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 第 64 章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第 64 章

作者:冬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20:46:42 来源:gegedan

064

“你刚刚绝对是兴奋了。”

“我没有。”

“你有。”

“我没有。”

“行吧,当你没有。”

“什么叫当我没有?本来就没有……嘛。”李晦原本反驳得理直气壮的,但是李来仪一个眼神扫过来,如月光般皎洁的目光仿佛能够直穿人心,当即李晦的语气就弱了几分。

李来仪如何听不出李晦一句话里的语气变化?当即戏谑地看了他一眼:“晦二兄你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这天底下就没有几个人会有抓我耶耶的想法吧?”

“误会误会。”李晦“嘿嘿”地笑了一下,然后解释道,“这不是因为来怡妹妹你前脚功夫才让我抓了陈公嘛,所以后脚让我跟着你一块进宫去见陛下,我就以为你有那个意思了。”

李来仪当然知道李晦对李世民没有不轨之心了,这是源于她对李晦的了解和直觉,事实上在历史上他也确实是对李唐皇室忠心耿耿,又因为擅长处理政务而深受初唐几位皇帝的赏识。

但是这不妨碍她故意逗他:“少拉我下水,我对我耶耶忠心耿耿的。”

“巧了嘛这不是。”李晦道,“我对你耶耶也忠心不二的。”

“你说我耶耶要是知道刚刚发生的事,他还会相信你真的对他忠心不二吗?”

“当然会了,我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李晦先是一脸严肃地表达了自己对李世民的忠心,然后笑嘻嘻的对李来仪道,“不过刚刚那都是小事,陛下日理万机已经够辛苦了,就没有必要拿这种小事去叨扰他了,你说对吧?来怡妹妹。”

李来仪被李晦的变脸给逗笑了,原本因为侯君集的事而积攒的郁气也消散了不少:“行吧,看在晦二兄今日那么帮忙的份上,刚刚的事情我就不跟耶耶说了。”

“我就知道来怡妹妹是天底下心肠最软的人了。”

“那如果下次我还有事情想请你帮忙的话……”

李晦立马拍着胸口保证:“我保证绝无二话,你让我抓谁我就抓谁。”

说完,不等李来仪说什么,他又补充道,“除了陛下。”

“除了太子殿下。”

“除了……”

李晦一个个“除”下去,然后发现自己不能抓的人还挺多的。

……

李来仪和李晦这对堂兄(姐)妹(弟)一路上都有说有笑的,但是等进宫见到李世民之后,两人就收敛了一些,齐齐上前给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让两人起身后好奇问道:“来仪你今天不是出宫了吗?怎么那么快回来?还有慧炬你今日不用当值吗?怎么跟来仪一块进宫了?”

原本听说李来仪和李晦两人求见的时候,李世民还觉得奇怪,虽然他知道他们堂姐弟两人关系挺好的,但是无缘无故的突然一块来求见他,李世民自然觉得有些奇怪了。

等李来仪和李晦两人进来后,见他们

两人都一脸严肃的样子,更加觉得奇怪。

李晦看了李来仪一眼,见她没有开口的意思,他就先说话了:“臣今日进宫求见是有要事要禀告陛下,臣刚刚命人将陈公以及其好友朱子君抓回十六府,因为陈公位高权重,臣怕以自己的职位无权审问陈公,所以想跟陛下求一道旨意。”

李晦也是在进宫的路上问过李来仪之后才知道她为什么要他跟她一块进宫拜见李世民,并不是想让他把李世民也抓了,而是怕十六府上下碍于侯君集的身份和地位,不敢审问他不说,甚至还会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但是如果李晦得到李世民的允许,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至于李晦没有亲自带队将侯君集和朱子君他们抓回十六府,十六府内和侯君集交好的人会不会看在他们的情分上,或者基于不敢得罪侯君集的前提下,主动释放侯君集以及朱子君什么的,李来仪不担心。

因为他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的话不需要审问她都知道十六府内到底是谁跟侯君集狼狈为奸了。

事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李世民一听,愣了一下,犹不敢信地问了一句:“慧炬,你刚刚说你抓了谁以及其好友朱子君回十六府?”

“回陛下,是陈国公侯君集。”

这下李世民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了,他皱了皱眉头问道:“他犯什么事了?”

