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47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147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15 19:04:02 来源:gegedan

这件事不小,李世民也不能乾坤独断,不免拿到早朝上询问众臣意见。

听到要将物化生课堂并入国子监,大家面面相觑,目光不由落到国子监祭酒身上。

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子监祭酒了,若说有意见,自然也该是他最有意见。

然而国子监祭酒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并不发表看法。

其他重臣也没说话,在场重臣一大半都是李承乾的翁伯长辈,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诸如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武官里的尉迟恭和程知节等也和李承乾关系不错。剩下的一部分,也有很多和李承乾打过交道,譬如之前整理资料的事,三省六部的长官几乎都向李承乾取过经,受过他的恩惠,这时候当然不会唱反调。

众人面面相觑,场面一时非常安静。

这时候,一个年轻官员站出来,高声道:“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李世民和李承乾还没说话,之前一直不吭声的尉迟恭就呵呵一笑:“哪不妥了?”

年轻官员看向李承乾:“下臣想问殿下,国子监的学生均以参加科举为国效力为要,令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莫非也要纳入科举不成?”

“自然!”李承乾毫不犹豫,“同样属于国子监,当然不能厚此薄彼。而且物化生的用处大家已经知道,如今朝中也有凭借物化生入仕的官员,为了日后取士便宜,科举是最好的办法。”

年轻官员目露不屑:“物化生乃奇技淫巧,小道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怎配与圣人之言同样待遇?”

众人:“……”这是哪来的憨憨!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此人的长官身上,长官安详地闭上眼睛。这事真跟他没关系,他也没想到手底下会有这样的愣头青,冲出去做出头鸟也就罢了,论点还这么站不住脚。

且不说物化生之前就立下很多功劳,就连百姓都颇为认可,如今二熟制初获成功,朝堂和民间欢呼雀跃,正是物化生风头最盛之时,现在说这种话相当不合时宜。

房玄龄微笑:“前有火炮,后有曲辕犁、水转翻车和二熟制,前者关乎社稷,后者关乎民生,物化生作用这么大,在你眼里都是小道,那什么才叫大道?”

年轻官员梗着脖子:“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自然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即便物化生有用,如太医署般另置别署也就是了,不必通过科举取士。”

“圣人也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物化生所行正是治国之道,尔饱读圣贤之书,想法不要太迂腐死板了。”杜如晦淡淡道。

年轻官员涨红着脸,败退了。

一位御史紧接着站了出来。

李承乾认得他,此人名叫权万纪。即便在御史中也是有名的硬骨头,对权贵尤其不屑,路边见到权贵家的两只狗对着叫,都要弹劾权贵管教不严的那种。

李承乾作为不典型熊孩子,也没少被他弹劾。不过李承乾看起来熊,其实行事

自有章程,权御史的脸都快被打肿了。

权万纪比前面那位愣头青聪明得多,知道用科举说事不顶用。就换了一个思路:“殿下的物化生学堂有许多女子,莫非日后也要女子入国子监和参加科举吗?”

李承乾:“昂!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不妥了!

权万纪立刻开始义愤填膺,且不像前面的年轻官员一般就事论事,还各种攀扯李承乾,说他结党营私、逆转人伦等等,仿佛李承乾不是增加一个科考科目,而是谋朝篡位似的。

这是御史弹劾常用手段,各种大帽子扣下去,总有一个能扣准的。权万纪经常用这法子,可以说得心应手。

但这一次他失算了,没等他说完就被打断,尉迟恭不耐烦道:“你说这些我都听不懂,你的意思是太子殿下不配当太子吗?”

权万纪:额……

他确实说了类似的话,诸如李承乾不堪为储君之类的,但这只是一种句式,并不是真的觉得李承乾不配当太子。

如果李承乾都不配,那他也不知道还有谁配当太子了。

这尉迟恭怎么回事?这种话不是听听就行吗,哪有人专门点出来问的?

程知节笑呵呵道:“不就是选几个女子当官,权御史这么激动干什么?是不是担心自己才疏学浅,被女人比下去啊?”

尉迟恭配合地哈哈大笑。

李承乾:“……”两位伯父,你们现在真的很像即将要被打脸的反派。

权万纪脸色涨红:“程将军休要胡言论语,我岂会怕区区几个女子!倒是程将军和尉迟将军如此维护太子,恐怕有勾结谋逆之嫌!”魏征皱眉道:“朝堂之上,权御史岂可胡言乱语?”

众臣:“……”

好家伙,居然连魏征都说权万纪不对,这可是著名刺头,天下言官的偶像啊!

