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09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109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7 11:37:03 来源:gegedan

封赏大臣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因为李承乾突然发飙,刚掀起的一点点风波也迅速消失无踪。

众人对李承乾的印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他聪明机敏,是世所罕见的天才,甚至有人知道他是神仙转世这件事,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很多人把他当成自家后辈看待。

但经过此时众人才真正意识到,李承乾已经不是那个身份高贵些的普通孩子了,他现在是大唐的太子,是君。

身为君上,一味妥帖只会被人轻视,有自己的脾气底线才会更受人尊敬。

李承乾今日发了通脾气,不仅不会使人心生怨恨,反而更令人敬重了。

甚至有人暗搓搓看向李神通,怀疑他是不是与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串通了一起做戏,做为杀鸡儆猴的鸡,既能平息封赏的争议,又能让李承乾树立威信。

李神通:“……”

他倒希望是,但真的没有T-T。

早朝之后,李世民把李承乾和李神通叫去御书房,给他们俩做了个和事佬,李承乾也不是得寸进尺的孩子,既然李神通诚心认错,他也就后退一步说了些软话。

李神通一脸惭愧地走了,李世民又跟李承乾说起另外一件事:“中书省杂事纷扰,你房伯父不堪其重,想请你去帮帮忙。”

李承乾皱眉:“房伯父都当了两年中书令,怎么现在才受不了?”

他一副我很聪明你不要哄我的表情。

李世民丝毫不乱:“就是这话说呢,两年了都没摆布明白,这不才需要你帮忙吗?”

“可是我又不懂这些。”李承乾蹙眉,“房伯父手下还有那么多人,他们都很厉害。他们做不了的事,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内心:就是因为你不懂才让你去啊。

嘴上却呵呵一笑:“那也未必,你总有一些新奇想法,说不定就能帮到他们呢。”

李承乾一想也是,只是还有些不情愿。

李世民叹气:“中书省太重要了,如今运行不畅,对朝廷上下都是不小的影响,就连百姓也会受到影响,我和你房伯父为此事头疼不已,只有你能帮我们了。”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看了他一会儿,脸一撇:“你少装可怜了,我才不吃这一套!”

李世民:“……”怎么回事,前几天不是还很吃吗?

但李承乾已经成长了,他不是几天前的李承乾,拒绝了阿耶的苦肉计,并给了他一个白眼。

李世民:“……”

李世民绝不认输!他再接再厉,神情严肃地说:“你是大唐的太子,这是你的职责!”

李承乾想了想,这回没法反驳了,撅着嘴道:“可是我现在好忙,没有那么多时间。”

“没事,阿耶帮你安排!让陆先生早点下课。”李世民大包大揽,本来李承乾成了太子,课程安排就该有所变化,除了文化知识外,也该用一部分时间学习处理朝政,现在只是把

理论课换成实践课罢了。

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听到这里就有些心动了,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讨价还价:“还要少点功课,不然我做不完。”

李世民:“……行。”

李承乾这才咧开嘴笑:“好叭,那我答应了。”

回去后李承乾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三个小伙伴:“以后我们早点下课,然后就能去中书省玩了!”

是的,对李承乾他们来说,利用原本的上课时间去中书省帮忙,这就跟出去玩没什么区别。

杜构几人也高兴起来,苏琛和李承道也就罢了,杜构尤其惊喜——这可是中书省啊!

专门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核心中的核心部门那个中书省啊!

多少有才学、有能力、有背景的官员削尖了脑袋都进不去,别看房玄龄是中书省长官,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未必能进去。而他这就能进去了?

虽然只是去帮忙,并没有一官半职,但经验和经历是实打实的,只要用心,日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

果然抱李承乾大腿是对的,杜构再次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脸面有什么要紧,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舍了脸面做李承乾的伴读,只怕还没有机会呢!

第二天半下午,李承乾几人就背着小书包去中书省报道。

中书省见到他连忙行礼,他们已经听说了李承乾会过来帮忙的事,虽然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但见到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孩还是忍不住抽抽嘴角。

此刻他们和李承乾是一样的疑惑:这能帮上什么忙?

李承乾不知他们的想法,摆摆手让他们起来:“房中书呢?”

“下臣见过太子殿下!”不用李承乾找,房玄龄就已经听到动静出来了,见过礼后请李承乾几人去他的房间喝茶。

李承乾摇摇头:“我不渴,我们直接开始吧。”

房玄龄很好说话,笑眯眯道:“那就听殿下的。”

房玄龄带李承乾去了保管资料的库房,对李承乾道:“太上皇在位期间的诏令,现在需要整理存档,只是当时资料繁多,管理又不规范,如今整理起来便有些难度,还请殿下帮忙。”

李承乾看着满屋子的资料:“……这些都需要整理吗?”

