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 第 35 章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第 35 章

作者:冬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0 16:02:24 来源:gegedan

035()

在大唐,端午是一个南北同庆的节日,不过这个时候大家并不是用“端午”二字来称呼这个节日,而是称呼其为“五月五日”。

?冬沙的作品《[唐]穿成太宗家的崽》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庆祝的方式都大差不差的。

李来仪这天醒来后,最先收到了城阳公主、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三位妹妹送的礼物,分别是用数种颜色的丝线编成丝条后缝成的镯子、手帕和绢扇。

城阳公主送的镯子是她亲手做的,晋阳公主送的手绢是她亲手做的,衡山公主送的绢扇是她亲手……不对,是她亲口吩咐别人做的。

“阿姊你看,这上面的绣的小娘子和马儿像不像你和飞英?”这是衡山公主特意设计的,想到她阿姊善骑也善射,所以除了一匹黑马之外,还特意让绣娘给绢扇里的小娘子绣一身胡服,让她背上一副弓箭。

显得格外的英姿飒爽。

乍一看,确实是像李来仪和飞英。

“是很像。”

李来仪将妹妹们送的礼物照单全收,当即就把城阳公主做的镯子戴上,把晋阳公主做的手帕放身上,把衡山公主让人做的绢扇拿在手里,然后让人将她为她们准备的礼物都拿出来。

说起来李来仪也是不久前才知道五月五日这天还有互送礼物这一环节,而且这一习俗之所以蔚然成风,还是源于她耶耶李世民。

因为有一年的五月五日,李世民送了两把绢扇给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并且对他们说了一句“庶动清风,以扬美德”,从此往后五月五日这一天就有了亲友同僚之间互相送礼的习俗。

作为晚辈,李来仪她们不必给李世民准备礼物,但是等见到李世民的时候,他却已经让人给她们准备好了用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

李世民先朝李来仪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前,然后亲自取下一条彩带往李来仪的手上系,见她手上已经提前戴好一只用数种颜色的丝线做成的镯子,李世民有些意外:“这个镯子是谁给你的?”

李来仪答道:“是如意阿姊。”

李世民听完后看了城阳公主,既有些意外,又有些欣慰,然后对李来仪道:“这种镯子通常是给孩子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祈求平安如意。”

这就跟李世民要给李来仪系的彩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用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既名“五色缕”,又名“长命缕”和“续命缕”,有祈福纳吉,祈求保佑孩子健康长寿的寓意。

李来仪一听,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一眼城阳公主,后者被他们父女两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城阳公主的心也是肉做的,李来仪最近对她各种亲近和各种偏爱,城阳公主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在预备五月五日送各人的礼物时,城阳公主第一个想到要送给李来仪的就是这个镯子了。

她没有忘记她这个妹妹是因为出生体弱才被送出宫交给孙思邈抚养的,也亲眼见到李来仪隔三差五就要喝药。

城阳公主不知道佩

() 戴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能够保佑人健康长寿,但是她希望真的可以。

哪怕是之前她不接受李来仪的时候,她也没有背地里盼着她身体不好,更别提是现在了。

“谢谢你,如意阿姊。”李来仪其实也有些欣慰和满足,因为城阳公主这么做意味着她没有看走眼,她这个妹妹骨子里其实就是个心地善良和懂得感恩的人。

被李来仪这么一谢,城阳公主更加觉得不好意思了,但是她又没法像从前那样不搭理她,最后只能道:“你喜欢就好。”

“我当然喜欢了,这可是如意阿姊第一次送我的礼物,而且还是如意阿姊亲手做的,哪怕五月五日过去了,我也要继续戴着如意阿姊亲手给我做的这个镯子。”

李来仪这一番话说得肉麻得很,城阳公主既害羞又想笑,而一旁的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就不一样了,大概因为不是当事人,所以姐妹两人一个“噗嗤”一声,一个“嘎嘎”笑出声。

作为老父亲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地面露微笑,依次给女儿们系好长命缕后道:“走吧,我们出发。”

出发去哪儿?

