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181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181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9 20:15:03 来源:gegedan

说到过年,杜构又想起一件事:“听说圣上召见燕郡王,还给他赐了姓?”

燕郡王就是罗艺,现该叫李艺了。

此人骁勇善战,性格桀骜难驯,因从前追寻前太子李建成,又与李世民不睦(罗艺自以为的),李世民继位后并不恭顺。突厥兵临泾州城下时,罗艺作为守将敷衍了事,若非李世民提前部署,早早派人分化他的兵权,恐怕泾州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当时李世民按律处罚了罗艺,并没有收缴他的兵权。一是大敌当前顾不上,是怕太子残党因此惶惶,叫人趁机挑拨出了大事。

说到底,事有轻重缓急,跟大唐的存亡比起来,罗艺只是小人物罢了。

叫人没想到的是,此事过后,罗艺竟似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不再找茬,而且带兵打仗十分卖力,灭突厥一战中立下了不小功劳。

当然,不排除李建成重山,及被火炮之威震慑的缘故。

这两年,罗艺治理地方勤勤恳恳,大有改过的意思,李世民暂时歇了清算的心思,塑料君臣就维持表睦,大家习惯了这二人的相处模式。

突然之间又是召见又是赐姓,难怪杜构要好奇了。

李承乾头:“是李艺求见阿耶的。”

杜构便明白了,是罗艺主动投诚的。

“算他识时务,这两年圣上待他可不薄。”

杜构颇为欣慰,李艺是个人才,收为己用当然比做敌人好,这算是一件好事。

当然,亏得李世民胸怀宽广,容忍李艺种种不敬,换成一个小心眼的,别说得到赐姓荣耀,恐怕李艺早就小命不保了。

想想忙建文书馆的前太子,再想想颇受重用的魏征,杜构就升起无限敬佩之情——

他们圣上可真是英明神武,遇到如此明君,是大唐百姓之幸,是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幸运啊!

李承乾摆摆手,一副不值一提的样子:“常规操作。”

他阿耶可是龙傲天本龙,个人实力人格魅力拉满,小小李艺,拜倒他阿耶的西装裤下太正常了,李承乾一不觉得奇怪。

散会之前,杜构又提到一件事:“这几天我臣们接触得多了些,看他们的意思,好像对我们的粮种感兴趣。”

李承乾头没抬地“哦”了一声:“情理之中。他们不感兴趣我才觉得奇怪呢。”

杜构是这么想,民食为天,不止是从前的大唐,天下几乎所有地方都被粮食问题困扰,现大唐现了产粮种,突然就吃饱穿暖了,容不得其他国家不羡慕。

李承乾问:“他们是不是想朝拜时请求阿耶将粮种作为赏赐?”

杜构头。

李承乾轻哼一声:“猜到了。”

杜荷愤愤:“这些人想得倒是,承乾,我们不给他们粮种!”

李承乾头:“你放心,就算我答应了,阿耶不会答应的。他早就不想给属国赏赐了,更不用说粮种。”

杜荷刚放下提的心,就李承

乾义正言辞道:“想要我们的种子,除非他们花钱买!”

杜荷:“?”

杜荷:“???”

这是花不花钱的问题吗?

这是粮种不外流的问题啊!

“承乾……”

李承乾打断了他:“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属国眼下看恭敬,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卖种子给他们,就是提升他们的国力,日后或许会反噬我们,对不对?”

杜荷握拳:“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就不卖粮种给他们,让他们饿肚子!看我们吃香的喝辣的!”

李承乾摇头叹气:“你怎么这么想呢?太不仁慈了。”

杜荷:“?”

“承乾,你是不是发烧了?”

杜荷伸手李承乾额头上试了试,不烫啊,好好的怎么说这种话?起来跟朝上那些酸儒似的。

苏琛拉杜荷,无语道:“你是不是傻,看不殿下逗你吗?”

李承乾嘻嘻一笑。

杜荷这才松了口气,跟笑了起来:“我就知道咱们不可卖粮种。”

“不不不。”李承乾纠正他,“说你不仁慈是玩笑,卖粮种是认真的。”

杜荷:“……”

杜荷难理解:“你怎么想的,怎么把粮种卖给别的国家,他们吃饱了扭头给我们找麻烦怎么办?”

杜荷向来很李承乾的话,很少有情绪这么激烈的时候,盖因他上过战场,亲眼见过战争的惨烈,对其他国家格外警惕敌视。

李承乾站起来,伸手拍拍杜荷的肩膀,道:“我知道你不兴,你得明白,不管我们卖不卖,种子最终还是会流到其他国家的。”

“不会吧?”杜荷更不懂了,“边关不是查得很严,不许有人带粮种去吗?”

