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 【第40章】正道魁首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40章】正道魁首

作者:不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09 18:49:59 来源:gegedan

天载子午二十七年,平山海丝织商队正式成立。同年,各方势力入驻白玉京,成立究研小组,并创办了包括农学、工造、医术、商学、艺术、军事、政治等在内的“白玉京格致学府”。学府由各方势力共同创办,并由无极道门掌门拂雪道君担任荣誉校长。()

格致学府正式创办之日,拂雪道君受邀为学府刻碑题字。道君以剑为笔,在石碑上刻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十七字箴言。

⒉本作者不言归提醒您《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⒉『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句凝萃了华夏精神的箴言一出,那些原本就准备考入格致学府、毕业后准备在白玉京八大司属谋一份职位的能人异士暂且不提,隐姓埋名藏于白玉京内的文人墨客却是瞬间被绞碎了心肠。因此,当上清界的修士们成群结队地赶来欣赏拂雪道君的剑迹时,他们便瞠目结舌地看着一群凡人面色涨红,神情比他们还要激动。有人当场跪地,泪洒当场;有人摔了面具,转身便朝着报名处而去;还有人魂不守舍地看着石碑上的字,口中喃喃自语……

修士们平日里都讲究“平心静气”,修行修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会在第一时间便赶来观摩拂雪道君剑迹、试图从中参悟一丝剑意的人自认已经是剑痴中的剑痴了,但看见这些状若癫狂的凡人后,他们才恍然惊觉自己还是太淡然了。

这短短十七字的箴言准确无误地戳中了文人的心坎,从未有人将有志之士上下求索的苦行总结得如此精辟。

读书人总爱将“文人风骨”挂在嘴边,平日里也总以“君子品行”约束自己。但究竟何谓“君子”,何谓“风骨”?恐怕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并没有一个真切的答案。这个世界因为外道的介入与各种无序信仰的垢染,人心蒙昧,世道昏暗。即便本土修士因为高悬的天剑没将凡人视作蝼蚁草芥来回地碾,但人心纷争也绝不少见。不仅平民百姓匍匐于地,忍辱求生,那些意图为世人发声的人也被一次又一次地打断脊梁,空咽血泪。

如今看到这一行字,但凡有点风骨的学子都经不住心潮澎湃,更别提能进入白玉京的除了他人授予虚叶以外,至少都经过了捕梦那一层的考核筛选——如果不是有迫切改变这世道的愿望,又怎会被缚丝缠缚?而渴望改变的人,看到这句话时又怎能不生出“吾道不孤”的感慨?

原本因本地居民魔化外形而在凡间风评微妙的白玉京,因这一句箴言就此扭转了舆论。

可以说,只要这石碑一日伫立在白玉京中,格致学府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便无可取代。

“……不过这落款处的‘礼记.大学’为何意啊?”

“嗐,这都不懂。观其字意,就是礼仪载道,大而无私之意,所以格致学府又称‘大学’。”

“原来如此,受教了。我一定努力读书,考上大学!”

有人为此发愤图强,专心研读白玉京免费发放的教材。而另一边厢,第一批考入格致学府的新生已经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哥哥,快看啊!农学院的金花云帖,居然是青鸟衔

() 来的!()”兴国帝都皇宫之中,兴国大巫、嘉禾公主宣雪暖满脸兴奋地举着一枚精致的丝帛卷轴,“看!农学院甲级金花,出师后能直接进入司育科,太虚宫的藏书秘典无条件对我开放!哥,快夸我!?()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刚刚下朝、身上还穿着龙袍的青年闻言放下了手中卷轴,他镇定自若地展开双臂接住了炮-弹一样撞入他怀中的妹妹。已经长成青壮的天承帝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因为朝务而疏忽锻炼,不然可真接不住自己每日都在田里干农活的胞妹。他像孩提时一样将宣雪暖高高举起,真心实意地赞美道:“很厉害,不愧是我们的嘉禾公主。”

宣雪暖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她眼角余光瞥见桌上的卷轴,当即喊道:“哥,你也收到金花云帖了,哪个学院的?让我看看!”

宣平沙将宣雪暖放下,等她站稳后才松开搀扶的手。宣雪暖拿起卷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在白玉京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之人,他们之前关于农桑的论作与经验都不在我之下。我能考上,他们应该也能。这样一来,大家以后就是师出同门的同窗了。我看看,哥你考的……呃,考的是政学院——”

宣平沙在一旁坐下,悠闲地抿了一口茶。

宣雪暖眯着眼睛看着金花云帖上的院名,又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兄长:“……这不是那个门槛高得吓人,据说只有满腹黑水的坏包才考得上的学院吗?”

宣平沙差点被茶水呛到,他连忙放下茶盏,轻叱道:“你这话说的。这要是不小心传出去了,那可是要得罪人。”

“不是我说的,是我听究研小组其他人说的。”宣雪暖捏着云帖纠结,小声嘀咕道,“我也跟着去听过几节课,但政学院有门槛,不知道筛了多少人下去。还有人上书说什么‘此乃屠龙禁术不可开坛相授’,但白玉京没有采纳。我以为哥会和我一样修习商学的……”

考入格致学府的学子除了主修科目以外还能选修其他科目,只要学得进去,白玉京不会限制学子的求学之路。宣雪暖曾在定疆军中担任屯田校尉与押运官,她明白想要国富民强,单靠种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主修农学以外,宣雪暖还选修了商学,以此巩固她在军中学到的一切并将其学以致用。