当然是出发去芙蓉园看龙舟赛了。

这芙蓉园紧靠着长安城外郭城,占地三十公顷,原是隋朝的皇家园林,到了唐朝贞观年间就被李世民赐给爱子魏王。

魏王也不是个白眼狼,得了一个这么好的园子后并没有自己独享,而是每年的五月五日就邀请李世民前来芙蓉园观看龙舟赛,因为芙蓉园位于曲江池南岸,占据着龙舟赛最佳的观赏位。

既然是爱子相邀,那么李世民自然是欣然前往了,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世民除了带上自己的嫔妃和皇嗣之外,还下旨让宗亲和大臣们带上各自的女眷子嗣一块来芙蓉园欢度五月五日。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决定,魏王自然是没有意见了,毕竟这可是让他露脸和出风头的机会,来的人越多,他自然是越出风头了。

只是魏王是没有意见了,太子的意见却不小,明明他才是大唐的储君,但是每到这一天,他就跟魏王的陪衬似的,甚至还得接受他的安排。

因为芙蓉园现在是魏王的而不是李世民的,作为主人家的魏王在芙蓉园指点江山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换做是他的话那只会让人觉得他喧宾夺主,没有规矩。

如果太子和魏王的关系好到可以同穿一条裤子就算了,偏偏两人即便没到反目成仇、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也快到两看生厌的地步了。

所以每到这一天,旁人或许真的是在欢度五月五日,但是太子就不是了。

太子妃原本担心太子今天又冷着一张脸去参加今年的五月五日,但是没想到他今天的心情出奇的好。

事实上太子今天的心情怎么可能不好呢?要知道他和他阿姊已经分开十五年了,也就是说有十五年的时间没有一块过过五月五日,现在难得有机会再一起过,太子甚至有些庆幸主人家是魏王。

因为这样他就没法跟他抢阿姊了。

然而太子大概忘了,现在可不是以前,以前只有魏王和长乐公主两个弟弟妹妹跟他抢李来仪,现在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余四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妹妹。

“大兄,阿姊是我阿姊,当然是跟我们一块了。()”衡山公主见太子一来就想拐走李来仪,她当然不干了,在龙舟赛之前可是有射团食粽的环节,她们还等着她阿姊大发雌威,帮她们射粉团粽子呢。

“你已经是大人啦,所以别那么粘人,自己玩去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衡山公主一边说着,一边冲太子摆摆手。

被赶的太子:“……”

那也是他阿姊!

“来仪。”太子不搭理衡山公主,直接看向李来仪问她,“你不想跟我一块过五月五日吗?”

当然是想了,就像小来仪小的时候说的那样,他可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一个双生弟弟,不管她日后有多少个弟弟,他对她而言都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但是衡山公主她们也是自己的妹妹……

所以李来仪想了想,干脆邀请太子跟她们一块了:“反正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规矩?”

“是啊,人多热闹。”带着丈夫和儿子匆匆赶来的长乐公主听到李来仪这句话,笑着道,“这是来仪认祖归宗后过的第一个五月五日,我们欢聚一堂那才有意思。”

“阿姊。”长孙延见到李来仪就忍不住粘了上去,结果他一开口,晋阳公主就开口纠正道,“延儿,你该喊来怡姨母才对。”

长孙延撅了撅嘴巴,一旁的长乐公主就笑道:“兕子你别管,他呀,分明是故意的。”

早在之前长乐公主就已经跟长孙延重新介绍李来仪了,让他以后别再喊他“阿姊”,而是要喊她一声“姨母”。

结果好嘛,上次宴会的时候长孙延见到李来仪还是张口就喊“阿姊”,纠正后这次依然没改口。

是长孙延记性差又忘记了吗?

不是,是小家伙根本不想改口。

长孙延很不服气地“哼”一声:“明明是我先认识阿姊,也是我先喊‘阿姊’的,怎么现在我的阿姊就变成小姨母的阿姊了?”

说着,小家伙一边抱着李来仪一边用看坏人的眼神看着衡山公主,“小姨母坏。”

“是你先认识阿姊的,也是你先喊‘阿姊’的,但是怎么办呢?你的阿姊现在确实是变成我的阿姊啦。”才八岁大的衡山公主最爱逗她这个大侄子了,见他嘴巴撅得都快能挂油壶了,她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旁的长孙冲看到自己的儿子被衡山公主两三句话就给气到了,忍不住扶额,心想他这个儿子的模样随他阿娘就算了,怎么对他的妻姊兼大表妹也占有欲也随了他阿娘?

是的,长孙冲也已经知道李来仪的真实身份了,对此他一开始确实是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怀疑自己的妻子长乐公主是不是在说什么梦话。

直到他见到小姑娘,长孙冲才完全相信了长乐公主的话,因为即便是时隔十多年了,但是再次见到她,那一瞬间他还是感受到了

() 来自大表妹李来仪的血脉压制。

其实这就是长乐公主为什么不瞒着长孙冲的原因了,因为根本瞒不住啊!

