运是个肥差,人家虽是领了命令跟着我们来了,在咱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是蒙受了损失的,我们做东家的要是连这点儿银子都舍不得,岂不是让人寒心?”

张水生认同地点了点头,说道:“三娘说的不错,今后咱们用到他们的地方多了,这些人各个会骑马,身手也不错,要是自己花银子雇,二十两银子可不够,蔚蔚做的好。”

张全赞道:“柳姑娘和吴姑娘真是女中豪杰,一看就是做大事儿的人,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以后就多仰仗二位姑娘了。”

张水生作势要擂张全一拳,肋骨处的疼痛让他放下了手,骂道:“不是说好了要去我的榨油坊里帮忙吗?怎么就变节了?”

“水生哥,我这叫良禽择木而栖,榨油

坊赚得都是辛苦钱儿,我从小就出不得力气,才去做了游方的货郎,我看还是给两位姑娘跑跑腿儿更适合我。”()

……

?想看请君莫笑的《女仵作》吗?请记住[]的域名[(()

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来了张家村口。

早有人看到马车便跑去张家报了信儿,柳二娘子已经抱着柱子在村口等了,还有些听了信儿的村民跟着凑热闹的。

张老夫人打发人去请柳老夫人过来,并叫人到田里去喊自家丈夫回来,自己则开始磨刀剁馅儿,准备包饺子的材料了。

如今的张家村里,能坐得起马车的,也就那么两户人家。

一位是远在清河县当了知县的张成,不过他就算是坐马车回来,那也是有官差骑马开路,一路敲锣打鼓的。

像这样安安静静坐着马车直奔张家村的,那只有一户人家,自然就是半山腰吴家了。

“半山腰吴家”是近几个月来村民们对吴蔚和绣娘这个小家的代称,因为家中住着的三个都是女子,不好直呼其名,便用“半山腰吴家”做了代替。

比如:“半山腰吴家”的大姑娘,指的就是吴蔚。

“半山腰吴家”的柳姑娘,指的就是绣娘。

“半山腰吴家”的老夫人,指的就是柳老夫人。

随着吴蔚家的日子愈发富庶,这个代称还隐隐有了一层别的意思。

若是谁家的儿子倦怠了,不想上田,那他娘准会有一句:老娘生你这么个儿子,就是指望你为家出力的,你要是有“半山腰吴家”那个本事,咱家也请佃农,你就天天在炕上躺着,过财主的日子!你有吗?

听到这句话,那人便会默默起身,穿好衣服到田里上工去了。

也无怪近来村中人都有些懈怠,实在是天公不作美,经过了几个月的劳作,谷物可算是抽穗了,可是细心的人发现,这谷物光是抽穗却不低头,风一吹还“哗啦啦”的直响,忍着心疼一捻才知道,谷子里面竟有半数以上是空的!

如此结局,实在是对不起这几个月辛勤的劳作,怎能让人不难受呢?

有些经验老道的人家,已经计划着拿出自家的积蓄,到集上去买粮食了。

这时,又有从泰州回来探亲的石匠透露:“半山腰吴家”在泰州城里盘下了一个铺面,经营的是一家米庄!

消息虽未和当事人确认过,却已在张家村内疯传,今年的欠收已是定局,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人家两位姑娘开了一家米庄!

这不仅口粮有保障了,白花花的银子也是可以预见的,到底是怎样的爹娘才能生出这样聪慧的姑娘啊!

村里人无不羡慕!

张家村民风淳朴,再加上吴蔚家和张水生家算是姻亲,是自己人;并没什么人起歪心思,只是感叹,若自家有两个这样的女儿,不生儿子其实也行。

一时间,村中不少婆子,媳妇,纷纷到半山腰去和柳老夫人打探消息,老人家哪里见过这样热情的阵仗?多亏有柳二娘子和李大姐帮忙应付着,才咬着没松了口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