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 第 49 章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第 49 章

作者:冬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29 16:22:52 来源:gegedan

049

李来仪他们当然知道晋王也好,长乐公主他们也罢,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觉得很奇怪了。

但是李来仪他们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要跟他们解释的意思,因为从萧慧的口中知道的上辈子实在是太惨烈了,就连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的李世民都有点承受不住,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萧慧是魏王带来的,李来仪又是半个知情人,而太子又是储君,李世民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这些事情。

但是也仅限于他们姊弟三人了,李世民他们一致认为上辈子的事情没必要让太多的人知道,一来人多口杂,泄露出去了容易掀起轩然大波,对太子和魏王造成影响;二来也省得长乐公主他们担心。

长乐公主他们不知道内情,自然就不会受到上辈子发生的事情的影响了,但是李来仪他们不一样,他们知道内情,而且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想要不受到上辈子发生的事情的影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现在,李世民一看到晋王就想到他在上辈子的下场,魏王一看到晋王就觉得愧疚,太子一看到晋王就觉得他可怜。

至于李来仪?

她一看到晋王就想欺负……不是,就想怜爱他。

唉可怜的稚奴弟弟,上辈子太惨啦。

“来,多吃点,这都是你爱吃的。”

晋王看看被李来仪送到他桌上的菜肴,又看看李来仪,忍不住问道:“来怡妹妹,你没有往里面下药吧?”

“什么意思?”李来仪的杏眸一瞪,“我是那样的人吗?”

“不是。”晋王摇摇头。

李来仪闻言,正想说“那还差不多”,结果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到晋王道,“但你还是发个誓吧。”

他觉得这样比较保险。

李来仪:“……???”

其他人:“哈哈哈哈……”

“来仪,看吧,这就是你平时欺负稚奴欺负得太狠了的结果。”长乐公主笑着调侃道,“这会儿都失去对彼此的信任了。”

“瞎说,我们对彼此还是很有信任的。”李来仪嘴硬道,旋即扭头问晋王,“你说对吧?稚奴。”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突然晋升团宠,晋王的胆子突然肥了,居然敢当众把身子朝李来仪探了过去,然后伸手在她还有婴儿肥的脸蛋上掐了一把:“再没大没小喊我乳名的话,我跟你不客气了。”

突然被掐脸的李来仪:“……???”

看到李来仪突然懵掉的众人:“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完了。”反应过来的李来仪哪里还记得晋王是一个需要她怜爱的弟弟呀?直接扑上去就狠狠地掐了两下他的脸,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掐完之后,李来仪冲晋王哼了一声,“让你没大没小。”

晋王:“……???”

到底谁在没大没小啊?

晋王扭头看向李世

民、太子和魏王,想要找他们当救兵,结果他们一个抬头看天,一个低头望地,还有一个四处打量,反正看什么都好就是不看他。

晋王:“……??????”

不是。

等等……

他这个团宠这么快就失宠了吗?

*

李来仪用实力证明了论得宠,晋王始终还是个弟弟,不过晋王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早在李来仪认祖归宗的第一天,晋王就知道他这个妹妹有多得宠了,难得的不是得李世民的宠,而是就连太子和魏王两位兄长也对李来仪另眼相待。

要知道魏王尚且好一些,不说他和太子的关系如何,反正他对他们这些弟弟妹妹还是挺友善的,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文德皇后在的时候还好一些,在文德皇后走后,他的脚又出现问题后,太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结果李来仪认祖归宗之后,太子和魏王两人对李来仪的态度亲近到简直让人怀疑人生的地步。

因为晋王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太子和魏王是这么对待哪位弟弟妹妹的,包括长乐公主,所以他们突然跟着李来仪一块怜爱自己,晋王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了。

好在事实证明是自己想多了,晋王心想,他们大概是一时兴起吧?

而长乐公主比晋王更了解李来仪他们,他们突然改变了对晋王的态度,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一时兴起那么简单,她想,这里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等午宴结束之后,长乐公主拉着李来仪就好奇地问她:“阿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稚奴怎么了?”

“哪有怎么了?”

“你别骗我了,阿姊。”如果李来仪跟自己实话实说的话,那么长乐公主说不定能相信怎么没怎么了,但是偏偏她跟自己装傻,这下长乐公主就确定了,这里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该不会是稚奴的身体有什么问题吧?”