宣平沙又好气又好笑:“是啊,政学院的门槛确实筛下去许多人,但你明明听得懂。”兄妹二人曾在谢军师身旁耳熏目染,本身是具备一定政治素养的。

宣雪暖摇摇头,听得懂是一回事,但学得很吃力也是事实。她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于是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张叔呢?张叔应该也考入大学了吧。”

宣雪暖口中的“张叔”名为“张松”,原定疆军镖旗将军,后接任楚无争辅国大将军之位。这位曾经历过九婴灾变、桐冠沦亡、幽州之乱的将军如今是兴国朝堂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天承帝和嘉禾公主自己都跑去白玉京深造了,其麾下的朝堂百官又怎能幸免?兴国朝堂百官人手一片三叶金印。不仅如此,天承帝还另外设立了一月一小考一季一大考的官场规矩。连续三次达不到及格线的就要考虑松

() 松身下萝卜坑的土,考得好的上来,考得差的下去。

当然,官员若是身担要职无法参与科考,公主和陛下也十分通情达理。只要拿出这段时日的实绩计入季榜,表现优异者升官得赏,差强人意者再接再厉。

这项“劝学政策”让无数寒窗苦读多年、终于盼得云开见月明官吏面无人色,但又不敢对此说半个不字。毕竟日理万机的陛下和大巫都勤学不辍,身为臣子总不能说自己忙得过皇帝。言官想举书上谏也丢不起脸面,陛下又不是要大兴土木、酒池肉林,只是想让官员勤学上进。读书,朝堂百官谁不读书?好逸恶劳的声名可不好听!这样一通棍棒蜜枣下来,整个官场风声鹤唳,无人胆敢结党营私,下朝后也没时间花天酒地。毕竟谁也不知道现在对你笑脸相迎的同僚下属,会不会背着你偷偷学习。

“张叔,你收到金花云帖了吗?”

宣雪暖拉着兄长找到宫门前发呆的张松,面对也算自己看着长大的两个孩子,辅国大将军短暂地纠结过后才将怀里揣着的金花云帖递了出去。

这回,宣平沙也露出了有些意外的神色:“……居然是格物科?”

“张叔你报的不是军事科吗?怎么会入选格物科的!那个比政学院还难考的格物科!”宣雪暖惊道。

“……军事科的云帖我也有收到,但格物科提出了更好的待遇。”张松从怀中掏出另一张金花云帖和一封烫金红封,“格物科的师长还特意寄来了一封信,劝我不要辜负天资,比起打战更应该进修统称为‘格物’的数算、化工和物理。老师说这门学科发展起来后能造福后世千秋万代,但我还在犹豫……”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宣雪暖跳脚,指着张松大声道,“回头我就把你辅国大将军的头衔给撸了!兴国现在修生养息不打战,你给本公主转文职!”

“咳,冷静点,雪暖。”宣平沙立刻摁住了暴躁的妹妹,“张叔,不管你有何顾虑,都可以告诉我和雪暖,我们可以替你排忧解难。格物科的邀请十分难得,我和雪暖都不希望张叔放弃深造的机会。而且正如雪暖所说,如今兴国百废待兴,武官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继续这样下去,朝堂文武官员迟早会出现矛盾争端。为了防范于未然,武官转文职是很有必要的。但冒然提出此事,只怕是会令武将感到惶恐,若是张叔能领头表率,那就再好不过了。”

张松面无表情,他还能说什么?断后路、递梯子、摆事实、剖利弊一气呵成,比起跳脚的镇国公主,满腹黑水的陛下才是把事情做得最绝的。

虽然公主和陛下都把张松当长辈来看,但张松心中依旧恪守着臣子的本分。他原本也没有太过抗拒格物科的邀请,只是听说格物科的究研耗时长且无法中途退出。张松是个责任感很重的人,无论白玉京多么令人向往,他心中侧重的依旧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

——兴国辅国大将军张松有一个习惯。

散衙之后,张松会换下一身甲胄,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布衣短打,顺

着大道前往英泽陵园。

武将散衙约莫是酉时,正是日落西山、残阳向晚的时候。在前往英泽陵园的路上跟街上的老妪买一束尤带水珠的鲜花,又在临街的香火铺中买一捆线香。然后,独自一人前往英泽陵园上香,安安静静在陵园中待到月上柳梢——这是张松一直以来的习惯。

这个习惯究竟是从何而来,何时而起?是为了铭记谁,思念谁?在弥散的香火中,也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张松只是有这样一个习惯。

——兴国监天司监正傅离也有一个习惯。

监天司散衙总会经过天音塔,残阳泼洒在祭坛的台阶上,拂面而来的晚风仿佛都夹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血气。

每当经过这里时,傅离总会忍不住加快脚步。那抹似红非红的霞色总会让人联想到许多东西,譬如一袭秀衣,一地未干的血迹。

时隔多年,她仍然不敢去看,好像多看一眼就会痛起来。

监正乘坐的马车驶过长街,同样也会经过英泽陵园。陵园敞开的大门能让行人轻易窥见园内的景色,正对大门的香炉香火常年不绝。每当马车经过这里时,傅离便会喊停马车。她不会步入园中敬香,也不会像途径此地的平民一样合掌虔拜,她只是在园外静静地看着。

傅离时常会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那人总是在陵园的石椅上静静的坐着。今日也不例外。

傅离知道他,他却不知道傅离。就像这世上也鲜少有人知晓,明贤公谢军师除了天承帝与嘉禾公主之外,还有两名继承其意志与衣钵的徒弟。

“走吧。”傅离放下车帘,戴着皮质手套的手轻抚摊开在腿上的金花云帖,手指在“格物科”的字迹上一拭而过。

她还有许多事要做。!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