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女仵作 > 第21章 走走亲戚

女仵作 第21章 走走亲戚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30 来源:gegedan

当天夜里,吴蔚感受着周身的疲惫,却迟迟难以入睡。

怀中的绣娘已经睡着了,睡的很沉。

在一个几乎是完全没有现代科技辅助的地方,过日子要比吴蔚想象的艰难许多,从前吴蔚在义庄暂居的时候,倒是没有这么累,可那并不是过日子,而是生存。

睡前吴蔚和绣娘聊了许多,从绣娘的言谈间,吴蔚能听出绣娘的愧疚和不安,绣娘觉得这个家庭的重担大多落在了吴蔚的肩上是不公平的,她很迫切地想要撑起这个家,现实情况却不允许。

她们实在是太贫穷了,贫穷到两个人只有一床铺盖,两个人只有一身棉衣,绣娘更是到现在还穿着单鞋,绣娘的身体是需要调理的,不然光是痛经这一个症状,就够折磨她许多年了,谁都知道天冷了要多穿衣裳,可是她们没有,没有啊!

听着绣娘愧疚的话语,吴蔚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吴蔚很清楚:在自己出门的时候绣娘是绝对不会闲着的,家中的一尘不染,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每天回家都有热乎的饭菜,还有院子里越落越高的劈柴,这些难道不是绣娘的付出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吴蔚的脑海里莫名闪过这八个大字,吴蔚觉得自己这些日子所体会到的,比之前看过的所有历史书,历史剧都要深刻,她和绣娘就是“古代”最典型的百姓,贫苦的百姓,比一般的小农家庭还要脆弱的百姓。

一般的小农家庭至少还有青壮劳动力吧?至少还有自给自足的土地吧?这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她和绣娘都不具备。

吴蔚和绣娘对“意外”的承受能力几乎为零,也就是仗着她们还年轻,身体好,不然以她们现在的家庭条件,一场疾病可能就会摧毁这个家。

古代社会对像绣娘和自己这样的家庭真的是非常残忍,就比如说……她们明明已经非常勤劳了,诸多日常必需品对她们来说依旧是奢求。

饭是吃的起的,却吃不起细粮,菜是能吃到的,却只有萝卜白菜土豆这老三样,肉是能吃到的,却需要自己去打猎,衣裳是穿的起的,却买不起一件应季的棉衣,更别提什么狐裘,大氅,皮靴这种穿越剧里人手一份的装备了,那价格简直是惊天的奢侈!

吴蔚觉得: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自己和绣娘已经拼尽全力了,做了几乎能做的所有劳动,却也只能勉强维持到眼下这个水平。

吴蔚想回去,回现代去当一条咸鱼,也比在这里做个土财主强多了!

可她又忍不住想:自己走了以后绣娘该怎么办?

走山路去市集会不会遇到危险?柳家人或是有歹心的外人会不会对她不利?生病了怎么办?家里只有一个人……若是被人摸清生活轨迹,趁着绣娘不在,把家里囤积的积蓄一窝端了怎么办?!

吴蔚感觉自己被一张网给困住了,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不管怎么说吧,多赚钱总是没错的,在自己找到穿越回去的办法之前,吴蔚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这个小家抵抗“意外”以及“自保”的能力,唯有这样绣娘才能在这样一个世道,活下去。

……

吴蔚又到市集走了两趟,绣娘的棉衣也做好了,在吴蔚的强烈要求下绣娘也给自己做了一双厚底儿鞋,家庭储蓄增长到了三十五文。

这日天刚蒙蒙亮,绣娘和吴蔚便穿戴整齐,拎着四尾大鱼出发了,她们也学着柳二娘子的样子,拿了一块粗布裹住了颈部和脸,抵御凛冽的寒风。

一路打探着走过来,总算是赶在中午的时候找到了柳二娘子的婆家,绣娘由衷地笑了起来。

这还是绣娘第一次来,当年送嫁时她年纪还小,被留在家里看家,大部分事情都是大姐张罗的,二姐的婆家院子虽然没有娘家的宽敞,院墙却很结实,墙边码着整齐的劈柴,还有很大的一个谷垛,两个腌菜缸,还养了一些鸡。

院内共两间房,虽然也是草泥砌成的,看上去还是很新的,此刻正冒着炊烟,二姐的日子过得好,绣娘打心底里开心。

“绣娘,你等等,我去问问是不是二姐家。”

“好。”

吴蔚走到门口,象征性地叩响柴扉,最后还是得扯着脖子喊道:“请问是张家吗?二姐,二姐夫在吗?”

柳二娘子认出吴蔚的声音,放下筷子穿上鞋就从西屋探出头来,看到门外正是自家妹妹和吴蔚,快步出来:“这大冷的天儿,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东屋的老两口也听到了声音,柳二娘子的婆婆来到了门口,问道:“谁呀?”

