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32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132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15 19:04:02 来源:gegedan

送走无语的陈朱氏,李承乾和杜荷都垮了脸。

“她为什么不想让陈二姐姐研究农具啊?明明陈二姐姐那么厉害!”杜荷非常不理解。

李承乾倒是明白一些:“恐怕是陈二娘一个女郎在庄子上,外面的议论不太好,所以他们着急。”

李丽质抿了抿嘴:“陈二娘虽是女郎,却比许多郎君都要强。她尚未及笄已经是工部主事,前途一片大好,她的父母未免太过短视了。”

李承乾摸了摸妹妹的头:“在旁人眼里,女子再厉害也是要嫁人的,嫁得好比什么都强,嫁得不好,自己再成功也是失败的。”

李丽质仰头问自家大哥:“但大哥不是这么想的,对吗?”

李承乾点头。

李丽质又问:“那大哥会管这事吗?”

李承乾还没说话,李泰就撇撇嘴:“大哥每天那么多事要忙,哪有功夫管他们家里的破事。”

李承乾:“……不要这么说话,很像嚣张反派啊。”

李泰天真地问:“反派是什么?”

“反派就是坏人,要被正义主角吊打!”

李泰抬起下巴,不屑地轻哼一声:“谁吃了豹子胆敢打我,我让阿耶狠狠教训他!”

李承乾:“……”更像了,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这不就是经典反派作死套路吗?

他扭头对李丽质道:“青雀说的原因不对,但我确实不会管这件事。我只是陈二娘的上官,她是郎君还是女郎,未来要不要成婚都与我无关。”

李丽质拧着小眉毛问:“可是陈二娘的阿娘都找到大哥了,会不会逼她回家啊?”

李承乾哼笑一声:“陈二娘的官是阿娘提议,阿耶亲自封的,现在她又在我手下做事。只要她自己打定主意,就算是她的父母也不敢逼迫。否则陈朱氏也不至于找到我了。”

李丽质这才松了口气。

杜荷挠挠头:“但是女子成亲是挺重要的,万一真的耽误陈二姐姐的婚事怎么办?”

不用李承乾说,李丽质就细声道:“杜二哥不要担心,这件事我阿娘有数。”

李丽质经常陪伴长孙氏左右,很清楚长孙氏的心思,她说不用担心,杜荷果然就不担心了。

下午他们去原秦王府找李渊玩儿,李渊也问起了出兵突厥的事,看样子有什么想法,但李承乾再问,他又不说了。

李承乾没在长安待多久,很快又得回农庄去了。

只是走到城门口,却意外碰上了李渊。

李承乾没多想,好奇地问:“阿翁要去哪儿,怎么停在这里不走?”

“我要去庄子上。”李渊捋着胡须笑眯眯道,“在这里等你。”

李承乾: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吧?

李渊很快用事实告诉他,就是他想的那个意思,李渊打算去农庄和李承乾同住。李承乾不想答应也没办法,东西都已经提前送过去了。

李承乾挠挠头:“

可是庄子上不如府里舒服的。”

“没关系,在长安待得久了,就当出门散散心吧。”李渊道。

他都这么说了,李承乾也没有反对的道理,他还是挺高兴能和李渊一起住的。又跑回自己的马车上拿东西。

之前陆德明坐车难受,李承乾准备了很多东西,从靠垫到零嘴,甚至药丸都有,现在正好给李渊用。

杜构一边喝水一边问:“太上皇要去哪啊?”

李承乾:“跟咱们一起去庄子上。”

杜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硬生生咽了下去却被呛到,忍不住大声咳嗽,好一会儿才好了:“你说太上皇去哪?”

李承乾同情地看着他们,尤其是杜荷,又解释了一遍:“阿翁要去庄子上和我们同住一段时间。”

众人:“……”

杜荷严肃地说:“我之后要随军去突厥,该去军中跟将士们一起训练,农庄我就暂时不去了。”

杜构和苏琛一人按住他一边胳膊,把人按了下来:“还没确定打不打,着什么急?”