“……”李来仪被长乐公主的话给噎了一下,“你就盼着他点好的吧。”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嘛。”长乐公主拉着李来仪问她,“你就跟我说说呀,阿姊。”

“真没什么。”李来仪说,“就是承乾和青雀刚刚不是又打了一架嘛,三个弟弟里面,我突然发现稚奴才是最让人省心的那一个,就冲着这点,我都觉得自己该对他好一些。”

“我想耶耶也是这么想的。”

长乐公主不能说李来仪这个解释很扯淡,但是……“那大兄和四兄呢?”

他们总不可能因为李来仪和李世民觉得晋王比他们更省心,所以他们也跟着对他好吧?

依照自己对两个兄长的了解,长乐公主觉得他们要是看到李来仪和李世民对晋王好,他们只会看晋王不爽而不会跟着对他好。

“他们?”李来仪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你也不想想他们才刚刚当着我

和耶耶的面打了一架,把我和耶耶都惹毛了,这个时候他们敢和我们唱反调吗?”

好像……

也是哦?

长乐公主隐隐有点被说服。

“阿姊,真没事吗?”长乐公主再三跟李来仪确认。

“放心吧。”李来仪笑道,“能有什么事呀。”

就算有事,那也是之后的事了。

听李来仪这么说,长乐公主总算是放下心来了:“没事就好,难得上天怜悯,让我们一家有机会团聚,我盼着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呢。”

虽然长乐公主和晋王因为不是一块长大的,所以他们的感情不如她和李来仪他们这么深厚,但是再不深厚那也是她同一个阿娘生的弟弟,是她看着长大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长乐公主自然是盼着他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

“会的。”李来仪扬唇一笑,捏了捏长乐公主拉住她的手,她想定是连老天爷都不忍心看到他们一家人落得如此下场,所以才让这辈子的她死而复生。

至于萧慧所说的上辈子发生的那些事情,在未来会不会发生?

李来仪不能打包票,但是这个世界自从她醒来的那一天起,一切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既然一切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那么为何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不过这会儿对着长乐公主,李来仪还笑得出来,等到长孙冲来接长乐公主的时候,她就笑不出来了。

小姑娘微眯着眼睛盯着长孙冲看,直把后者看得心里发毛,小小声地问道:“阿姊,我又做错什么了?”

他说呢?

一想到萧慧说长乐公主在上辈子于贞观十七年就去世了,李来仪就心痛得很,因为那时候她才不过二十三岁而已,结果那么年轻就撒手人寰了,作为阿姊的李来仪当然心痛了。

和晋阳公主一样,长乐公主也是因病去世的,虽然具体是因为什么病去世,萧慧并不清楚,但是李来仪认为长孙冲作为长乐公主的丈夫,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长乐公主嫁给他之后,他能够把她照顾好的话,她又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

一想到这儿,李来仪就有点手痒想打人了。

长孙冲也不知道是因为天生机敏,还是因为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李来仪刚有这个念头,察觉到不妙的他立马就往长乐公主的身后一躲:“表妹救我。”

长乐公主被长孙冲逗笑了,却还是伸手拦在李来仪的面前对她道:“阿姊,你别吓表兄。”

李来仪哼了一声,然后道:“女大不中留。”

听到这话,长孙冲忍不住提醒道:“阿姊,表妹已经嫁与我好多年了。”

不等李来仪开口,长乐公主就道:“闭嘴吧表兄。”

她阿姊真的要动起手来的话,她可是拦不住的好吗?

而与此同时,正在拜见李世民的萧瑀想法和长乐公主差不多,他想,如果陛下真的动起真格来的话,他也是拦不住的。

要问萧瑀今天为什么会来拜见李世民,那么事情就得从昨天说起了。

昨天萧瑀回府之后,用过晚膳就想要找萧慧聊聊,哪里想到她屋里的丫鬟们吞吞吐吐的,一番追问之下才知道她今天傍晚时分出门后就没有再回来。

萧瑀知道这个消息后大惊,一方面是没有想到萧慧竟然会在被他禁足的情况下离开萧家,一方面则是没有想到萧慧竟然背着他和魏王私下有来往。

是的,这也是萧瑀在追问下得知的事情。

事关自己的清誉,又牵扯到魏王,萧瑀自然不敢大张旗鼓的派人去找萧慧了,只能一边派人前往萧慧和魏王私下见面的酒楼,一边派人留意魏王府的动静。

但是萧瑀没有想到还没有找到萧慧,更没有打听到半分有用的信息,李世民就派人来给他传话了。

得知萧慧已经被魏王带进了宫里,萧瑀又惊又疑——

惊的是萧慧和魏王两个竟然敢在李世民的面前跑,而疑的则是他们两人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往李世民的面前跑。