“不全是,这其中有一些是已经整理过的。”房玄龄笑呵呵道。

也不是李世民故意为难李承乾,这些资料确实乱,也确实需要整理,只是并没有那么着急,也没那么重要,如今正好用来锻炼李承乾了。

李承乾悄悄松了口气,应下了这个工作。

房玄龄叫来负责保管资料的主书,让李承乾有事只管找他,就施施然走了。

主书是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他带着李承乾在房间里逛了一圈,然后告诉他们,整理文档不是按时间排排序就好了,还要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封诏书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需要写一个简单的介绍,最好再把同一事件的其他诏书也找出来放在一起。

李承乾几人谢过文书,先去看已经整理好的文档,想要学习一下。结果慢慢就看进去了,这跟一个个小故事似的,读起来还挺有意思。

等到李承乾回过神,天都已经擦黑了,到了下衙的时辰,原本肃穆的中书省气氛也活跃了不少,官员们三三两两往外走,主书走进来问:“殿下,你们整理得怎么样?”

“咳……”李承乾尴尬地咳了一声,板着小脸一本正经道,“我们先学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是正是。”主书没听过‘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词,但也能理解,笑道,“您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下臣刚开始做官的时候,足足看了半年的文书学习呢!”

李承乾悄悄松了口气,越发理直气壮。

他还想继续看故事,但今天还有功课要做,只能辞别主书,依依不舍地走了。

之后几天,李承乾还是每天半下午去中书省,用一半的时间看故事,另一半时间开始学着整理,倒也乐在其中。

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不少新鲜诏令。都是册封的。

皇后、太子和大臣册封完,现在该轮到后妃和其他子女了。

这些都没什么可说的,李世民和长孙氏商量着,该封什么就封什么。唯二有争议的就是尹婕妤和张婕妤。

李渊还在世,尹、张两位婕妤也有生养,按理应该封为太妃与李渊同住,就像其他嫔妃那样。

但是李世民和尹、张二人结怨已久,是否愿意放过她们也不好说。

万贵妃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问到了长孙氏这里,长孙氏又问李世民。

李世民最近忙于各种事情,本来都把这两个人给忘了,经长孙氏一提醒才想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八弟和九弟都要住在宫里,她们作为母亲如果出去,岂不是令他们骨肉分离,朕可不忍心他们受这样的苦楚!”

长孙氏:“……那二郎的意思,是让她们还住在宫里?”

“自然,只是尹氏和张氏是阿耶的嫔妃,住在后宫不合适,就让她们去掖庭住着吧,如此一来便两全其美了。”李世民义正言辞道。

长孙氏:“……”

说得好听,如果掖庭不是宫女和犯官家属居住的地方的话。

长孙氏迟疑:“这样做是否不妥?阿耶那边也不好交代。”

“不管!我就要这么干!”李世民梗着脖子冷哼,“阿耶不乐意就不乐意,我还怕他不成?”

长孙氏:“……”

李承乾去给长孙氏请安的时候,正好碰到李渊的嫔妃离宫,在忙忙碌碌的人群中间,两个哭喊着不愿意走的人格外显眼。

李承乾挠头:“她们哭什么?”

他新上任的东宫总管宋福道:“那是张婕妤和尹婕妤,圣上令她们离宫,她们不乐意呢。”

李承乾闻言露出惊讶之色:“这是张阿婆和尹阿婆,她们怎么这么丑了?”

在李承乾印象里,张氏和尹氏都是漂亮的,没想到才多久没见,二

人都憔悴了许多,再没有当初明媚娇艳之态。且如今披头散发,丝毫不顾形象地撒泼耍赖,更显得形容可怖。

他自然不知道,自从李世民上位张、尹二人就惴惴不安,生怕哪天就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吃不下睡不好,自然保持不了好颜色。

而现在她们要被投入掖庭,与宫女和犯官家眷为伍了,哪还顾得上什么形象。

说话的功夫,尹婕妤眼尖地看到李承乾,扯着嗓子向他求助:“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你救救我们,圣上要送我们去掖庭!”

“昂。”李承乾眨眨眼,“我知道啊,怎么了?”

他在中书省已经知道此事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啊。

尹婕妤愣了一下才道:“我们是宫妃,是圣上的庶母,他凭什么送我们去掖庭?”

