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盛唐小女官 > 第 115 章( 番外:莫问千秋万岁名 ...)

盛唐小女官 第 115 章( 番外:莫问千秋万岁名 ...)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3-10-14 13:02:33 来源:gegedan

最近纪录片《大唐名相郭晗》正在热播中,在各个受众群体中反响都很不错。

在这个短视频盛行的快餐时代,超过一分钟的视频对于许多人来说都属于太费脑子的东西,更何况是这种过分正经的历史科普题材纪录片。

不过这个纪录片所展示的历史时期绝对是养活了无数短视频主播和各类科普up主的存在,因为这个时期的名人实在太多了,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说出十个个有的梗。

所以当这个官方筹拍的纪录片开播的时候,普通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无数创作者已经蜂拥而至,迫不及待地等着全的素材掉落。

可以预料到里面每个片段都会被截取出来从各种角度进行二次创作,不把它盘出包浆不罢休。

当然,等到真被盘出包浆了,估计又是另一种滋味了。

事实证明,官方这次也是下了苦功夫的,从第一集开始就把开始隐藏在个个边边角角的史料记载给抠了出来,详细而具体地讲述起这位大唐名相的儿时经历。

作为盛唐时期有名的神童,她随着御驾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结识了无数大唐风流人物,包括她后来交好了一辈子的人与人。

末尾还专门介绍了她那已经升级为著名景点的嵩山别业遗址。

并且重点展示了那面刻满名人诗文的岩壁。

不得不说,当年郭晗搞石刻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这东西只要没人把它刮掉,保存个几百上千年根本不算事儿!

单论起来这些石刻也许算不上是那些诗人最好的作品,但却是称得上是他们这些人谊萌芽初期的重要见证!

纵使后来他们各有各的去处,有些人高居庙堂,有些人隐遁山林,有些人因病早逝……可这些遭遇都不影响他们在史与诗史上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

第一集播完,各大平台就开始涌现角度各异的二创——

《郭爷爷眼神杀合集:怎么又来一个想偷小孩的!》

《郭杜初识:老杜,你家枣树归我了!》

《郭李初识:鲜的叫醒方式增加了!(附彩蛋:郭萧夫妻童年cut!甜到掉牙!)》

还有那曾经成为无数学生噩梦的嵩山别业石刻题诗现场,更是被无数主播和剪辑手拿来玩儿,随便点开一个直播平台都能到类似的内容——

“现在朝我们走来的是盛唐诗人方队,首先提写诗的是我们的诗仙李白,让我们来个有奖小挑战:请在三秒内回忆出一首他的诗并把诗名或名句打在公屏上……”

各个直播平台有各个直播平台的热闹,各个论坛也有各个论坛的热闹,比如有投票功能的平台就开始了各类投票——

“投出你心目中的盛唐第一诗人!”

“你认为谁是郭相最好的朋?”

“李白杜甫你更喜欢谁?”

一就很容易腥风血雨。

而那些没有投票功能的论坛,战况也说不上太平和。纪录片到底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史料钜细靡遗地展现出来,所以比起更偏向于文字交流的论坛里充斥着各类史料乱飞的讨论。

名相之所以能被称为名相,就是因为她们在军政方面都有相当杰出的表现,而且影响力渗透到了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

此前曾经有人专门做了个数据分析,展示若是没有盛唐时期几大方面的政策转向,也许那起来繁荣富强的煌煌盛唐就会轰然倒塌。

后来更是有个名叫“我不是穿越者”的写手依据创作了一篇《长恨歌》的小说,详细构建了那个数据模型下的大唐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动荡,其内容之详实、情节之惨烈,叫人觉得《长恨歌》中所写的安史之乱仿佛真的曾经发生过似的。

这篇小说一面世,受到许多诗人粉丝的强烈谴责,纷纷表示为什么要让杜甫他们遭遇这么多的厄难!就连大法家颜真卿都很惨,写的那篇《祭侄文稿》得许多人眼眶都湿润了。

只是作者功力太过深厚,写的那些诗文都十分贴合盛唐名人们的风格,这篇《长恨歌》还是被不少人奉为神作,一边痛骂作者狗贼一边格外庆幸这些事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

只要生活足够甜,偶尔点苦大仇深的故事调剂调剂心情也很不错!