因为这件事,萧瑀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偏偏今天不必上朝,因此他根本没有机会趁着上朝的时候通过李世民的神色来判断萧慧究竟闯祸了没有。

直到中午时分,李世民终于有时间接见他的,萧瑀给李世民行礼后,听他喊他起身的语气和往日里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侥幸心理。

他想,事情或许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

然而李世民一开口,却将萧瑀的侥幸心理都给击碎了,只听到他说:“……昨日青雀带着萧慧进宫,开口就说萧慧想要算计他……”

萧瑀的心猛地一跳,当从李世民的口中得知萧慧昨天想要算计魏王的原因竟然是想要要挟他娶她后,萧瑀即便不想相信,他也没有太怀疑李世民的话。

因为萧慧之前确实是亲口跟他承认她爱慕魏王,想要进他的后院。

萧瑀得知此事之后,第一个反应当然是拒绝了,不是他看不起魏王,而是魏王已经娶妻生子了,但凡萧慧爱慕的是别的尚未娶妻的皇子,萧瑀都不至于那么反对。

但是偏偏萧慧就跟认了死理似的,不管他怎么说,怎么劝,她都认定了魏王,摆出了一副非他不嫁的架势。

萧瑀当然有怀疑过是不是魏王私底下对萧慧做过什么,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女儿尚未及笄,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就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大那么多的有妇之夫呢?

萧瑀知道,自己夫人一直想要让晋王当她的乘龙快婿。

但是魏王的为人,萧瑀也接触过,他不敢说此子没有野心,但是论好色,似乎从未听闻过,而且他后院除了魏王妃之外,小妾的数量并不多。

至于有没有可能是装的,萧瑀觉得不大可能,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且不说魏王本身就是王爷,纳妾完全合法,就说冲李世民疼爱他的程度,只要他想要的话,那么即便规矩摆在那儿——唐朝的王爷纳妾数量只能够限制在十以内——只怕李世民也

会满足他。

在这种情况下,乍一听李世民这么说,萧瑀已经信了七成了,只是……

“陛下,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萧瑀实在是不敢想象自己的女儿竟然会干出如此大胆的事。

“萧慧已经亲口承认了。”如果萧慧是无辜的,那么李世民自然做不出随意给人乱安罪名的事了,但是萧慧可不无辜,李世民这会儿给她安这么一个罪名,可不算冤枉了她。

因为萧慧做那么多确实是想要算计魏王,想要进他的后院。

“在乞巧节那天,朕与承乾、青雀也曾亲耳听到萧慧亲口承认她仰慕青雀。”那时候不管是作为当事人的魏王,还是李世民和太子,他们都没有怀疑萧慧那些话是故意说给他们听,因为他们是临时决定到那个凉亭谈心,即便萧慧有心打听,只怕也打听不出来。

但是自从知道萧慧能够靠做梦预知未来之后,哪怕没有问过萧慧,但是李世民他们都清楚,那天晚上她是明知道他们就在凉亭,故意和她的丫鬟说那些话的。

就连魏王本人都怀疑萧慧究竟是因为他日后会登基为帝才仰慕他,还是真的因为他才高八斗而仰慕了,那么就更别提李世民和太子。

萧瑀听到这话,再也没办法为萧慧说好话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她竟然那么早就对魏王起了心思,更没想到这件事早就传到李世民他们的耳边。

“是臣教女无方。”萧瑀重新跪下,“请陛下恕罪。”

“时文,你我既是君臣,又是亲家,按理来说我应该高抬贵手才对的。”虽然李世民喊了自己的字,又点名了他们的关系,但是萧瑀很清楚,他这后面还有一个“但是”在等着他。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到李世民说,“但是萧慧算计青雀一事实在可恶,要不是青雀机警,只怕早就让她得逞了。”

男女之事历来是女儿家更吃亏的,萧瑀听到李世民将魏王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他虽然无法反驳,但是心中肯定是不好受,亦觉得难堪。

李世民却当做不知道,继续道,“昨日我细细询问过青雀,问他既然对萧慧无意,为何要私下与她见面。”

是啊,为何?