看来太子殿下以前对权万纪是手下留情了,没想到一出手就是群殴,被一群重臣围攻,也算是权万纪难得的高光时刻了。

李承乾:揣手手.jpg

程知节笑吟吟道:“女子怎么了?我看女子没什么不好,朝廷已经有女官员,干得也不比男人差,权御史要是不担心,就和她们比一比嘛。陈主事发明了曲辕犁和代耕架,权御史也不用做太多,只要……”

他不了解农事,不知道怎么刁难权万纪,不由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默契地接上:“只要把杂交小麦弄出来就行。”

知道杂交小麦是的:“……”

不知道杂交小麦的官员:“??杂交小麦是什么?”

“是殿下着人研究的一种新品种小麦,据说亩产可达八百到一千斤。”解释的人是戴胄,因为做研究的庄子是民部安排的,他对这些又比较关注,所以知道一些。

众人眼睛放光,玉米和土豆固然高产,但不是惯常吃的主食,用来裹腹也就罢了,但吃多了感受并不好,麦就不同了,如果这杂交小麦果真能成,可不止

是多了一个高产作物那么简单,而是真正解决了粮食问题,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戴胄打趣道:“如果权御史真能研究出这种小麦,那不管封候还是拜相,我们都心悦诚服,也不必担心被女子比下去了。”

权万纪:“……”

这一局,李承乾VS权万纪,李承乾胜出。

但女子参加科举之事到底没被通过,在权万纪不懈坚持下,李承乾终是退了一步。最后只决定令物化生并入国子监,女子也可以入学。

下朝后,众臣往宫外走,李承乾随着李世民去后面,到了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李世民才一拍他脑袋:“想笑就笑吧。”

李承乾忍不住咧开了嘴。

是的!李承乾本来就没想着女子可以参加科举,不是不想做,只是他明白时候未到。别看朝上只有两个人反对,但心里不支持的人不在少数,只是没有说出口罢了。若真做成此事,只怕会引起动荡。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如果太过心急,只会令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所以李承乾一开始的打算就是令女子入国子监,只是故意提出个更大的,给朝臣留出还价空间罢了。如果不是如此,即便物化生学堂的女学生学问和本事都足够,也会有如权万纪这样的人强烈反对她们入国子监,这么折腾一番便少了很多争议,对那些女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李世民问道:“我怎么瞧着你不太喜欢权万纪?”

李承乾冷哼一声:“你不是也不喜欢魏征吗?”

“别胡说啊!”李世民毛都快炸起来了,左右看看没有魏征突然出没,这才略微松了口气,义正言辞道,“我非常敬重魏卿,没有不喜欢他!”

李承乾鄙视地看李世民一眼,臭阿耶可怂了,当面被魏征骂得不要不要的,只敢背地里骂回去出出气,魏征知不知道李承乾不清楚,反正他听到好多回了。

李世民戳戳他肩膀:“说说,说说!为什么不喜欢权万纪?不止是因为他弹劾你吧?”

弹劾过李承乾的人不少,还有如孔颖达那种当面忠言逆耳的,只要初心是好的,李承乾一般不会太过为难,极少见他有这样不留情面的时候。

李承乾轻哼一声:“权万纪和魏伯父不一样,魏伯父劝谏阿耶是真心为了天下和阿耶好,权万纪却是为了他的名声和权势,奸佞小人罢了,阿耶,就算你要广开言路,也不要什么话都听啊。”

李世民上位后,十分善于纳言反思,对于言官御史非常优容,甚至可以说看重。典型的例子就是魏征,身为前太子一党,魏征在贞观一朝不仅没有遭到清算,反而愈发受到重用,就是因为其性情耿直,敢于直言劝谏的缘故,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

魏征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在外名声也极好。御史们看在眼里,也就有样学样,越来越“耿直”了,朝堂劝谏之风大盛。

言路通达自然是好事,但事有两面,有忠心为国,真心希望大唐和圣上越来越好的言官,自然也有人只想借此刷名声,以图谋求利益或者名留青史。

在李承乾看来,权万纪就属于第二种。踩着权贵刷名声也就罢了,从权万纪今天的表现来看,他胡乱攀扯、给人扣帽子信手拈来,只怕私底下亦不修得,他的那些弹劾几分真几分假实在有待商榷,如果李世民将他当成忠正之臣,把他的话当成耿直之言,那朝堂风气就要乱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我知道了。”

李承乾说完就蹦蹦跳跳往立政殿找阿娘去了,回过神来的李世民尔康手:……

他还有事要说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