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女仵作 > 第26章 写对联了

女仵作 第26章 写对联了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3:30 来源:gegedan

吴蔚是被一阵香甜气味给叫醒的,柳一娘子煮了地瓜粥,地瓜的香甜气息让人心情愉悦,食指大动,清脆爽口的酱菜自然是最好的粥伴侣,还有玉米面的饼子,负责顶饱。

柳一娘子先给东屋端了一份过去,西屋这边桌子摆好,准备吃饭的时候,柳一娘子犹如变戏法般拿出两颗煮鸡蛋,给了吴蔚和绣娘一人一颗,说道:“吃,一人一个!”这两颗鸡蛋是张家的母鸡新下的就这两枚,还没被刘老夫人发现,柳一娘子直接就给吴蔚和绣娘煮了。

鸡蛋剥好,绣娘却将蛋黄放到了柳一娘子的碗里,姐妹一人拉扯了一番,蛋黄最后还是回到了绣娘的碗中,柳一娘子看着绣娘说道:“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大姐把你的鸡蛋拿走给他们家虎哥儿吃,你也从来都不说什么。你现在也是分家立户出来单过的人了,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儿。”

绣娘默默地吃着碗里的粥,点了点头。

吃完了饭,姐妹一人收拾好桌子,把炕桌擦得锃亮,柳一娘子将蛋壳拢到一起,丢到了炉灶里才去叫张水生过来。

四人分工明确,柳一娘子和绣娘负责将大张的红纸叠好,裁成对联的尺寸,吴蔚负责研墨,写对联,张水生负责把写好的对联挂起来,晾干了再收起来。

在此之前还需要做一件事:把张成找来。

这回张成来的很快,并自己带来了一套文房四宝和一小盒用类似胭脂盒装着的东西。

路上张水生已经把吴蔚的想法和张成说了,后者也非常钦佩吴蔚的仁义,表示同意。

来到张水生家西屋,吴蔚和张成相对而坐,张成从怀中拿出那个比铜钱稍大些,圆形的小盒子推到吴蔚面前,问道:“认识么?”

吴蔚扭开盖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不禁挑了挑眉:“金粉啊?”

“算你有眼力。”

“你这是准备在对联上掸些金粉?”

“不错,镇上的大户人家用的都是撒金纸,普通的对联他们根本看不上。千篇一律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不弄出个高低之分来,怎么吃大户?你说是吧。”

吴蔚点了点头,把装了金粉的盒子还给了张成,一听说是“金粉”柳一娘子和绣娘都偏着头看了过来,张水生更是皱着眉毛,觉得这样实在是太浪费了,像他们这种人家平日里银子都很少见一次,更何况是金子?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张成解释道:“这东西虽然叫金粉,但并不是用金子做的。”三人这才收回了目光。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能听到裁纸声和吴蔚与张成的研墨声,吴蔚问张成要了张草纸,试过墨色,刚刚好。

“绣娘,红纸。”

“好。”

绣娘给吴蔚和张成分别递上红纸,一人错开了坐,互不干扰。

对联的内容吴蔚已经想的差不多了,在吴蔚上初中之前,他们家住的是步梯楼七楼,一层三户,那个时候年味儿浓,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吴蔚每天下楼玩儿的时候都会挑着顺眼的对联念上几遍,小孩子嘛,总是有无限的活力和时间。

吴蔚稍加思索,从回忆中拉出一副对联,写到: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绣娘目不转睛地看着吴蔚写完,跪坐在吴蔚身后,轻声问道:“蔚蔚,你写了什么?”

吴蔚给绣娘读了一遍,绣娘,柳一娘子夫妇连鼓掌带喝彩,唯独张成发出一声嗤笑,说道:“俗。”

柳一娘子狠狠地剜了张成一眼,绣娘也是秀眉微蹙,贝齿划过下唇,吴蔚则全然不在意,回道:“又不是对对子比赛,寓意好,通顺就行。”

“蔚蔚说得对!”绣娘鼓足勇气吼了一声,却只换来张成一声冷哼,只见他提笔写到:松梅竹共经寒岁,天地人同乐好春,横批:迎春接福。

吴蔚看完张成的对联,明白这人的确有狂傲的资本,先不说人家的对联内容比自己高出了几个档次,单是张成的字吴蔚已经自叹弗如了。

吴蔚的字只是停留在工整,尚算美观的程度,而张成的字已经到了挥洒自如,自成风骨的境界,不愧是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的人!

兴趣爱好班学来的这点东西,当然比不过人家压上身家和未来,得到的深厚。

张成冲着吴蔚抬了抬下巴,吴蔚朝张成拱了拱手,道了一声:“佩服。”然后便继续写下一幅对联了。

张成愣住了,盯着吴蔚的头顶看了半晌,直到张水生收走了一人的对联,张成才回过神。

之后一人再无“较量”,吴蔚写了一十几幅对联之后便开始投机取巧,把已经写过的对联修改一两个字,就又成了一幅新的,别人看不出来却瞒不过张成的眼睛,不过这次他并未出言挖苦。

反观张成这边,每一幅对联的内容都不一样,字体笔锋也会随着对联的内容进行调整,速度也比吴蔚快了不少,吴蔚写两幅,张成能写三幅。很快,张家院子里的两根晾衣绳上就挂满了对联,恰巧张水生的母亲出来看热闹,张水生叫道:“娘,把我昨晚搓的那些草绳拿来,还有竹筐!”