萧瑀心想,若是魏王殿下私底下不与慧儿见面的话,那么她即便有再多的心思和手段,只怕也使不上。

“青雀与我实话实说了,他说萧慧第一次是以边疆险情为由约他见面的。”

“不可能!”萧瑀听到“边疆险情”四个字时就直接开口道,“陛下,慧儿不过一个闺中小娘子罢了,如何知道什么边疆险情?”

“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青雀说,等他和萧慧见面后,她告诉他薛延陀的大军将会突袭李思摩的部落。”

说到这里,李世民意味深长的对萧瑀说了一句,“时文,你说巧不巧,萧慧刚与青雀说完此事没多久,我就收到了李思摩派人传来的求救信。”

萧瑀的心突然狂跳了起来,他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萧慧不

过是一个小娘子而已,她确实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和能力比朝廷更快打听到边疆的事情,但是偏偏她确实是比他们要更早知道这件事,那么是谁告诉她的?()

薛延陀的人?还是他这个父亲?

?想看冬沙的《[唐]穿成太宗家的崽》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果是前者,有问题的是萧慧;如果是后者,有问题的就是萧瑀了。

“请陛下明鉴。”萧瑀立马道,“臣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里通外族之心。”

“我当然知道。”李世民上前亲手扶起萧瑀,然后道,“如若不然当年我也不会将襄城嫁给萧锐,与你做亲家了。”

“臣多谢陛下的厚爱。”萧瑀被李世民这么一扶,心中暂时稳定了下来。

“只是萧慧始终交代不出她究竟是从何处得知这个消息的,而且她又对青雀做出那种事,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会要她的性命,只是从今日开始,她不能再回萧家了。”

李世民道,“她一日不交代清楚,一日只能够在道观里出家。”

萧慧到底是自己的女儿,萧瑀虽然想不明白她究竟为什么会做出那么离经叛道的事,甚至跟外族扯上关系,险些牵连萧家,但是得知她不必丢了性命,萧瑀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

“多谢陛下仁慈。”萧瑀很清楚,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不可能无缘无故去给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娘子泼脏水的,既然不可能,那么就意味着李世民说的是真的,而萧慧做出这些事后仍然能够保住性命,在萧瑀看来她已经不是一般命大了。

“臣在这儿替萧慧给陛下和魏王殿下致歉,若是……若是那不孝女真的做出什么不可饶恕之事,陛下不必心慈手软。”萧瑀狠下心肠道,“大唐容不下这样吃里扒外的叛徒,我们萧家也耻于与其为伍。”

李世民没有说话,直接拍了拍萧瑀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

萧瑀回去是如何跟萧家的人解释萧慧的事情,那就是他的事情了,李世民不在意,他知道今天将萧慧比朝廷更早知道薛延陀大军突袭怀化郡王以及部落一事拿出来说了之后,萧瑀不会再过问萧慧的事了。

因为涉及到外族,事情就会变得复杂和敏感起来。

唯一让李世民感到庆幸的就是萧慧自从重生之后,并没有将自己的两个秘密都告诉了萧瑀他们,如此一来倒是帮李世民他们省了一些功夫。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好消息传来——

经过阉割后的小猪仔在历经半年的时间后,终于可以出栏了!