人的记忆是会淡忘的,但是童年阴影(bushi)却不会那么容易淡忘。

简单一点来说,长孙冲之所以能够在看到李来仪的第一眼就认出她,并不是因为她的模样,单纯是因为她当年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

李来仪:“……”

巧了嘛这不是,李来仪也是在看到长孙冲第一眼的时候就认出了他,至于原因?

当然是因为他那双和长孙延极其相似的眼睛了。

她就说嘛,当初第一眼见到长孙延的时候为什么会觉得他哪哪儿都好,就是生了一双让她看着觉得不爽的眼睛,直到跟长乐公主他们相认后,李来仪才明白原因——

因为小时候被她按着打得嗷嗷叫的大表兄长大之后竟然老牛吃嫩草娶了她最疼爱的妹妹丽质!

一朵嫩鲜花插在一坨老牛粪上!

心痛!

一颗小白菜被一头老猪给拱了!

太心痛了!

也就比长乐公主大了个一二三四五岁的长孙冲:“……”

*

射团食粽是流行于宫廷之中的游戏,所谓的“团”指的就是粉团粽子,每到五月五日,宫中就会做许多的粉团粽子堆在金盘之中,然后人人都可以用特制的小角弓射击,射中者就可以吃粉团粽子,不中者就只能吃白果⑴了。

因为这两年魏王都邀请李世民来芙蓉园过五月五日,所以射团食粽这个游戏也从宫廷带到了芙蓉园。

李来仪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玩了,要知道粉团粽子因为外表滑腻的原因,所以想要射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依照城阳公主她们的射箭功夫,这些年来她们每逢五月五日吃白果的次数可比吃粉团粽子要多得多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她们也不是那么喜欢吃粉团粽子,或者说即便真的爱吃,她们让人做就是了,但是赢来的和直接吩咐人做的不仅意义完全不一样,味道都不一样。

所以……

“今年靠你了阿姊。”衡山公主拉住李来仪的手对她道,“我们今年能不能吃上粉团粽子就看你的本事了。”

“我说那么粘我呢。”李来仪道,“敢情是要使唤我是吧?”

晋阳公主“哎呀”了一声:“能者多劳嘛,来怡妹妹。”

城阳公主也忍不住捂嘴笑:“谁让耶耶老是夸你箭术了得?”

李来仪的箭术了不了得的暂且不说,反正正在射粉团粽子的人当中肯定是有人箭术了得了,因为他们刚走近,就听到围在四周的人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

“中了中了,又中了。”

“这是谁家的小娘子?箭术也太厉害了。”

“这都中了第几个了?再中下去粉团粽子怕是不够了”

……

什么?

粉团粽子怕

是不够了?()

衡山公主一听到这话,立马不干了,拉着李来仪就往人群里面挤,她今年难得找到一个好帮手,这粉团粽子说什么她也得吃上一个。

?想看冬沙的《[唐]穿成太宗家的崽》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太子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也抬脚跟了上去,他们倒不是非得要吃粉团粽子,只是他们也很好奇究竟是哪家小娘子这么厉害?

晋王道:“往年好像也没有听说谁家的小娘子这么有本事啊。”

“可能是初来长安的?”城阳公主合理猜测,“或者是这一年苦练箭术了。”

事实上引得众人欢呼的小娘子并不是初来长安的,她生在长安,长在长安,说起来和李来仪等人还沾点亲戚关系呢。

“那不是大姊家的小姑子吗?”衡山公主看了一眼手持小角弓的少女,想了一下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了,“我记得好像是叫萧慧。”

随后跟上来的长安公主肯定了衡山公主的话:“确实是叫萧慧,年初我参加大姊婆母宋国夫人的寿宴时曾见过她。”

“参见太子殿下,参见长乐公主殿下……”

李来仪他们一行人实在是太醒目了,不管是模样还是衣着,因此他们刚挤进去就被人认出来了。

太子道:“大家不必多礼,继续玩乐,不必在意我们。”

虽然心情很好的太子态度也很好,说这话的时候甚至还面带笑容,但是其他人又怎么可能真的做到继续专心玩乐而不在意他们?

萧慧见状,拿着手中的小角弓上前:“我听嫂嫂说武夷公主箭术一绝,不知道武夷公主有没有兴趣露一手?”