杜荷:“……”

他忍不住抱住了头:“太上皇怎么突然想去庄子上住呢?”

太上皇住在庄子上,他们岂不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杜构又拍了他一下,警告道:“小声点,小心太上皇听到了。”

杜荷呜咽一声,说话都不能随意,他好可怜。

李承乾安慰他:“往好处想,你以后肯定能自律很多,说不定学问也能精进。”

杜荷:“……”

苏琛:“太上皇打过仗,你可以向他请教。”

杜荷有些意动,随后又蔫了下来:“我不敢……”

众人:“……”

不管怎么说,李渊是到了庄子上,就住在李承乾旁边院子,宫人收拾东西,李渊则要去外面逛一逛。

他这辈子住过王府、住过皇宫、住过别院,就是没住过庄子呢。

李承乾:“阿翁你不累吗?”

“不累。”李渊伸了个懒腰,他不仅不累,而且精神奕奕。不知道是不是退位了心情舒畅的原因,他身体越来越好了,甚至比从前还要好,每天骑马射箭一个时辰,坐一会儿马车不算什么。

李承乾移开目光,深藏功与名。李渊要逛庄子,李承乾自然要陪同,杜荷几个挤眉弄眼一阵,也只能跟在后面。

庄头已经麻了,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农庄,谁知道先是迎来太子,皇上和皇后也来过,现在连太上皇都来这里住了。这是什么运道啊!

他忍不住偷眼去看李承乾,都说太子殿下受宠,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秋收已过,农庄不像从前那样生机勃勃,但庄户依旧忙忙碌碌,忙着晾晒粮食、打谷归仓,充满了丰收的气息。

学生们也在忙着研究,忙着研究各种农具、把秋收剩下的秸秆堆成肥料,之后都要用到的。

李渊看着这个场景,忍不住微微颔首,又

特意去看了看水转翻车,现在不用浇水了,水轮没有连接翻车,但依旧在拉磨和舂米,还是能看出它的作用。

李渊又夸了学生们一遍,还赏了一些钱财,令学生们喜不自胜。

之后李渊果然安心在农庄住下了,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慢慢也就适应了,还觉出了趣味来。

白天他在庄子里转悠,看一看丰收的场景,偶尔跑去陈家河村和村民聊天,晚上就和陆德明喝茶下棋,后来又抓李承乾几人的晨练,当起了武术先生,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没多久,李世民那里也商量出结果,下了两道诏书。

一是让各个部门准备,半个月后出发攻打突厥。

二是令北方受灾区域每家每户至少拿出一半的田地种植冬小麦,并令各州县派人来跟李承乾学习轮种之法。

徐知成是万年县的县令,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些年头了,本来有机会升官,不过要调到外地去,徐知成在官场上没有很大的野心,更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不想放弃长安的繁华,于是就拒绝了,宁肯再做几年县令,等一个不用离开长安的晋升机会。

这次得到上面的命令,徐知成立刻点了几个人,跟他一起去农庄学习,万年县也管着好些个乡,受旱灾影响减产了。

去的路上,跟着他的一个小吏嘀咕:“不知道圣上怎么想的,种冬小麦就种冬小麦,让我们跟太子殿下学什么,难道太子还能比老农更会种地吗?”

其实百姓并不排斥种冬小麦,虽然可能伤害田地,透支明年的收成,但眼下这个情况还是保命要紧,今年冬天种上一茬,就算明年再遭遇天灾减产,至少还有抵抗能力。

小吏就是不理解,这时候不让他们去乡下劝课农桑,反而跑到农庄跟太子殿下学习,这不是白耽误时间吗?

徐知成瞪了这个小吏一眼:“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岂是我们能揣测的?少说两句吧!”

