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 第 51 章 二合一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第 51 章 二合一

作者:画三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08 20:55:42 来源:gegedan

下学后,中班的孩子们又是一跑而散。

时归几个倒想多留一会儿,然长公主府的车架早早等在官学外,问了一句,才知竟是长公主亲自过来了。

答话的小厮恭敬道:“殿下专程来接小姐下学的,还买了西街最有名的芙蓉糕,等了好一会儿了。”

这话让旁人听了,还以为是长公主生了慈母心肠。

可深知母亲脾性的李见微根本笑不出来。

连周兰湘也是狐疑:“姑母来接见微下学?总不能是想念见微了吧?”

也不怪她们不相信,实在是这么几年的同窗下来,连皇后来接周兰湘的次数都有三回,唯长公主从没现身过。

小厮只管道:“小的这就不清楚了,不过长公主确是等了许久,还几次问小姐怎还没出来。”

“罢了。”李见微上前半步,“让母亲久等了,我尽快出去就是……别担心,不会有什么的。”

最后半句明显是说给几个小伙伴听的。

让长辈久候到底不妥,李见微再是想开,持续了数十年的习惯也非一朝一夕能转变,当下便与众人告了别,匆匆离去。

既然李见微都走了,其余人面面相觑片刻,也没了言语。

时归说:“那我们也回吧。”

“回吧回吧。”周兰湘附和道,“正好趁着天早,我到母后那坐会儿,也再探探母后的口风。”

各家有各家事,也不缺这一时半会儿的相处。

等时归跟卓文成在官学门口告别,一扭头就看见了自家的马车,她三五步跑过去,一掀车帘,顿是惊喜。

“阿爹你怎么来了!”

她欢欢喜喜地坐到时序对面,一抬头,又是惊了一下:“阿爹,我怎么瞧着……你跟平常不大一样了。”

只见对面的人一身不起眼的袍服,去了发冠,改用一条与衣裳同色的发带,在满头青丝映衬下,整个人的面孔都显出几分柔和,一贯凌厉有神的眸子也透出些许温情。

爹确实还是她爹,但……

时归站起身来,双手扶在时序膝盖上,左瞧瞧右看看,果然看出几分不一样来。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她柔软的指腹点在时序鬓边和脸侧,轻易就点出这几处的不同。

只听时序轻笑一声:“阿归好眼力。”

“确实是叫人做了点更改,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变动。”

他的这细微变化,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在见惯了他原本模样的时归看来,着实有些奇奇怪怪的。

“是发生了什么吗?”她敏锐地问到。

“就是有几个烦人的小虫,没什么大事。”

说起他的这番变化,还是跟赫连部落有关。

赫连公主被抓之事,本就没怎么遮掩,动手的人又存了震慑之心,并不介意这事传出去。

就这么隔了一晚上,眼见赫连晴还被关着,赫连部落的人正着急如何救她出来。

有外使认为这是大周对他们的挑衅,当朝质问皇帝,可是对他们北地心存不满。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皇帝只装作震怒,转头就把时序唤了出来,任由他将抓人的理由陈述清楚,然后皇帝再装模作样地叹上一句:“原来是这么回事,倒是朕误会了公公。”

“事情缘由如此,诸位爱卿又有何见?”

能在朝上说话的,多是会审时度势的人精,打昨儿接风宴上就瞧出了皇帝的打算,哪有会忤逆的。

一时间,朝臣接二连三地站出来,直言时掌印行事周全果断,并无不妥之处,合该一切探查清楚了,既能让众人安心,也能还赫连部落一个清白。

而赫连部落心焦也是人之常情,又有人假惺惺地安抚,劝他们稍安勿躁,劝慰之时更不忘给时序挖了坑——

“诸位若实在担心赫连公主安危,何不到司礼监探望一二呢?又或者旁听司礼监审理,也免得怀疑审理不公了。”

时序站在前列,闻言并无任何异状。

可他早就将说话的声音跟人名对上,心里默默盘算着,这又是哪个不开眼的东西,也该教教他缄默的重要了。

这不一下朝,时序就被赫连部落的人围了上来。

面对众人喧杂,他八风不动,不过三言两语,就将一群人打发了去,一回头,目光不偏不倚落在之前多嘴的大臣身上。

被他盯上的人只觉浑身一僵,劲后的冷汗刷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右脚悬在半空,许久落不下去。

时序轻蔑笑笑,嘴上却是关心道:“听闻廖大人前几日染了风寒,这是病好了,能说话了?”