张老夫人已经被院子里的景象惊呆了,她从未一次见过这么多对联,红灿灿的一片,喜气洋洋的。听到自家儿子招呼,忙不迭地转身到屋里拿来了竹筐和草绳,张水生粗略估算了一下,草绳不够,便对张夫人说道:“娘,你帮我把对联一幅一幅卷起来,用草绳捆了放到筐里,横批前面那两个就是上联和下联加上横批就是一副对联,每一幅对联都是用横批格开的,您就认准了横批,准错不了。”

张老夫人点头答应:“知道了,我仔细着呢。”

张水生走到院子角落,从草垛里抽出一大把干稻草,进了东屋,把稻草放到炕桌上,说道:“爹,你帮我搓些草绳吧,吴姑娘和张成写的很快,草绳不够了。”

“行,还差多少啊?”

“几十根吧,这只是第一批,等这批对联卖了,我再卖红纸回来,您多帮着搓一些备着。”

“知道了,去吧。”

张水生快步回了东屋,不一会儿的功夫吴蔚和张成又写了好些,张成越写越兴奋,仿佛被埋没多年的才华突然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对联也越写越长。

反观吴蔚这边,下笔明显慢了许多,蓝星的现代教育毕竟不学这个,几十幅对联下去已经把吴蔚的积累几乎掏空了,她甚至连某大礼包的开年广告词都写了上去,到最后干脆明目张胆地“剽窃”起张成的作品来,把张成写的对联修改几个字,脸不红心不跳地写在纸上。

张成自然发现了,当场提出了质疑,吴蔚却只是“呵呵”一笑,回道:“本人才疏学浅,早已甘拜下风了。”

张成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纠结半晌只能默认。

总共用了两个时辰,张水生买回来的红纸就被张成和吴蔚用完了,一共出了一百一十七幅对联,吴蔚长叹一声把笔一丢,顺势向后一躺,正好枕在了绣娘的腿上。

张成见了也放下毛笔,起身对柳一娘子拱了拱手,说道:“嫂夫人,我这套文房四宝先放在你家。”

“你放心。”

张成头也不回地出了屋子,也不说帮忙捆对联,径直甩着袖子离开了张水生的家。

张水生叫张成留下用饭,后者只是摆摆手。

见张成走了,柳一娘子便出去帮忙,房间里只剩下吴蔚和绣娘两个人。

吴蔚长叹一声,将右手举到绣娘面前,可怜兮兮地说道:“绣娘~,我的手好酸啊。”

绣娘捧住吴蔚的手,摸到吴蔚的手指上被毛笔压出的印子,便为吴蔚揉捏起来:“好点儿了吗?”

“没,手腕也酸,肩膀也痛,脖子也涨,腰也不舒服……”说完吴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笑什么?”绣娘抓着吴蔚的手,为她揉起了手腕,顺便按摩小臂。

吴蔚脸上的笑意不减,仰头看着绣娘,说道:“我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吧,我爹娘工作忙,就请我姥……外祖母来看着我,我那时候特别好动,让我坐在那儿长时间读书就和要了我的命一样,学一会儿就找各种理由休息,每到这时候我外祖母就会说:到了学习的时候不是头疼就是屁股疼,出去疯跑就哪儿也不疼!我笑是因为,我就觉得我刚才的样子,特别像小时候……不过小时候是装的,这回是真的。”

绣娘也跟着笑了一阵,低头看着吴蔚愧疚地说道:“辛苦你了,可惜这件事儿……我实在帮不上什么。”

吴蔚扭了扭脖子,找了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躺好,说道:“你怎么没帮忙呢?你和一姐把每一幅对联都裁的又直又好,没有浪费一丁点儿红纸,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其实啊~能看懂对联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图个吉利,要是对联被裁得歪歪扭扭的,别管上面写了什么,肯定卖不出去。”

绣娘抿了抿嘴,“嗯”了一声。

吴蔚从绣娘的腿上翻了下来,趴到一旁,指了指自己的腰:“绣娘~把干稻草,进了东屋,把稻草放到炕桌上,说道:“爹,你帮我搓些草绳吧,吴姑娘和张成写的很快,草绳不够了。”

“行,还差多少啊?”

“几十根吧,这只是第一批,等这批对联卖了,我再卖红纸回来,您多帮着搓一些备着。”

“知道了,去吧。”

张水生快步回了东屋,不一会儿的功夫吴蔚和张成又写了好些,张成越写越兴奋,仿佛被埋没多年的才华突然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对联也越写越长。

反观吴蔚这边,下笔明显慢了许多,蓝星的现代教育毕竟不学这个,几十幅对联下去已经把吴蔚的积累几乎掏空了,她甚至连某大礼包的开年广告词都写了上去,到最后干脆明目张胆地“剽窃”起张成的作品来,把张成写的对联修改几个字,脸不红心不跳地写在纸上。

张成自然发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