小吏嘻嘻一笑:“知道了,明府最推崇太子殿下。”

在当今圣上还是秦王,太子殿下还是王爷的时候,徐知成和太子接触过,那时候万年县发生了一起孩童丢失事件,本来是挺常见的事,但因为太子殿下刚刚帮助隔壁的长安县破获了一起拐卖孩子的案件,抓了好几个拐子,救回许多孩子,徐知成被失踪小孩的父母求得不行,就斗胆去秦王府上求见太子,希望能借他的爱宠帮忙寻找。

太子很爽快就答应了,并且果真帮忙找回了孩子,虽然只是一个误会,那孩子并没有遇到危险,而是受不了父母的严厉,自己躲到同窗家去玩儿,但太子也允他遇到此类事情随时去找他。

徐知成的确找过太子几回,且也破获了几个拐卖孩童的案件,狠狠打击了拍花子,立下不少功劳。

后来……后来秦王当了太子,一家子都住进了皇宫,找人就没那么容易了。且拍花子可能是被打怕了,之后几乎不在长安犯案,徐知成也就没再和太子殿下说过话。

这回能去跟太子学习,他还是挺高兴的呢。

徐知成点点这小吏,不欲和他多说。这小吏年纪还小,又是外地来的,不知道太子殿下的神奇,世上就是有这样的天才,不管做什么都能比别人更好。

只等着瞧就是了。

到了农庄,小吏环顾四周,目瞪口呆:“殿下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啊?”

徐知成听他这么说,仿佛自己被夸奖了似的,得意道:“殿下就是如此,为了百姓不辞辛劳。”

小吏:“……”没救了,他家明府没救了。

由门口的士兵验明身份,徐知成一行便进入农庄,被两位士兵带到了一个大屋子里。

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了,都是各州县派来的人,徐知成还看到几个老农模样的人,可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

是的,李承乾让陈家河村也派了人来,反正之后也要教他们,不若这次一起教了。

他现在和陈家村的村民混熟了,因为水车的事,陈家河村的村民待他也很和善,尤其是大虎的阿翁,因为李承乾救了他儿子的命,待李承乾和亲孙子差不多。

这次过来听课,陈阿翁就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非要塞给李承乾:“这都是你喜欢吃的,家里自己做的零嘴,费不了多少东西,快拿着,多吃点,你近日是不是瘦了?”

李承乾笑眯眯接过,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含糊道:“没瘦,是长高了。”

陈阿翁费劲地打量他片刻,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是长高了,那更得多吃点!再帮我告诉你阿翁一声,今天没功夫和他说话儿了,我得忙着学习呢。”

李承乾便夸:“陈阿翁真勤奋!”

徐知成:“……”

这仿佛跟自家孙子说话的语气是怎么回事?就算不战战兢兢,至少也该像其他官员一样客客气气的吧?还有如果他没理解错的话,太子殿下的阿翁指的是太上皇吧?这老农和太上皇也熟悉?

徐知成怀着一脑门问号,上前想要行礼,李承乾摆摆手:“免礼吧。”

陈阿翁打量徐知成两眼,扭头疑惑地问:“承乾,他们怎么都对你这么客气?”

徐知成:“……”

他眉毛皱得死紧,这老农居然直呼太子名讳,也太失礼了!

李承乾倒没当回事,嘿嘿一笑:“因为我比他们厉害一点。”

陈阿翁没多想,对这句话非常认可:“这倒是!老翁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像你这么机灵的孩子,我家大虎能有你一半就好了。”

徐知成:“……”这倒是跟他想到一处去了,他也希望自家儿子能有太子一半聪明。

徐知成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上课的。

李承乾站到讲坛上,看着底下几十号学生,扬声道:“我知道你们都很疑惑,我又不是什么经验丰富的老农,在种地上没有什么独特见解,开这节课就是浪费时间对不对?”

以徐知成旁边的年轻小吏为例,好些人眼神飘了飘。

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被戳破就很心虚了。

“你们怀疑也是应该的,我今天确实不打算教你们怎么种冬小麦。”李承乾笑眯眯道,“我要教你们的,是怎么种冬小麦才能不影响来年的收成,也不伤害田地。”

他转身用粉笔写上了“轮种”两个大字。

底下的学生们哗然,不影响来年的收成还不伤害田地,这真的是真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