廖大人面容僵硬,根本回不出一句话。

倒是那赫连部落的人,出宫后越想越不对劲,竟又慌慌张张折返,递了入宫的牌子,进来后却是奔着司礼监去的。

时序不想被赫连部落的人纠缠,索性从宫里逃出来。

再一打听,原来赫连王子还派人去了时府,如今有好几个北地的使臣,将府上的正门偏门都堵上了。

时序:“……”

真晦气。

他实在疲于应付,索性找人为他易了容,只是在脸型上做了微微修改,被熟人看见能一眼认出,但换成赫连部落来的人,因双方只是初识,便很难认出他来了。

听他将白日的事一一道来,时归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不想他们了。”时序说,“前几天京南宅子的管家不是派人来报,说宅子后面的果园打理好了,不如今日去看看。”

时归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兴致勃勃道:“还有拨霞供肆,听说又出了好几种新口味的锅子,我们也去看看吧!”

“我们也不在那儿吃,就简单瞧上一眼。”

“听食肆的掌柜说,自打入了冬,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远超周围几家酒楼和饭馆,开春后客人虽少了点,但每日饭时也能坐满人,这半年来可是赚了不少。”

说起拨霞供肆,

则是去岁秋日新开的一家专做锅子的食肆,取自“浪涌晴江雪,风翻晚招霞()”一说。

这家食肆开得悄无声息,等入了人们眼时,店里的锅子早成了食客老饕们心心念念的美味。

听说食肆的老板是外地人,自买了铺子后,放了两三年才着手打理,哪成想不鸣则已,一鸣就是个大的。

论起吃锅子,许多富贵人家在冬天都有这个喜好。

但他们还是头一次知道,除了清补滋养的鸡汤锅,还有酸爽开胃的酸菜锅、热辣冒汗的麻辣锅、风味悠远的腊肉锅……说一句千奇百怪也不为过。

就在食客们猜测铺子的老板是何方神圣时,殊不知拨霞供肆每月的营收,都分毫不差地进了时府。

就连时序也没想到,不过拿来哄女儿开心的一家小食肆,竟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成为京城人尽皆知的美食新风尚。

而时归原只是突发奇想,将自己喜欢的几种吃食做成锅子,又或者煮进汤里,做成新的锅底,不想受欢迎至此。

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听到时归再次提及,时序笑问:可是又馋锅子吃了?()”

“那倒没有。”时归老实说,“昨天晚上才吃过,短时间内我是不想再吃了,我就是想让阿爹看看,铺子里有好多好多人,能赚好多好多钱。”

时序感到奇怪:“我可有短你钱财了?阿归怎开始在意铺子的营收了,还是想买什么东西,手上的钱不够花了?”

细数他这几年给时归置办下的东西,光是京城里的资产就不下十处,另有京郊的庄子,以及临近郡县的田地商铺,零零总总加起来,甚至都抵得上好几个时府了。

时序之前还听说,这几年南方的生意很好,他便委托了当地有经验的富商,帮忙在南方做些生意。

这些生意仍是以时归的名义做的,一应所得没有送回京城,而是继续投在了新生意上,据那富商来信,他打算用这笔钱买下一整条街,将原本的生意再做扩大。

只是京城距离南方太远,路上难免出现变数,所以时序虽安排了这些,但还不曾与时归说过。

但即便如此,单是他每月拨给时归零花的银子,不说几千两,那也是有几百两的,总不该又缺了钱财。

时归摇头:“都不是,我没什么要买的,也不缺钱。”

“我就是、就是……”她竟露处几分羞涩,“我就是想叫阿爹知道,我也能赚钱了,虽然铺子是阿爹买的,掌柜和小二也是阿爹找的唔——那我也有出主意的!”

“阿爹你瞧。”她趴在时序身上,仰头细声道,“我才九岁,就能帮阿爹赚钱了,等我再长大些,肯定更能干。”

“到时候我便能赚更多的钱,全给阿爹花!还要买更大的宅子,好把阿爹接过去养老!”

一腔孝心,实在让人感动至极。

可是。

时序:“……”

若是没记错,他今年还不到而立,怎就要考量养老了呢?

() 一时间,他竟不知是该感动,还是该苦笑几声。

最终,他到底是受不住时归那双真挚动情的眸子,一手扣在她脸上,一手把她往外推了推。

时序假装感动:“好好好,阿归可真是爹的贴心小棉袄。”

既然说起赚钱,时序也不介意多说几句。

他顺势问了时归对拨霞供肆的了解,然几句问下来,时归除了知道食肆赚钱,至于赚多少、周转如何,却是一概不知。

时归理不直气也壮:“那、那只要不亏钱不就行了吗,赚多了我也高兴,赚少了我也高兴。”

“那怎么能行?”时序故意逗她,“阿归不是刚说赚钱给我花,那我每月的花销可大,仅一件常衣外袍,就要上百两银子,就按每日一套来算,这一月也要上千两了。”

“阿归若是赚的少了,可如何够我花?”

