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女仵作 > 第 285 章 历史真相

女仵作 第 285 章 历史真相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2-28 23:23:06 来源:gegedan

宜王看着面前神情呆滞,满脸憔悴的吴蔚,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柳翠微的身影。

那是在贞节牌坊设立的前几日,在东方瑞和高宁雪离开泰州,前往京畿后的几日后,宜王便找到了柳翠微,将吴蔚已经在大海中丧生的消息告诉了柳翠微。

那个时候周爷的几位水手也回来了,有了他们的证词,再加上吴蔚迟迟未归,柳翠微最终还是信了。

宜王能看得出,在听到吴蔚已经遇难的消息后,柳翠微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但她强打着最后一分理智,不肯失礼于人前。

宜王安慰了柳翠微几句,拿出一早就拟定好的单子,上面是宜王府对吴蔚的抚恤目录,以及周老爷子也给吴蔚准备了一份。

两张单子上的东西,足够柳翠微全家生活几辈子的了。

柳翠微看过单子后,反而更伤心了,脸色苍白地起身,想要告退。

柳翠微的反应完全出乎宜王的预料,在宜王最初的设想中,柳翠微是该伤心的,毕竟她和吴蔚的关系……但宜王觉得,他还应该从柳翠微的脸上看到“因祸得福”的喜悦才是,别说是两个对食的女子,就是正常夫妻,丈夫死后能得到这么大一笔抚恤,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好事。

可柳翠微没有,宜王甚至能感觉到她那几欲喷发的怒意,若不是碍着自己藩王的身份,柳翠微说不定会痛骂自己一顿,正是自己的决定,吴蔚才会死在了海上。

宜王看着柳翠微转身,直到柳翠微的一只脚已经迈过了门槛儿,宜王才出声叫住了柳翠微,请她回来重新落座。

看着柳翠微那犹如断线珠子般的泪水,看着她渗出殷红的下唇,适才还红着眼睛不肯落泪的人,不过一个转身的功夫便哭得这般伤心,宜王知道:这利诱的计谋,怕是不成了。

宜王叹了一声,对柳翠微说道:“本王知道你伤心,出了这样的事儿,本王也同样心痛,正是出于对吴蔚的器重,本王才会派她去执行这次任务,本王对不住你们。”

扶桑之事已尘埃落定,宜王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柳翠微讲了一遍,并告诉柳翠微:吴蔚做了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儿,她成功阻止了一场对大梁的进犯,至少保住了数十万百姓的太平日子和身家性命,她是英雄。

宜王的话和吴蔚信中的内容对上,柳翠微再也忍不住,抬起手背堵住嘴唇,呜咽之声断断续续地溢了出来。

宜王趁机对柳翠微说,眼下有一件危害清庐,清河以及泰州府三地百姓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希望柳翠微也能和吴蔚一样,为了大义站出来,阻止一场即将掀起的祸乱。

柳翠微平复良久,哽咽着问道:“王爷所说的,是什么事?”

……

宜王回神,见吴蔚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赤红的眸子里,有疑问,有悲伤,还有一份隐忍不发。

宜王主动给吴蔚倒了一杯水,推了过去。

“殿下,三娘是未出阁的女子,如何立得贞节牌坊?殿下适才说

那贞节牌坊是为了臣立下的,还请殿下给臣一个明示。()”

