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 【第30章】正道魁首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30章】正道魁首

作者:不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2-23 15:30:21 来源:gegedan

托灵希的福,宋从心老老实实地休息了好几天。

不过因为宋从心已经很久没有娱乐了,乍然空闲下来,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宋从心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过去,倒也不是说她天生喜爱工作,没有发展个人的喜好。而是心上悬着秤砣的情况下,娱乐反而只是徒添焦虑而已。

所以自己以前是怎么“娱乐”的来着?宋从心有些想不起来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娱乐实在少得可怜,现在倒是能上地脉网看看八卦,或者去白玉京里体验另类的“虚拟世界”。除了种花以及发呆以外,宋从心现在连弹琴自娱都很少了。先前偶尔有空刚摸上琴弦,弹着弹着就顺势将自己尚未完成的《琴剑技》整理了一下。

在上清界,著书与立道是巩固名望的最好方法。只要能立下道统,以后但凡修行此道之人都要铭记开山老祖的名姓,可谓是道统不绝则仙名永存。

宋从心一直不觉得自己有资格立道,她剑法逐渐被打磨出如今这般模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总是遭遇超出自己当下位阶的生死局。宋从心不像明尘上仙那样强得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精打细算的结果就是她在灵炁的精细操控上无人能出其右。她这一手精妙绝伦的微操融入琴曲之后,剑意会随琴曲作万千变化,能自如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机。如果说明尘上仙的强大是简单纯粹的“一剑破万法”,那拂雪道君的强大大概就是花里胡哨的“万法证一心”了。

《琴剑技.如释.心照》尚未整理完毕,但难得的假期宋从心也不愿意浪费师尊师妹的一番好意——主要是她若是私底下偷偷工作,以师尊洞若观火的慧眼迟早会看出端倪。宋从心思忖了半天,突然想起姑洗和夷则似乎给自己从中州那边带来了土特产,她决定拆开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好玩意儿。

姑洗夷则送的包裹里装着一件精美的檀木盒,样式有点类似装饰品的多宝盒。盒子制工精美,造价不菲,但打开后往里一掏,全是一些看着好玩就随手塞进去的零碎。

好看的石子,漂亮的草编,一条老长老长的白蛇蛇蜕,一块黑黝黝的木头……以及,好几册民间流传的志怪话本。

看着这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宋从心终于想起来了,自己以前还挺喜欢看话本故事的。她想了想,觉得今天的太阳不错,便自己泡了一壶茶打算去院子里看书。自从类和朏朏两族入驻太素山后,宋从心的庭院里时不时能看见两族的幼崽嬉闹出没。最开始只是一只幼崽在跟同伴们玩耍时无意间闯入了宋从心的庭院,小兔狲脑子不太灵光,不知道拂雪道君意味着什么。它只是觉得宋从心身边待着舒服,于是便凑到宋从心身边酣睡了一下午。

第二天,小兔狲带着自己的朋友一同来院子里玩,宋从心没有驱赶它们。再隔天,原本清幽的庭院里便到处都是晒太阳打滚的小动物。

一开始两族首领得知此事时可谓是吓得肝胆俱裂,压着族中幼崽便打算上门道歉。当时宋从心和灵希正好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撸人家的幼崽,两位首领见

状,面面相觑半晌,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在那之后,类和朏朏的幼崽都会被耳提面命不许啃咬庭院中的花草,但却被允许在拂雪道君的庭院中玩乐。

大能修士身旁的灵炁流动较之常人更为浑厚,常伴大能身侧的灵宠更容易开悟,这也是部分灵兽宁愿成为坐骑灵宠也要跟在大能身边的缘由。毕竟寻常灵兽想要得到无非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本身天资雄厚、历经漫长岁月后修成正身;一种则是吞吃天材地宝或经人点化,幸而开悟。只不过类和朏朏的首领知道自己族群与拂雪道君签署的是从属契约,没有允许不好去沾这份机缘。既然拂雪道君似乎不讨厌祂们族中的幼崽,那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才是猪油蒙了心了。

两位异兽首领心中的百转千回,宋从心一无所知,无忧无虑的幼崽也一无所知。

宋从心在亭子中坐下,刚刚翻开书册,她脚边就开始源源不断地长出猫来。一只朏朏幼崽小跑着凑到宋从心身边,它不敢去勾宋从心那一身看上去就矜贵娇气的衣服袖摆,只能在脚边抓耳挠腮,急得团团乱转。宋从心瞥了它一眼,俯身将这只胖嘟嘟的小浣熊抱了起来。小浣熊舒展四肢作飞翔状,被宋从心放在腿上时伸了个懒腰,最后像一把挂面般摊平在宋从心膝盖上。