其实早在数月之前,李世民就已经知道李来仪的办法是奏效的,因为经过阉割后的小猪仔被饲养了一个月后,体型跟没有经过阉割的小猪仔对比,确实是有变化。

等到五个月后,变化更大。

因为小猪仔基本上是五个月左右就开始发情了,而猪一旦进入了发情期,那么无一例外的肯定就会格外的暴躁,体重也会随之往下掉。

没有经过阉割的猪毫无例外的掉秤了,但是经过阉割后的猪却不一样,没有了世俗欲望的它们脾气一点

() 都不暴躁不说,而且还几乎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

所以等到六个月的时候,原本还小小一只的小猪仔无一例外的只只都变得白白胖胖的。

来到猪舍看到里面一只只体型肥硕的猪,李世民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当下连声了三声“好”。

李来仪道:“耶耶,你先别急着夸‘好’,还得宰一头猪来尝尝它们的肉是不是真的不腥不骚,否则的话这也不算成功。”

小姑娘是尝过没有经过阉割的猪肉的,那味道怎么说呢,但凡有点条件的都不会选择吃它,因为吃起来真的又腥又骚,难以入口。

“话不是这么说。”李世民却道,“来仪你能够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让这些猪出栏的时间从两年缩短到半年,这就足以证明有多成功了。”

如果这些猪的肉真的能够不腥不骚的话,那么就属于锦上添花了,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不能,那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父皇说得没错,来仪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太子此时的心情和李世民差不多,一想到因为李来仪想出来的法子,导致日后每一批猪都可以半年出栏,大大地缩短了饲养的时间,太子就不由地觉得骄傲。

李世民道:“此次得给来仪你记头等功。”

一旁的高阳公主闻言,脸都快要绿了,明明这小半年的时间里辛苦养猪的人是她,结果最后记头等功的人却是武夷公主?

是的,直到猪都要出栏了,高阳公主仍然还在养猪,因为她始终嘴硬,没有承认自己当日在撒谎,于是李来仪和李世民自然只能让她继续养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李来仪还挺佩服高阳公主的,因为她知道她肯定不喜欢这份差事,甚至是十分厌恶,但是为了嘴硬,她竟然可以撑这么久。

也行吧,李来仪心想不能说这不是一个优点。

主张赏罚分明的李来仪听到李世民这话,直接开口道:“耶耶,你忘了高阳阿姊了吗?”

“对对对,还有高阳。”李世民对这个女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但是和李来仪一样,觉得往好的方面想,她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想到她咬牙坚持养猪这么久了,李世民道,“耶耶也给你记一功。”

“多谢耶耶。”高阳公主虽然嘴上感谢李世民,但是心底里可不一定愿意想要这份功劳。

毕竟有哪个公主愿意以养猪而出名的啊?

当然了,李来仪愿意以劁猪而出名那是她的事,反正高阳公主是不愿意和猪相关的一切事情扯上关系。

当然了,如果李世民真的忘了高阳公主,不打算给她记一份功劳的话,只怕高阳公主也不会乐意。

君不见刚刚她只听到李世民提起李来仪的时候脸都绿了吗?

李来仪他们可顾不上高阳公主那点别扭的小心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猪舍里的那些猪身上,尤其是李来仪,一想到它们日后会变成一道道东坡肉、回锅肉、蒜泥白肉、麻辣小酥肉等等的美味佳肴,她的口水都快要留

下来了(bushi)。

按理来说小姑娘是没有吃过这些美食的,但是架不住她一想起来的时候,脑子里就自动有画面了。

不过脑子里的画面再多,也比不上厨子们照着她给的方子做出来的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这就是来仪你说的东坡肉?”看着一块块整整齐齐的被码在砂锅里、色如玛瑙的东坡肉,李世民只觉得自己肚子里的馋虫都要被勾起来了。

“对,耶耶你快尝尝。”李来仪一边招呼着李世民下筷,一边自己也没忍住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起来。

半肥半瘦的猪肉经过酱汁的焖煮,吃起来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更重要的是这里面竟然吃不出半分的腥骚味,一块东坡肉下肚,满嘴留香。

“看来来仪你是真的成功了。”李世民被东坡肉的美味给惊艳到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世上竟然还有不腥不骚的猪肉,更没有想过猪肉竟然能做得这么好吃。

还有蒜泥白肉、糖醋排骨甚至是京酱肉丝等等,甚至就连爆炒猪肚和酸菜肥肠都让李世民他们大开眼界的同时还大饱口福。

“看来日后怕是没有人会再说猪肉是贱肉了。”

“说起来也有耶耶你的一份功劳。”李来仪笑着道,“正所谓上行下效,要是没有耶耶你这么英明的皇帝摒弃偏见带头吃猪肉的话,那么即便它再好、再美味,只怕也会被人弃之如敝屣。”

“哈哈哈哈……”李世民被李来仪的话给逗得哈哈大笑,“耶耶只是带头吃猪肉而已,这就是英明的皇帝了?”