你离开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先是朝廷迟迟没有颁布减免清庐,清河两县赋税的旨意。由于朝廷后续的安置银没有到,两县的重建推行迟缓,两县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就有人顺势而为,出了一个阴毒的主意。已经有人替你调查过了,柳翠微那个大姐夫,根本不是什么逃荒来的灾民,他本是圆山县一个叫仓山上的土匪窝里的军师,兼二当家,本名李峻。数年前,圆山县知县励精图治,联合卫所剿灭了仓山上的土匪,李峻当时并不在山寨上,侥幸躲过了一劫,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混进了逃荒的人群中,一路来到了清庐县小槐村。清庐县距离圆山县足有千里,李峻看中了柳家两老口性子老实本分,家中又没有儿子,便做了柳家的上门女婿。立贞节牌坊减免赋税这事儿,连本王也不甚了解,还是派人翻阅了典籍,才在肃宗时期颁布的律例中找到的。当时梁朝境内战乱不断,将士战死沙场后,朝廷拿出不足够多的抚恤,那些遗孀们为了生计只能改嫁,有些夫家无人的,还要带着孩子改嫁,改性。一度导致士兵怯战,军心涣散。肃宗得知情况后,便颁布了一条律例:若女子为亡夫守节三载,便可报告当地府衙,为其设立贞节牌坊。设立了贞节牌坊的人家,终生不用缴纳赋税,每年还能从当地府衙处领到一笔供养,同村百姓免税三年,同县百姓免税一年。出了这条律例后,士兵遗孀改嫁之风渐止,贞节牌坊林立,咱们梁朝也打了胜仗,稳定了下来。贞节牌坊之事,不过是战时的权宜之计,存在诸多漏洞,奈何君王敕令,不可朝令夕改,便没有废除。不过待战事平息,朝廷缩紧了对贞节牌坊的审批,慢慢的便不再有人立贞节牌坊了。李峻对你和柳翠微怀恨在心,趁着清庐县没有知县,各村群龙无首时,主动找到小槐村的里正和村长,提出了这一建议,联合清庐县的吴家,各取所需。李峻在这场圈套中得了二百两纹银。吴家则打算利用柳翠微夫家这一层身份,吃掉柳翠微的家产。而小槐村的里正和村长,则是为了本村的百姓,减免秋收后的赋税。三方一拍即合,煽动小槐村的村民,做出了入泰州逼迫柳翠微就范的戏码。?()”

吴蔚只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一双手死死地攥在一起,问道:“殿下,这李铁牛化名来到小槐村这么多年,沿途的关卡就无人发现吗?”虽然吴蔚也是黑户,但她在没有得到正式身份前,从未出过清庐县,这才避免了身份的泄露。

后来出门的次数多了,吴蔚才知道:梁朝的户籍制度还是很严格的,李铁牛怎么可能用一个化名,畅通无阻地行至千里之外呢?

“李铁牛这个身份并非伪造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根据李峻的供述,当年逃荒的队伍中,有一个与李峻年龄相仿的男子,就叫李铁牛。因为二人都姓李,同命相怜。李铁牛就把李峻当成了本家,没用几日李峻便把李铁牛的底细都套了去,在得知李铁牛已经家中无人时,李峻便动了歪心思,谎称要带李峻去投奔亲戚,二人脱离了逃荒的队伍后,李峻将李铁牛残忍杀害,李峻盗取了李

() 铁牛的户籍,迁令和证明身份的文书,独自继续逃难,直到在小槐村安定下来。这李峻也是个狠角色,只因怨恨父母分家不均,当街打死了自己的亲兄长,逃到仓山上落了草,李峻并非你认为的那般,他曾经读过几年书,又心思活泛,心狠手辣,很快就得到了土匪头子的看中,做了军师,又一步步当上了二当家,手上的人命没有十条,也有七八条。”()宜王深深地看了吴蔚一眼,说道:要不是李峻有了儿子,又想放长线,钓大鱼。等着日后吞没你和柳翠微拼搏来的家产,你们两个早就被他杀了!等他真正下定决心要杀你们的时候,却被诊断出了时疫,被人强压着扭送到了城外,回来以后,你们已经搬到了临近王府的吴宅,他试图接近吴宅好几次,都被巡防营的人发现了,这才没能得逞!

②想看请君莫笑写的《女仵作》第 285 章 历史真相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吴蔚听完,只感觉一股寒意席卷全身,难怪!自己每一次看到李铁牛都觉得很违和!

在柳翠微的口中,李铁牛是一个沉默寡言,老实巴交的人,一切都听柳翠翠的,可吴蔚却总觉得,自己对李铁牛的感知与柳翠微的描述怎么都对不上号!

吴蔚朝着宜王行了一礼,说道:“多谢殿下,保护了三娘。”

宜王却摆了摆手,道:“只能说是你,种善因得善果罢了,李峻这种小人物,本王又如何时时关注?李峻那日去行凶,救下柳翠微的另有其人,不远千里查出这些情报,迫使李峻最后供认不讳的,也是她们。”

“她们?”