“啊?”时归傻眼了。

她下意识看向时序身上的衣袍,以她的眼见,那是不管怎么看,怎么都是平平无奇的。

既没有花样纹饰,也不是什么珍惜颜色,最多也就摸着柔软些,绣工精湛些,如何会到上百两银子呢?时序指了指自己,又说:“这是从两浙买来的水纹锦,一匹锦布就要大几十两,再加上绣娘的工钱,和运来的路费,只要二百两左右,就能将这身买下来了。”

“倒也不算太昂贵,阿归觉得呢?”

时归:“……”

她不抱什么希望地问:“那我的衣裳……”

时序理所当然道:“阿归皮肤娇嫩,寻常锦缎自是不宜,所以阿归的衣裳都是专门裁的,一件里衣只百两就能做下了,外衫偶尔贵些,总不会超过千两去。”

有那么一瞬间,时归都要怀疑她与阿爹用的不是一种钱。

动不动就是百两千两,换成百文千文还差不多。

不,千文也很多了!

时归以前也只猜自己的衣衫或不便宜,可还是头一次了解到具体贵重到何等地步。

说得再直白些,只她身上的一件衣裳,就够京城寻常百姓好几年的花费了。

她试图委婉些:“或许,也不用这样奢靡呢?”

“我瞧着街上百姓穿的衣裳也挺好,又不是什么必要品,能御寒能蔽体就够了吧。”

时序连连否认:“不不不,阿归还不明白。”

“嗯?”时归疑惑。

时序垂下眸子,眼中闪过她看不懂的神色:“若说什么必须什么不必须,阿爹当然清楚。”

“然阿爹这样给朝廷卖力,可不是为了叫阿归跟百姓们吃一样的用一样的,既然这笔笔钱财都是我应得的,便是再奢靡再浪费,又有什么不对吗?”

以前他那是没有女儿,不知道银钱的好处。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也是有孩子要养的人了。

他时序的女儿,就理应得到最好的。

听着他的话,时归恍惚明白了什么。

“那……()”

时序还以为她又要争辩什么,然耳边听到的,却是一声无可奈何的呢喃:那好吧。▅()_[(()”

“阿爹那么难养,我只好多多赚银子,才能养好阿爹啦。”

时归沮丧地倚在车厢上,之前不久还为拨霞供肆的好生意感到洋洋得意,如今却只觉任重而道远——

谁叫她有这样一个大手大脚的亲爹呢。

时序被她的小表情小动作逗笑了,忍不住踢了踢她的脚尖:“阿归想得倒是长远,与其想那么多,还不如多惦记惦记你自己,再有一年就要升入上班了,上班的夫子可是出了名的严格,罚手板留堂那可是家常便饭。”

“嗯哼——”时归哼哼两声,并不理会他的揶揄。

成家立业,都说先成家再立业。

这个时代的女孩十三岁就能议亲,十五六岁就能嫁到夫家,通常只需过个一两年,就有孩子教养了。

时归可没想着跟阿爹分开,那嫁人就更不可能了。

这样当旁人都忙着说亲时,她反可以将心思放在生意上,赚多多的银子,争取早日担负起养家的重任。

这样也能让阿爹轻松些,早早退休,不必隔三差五就去衙门加班了。

司礼监经办的事务实在是太多太杂,哪怕时序每年都会在衙门里添人,可添人的速度仍旧比不上来活的速度。

这样也就导致他将绝大部分精力都耗在衙门中。

这种情况前些年也有,但当家里有了记挂的人,冷冰冰的衙门,与温馨舒适的私宅着实有着天壤之别。

便是时归嘴上不提,实际对他总是晚膳后再赶回司礼监的行为也颇有微词,连着对皇位上那位也不似最初那般敬重了。

显然,她是打定主意把小棉袄落到实处了。

时序可不知她的想法,还在深思着什么。

赶在马车停下前,时序提议道:“既然阿归有心赚钱,不如先拿两间铺子攒攒经验,以后也能更顺手些。”

“不过也不用太上心,若哪日累了,再丢给掌柜就是。”

