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17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117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25 13:43:08 来源:gegedan

把小学堂的人安排好,李承乾以为这事就结束了。

结果没过多久,国子监祭酒找到他,说平时来国子监询问物化生课堂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普通百姓,还有一些高门大户,家里子弟文不成武不就,想试试能不能在别的地方混出点名头。

李承乾对这些人来者不拒,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扩大物化生的影响,除了需要陈淑慧这样优秀的学生,数量上也需要尽量扩大,只要学生想学他就会教。

况且学习是讲究天赋的,有的人学不会经史子集,但未必学不好物化生,偏见要不得。

缘缘不断的新学生加入进来,之前那间大学堂很快就不够用了,国子监又腾出了几个学堂给他们。李承乾安排之前的学生……现在应该是学长学姐了,去帮忙授课。

当初李承乾怕没人愿意留下来当先生,特意请李渊派了几个人来,结果现在根本不缺人用,大家都很乐意尽一份心力,况且给别人讲课,还能巩固自己的知识,算得上两全其美。

这一批学生的上课时间也有变化,之前是统一每个休沐半天,这次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分成了休沐和假期上课的班级的和每天都要上课的班级,相当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这样效率快一些,不用像之前那样,用好几年时间才培养出一批人才。

因为可以当先生的人多,大家轮换着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李承乾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个人上课都会有补贴,家里不太富裕的学生就更乐意了。

就是东宫的财务系统不太乐意。

李承乾给先生的补贴不少,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东宫虽然不缺钱,但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李承乾挠头:“那我想办法吧。”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李承乾就跟李世民提起此事,李世民漫不经心道:“这有什么难的,朕让民部给你拨笔钱就是了。”

“那要是裴阿翁不乐意呢?”李承乾撅撅嘴,“裴阿翁天天喊着国库空虚,阿耶耳朵没起茧子,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李世民:“就算国库空虚,这点银子也拿得出来。”

不过想到裴矩刚‘不情不愿’地帮忙安置了几十号学生,现在又让他给小学堂出钱,还真不一定能要出来,李世民的话顿了顿,若无其事道:“不行就从我的私库走账。”

李承乾嘿嘿一笑:“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物化生学堂能并入国子监,成为六学之后的第七学,那裴阿翁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了。”

国子监下辖有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这六学的学生念书不需要束脩,而且食宿全包,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如果物化生学堂也能享受这个待遇,自然就不用担心待遇问题了。

李世民:“……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什么承担不起花销都是幌子,最终目的还是物化生并入国子监。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承乾也不瞒着了,仰着

脑袋“昂”了一声:“物化生这么有用,并入国子监不是应该的吗?说不定很快大唐的学堂都要教物化生了!”

李世民差点没忍住对天翻个白眼:“你这哪里是帮我,分明是嫌我麻烦不够多。这和封几个小官不一样,这事儿闹不好要引起朝廷动荡的。我不可能答应你!”

“咦?”李承乾不解,“不就是加一个科目吗,为什么会引起朝廷动荡?”

这时候大家吃完饭了,在窗户边的塌上坐下,一人捧着一杯热茶(李承乾的是水),李世民轻轻抿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解释:“此事看似是国子监内部的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令天下读书人不满。”

文人治国。如果读书人怨气太大,朝廷也是会被反噬的。

李承乾:“为什么他们会不满?”

李世民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李承乾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因为迂腐的读书人太多了?”

从物化生小学堂开课以来,李承乾就没少听到批判的声音,很多人认为物化生是旁门左道,不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更不该在国子监这种神圣的学府教学。

他知道还有很多人不满,只是没有发声罢了。可能如果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这些人就会坐不住?

李世民点头欣慰道:“不错!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承乾又想了一会儿,摇头,他不知道了。

李世民耐心解释:“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为了当官做准备的,如今陈一娘几人刚借着功劳封了官,又把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读书人们就会想,日后学物化生的这些人是不是也要做官?”

“是啊!”李承乾理所当然道,“他们有本事的话当然要做官,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世民:“没有不对,只是天下读书人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但朝廷的职位就那么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如果再来一些人与他们争抢,你觉得他们会乐意吗?”

李承乾:“……不会。但也不能为了他们,就不发展物化生了吧?”

“不是不发展,只是还不到时候。等朝廷再稳定一点再说吧。”

“好吧。”李承乾也只能答应了。

说完他就跳下榻往外走。

李世民:“你去哪?”