李来仪朝萧慧看了过去,只见少女生得明眸皓齿,弯着眼睛笑起来的模样十分有感染力,叫人看一眼就忍不住跟着勾起唇角。

知道萧慧这是有意打破拘谨的气氛,李来仪一边从她手里接过小角弓,一边笑着道:“我正有此意。”

纤妙小巧的小角弓落到玉雪漂亮的女童手里,莫名的给人一种很搭的感觉,透着一种精致的可爱。

不管是李来仪还是小角弓。

小姑娘还没有开始射粉团粽子,衡山公主和长孙延就开始给她摇旗呐喊了,正是要脸面的晋王、城阳公主和晋阳公主见全场的目光几乎都被他们姨甥两人给吸引过来了,莫名的有一种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感觉。

小姨甥两人的摇旗呐喊对于晋王他们来说有些幼稚,但是对于李来仪来说却刚刚好,她朝着他们两人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一手握着小角弓,一手拿起箭只,神情专注地盯着远处的那一盘粉团粽子。

衡山公主和长孙延很好奇地学着李来仪比了一个“OK”的手势,满脑子都在想——

这是什么意思?不止他们小姨甥,就连太子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知不知道的不重要,因为下一秒,李来仪一箭射中了一只粉团粽子。

“哇阿姊厉害!”

“我阿姊最棒啦!”

“是我阿姊不是你的。”

“哼,

() 坏姨母。”

长孙延的这位小姨母究竟坏不坏的暂且不说了,反正他那位来仪姨母是真的厉害,做到百发百中不说,最后一箭甚至来了一个一箭双雕——

一支箭直接射穿了两只粉团粽子。

之前说过了,粉团粽子的外表滑腻,所以想要射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提李来仪还来了一个一箭双雕,当下四周围观的人都忍不住欢呼出声,气氛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李来仪射够了就收手,亲自用托盘端着一堆赢来粉团粽子朝太子他们这边走来。

“喏,你们要的粉团粽子。”李来仪往长乐公主他们面前一摆,“见者有份,自己拿。”

“阿姊,那我可以要这个吗?”衡山公主指了指李来仪赢回来的一箭双粽,长孙延也忍不住眼巴巴地看着李来仪。

“其他的都行,但是这个不行哦。”李来仪单手抓着托盘,另一只手拿起一箭双粽,然后弯着眼睛对太子道,“你要是喊我一声‘阿姊’的话,我这个给你。”

那不可能!

衡山公主在心底里想到,她大兄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一个一箭双粽而对着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妹妹喊一声“阿姊”啊?

他不要脸的吗?

不止衡山公主是这么想的,就连晋王他们也一样,他们都等着李来仪被拒绝了,哪里想到太子张嘴就对李来仪喊了一声:“阿姊。”

衡山公主:“……???”

晋王等人:“……???”

不是。

等等……

他们大兄不要脸了?

唯有知情的长乐公主和长孙冲很清楚太子这并不是为了那一箭双粽而喊的这一声“阿姊”,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那一箭双粽。

“乖啦。”李来仪笑嘻嘻的将一箭双粽递给太子,后者接过后,只觉得刚刚积在心头的郁闷都烟消云散了。

虽然他没法像衡山公主那样当着众人的面光明正大地喊李来仪一声“阿姊”,但是她能察觉到他的郁闷并且及时安抚他,这让太子的心情立马就明媚起来。

鉴于太子这位大兄实在是过于不要脸,以至于别说最小的衡山公主和长孙延了,就连心思敏感的城阳公主也没有因此自己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而心生醋意。

剩下的人一人拿了一只粉团粽子后,李来仪对一旁的襄城公主和萧慧道:“大姊,你们也拿呀。”

“我们也有份?”襄城公主有些意外,她跟萧慧是一起的,见到太子他们自然要过来这边打招呼了,不过她原本想着等李来仪玩完,她跟他们打了招呼就先离开的。

没想到李来仪去射粉团粽子的时候还没见到她,玩完之后竟然还给她和萧慧一人赢了一只。

“当然了,我不是说了嘛,见者有份嘛。”其实李来仪去射粉团粽子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襄城公主了,只是来不及打招呼而已。

“那就却之不恭了。”襄城公主笑着拿了一只粉团粽子,萧慧也大大方方地拿了一只,然后

转手就将自己赢回来的分李来仪一只,“武夷公主,我们礼尚往来。”

李来仪看了一眼萧慧的战利品:“看来你今天收获颇丰啊。”