李承乾叹道:“这种事管是管不住的,那些小国暂时没动作,是因为畏惧大唐。时间长了,对粮种的觊觎超过对大唐的恐惧,他们就会想办法的。反正法不责众,难道大唐对所有国家动手吗?”

杜荷冷哼一声:“那就全都打趴下,谁怕谁啊!”

李承乾瞪了他一眼:“你过过脑子再说话。”

杜荷缩缩脖子,哼唧说不话来。他知道对付这么多小国不现实,倒不是打不过,而是不值得。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到一个反驳的理由,说:“我们可杀鸡儆猴嘛,这样他们就不敢打粮种的主意了。”

李承乾头:“杀鸡儆猴可会有用,一定不长久。外有一个人说过,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人就敢冒一切风险,粮种的利润可比百分之三百多了。”

杜荷没说话。

李承乾:“就算属国行商都很老实,没有冒这个风险,这粮种我们是守不住的。”

苏琛问:“为什么?”

李承乾:“你们有没有发现,卖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苏琛头,他注意到了。因为粮食产量,百姓己吃不完,留足一两年的口粮,剩下的就会卖去。留太

多不行,家里没那么多地方放,而且没那个必要,且不说粮种耐旱抗涝,即便年景不好不至于绝收,家里存粮食,不至于吃不上饭,即便真的到了没粮食的地步,这不是还有朝廷呢吗,总不会看他们饿肚子的。

百姓对李世民十分信任,这可是他们的战神!而且李世民继位来确实做的很好。

最主要的是他们信任朝廷的粮仓,有了产粮种的大唐已不是从前的大唐了,如今朝廷仓满廪实,只要不是太大范围的灾情,救起来真的没什么压力。

正是因为粮食充足,粮价都比从前低了一截。

不过这卖粮种给属国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啦!”李承乾解释,“现粮食已多起来,随产粮种越推越广,后粮食更吃不完,那些多来的粮食怎么办,总不留烂掉吧?”

杜荷噎住。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从前大人小伙伴讨论,都是怎么让百姓吃饱饭,突然跳转到多来的粮食怎么处理,还有反应不过来。

他愣了一下,回想家是怎么办的。

杜家是有土地的,累世积攒下来的、圣上赏赐的、加上后来花钱买的,数量还不少。杜家的嚼用,粮食瓜果、菜蔬肉食,差不多都是给足。杜家人口不少,吃不完这么多东西,剩下的除了送给亲朋好友,其余的都卖了去。

杜荷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多的粮食卖给别国?”

李承乾头:“我们如果不想粮食白白浪费,迟早要卖去的,粮食是种子,既然注定保不住,还不如直接卖种子,至少价格比较。”

杜荷很想说不卖粮食,宁愿扔了不便宜别人,到底忍住了,咕哝道:“那咱们太吃亏了!”“吃亏不吃亏要看怎么算。”李承乾道,“你觉得把我们辛苦得来的种子卖给他们吃亏,可如果不给,日后属国遭了天灾向我们借粮,我们借还是不借?”

不借有失大国风范,得属国寒心、天下耻笑。借了损的是大唐利益,而且属国同样得到种子。

“如果他们饿得太惨,派兵来大唐劫掠又该怎么算?”

边关那么大,部署再严密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属国如果派小队骑兵劫掠附近村庄,驻军一时半会还真反应不过来。即便大唐之后可讨回公道,对死伤的百姓来说于事无补。

杜荷得目瞪口呆:“照你这么说,卖种子给属国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了?”

“反正不算坏事吧。”李承乾拍拍杜荷肩膀,“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放心吧,即便属国有粮食不是我们的对手,你忘了我们有什么了吗?”

杜荷:对哦!他们是有火炮的。

这样一想,好像卖种子确实不算什么。

杜荷:“那、那好吧。”

顿了顿,他又不甘心似的,恶狠狠补充一句:“价钱必须要,不便宜他们!”

李承乾认真头,不用杜荷说,他是这个打算。

事实上李承乾愿意卖粮种,除了上所说的理由外,还有很重要的

一——李承乾是受两份教育长大的,他是大唐太子,见过另一个平等、祥、富足的世界,见不得己吃香喝辣,其他国家的百姓却要忍饥挨饿,甚至活活饿死。

如果是敌对国家就罢了,可这都是大唐的属国啊!

如果说未来他们有可背叛大唐……李承乾并不想预设矛盾,他们有可背叛大唐,可是可靠的盟友。其他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重洋之外还有很多厉害的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这片大陆,这时候不团结起来一起搞发展,还为了粮食问题勾心斗角,这不是菜鸡互啄是什么?