“因为你们犯错了!”李承乾理直气壮,“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以前就总想害阿耶,这是欺君之罪,按照律法应该处斩,现在只是罚你们去掖庭,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原本见张婕妤和尹婕妤哭得凄惨,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觉得李世民有些狠辣的吃瓜群众一愣,好像是这个道理哦。

这么说来圣上不仅不狠辣,还手下留情了呢!

尹婕妤噎住,张婕妤补位。

她换了一个策略,准备以柔克刚,哭着说:“以前是我鬼迷心窍,做错了事。这些日子我一直后悔。圣上要罚是应该的,我只希望换一个办法,不要把我送去掖庭宫。”

她眼泪吧嗒吧嗒掉,看样子可怜极了:“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九皇子和圣上考虑。如果九皇子有个在掖庭的生母,他有什么脸面,圣上又有什么脸面呢?”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问:“就是不想去掖庭?”

张婕妤疯狂点头,她死都不想去掖庭!掖庭里的人那么低贱,怎么配和她住在一起?

李承乾想了想:“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婕妤眼睛大亮,看李承乾如同再生父母:“请您指点!”

宋福小声道:“殿下,这样不妥吧,是不是先请示圣上?”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宋福不用多说,走到张婕妤面前道:“如果你有才能,能够将功赎罪,我就可以替你向阿耶求情。”

他在张婕妤期待的目光中问:“所以你理化生学得怎么样?”

张婕妤:“………”

李承乾也是刚想起来还有张婕妤这么个野生学生,比国子监那些人学得时间还长哦!他也盼着张婕妤学得好,这样他就又多了一个可用的劳工。

现在懂物化生的人才多稀缺啊!国子监那边教了那么久,也才只有几十号人罢了。

然而张婕妤听了李承乾的问话,苍白的脸逐渐变成惨白,显然学得并不怎么样。

张婕妤:……万万没想到物化生这么有用,以前争夺李渊的宠爱能用到,现在救命也能用到,早知道就不混水摸鱼了。

后悔!就是后悔!

李承乾失望地看着张婕妤:“学得不好吗?你直接学到了多少?”()

张婕妤不好说她其实什么都不会,只能拼命道:“我以后会好好学的,我保证!”

?千山不关的作品《[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承乾看她这样也有些触动,摸着下巴说:“既然如此,我还有一个办法。”

张婕妤松了一口气,差一点喜极而泣:“您说,我一定能做到!”

李承乾:“你去国子监的物化生班作一个反面案例,让所有学生看看不好好学习的下场。”

众人:“……”

张婕妤:“……”

张婕妤沉默片刻后,默默抹了把脸,对带她去掖庭的宫人道:“咱们走吧。”

说完就大义凛然地走了,宁愿去掖庭也不要做反面教材,这更丢人!

李承乾失望地叹了口气:“多好的案例啊,这下只能口述了,效果稍微差了点。”

还没走远的张婕妤:“………”怎么还是要做反面案例?

张婕妤屈服了,这里还有一个尹婕妤,她还想请李承乾救她,然而尹婕妤都没学过物化生,连李承乾一个机会都没得到。

被强行拉走的时候,她怨恨地看着李承乾:“人在做天在看,你们父子抢了我们母子的皇位,还这么对待我,一定会有报应的。”

众人:“……”这人是被刺激疯了吗?

尹婕妤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李渊的耳朵里,自然是李世民授意的,意思是:看看你干得什么好事!

李渊顿时心虚,他当初就是不甘心,也是和李世民置气,想要恶心他,所以故意对李元亨好了点,没想到尹婕妤会这么当真,竟然还以为是李世民抢了李元亨的皇位。

这话虽然离谱,但如果传出去,说不定又会被不明所以之人传成什么样子,对大唐江山也是不利的。幸而李承乾和万贵妃当场就令人封口,倒不至于担心。

李渊原本还有点不高兴,觉得李世民如此处置张、尹二人令他没有面子,这下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只是提议让李元亨就藩。

李元亨是尹婕妤的儿子,本来就和李世民关系不好,就算李世民看在他年纪小不计较从前的事,但尹婕妤说了这句话后,他也不适合再留在京城了。

这是后话,此时李承乾看尹德妃被拉走,板着小脸令在场之人不许乱说,这才去与万贵妃见礼。

万贵妃连忙回礼,二人客套地说了几句话,李承乾就看到站在他身后的年轻女子:“咦,这不是四婶吗?”

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李承乾虽然没见过几回,但他记忆力很好,多看几眼也就认出来了。

就是她怎么在宫里,李元吉流放后,她不是带着孩子搬出宫住了吗?