萧慧眉飞色舞地道:“去年我可是丢了好大的脸,后来求我耶耶给我请了一个擅长射箭的师父,练了一年后就等着今天扬眉吐气了。”

大概是因为萧慧长得好看,再加上为人坦率的原因,因此即便神色中透着几分得意也不会惹人生厌。

晋王感叹道:“那看来这一年你是没少下苦功夫。”

萧慧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道:“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

晋王看向萧慧的眼神透着几分欣赏,然后对城阳公主她们道:“瞧人家萧小娘子去年没射中粉团粽子就能下定决定苦练箭术,你们也跟着人家学学。”

衡山公主抱着李来仪的胳膊就理直气壮地道:“我有阿姊,我才不吃那个苦头呢。”

晋王闻言,转头朝城阳公主和晋阳公主看去,结果这两个妹妹也没给他这个九兄面子,一个抬头看天,一个低头看地,反正就是不看晋王。

晋王:“……”

襄城公主在一旁道:“稚奴大概也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吃到你们几位妹妹亲手赢回来的粉团粽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如意她们是不爱骑射,也不好勉强她们学这个。”

襄城公主这番话一出,既帮城阳公主她们说话了,也给了晋王一个台阶下,如果没有外人在的话那就算啦,但是有外人在的话,他多少还是想要一点作为兄长的威严的。

当即晋王对襄城公主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襄城公主哪里是为了帮他解围?她只是想岔开话题,不想晋王把注意力放到萧慧的身上而已。

谁能想到呢?襄城公主今天来芙蓉园过五月五日也是带着她婆母独孤氏交给她的任务来的。

之前说了,独孤氏是因为忧心萧甘棠的事会影响到自己老来女的婚事,所以想让襄城公主在李来仪她们的面前为萧甘棠说情。

如今萧慧已经十四岁了,因为独孤氏的左挑右挑,以至于她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相看好人家,恰好这个时候晋王和王姝的婚事取消了,于是独孤氏就盯上晋王了。

说起来萧慧是襄城公主的小姑子,而晋王则是她的弟弟,他们两人要是能够喜结良缘的话,那么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但是老话说得好,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萧慧是谁?那可是她婆母的心肝宝贝,她要是真的嫁给晋王,如果嫁得好的话那就算了,要是嫁得不好的话,那么她婆母肯定不会绕过她。

而晋王是谁?那可是她耶耶的嫡幼子,之前同安大长公主给晋王做媒,结果却差点连累晋王娶了一个表里不一的王妃,为此她耶耶已经很不高兴了,她要是也帮忙给晋王做媒的话,他们日后能够幸福美满则已,要是不能的话,那么不是也照样得罪人吗?说不定她耶耶甚至会因此对她有所不满。

如此细细想来,萧慧要是嫁给晋王的

话于她而言弊大于利(),既然如此?()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那么她何必费这个心思?

襄城公主知道,独孤氏今天托病不来芙蓉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她带着萧慧去认识晋王,给他们制造见面的机会。

毕竟芙蓉园那么大,而萧慧只是大臣之女,如果没有襄城公主帮她“牵桥搭线”的话,那么萧慧想要见到晋王都不容易,更别提跟他接触了。

襄城公主既然知道自己婆母的打算,就没想过让她得逞,但是她能故意带着萧慧避开晋王他们,却没办法真的把萧慧藏起来,一整天都不让她见人。

眼见着萧慧已经跟晋王有了接触,还给晋王留下了好印象,襄城公主出声道:“多谢来怡妹妹的粉团粽子了,你们继续玩吧,我和四娘就不打搅你们,先走了。”

长乐公主不知道襄城公主心中所想,她和这个大姊向来处得不错,所以下意识地开口挽留:“别呀,一起吧大姊,龙舟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块去耶耶和四兄那儿吧。”

襄城公主正要拒绝,晋王就突然道:“五姊,你们先去吧,我还有点事,待会儿再去和你们会合。”

说罢,不等长乐公主开口问生母,晋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个稚奴搞什么?怎么跑那么急?”

说罢她看向襄城公主道,“走吧,大姊?”

“好。”既然晋王不在了,那么襄城公主就没有必要拒绝长乐公主的好意了。

*

见到李来仪他们一行人有说有笑地朝他们这边走来,李世民的面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个笑。

一旁的魏王见到他们人手一只粽子,太子更过分,拿的是一箭双粽,忍不住道:“我说大家怎么还不见踪影呢,敢情都抛下我们去射粉团粽子了。”

魏王这么一说,李世民才注意到了,等李来仪他们上前来后他问他们:“你们这是人人都有收获啊?”