不知外人是敌是友的情况下,李承乾可不想己这片大陆搞内讧。既然武力值足够压服这些属国,帮帮他们没什么。

上就是李承乾的想法。

当然了,帮忙归帮忙,该给的钱不少!

有了这笔钱该干什么呢?太医署钱够用了,不作考虑。可继续修路,长安附近其他主要城市差不多都铺上了水泥路,可再往乡镇延伸一下,要想富先修路,这笔钱不省。还可再收拾两个实验室,格物学生越来越多,实验需求越来越大,越来的实验室已有不够用了……

李承乾摸下巴思考,就苏琛口:“卖粮种的事……你跟圣上商量过吗?”

李承乾:“额……没有。”

苏琛一言难尽地看他,都没跟圣上达成一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真情实感啊?

现朝廷对粮种管控极为严格,瞧可不像愿意给属国的呢!

“我会跟阿耶说的。”李承乾没什么所谓,“不成没事,这个粮种咱们不是一定要卖。”

杜荷:“……”

他刚刚被李承乾说服,觉得把粮种卖给属国才是对的,现李承乾又是这个态度,弄得他脑子都转不过来了。

到底卖粮种好还是不卖好啊?

杜荷抱脑袋戴上了痛苦具。

*

与此同时,驿馆。

刚刚宫里派了内侍来通知他们,两天后圣上将举办宴会,为臣们接风洗尘。

到长安都十来天了,水土不服都该好了,还说什么接风洗尘?

敷衍!

臣们心里嘀咕,上却不敢露半,恭恭敬敬应了,各回去收拾准备。

麴文永回了己房间,他是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兴终于见到天可汗,哼小曲儿准备当天的衣物配饰。

这时候门被敲响,原是昌二皇子副的陪同下来了。

麴文永没多想,拜见唐皇是大事,二皇子多关心一些是应该的。况且二皇子来大唐好几年,了解总比他深一些,麴文永挺乐意他的意见。

二皇子确实提了几个不错的意见,然后就始关心赏赐的事。

麴文永还是没当回事,关心赏赐多正常啊,谁不关心赏赐呢?麴文永私底下与昌王副没少畅想大唐会给他们什么赏赐。

叫麴文永没想到的是,二皇子居然拿了一个长长的单子,让他争取向唐皇求得上的东西。

麴文永:“?”

啊这……虽然他想过趁人多,耍赖让唐皇送粮种给他们,只是想想,脑嗨一下而已,没想过真的这么干啊!

而且他粗粗一扫,这单子上不是粮种就是农具制造方法,包括格物学书籍先生,甚至还有那伤药的方子。

麴文永:……想法很好,都没有加上武器呢。

唐皇会给他们才怪!

大约是他的无语太明显,二皇子看来了,嗤笑道:“不是让你全部弄到,是求上一两样应该没问题吧?这可都是好东西,随便一样就够昌受用不尽。”

麴文永:……这可真是站说话不腰疼。

麴文永努力措辞委婉:“咱们是属国,没有挑拣赏赐的道理,唐皇恐怕不会答应。”

“不答应就想办法让他答应啊,办法都是人想来的!”二皇子意味深长道,“你可相熟的臣商量商量,人多了,唐皇总要给几分子的。”

麴文永嘴巴张了张:“这样……不好吧?”

这不是要挟吗?

唐皇生气了怎么办?

“他不会生气的。”二皇子胸有成竹,“法不责众,只要唐皇不想同时跟好几个国家战,他就不会做什么。”

麴文永:“那他要是想战呢?”

二皇子没忍住白了他一眼:“怎么可?”

“怎么不可?”麴文永说,“大唐现不缺军饷,还有那么厉害的武器,同时打我们几个好像不是难事。”

“大唐不缺粮食倒是真的,那什么武器……”二皇子摇头,“我大唐待了这么久,风言风语倒是了不少,却从来没有见过,恐怕未必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他这么说不是没有依据,战场上吹嘘实太常见了,三万军队吹成十万,杀敌一千吹成一万,都是一种对敌策略。

这所谓的武器恐怕是如此。

不过二皇子觉得大唐这次有失考虑,吹得太过了!

一下子平一座山头,世上怎么可有这样的武器?

麴文永弱弱争辩:“可是大唐确实打败了突厥……”

二皇子笑了笑,带微不可查的鄙视:“当时突厥刚历天灾,朝廷内部虚弱无敌,而大唐兵强马壮,粮草充盈,打赢不是很正常吗?”

麴文永还要说什么,二皇子打断了他:“不必再说了,这件事你好好办。”

等二皇子走了,麴文永抱住胖胖的己,对窗外的景色发呆。

副刚要安慰他两句,麴文永突然又兴奋起来,扭头道:“二皇子说的好像有道理,要不我们试一试?”

副:“……”!

千山不关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