“娘,是我娘家妹子和她的朋友来了,外面冷,您回去吃饭吧,我先让她们在西屋吃饭,吃完了饭再给您和爹请安。”“哦,好呀。”柳二娘子的婆婆应了一声,回屋去了。

绣娘亲热地叫了一声“二姐”把鱼递了上去,柳二娘子眉开眼笑,回头望了一眼东屋的方向,可惜自家婆婆已经回去了。

“来就来吧,拿什么东西,这大冬天的……啧啧啧,哪儿弄得新鲜鱼哟,真是有心了!”柳二娘子抬高了嗓门叫道,随后挽着绣娘的胳膊就往屋里领。

“吴姑娘,快进来,没吃饭呢吧?正好!”

屋里炕上放着炕桌,蒸了土豆和地瓜,旁边有一碗酱,一道白菜炖豆腐和金灿灿的玉米面饼子,屋里却不见绣娘的二姐夫,不过他的位置上放着餐具,碗里还有半个土豆和咬了两口的饼子,大概是吃饭途中有什么事儿,出门去了。

“你俩坐啊,我去给你俩炒几个鸡蛋。”

“二姐,不用麻烦了,这就挺好的!”绣娘说道。

“那哪成啊?我和你二姐夫到你们家去吃的是什么?今日实在是没有准备,炒几个鸡蛋还是要的!”柳二娘子不等绣娘再说话,反身出去了。

柳二娘子一口气拿了六个鸡蛋,今日就算是被婆婆瞧见了,她也不怕的!

柳二娘子实在是太高兴了,平时她没少被婆婆戳脊梁骨,公公倒是个宽厚的,从来不会多说话。只是柳二娘子嫁过来这么些年,娘家从不来人走礼,真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反倒是逢年过节的,柳二娘子还要往家里拿一些,再加上柳二娘子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她婆婆的抱怨才开始多了起来。

上回,柳二娘子听说自家小妹被分家出来,火急火燎地拿了东西去救济妹妹,婆婆的脸色很不好看,多亏在绣娘家吃了一顿好的,张水生回家之后更是对绣娘和吴蔚称赞不绝,直说她们懂礼数,重情义,家里那么困难了还精米白面,有鱼有肉的招呼他们,柳二娘子的婆婆这才没再说什么,这回绣娘又和吴蔚带着新鲜鱼过来串门儿,柳二娘子感觉自己一下子就硬气了,这寒冬腊月的,什么样的人家能吃上新鲜鱼啊?这可是比大米白面还要珍贵的食物,吃他们家几个鸡蛋怎么了?

想通这里,柳二娘子又拿了俩鸡蛋。

摘了一根儿大葱切成葱段,鸡蛋打好,刚准备舀了猪油放到锅里,绣娘来到柳二娘子身边,说道:“二姐先别急,等二姐夫回来了再做吧?”

柳二娘子想了想,笑道:“也行,你二姐夫被村长叫去了,估么着也快回来了。”

“那就等二姐夫回来一起吃。”

姐妹二人进了屋,绣娘有些不安地问道:“二姐,你和二姐夫怎么不到那屋去吃饭?”不在一块儿吃饭,那不就是分家了么?张家就张水生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尚在就“分家”他们夫妻俩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这个道理绣娘懂。

柳二娘子欣慰地拍了拍绣娘的手,示意她不要担心,答道:“他们老两口住的东屋是早年间盖的,炕窄,炕上放了桌子,再坐四口人太挤了。公爹和你姐夫没那么多讲究,女眷也是要上桌的。我和你姐夫这间房是成亲前盖好的,留了孩子们的地方,宽敞些。平日里老两口都是到我们这屋一起吃饭的,冬天冷了,公爹的腿脚不好,你姐夫不愿意让他来回折腾,就商量着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吃,我做好了给端过去,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别担心了。”

“二娘!咱家的红纸哪去了?快给我找找!”院子里传来张水生中气十足的声音,柳二娘子答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吴蔚趁机凑过来,偷偷说道:“看到没?你要是不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老了以后腿脚可能也不好,特别遭罪!”

绣娘嗔了吴蔚一眼,见自家二姐已经出了门才放心,低声道:“你这话,可千万别让二姐夫听到!”

“放心吧,我又不傻。”

张水生听说绣娘和吴蔚带着四尾新鲜鱼过来串门,眉眼带笑地进了屋,招呼吴蔚和绣娘道:“妹子,去看热闹不?张秀才在村长家给大家伙写对联了!”

“看!”吴蔚“嗖”地一下站了起来,绣娘也跟着站了起来,却有些担心,她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人多的地方了,一想到曾经有孩子拿石头丢自己,绣娘便心有余悸。

吴蔚拉起绣娘的手上前,笑得灿烂:“二姐夫,我俩要看,带我俩去!”

“走走,二娘,红纸呢?找到没有啊。”

“来了来了,在爹娘那屋放着呢,给你!”柳二娘子将卷好的红纸递给了张水生。

“二娘,你去不?”张水生问。

“不就是写两个破字儿?每年都是那几个字儿,我不去了,爹娘一会儿若是叫人,家里没人怎么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