“你还不知道么?也是了……你还没来得及和她们见面。还记得本王当初拨给你的四个暗卫吗?梅兰竹菊,你留下了小梅,把剩下的三人都放走了。前些日子她们先后都回到了泰州,打听到你出了事,特意跑来宜王府向本王求了一个恩典,想要留在泰州和柳翠微一起等着你回来。李峻的妻子和儿子死了以后,李峻就对柳翠微起了杀心,是暗中保护柳翠微的小菊发现了端倪,制服了李峻。不过由于李峻杀人未遂,罪不至死。本王本想直接把李峻处刑,她们三个却说,若是你在,定要查明缘由再定罪。本王便把李峻的审问事宜,全权交给了她们三个。菊留在泰州秘密保护柳翠微,兰和竹专程跑了一趟圆山县,李峻的父母皆亡故,兰和竹请来了李峻的大嫂,侄子,指认了李峻。李峻见事态败露,又受不住小兰的手段,这才招供。”

“柳翠翠和李大虎,死了?”

宜王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容,说道:“大概是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看了吧。贞节牌坊立成的当天,柳翠翠买了一挂鞭炮,专程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当面讥讽柳翠微。在刚建成的牌坊下面放了一挂鞭炮。结果那牌坊上的石板居然落了下来,当场就把柳翠翠母子俩砸死了!听说……他们母子俩的血把石板上的每一个字都染红了。目睹了这件事的百姓们都说,是因为柳三娘子与吴蔚,吴公子伉俪情深,吴公子看不得自己的妻子被人如此欺负,显灵把这对恶母子给砸死了。”

“亡夫?……吴蔚?”

宜王看着完全陷入震惊中,一问三不知的吴蔚,有些后悔自

() 己太急着把人请过来了,就应该明日再请的,这些费唇舌的解释功夫,应该交由柳翠微来做才是!

宜王抬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已经凉了的茶,皱着眉头一口饮下,这才继续说道:“本王其实并不想逼迫柳翠微立贞节牌坊,虽然这对清庐县和清河县两县的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她若执意不肯,本王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不会强迫她。减免两县赋税的旨意迟迟不到,眼看着就要开始收税了,百姓们急的犹如热锅蚂蚁,各村的里正和村长联名上书,递到了本王这儿,求本王替他们牵线搭桥,将此事说成,本王便将百姓们的诉求转述给了柳翠微。”

“她答应了?!”

“是,柳翠微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她表示她还可以不要本王的抚恤和朝廷今后的供养,只有一个要求,贞节牌坊上的名字,必须要是你的。而且石板上所讲述的事迹,也必须由她亲手撰写,若是本王不肯答应,她宁可死了,也不立这个贞节牌坊。”

吴蔚眼前一花,反应过来时,整个人已经从椅子上跌坐下来,瘫软到了地上。

宜王不知何时来到了吴蔚的面前,将人从地上拉了起来,看了看满脸泪痕的吴蔚,不忍道:“你要是不舒服,就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本王派王府的大夫再去给你看看。”

吴蔚却摇了摇头,唇边口中尽是苦涩,她颤抖着声音,沉声道:“殿下也答应了?”

宜王想到那日柳翠微一人,面对数十个村子的里正和村长,那纤细的身影挺得笔直,明明势弱,却不肯退让半步的模样,心里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敬意,感慨道:“不是本王答应了,你也不想想,你们两个女子,如何立的贞节牌坊?这不是要全天下人都戳他们的脊梁骨吗?可柳翠微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甚至当场掏出一条白绫,扬言说:若是他们不答应,这贞节牌坊之事,绝无可能,大不了便是三尺白绫,挂死在我的宜王府里!咱们大梁并不限制女子改嫁,一时间让他们到哪里去找已经为亡夫‘守节’三载的女子?最后几十个村子的里正和村子,同意了柳翠微的要求,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柳翠微撰写好碑文以后,他们要润色。柳翠微想了想也答应了。”

最后的结果是:柳翠微为吴蔚立了一个贞节牌坊,石板上记录的事迹,也是她们在一起后的点点滴滴,字字情真意切,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柳翠微用她的方式,成就了两个女子的夫妻之名。

可那么多的村长和里正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虽然保留了柳翠微和吴蔚的故事,却使尽浑身解数做了“润色”,使得全文没有一字能体现出吴蔚的女子身份,用他们的办法,模糊了吴蔚的真实性别。

若不是知情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名叫“吴蔚”的可怜人,竟然是女子。

也不会有人知道,那石板上记录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竟是两个女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