“我要去找阿翁玩,已经和阿娘说过了。”

长孙氏含笑点头:“是,他方才和妾说过,妾已经应下了。”李世民:“……现在已经很晚了。”

“是啊,所以我今天晚上不回来了,陪阿翁一起住。”李承乾看看天色,拔腿就往外跑,“我来不及了,走了哈!”

李世民:“……”

*

李承乾赶在宵禁前最后一刻到了原秦王、现太上皇府邸,熟门熟路地进去,在湖边凉亭找到了李渊。

“阿翁,你怎么又来凉亭了,太医不是说你不能着凉吗?”李承乾皱眉小眉毛一本正经,“你不可以不听

话的!”

“阿翁这回可没有不听话。”李渊得意地指指凉亭四周(),“都是装了玻璃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下面还修了火龙,一点也不冷,你来试试就知道了。”

江忠仁给李承乾打开门——是的,他们还装了玻璃门。

李承乾走进去,果然亭内亭外两个世界,亭外冰天雪地,里面却是温暖如春。

李渊在里面置了软榻、桌椅,邀请李承乾坐下,又让人给他倒了杯茶:“你阿耶刚送来的阳羡茶,我配上今天刚开的白梅,用梅花上的雪水煮的,你尝尝怎么样?”

“好呀好呀!”李承乾端起茶杯,凑到嘴边轻抿了一下,这茶味道也就那样,但配上外面盛放的梅花,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他学着李渊的样子,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稍微一使劲,躺椅便摇啊摇,特别好玩。

李承乾憧憬道:“等我以后不用干活了,就来跟阿翁做伴,我要天天躺在摇椅上!”

“哈哈,阿翁等着你!”

李渊心情很不错,他现在觉得退位的日子很不错,每天想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事都不用他操心。和李世民关系缓和,待遇也比从前好多了。

现在每天心情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舒坦。

李承乾一边喝茶,一边和李渊说起外面的热闹。

李渊身体不好,平时也不方便出去,日常除了自娱自乐,也会听外面的消息解闷。李承乾没事了就会来和他说一说,他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趣事,李渊听了也高兴。

李承乾小嘴叭叭个不停,亭子里不时传来祖孙一人的笑声。

听到李承乾说起曲辕犁,李渊道:“我虽然在府里没出去,也听说了这个曲辕犁,是个不错的东西。”

他笑呵呵:“你那小学堂办的不错。”

李承乾嘴角忍不住翘起,摆摆手谦虚地说:“一般一般……”

李渊:“很不错了,你对他们要求不要……”

李承乾说完后面的话:“……也就世界第三吧。”

李渊:“……”

他无语又好笑:“你从哪学的这些话?”

“嘿嘿,跟我朋友学的。”

李渊已经知道这朋友就是神仙了,没有再细问。又问起杜荷的事:“听说你阿耶给了他一个虚职,还应允日后他入军中,可以随时从校尉做起?”

“是的。”李承乾忍不住撇嘴,“我们本来没想要这个承诺的,是阿耶非要给的,说是不给显不出他的爱才之心。”

李渊:“……”是李世民能干出来的事。

不过目的也确实达到了,李世民愿意破格取用年仅十一岁的孩子做校尉,对方因为要读书拒绝了,他还是为对方保留这个职位,随时等他上任,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李世民成功立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设,令天下有识之士钦佩不已。

“这个办法不错。”李渊感慨道,“你这几个伴读倒是不错。”

“是的,他们都很厉害!”李承乾晃晃脑袋,“杜荷打仗厉害,杜构和苏琛读书厉害,还有一哥,我和一哥也一起读书的,他可喜欢物化生了,而且学得特别快,他说以后要干这方面的工作。”

李渊愣了一下,微微颔首:“这样也不错。”

以李承道的性格和尴尬身份,在物化生里钻研也好,又是他自己喜欢的事,不错!

李承乾没明白他的意思,喜滋滋道:“我也觉得不错。阿翁你知道吗,杜荷封了官之后还想摆摆谱,结果先被杜伯母打,然后又被杜伯父罚,穿着官服被罚写作业嘿嘿嘿嘿……”

李渊:“……”

说了一会儿话,李渊站起来:“咱们走吧。”

李承乾忙不迭跟上,却发现不是回寝房的方向,好奇道:“这是去哪儿啊?”

“你不是说那小学堂很耗钱吗?”李渊笑呵呵道,“现在不能并入国子监,不过阿翁手里不缺钱,去库房让你随便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