《大唐名相郭晗》播到郭晗他们跟着颜真卿学法的时候,不仅许多法好者出来表示自己已经羡慕麻了,还有很多人把《长恨歌》中关于颜真卿的片段翻出来哭了一场。

还有人艾特“我不是穿越者”的账号痛骂:“作者老贼敢不敢报上地址我有很多礼物要送给你[带血的刀片][带血的刀片][带血的刀片]。”

“我不是穿越者”默默装死。事实上她还真是个穿越者,穿越前她的导师研究的就是盛唐这个时期的历史,她跟着读了大量史料,把各个人物的生平及代表作都倒背如流,对于盛唐的一切她是既喜又惋惜。

天宝十四载后,大唐其实还延续了一百多年,国祚不可谓不长。可若说天宝前的大唐称得上是真正的天/朝上国,那天宝后的大唐那就是一天比一天更虚弱。

陷长安,九出天子,一语道尽中晚唐的辛酸。

寻常将士知道家在后方尚且不会退却,身为天子却九次抛下自己的国都仓惶出逃,如何还当得起先祖传下来的“天可汗”称呼?唐玄宗以后,便再也没有大唐皇帝能再被冠以这个称呼。

至于勉强享受着“天可汗”最后荣光的唐玄宗,那更是属于不管是粉是黑都希望他早死一点的神奇存在。

“我不是穿越者”读到这个世界的历史时都惊了一下,明明前半截是一模一样的,后半截却截然不同!

她追根溯源,才发现历史发生转向的节点正是她此前跟着导师深入研究的那段盛唐历史。

“我不是穿越者”觉得吧,自己来都来了,总要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比如把自己熟知的那段历史写出来刊印成,争取能让人知道现在的幸福历史来之不易。

等写完以后,她就发挥了创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什么?你骂我?不听不听,王念经!

后来“我不是穿越者”再一次报考历史系,且再一次选择研究唐史,选择的导师研究方向依然是偏向盛唐时期。

这次《大唐名相郭晗》纪录片的拍摄,她正好跟着导师参与了。

相比于从小浸淫在郭晗这位大唐名相影响下的其他人,“我不是穿越者”更像一个旁观者,她可以通过比对两个世界历史轨迹的异同之处,充分认识到这个不曾在另一本史上出现过姓名的女子是如何煽动自己蝴蝶翅膀的。

观她行事其实不像个穿越者,至少没有给大唐带去各种技术、没有抄诗抄、没有抢先发现大陆,只是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深刻。

别的不提,光在她之前以及在她之后的女性扫盲率、就业率的数据分析就知道她对大唐的“半边天”的影响有多巨大。

更别说这还涉及到她当政时期对军人家眷的种种优待政策。

可以她当时提出的许多措施至今都还在执行。

虽然不能说她的所有想法都是领先于时代的,但至少她答出了那个时期最完美的答卷,连带也让许多人没有在遗憾与痛苦中度过余生、许多本应相知相得的朋不至于中途分道扬镳。

这一切当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就做不到朝野上下劲往同一处使,集中所有能集中的力量去解决当时大唐所面临的各种困局。

她是一个纽带般的存在。

这样的角色听起来也许不是很厉害,可是历史上有过太多能人辈出却最终走向动乱的时期。

那些赫赫有名名臣名将厉害吗?当然是厉害的。

那他们的厉害用到了最需要、最适合的地方吗?肯定是没有的。

每每到那些遍地英豪却依然只能眼睁睁着整座大厦在自己面前轰然崩塌的历史,谁能不掩卷叹息?

正是有那么多遗憾的对比,才显得郭晗这位名相的存在弥足珍贵。

一开始“我不是穿越者”的《长恨歌》惨遭各方痛骂,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这本里居然没有郭晗这个只要写到盛唐时期都绕不开的存在。

等到后来《长恨歌》口碑提了上去、读完全本的人多了起来,许多人又生出种奇妙的感觉来:完这个没有她们宝贝阿晗的故事,突然更她了!

如果说盛唐是个许多人都向往不已的美梦,那么《长恨歌》中所描绘的一切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噩梦了!

作者这是想跟大家展现一个没有她们宝贝阿晗的可怕世界,实在是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的作者“我不是穿越者”例行了一圈读者们的好,愉快地点开自己喜的up主列表,准备她们的更打发难得空闲下来的周末。

事实上这位在自己作品里疯狂发刀的狗贼作者,日常浏览记录是这样的:《盛唐美食复原系列——点心篇》《郭相各时期服饰复原——童年篇》《突然变成妈妈粉是什么体验》《[all郭向大乱炖]什么都嗑使我营养均衡》……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谁不想点快快乐乐的东西呢!

什么?你说我写的《长恨歌》刀子乱下不做人?

写人的事,和我这个每天史料到头晕脑胀的研究狗有什么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