时归正有此意,便也没拒绝。

两人又是挑选半天,最后选择把拨霞供肆和另一家杂货铺交由时归打理,其间所有事务都由时归自己拿主意。

再有店里的供需等,也只在店铺内部周转,自盈自销。

因拨霞供肆所在的那条街行人太多,车马过往不便,时序就挑了在拨霞供肆对面的一家酒楼。

那酒楼后面也有门,正能将马车停在后门,等用过膳后再从后门离开,也免去与百姓积挨的困扰。

正是将用晚膳的时候,一楼的大堂已是人满为患。

父女俩便挑了楼上一间雅间,正少了外人的打扰。

等把雅间的窗子推开,一街之隔的拨霞供肆映入眼帘。

因时归感兴趣,时序便也陪她靠在窗边看了一会儿。

天气渐暖,吃锅子的人就比冬天少了许多。

() 到底是火了一个冬天的食肆,总有冬天排不上,想等过季人少时再来尝鲜的。

又因拨霞供肆内有价格低廉的素锅,一些家境普通的百姓也能品尝,吃完还能把锅底打包走,带回家又能吃上好几天。

只他们看的这一会儿,拨霞供肆就进了六七波人。

吃锅子又讲究一个热闹,每波人少说也有四五个,还有一波不知从哪来的公子哥,乌泱泱数十人,没等进门就高声喊道:“小二,给爷开一间最大的雅间!”

若真要说什么对比,就拿他们所在的酒楼来说,平均拨霞供肆进三波人,这边也只进一波,人数也要少上一半左右。

看到这种情况,时归的情绪又高了起来。

她偷偷打量着阿爹的神色,似是不经意道:“食肆的生意当真不如之前好了,不过也没有太差吧……”

时序哪里听不出她的意思,又是逗了一路,终于良心发现,赞赏道:“果然不错。”

“光看现在,就能猜到之前的生意有多红火,到底我小看了阿归,这食肆着实很好。”

时归猛地转过头来,眼睛里被惊喜堆满:“真的吗真的吗,阿爹也觉得很好?”

“正是。”

托时序的福,心情一片大好的时归又多吃了半碗饭,吃好喝好主动提出:“既然府外有赫连部落的人守着,我们不如去京南的新宅里住吧?”

“那宅子收拾好有一阵子了,阿爹却还没住过,正好阿爹也帮我看看,还有哪里不合适,也好再继续改。”

时序正有此意。

正当两人准备离开时,却听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时归本无意打探他人动向,可不经意看一眼时,又意外撞见两幅陌生中透着熟悉的面孔。

“咦?”她踮起脚来,“阿爹……你看那是北地的人吗?”

只见底下大堂来了几个身形高大的客人,正与小二呜呜嚷嚷吵嚷着什么。

他们根本没想着大声吵闹,却习惯了大声说话,并不觉得自己声音太高,已引得许多客人的注目。

而时归能看出他们的不同,也是因为北地人和京城人在长相上还是有细微差异的。

许是因为北地荒芜辽远的缘故,北地人面容更粗犷一些,哪怕是伺候赫连晴的婢女,皮肤也多有粗糙。

而他们又普遍比大周百姓长得高大,哪怕他们的衣着与大周百姓并无不同,但这么一伙人站在一起,便是不说话都有些显眼,何况他们还操着一口带有口音的官话,嚷嚷个不停。

时归听了一句,大概听出了前因后果。

原是那几人进来吃饭,点了两盘羊肉,等羊肉上来才发现这边餐食的分量实在太小,两盘肉都不够他们一个人吃的。

几人不做他想,又叫小二多上了几盘。

到这里还没发生什么,直到他们吃饱喝足结账离开。

小二给出一个很公道合理的价格,偏在这些吃着羊肉长大的北地人看来,那样小的一盘肉,要价简直离谱。

小二好声好气解释了,却一直没能说服他们。

就这么一来二去,双方直接吵了起来。

因价格问题而争吵,这本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偏偏在这北地来朝的时期,几个换装打扮的北地人,就有些敏感了。

时归转过头,果然瞧见阿爹眼中的一抹凝重。

时序沉声与她解释:“赫连部落此番来了五十二人,每个人的模样我都记的,但这些人并不在那五十二人之列。”

北地人很少会到大周走动,来京城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还有一句没说的是——

底下那几人下盘稳重,挥起的巴掌上带着清晰的茧子,以厚茧的位置来看,明显是常年纵马习武的人。

时序的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视数遍,遗憾的是,并没能在他们身上发现显著的标识。

但他并未因此放松警惕,而是一把抓住了时归的右手,复道:“今日恐不能去京南新宅住了,我先送阿归进宫,你跟六公主睡一晚,我去司礼监一趟,点人来调查。”

时归被他凝重的表情影响,讷讷点头:“好。”!

画三春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