万贵妃尴尬地笑了笑:“正是你四婶,圣上可怜我宫中寂寞,正好她也是一个人,就让她进宫陪我小住。”

“哦。”李承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直到快到长孙氏宫门口才想起来,万贵妃的儿子李智云之死多少与李元吉有关。

当初李渊起兵反

() 隋,暗地给河东的亲人送信,让他们悄悄返回太原,结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跑了,却把年幼的弟弟李智留在了河东,导致他被隋朝廷捉住后处死,死时年仅十四岁。

这里面有什么缘故已经不可深究,但万贵妃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向淡淡,就知她心里不是没有芥蒂的,李世民怎么可能让李元吉的王妃进宫陪她解闷?

李承乾有一肚子疑惑,打算找阿娘问一问,结果进去后发现里面有人。

是一个年轻妇人,带着比李承乾略大一些的一对儿女。

李承乾一下安分了,乖巧地向长孙氏行礼,歪头看向妇人:“这位夫人没有见过,不知道怎么称呼?”

长孙氏给她介绍:“这是你三舅母。”

三舅母,那就不就是长孙安业的夫人?

李承乾的笑落了下来,他知道长孙安业和阿娘的旧事。

长孙安业和长孙氏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长孙安业是原配所出,长孙无忌和长孙氏是继室高氏所出。父亲长孙晟一去世,长孙安业就把高氏连同长孙无忌和长孙氏一起赶了出去。

那时候被赶出家门是极严重的事,且不说世人如何揣测,只说世道艰难,高氏一个女子带着两个孩子,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幸而高士廉心疼妹妹和外甥、外甥女,将高氏三人接回家中,否则还不知要受多少苦呢。

因为这个,长孙安业多次向李承乾示好,李承乾一直不理会他,李世民对他也是淡淡的。

没想到今天会见到长孙安业的夫人季氏,李承乾对她点点头,喊了声三舅母就坐下不吭声了。

他的身份摆在这里,遇到喜欢的长辈,比如万贵妃,行个礼就显得有礼,但矜持一些也挑不出错来。

季氏尴尬地笑了笑:“这些年光顾着几个孩子,倒少出来走动,竟没见过承乾。”

长孙氏淡淡应了声,没接她的话茬。

季氏拍拍儿子的背:“耀成,还不见过你表弟。”

长孙耀成给李承乾行了礼,不是臣子见太子的长揖礼,而是普通兄弟朋友相见的叉手礼。

李承乾没纠正他,也没搭理他,同样淡淡地“嗯”了一声。

季氏眼神暗了暗,脸上却没露出什么,笑着道:“耀成这孩子老实,平时只知道读书,不爱玩也不爱闹的,出来就不比别人家的孩子机灵。”

长孙氏礼貌地说:“小孩子会读书就行了。”

“是啊,他也就这一点好,功课向来不用我们操心,先生提起来总是夸的。”季氏看向李承乾,“听说承乾的功课也好,什么时候教教你表兄。”

话虽这么说,她的表情可骄傲呢,显然不觉得李承乾有本事教她聪明的儿子。

李承乾抿着嘴没说话。

季氏笑呵呵对长孙氏道:“我看他们兄弟俩倒有缘,若能一起读书才好呢。”

李承乾明白了,季氏也在打他的主意,想让长孙耀成做他的伴读。

长孙无忌都没提让儿子做伴读,长孙安业怎么好意思的?

李承乾心里撇嘴,面上还是一派沉静,淡定地说:“我已经有好几个伴读了,不需要再多一个。”

季氏没想到李承乾听懂了她的意思,还这么赤裸裸地拒绝了,愣了一下后笑道:“你小孩子不知道,伴读哪有嫌多的?打小一起长大的,以后也好帮你办事是不是?你和耀成是表兄弟,再有这样一层关系,他自然会一心为你。”

李承乾仰起小脑袋,单纯地问:“如果不做我的伴读,表兄就不一心为我了吗?”

季氏:“……”

她当然不能这么说,强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不过你们接触多了,知道对方的本事,办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

不得不说季氏比长孙安业聪明,反应快多了。

李承乾想了想:“好吧,不过要做我的伴读,学识得跟我差不多,我得试试表兄的学问。”

“承乾!”长孙氏想要拦住李承乾。

从未听说过长安有长孙耀成这一号神童,可见他聪明也有限,学问恐怕连苏琛都比不上。而李承乾早就超过苏琛,和大他好几岁的杜构一个梯队了。

来者是客,不好这么给客人难堪。

长孙耀成却不懂长孙氏的用意,非常自信地说:“表弟尽管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