“我们的粉团粽子都是阿姊赢回来的哦。”衡山公主得意得仿佛是她赢回来似的。

李来仪纠正道:“我手上这个是跟萧四娘子交换的。”

李世民和魏王闻言,朝萧慧看了过去,襄城公主为他们介绍了萧慧,李世民闻言:“原来是萧时文的女儿?看来你的箭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父亲应该感到老怀欣慰了。”

因为萧瑀擅长读书而非骑射。

萧慧上前两步给李世民行了一个礼:“多谢陛下夸赞。”

见她举止落落大方,李世民微微颔首,魏王只看了萧慧一眼,便将注意力放回李来仪的身上了:“来仪,只有大兄他们有粉团粽子,我和耶耶都没有吗?”

魏王一句话,也将李世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是啊来仪,我们都没有吗?”

“我总不能把所有的粉团粽子都赢回来吧?”李来仪朝李世民和魏王摊了摊手,“所以想要的话,耶耶你和四兄就等明年吧。”

“失望。”

“伤心。”

李世民和魏王两人一人一句,说完之后还“唉”了

() 一声,然后父子两人用一种哀怨的小眼神盯着李来仪看。

晋阳公主他们原本觉得自己只有一只粉团粽子输给太子了,但是现在见李世民和魏王如此,他们又觉得只有一只粉团粽子也比一只都没有来得要好。

至于太子?

他拿着手里的一箭双粽十分做作的在李世民和魏王的面前晃了晃,于是李世民和魏王两人看向李来仪的眼神就更哀怨了。

李来仪:“……”

李世民问道:“那看来就只有我、青雀和稚奴三人没有了?”

“不是哦。”长乐公主笑道,“稚奴也有,他只是临时跟我们分开了。”

李世民:“……”

少了一个人分摊悲伤,更悲伤了。

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嫡幼子:“稚奴上哪儿去了?龙舟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还不回来吗?”

扛不住亲爹和亲弟弟哀怨的小眼神,李来仪立马道:“我知道他上哪儿去了,我去找他回来。”

衡山公主的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呢,嘴巴就直接道:“我也去。”

爱凑热闹的长孙延立马道:“还有我还有我。”

于是转眼间,李来仪就以一己之力带走了衡山公主和长孙延两人,衡山公主拉着李来仪的手好奇地问她:“阿姊,你怎么知道九兄去哪儿的?”

她不是全程都跟她阿姊在一块吗?她怎么不记得她九兄有跟她阿姊说他去哪儿了?

“我不知道。”李来仪摇摇头,“我只是找个借口离开而已。”

长孙延奶声奶气地道:“我知道。”

李来仪和衡山公主立马看向他:“你知道什么?”

“我耶耶惹阿娘生气了,就是故意找借口离开的。”长孙延道。

“什么啊?”衡山公主被自己大外甥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给整无语了,“我们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

长孙延还一脸单纯地问衡山公主:“小姨母你在说什么事?”

衡山公主道:“说你九舅父上哪儿去了?”

九舅父?

长孙延眨了眨眼睛,然后肉乎乎的手指往前面一指:“九舅父不是上那儿去了吗?”

李来仪和衡山公主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看到晋王了,不仅如此,他身边居然还有一个少女和他同行,两人边说边笑的,显然是相谈甚欢。

长孙延喊一嗓子:“九舅父!”

他这一喊,晋王他们立马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少女因为戴着薄绢的缘故,李来仪并没有看清楚她的模样,只看到对方有一双明亮且藏着几分野心的眼睛。

李来仪微微一愣,等他们上前靠近晋王的时候,少女已经离开了,衡山公主好奇问道:“九兄,刚刚那是谁家的小娘子呀?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刚刚在说什么啊?怎么看你笑得那么开心的?”

问题虽然是衡山公主问的,那是李来仪也挺好奇的,所以朝着晋王看了过去。

哪曾想到晋王竟然支支吾吾的:“没说什么,她就是和家人走散了,所以才找我问路的,刚刚我们随便说了一个笑话,然后都笑了。”

衡山公主不死心地问道:“就这么简单?”

晋王一口咬定:“那还能有多复杂?”

好像也是哦,衡山公主心想道。

那可不一定,李来仪则注意到了,刚刚他回避她前面那两个问题了。!

冬沙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