李来仪一本正经地道:“那我总不能说‘要是没有耶耶你这么贪吃的皇帝摒弃偏见带头吃猪肉’吧?”

“哈哈哈哈好像也是。”李世民笑完之后,看着面前吃得干干净净的午膳,心想虽然来仪说他也有一份功劳,但是他知道真正的功臣是谁。

而此时远在漠北的李晦等人也很清楚这次让他们活下来的功臣究竟是谁,李晦一边吃着方便面,连掉落的碎渣也不放过,捡起来就往嘴里塞,一边对殷元道:“等我们凯旋回到长安之后,我一定得好好感谢来怡妹妹才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多亏了李来仪想出来的那些军需品,才让李晦他们这支继续追击薛延陀大军的队伍不至于饿死在野外。

原来在李勣决定乘胜追击,分编三队人马去追大度设及其残兵败将的时候,漠北却突然天降大雪。

众所周知,在野外遇上大雪的话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像李晦他们这种新兵,初来乍到,对漠北的地形各方面都不熟悉,哪怕他们在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但是功课做得再多,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⑴。

因为没有实际经验,再加上突降大雪,不少人心都慌了,这个时候根本没法继续去追大度设他们,只能够尽快且就近寻找躲避风雪的地方,否则时间一长,他们没能追上大度设他们,自己就得先冻死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让他们找到合适的、躲避风雪的地方,只要躲过这场大雪,他们就不至于把小命交代在这里。

等到第二天醒来后,雪已经停了,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整理行装,继续前进去追大度设他们才对,但是带队黄博却认为他们应该及时回营才对。

“大雪虽然停了,但是谁也不知道它还会不会继续再下,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去追赶敌军,危险性极大,容易迷路,况且我们逗留了一晚上,现在追肯定是没法追上薛延陀的大军了。”

黄博这话有道理吗?

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殷元却不接受,他道:“我们无法冒雪前进,薛延陀的大军也一样,况且他们人数比我们多,速度肯定比不上我们,所以我认为此时是最好的追击机会。”

“你来漠北打过仗吗?”

“没有。”

“那你知道薛延陀的人是在哪里生活的吗?”

“知道,在漠北。”

“所以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适合继续去追击薛延陀的大军吗?”黄博道,“他们生在漠北,长在漠北,我们本就没有他们了解漠北,更别提现在还遇上这种鬼天气。”

说罢,不给殷元再开口的机会,黄博直接下令回营。

殷元据理力争:“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追击大度设及其残部。”

“现在你是上峰还是我是上峰?”黄博问道,“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你是上峰。”殷元道,“但不是非得听你的。”

“你!”黄博压根没想到殷元会这么说,别说是他了,就连李晦都没有想到,因为从长安到泽州的这一路上,殷元都没有仗着自己是郧国公的身份就不听军令。

结果谁能想到他竟然会在这个关头跟自己的上峰唱反调?

李晦不傻,他很清楚现在回营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安全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李晦真的是一个一味求安全的人,那么一开始他甚至都不会跟着来打仗。

所以就算不知道殷元为什么那么坚持,但是李晦仍然选择站在他这边,和李晦做出同样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

黄博见状,脸色自然十分难看了,但是让他改变主意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一支队伍只能够一分为二——

殷元带着一帮人马继续追击大度设及其残部,黄博带着一帮人马回营。

原本黄博带队回营的时候还有一点心虚,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但是等到他们回去之后听说其中一支追击的队伍全员失踪后,黄博立马就不心虚了,反倒是理直气壮了起来。

等见到李勣,听他问起李晦等人的下落时,想到殷元他们当众让自己没脸,黄博脑子一热,就开口回答道:“回将军的话,末将见势不对已经下令回营了,但是郧国公不听从末将命令,李二郎受其影响,一心想要去追击薛延陀的大军,末将拦不住,只能先行带其余的人赶回来。”

李勣一听,立马怒声道:“胡闹!”

“将军息怒。”黄博假装劝道,“郧国公大概是年少气盛,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