宋从心将书本放在桌上,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揉着腿上肥嗒嗒的小浣熊。过于敦实的重量很有存在感,让宋从心有些不合时宜地思考了一下道藏山的同门在喂养异兽方面是不是有点过于溺爱。她翻开书册,就着午后和煦温暖的阳光阅读了起来。

这是一本名为《中州山海志异》的民间怪谈收录抄本,里面记载了许多流传于中州的志怪传闻。

中州虽与云州相连,但其地势较矮,多崇山峻岭,行路艰难因此内部也排外封闭。不过因为中州领土周围颇多天险,土地肥沃,易守难攻。近百年的乱世之中,中州很少被外界的战事波及,平民百姓的生活也算平顺。宋从心很少涉足中州,中州是姜家的领土,无极道门从未收到过来自中州的行天令。对无极道门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证明中州本土完全有能力自治,魔患之类的问题也能自行解决。单从这点来看,姜家至少在治理方面做得十分不错。毕竟地脉网链结之后,各地陆续暴露出种种乱相,姜家已经超过绝大部分的本土势力了。

民间流传的志怪奇谈,从某种方面来说也能反应出一个地方的文化与精神面貌。《中州山海志异》中收录的故事篇幅都短小精悍,阅读起来并不会因为过于冗长而让人心生厌倦。在这本志异中,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无物不怪,山石、草木、河流、狐狸、蛇鼠……皆有通灵之力。

志异记录的第一个故事大概是远古相关的神话,讲述了“人族()”的来历。传说,天上有一棵巨大的青铜神树,其中落下的果实成为了镇守神州各地的神祇,有的神祇用农田里的沃土捏造人躯,有的神祇以林间的树木雕刻人形,还有的神祇则以冰雪幻化人的姿态……不同的神创造出了不同的人,并将自己的“造物?()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高高举起,朝着青铜

() 神树细细低语。祂们商讨着如何让自己的造物更符合“神树”的喜好,祂们说“人应当往天空飞去”。

但是,人族没有飞向天空。传说最初的人族双手是鸟羽,没有双腿,神祇命令人们永远不能落地。但人族却背弃了神祇,在漫长的岁月衍化中,人族选择将羽翼舍弃,长出双腿落足大地。神祇感到愤怒,祂们告诉人族,飞往天空是人族铭刻在灵魂中的使命,若不完成这个使命,人族终有一天会湮灭在尘埃里。然而,人族违背了神祇创造他们的初衷,对造物失望的神祇转身踏上建木,登上天梯,将人族舍弃在这片由人选择的神舟大地。

从此,神祇在人间绝迹。

古怪的故事。宋从心心想,神话故事的诞生往往源于人们以有限的认知对未知事物的解释。不同地方流传的神话故事各有不同,比如沿海地界的人们相信自己来自海洋,也终归要回归海洋;北地的人们相信自己的灵魂铸造于冰雪,北风则是雕刻灵魂的凿刀……但中州的故事,却好似集各地的神话故事于大成。

宋从心不知道这个神话故事想表达怎样的精神内核,但它阐述的内容简单归纳便是:“人类背弃了天空,选择了大地,于是被神明抛弃。”

结合姬重澜的手札来看,关于远古时候的历史撰写虽有一定出入,但“人族背弃了神明,解离了神秘”这一点的认知还是共通的。

宋从心继续往下翻阅,但除了第一个故事讲述了“青铜神树”以外,之后的故事便是一些民间的奇闻怪谈了。从这些碎片式的故事中可以看得出来,中州原是一处盛行祭祀与巫风文化的领土。这样的土壤中本是最容易滋生外道与邪-教的,但在天殷建国之后,在君主的大力操刀之下,所有宗教文化都对内收束,最后仅剩一种主流。

——死生葬。

姜家是中州江氏与五毂国遗民殷氏的后人,虽然两家结合后改姓为“姜”,但中州姜家可以说是继承了五毂国最大的遗产。姜家具体得到了什么,并不为外人而知,但殷氏的加入对中州来说就像注入了活水。原本野蛮落后、信奉各种野神的领民在天殷国的治理下,废弃了许多野蛮血腥的祭祀习俗,转而信奉庄严肃穆的死生葬。

留顾神骨君便也在这个时代中应劫而生。

但留顾神究竟是如何成神的?姜家提到留顾神是姜家的先祖,明月楼主提到留顾神本是姜家的天才修士。那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对方放弃了得道飞升,反而选择了香火神道,成为了后来的“留顾神”?抱着这样的疑惑,宋从心继续翻看下去。

姑洗和夷则为宋从心挑选的话本正宗且地道,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顺来的抄本,里面记载的故事都很完善,并且每一个小故事之间都还有细微的联系。

宋从心没有找到关于“骨君”的记载,但她找到了一个疑似指代的志怪奇闻《长生》。

关于一位君主与其子民相谈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