见李世民是这么问,而不是问他为什么要抓侯君集,李晦有些惊讶,但还是老实回答道:“有人状告陈公企图以强权非法牟利,侵占个人产业,于是我们就将他们抓回十六府。”

李世民问:“谁状告?”

这下不必李晦开口了,李来仪回答道:“耶耶,是我。”

“你?”李世民看向小姑娘,这下他终于知道李来仪为什么会和李晦一块进宫求见了,他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既然耶耶想知道的话,那么事情就得从数日前说起了。”李来仪不带感情的将朱子君代替侯君集上门跟珍宝阁谈“合作”、珍宝阁拒绝了朱子君之后被左右候卫登门捣乱,以及她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边派人回复侯君集,一边又派人请李晦带队去珍宝阁抓人的事一五一十的跟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听完之后,才知道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

李来仪为什么琢磨出烧制琉璃的法子来?又为什么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开一家珍宝阁?

不就是为了想要尽孝,想要挣钱帮他分担修建大明宫的费用吗?

结果侯君集现在一开口却想要分走珍宝阁一大半的收益,这叫什么?

这简直就叫狮子大开口!

哪怕李世民知道侯君集这么做的时候肯定不知道珍宝阁的东家就是李来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听完之后火气蹭蹭蹭地往上涨。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问李来仪:“发生了这种事情,来仪你为什么不跟耶耶说?”

要是她跟他说的话,那么今天哪里用得上李晦?

当着李晦的面,李来仪并没有全盘托出,只是道:“我也不确定这究竟真的是陈公的意思,还是有人假借他的名义作恶。”

“如果真的是陈公的意思,那么确定了再跟耶耶说也不迟,但是如果是有人假借他的名义作恶的话,那么提前告诉你也只是让你白白生气一场罢了。”

正所谓知女莫若父,一听到李来仪这么说,李世民就知道她没有说实话了。

这倒不是说李世民觉得李来仪不可能那么孝顺,而是他觉得理由不可能那么简单而已。

不过就跟李来仪因为李晦在场而没有全盘托出那样,李世民也因为李晦在场而没有把自己心底里的疑惑问出口,只是道:“所以现在确定是侯君集的意思?”

“陈公说这一切都只是误会,而且将责任都推到朱子君的身上,言语之中透露了他是被朱子君蒙蔽的。”李来仪并没有选择加油添醋,而是将侯君集的态度和反应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问:“那来仪你觉得他真的是被蒙蔽的吗?”

李来仪答:“我只知道陈公在没有见到我之前,已经心安理得的将大半个珍宝阁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在亲眼确定我就是珍宝阁的东家后也并没有表示出半分的悔意。”

李世民一听就明白自己女儿的意思了,当即对李晦道:“这道旨意,我不能给你,你现在出宫去十六府让人放了侯君集……”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晦就忍不住皱了眉头,虽然刚刚在珍宝阁李来仪让他抓侯君集(以及朱子君等人)的时候,他是基于对李来仪的信任,以及顾念她对他的恩情,所以他才硬着头皮抓他的。

因为侯君集可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是国公。

唐朝的爵位总共分为九等,其中国公为第三等,乃是从一品的爵位,而在国公之上的,除了亲王之外就是并列的嗣王和郡王了。

由此可见侯君集的爵位有多高,再加上他和他父亲河间郡王李孝恭还是同一辈人,有着一起陪李世民打江山的情谊,算得上是李晦的长辈了。

但是即便如此,李晦也认为侯君集是该抓的,当时侯君集背着对门口,所以自然不知道李晦已经带队到珍宝阁门口有一会儿时间了。

从李来仪和侯君集的对话,再结合他之前偷听到的那些事,李晦已经大概猜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正是因为如此,李晦不赞同李世民的决定,但是他是陛下,而他不管是他的侄子还是臣子,都只能够听从他的吩咐。

李世民当做没看到李晦的反应,继续往下说,他越说,他眉头越松,等李世民说完之后,李晦立马抱拳道:“臣遵旨,这就回十六府释放陈国公。”

*

十六府内,得知陈国公侯君集竟然被左右候卫请(抓)了回来,当即不少人都懵了。

毕竟侯君集可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说句难听一点的话,除非他本人脑子进水了干起了谋反的事儿,否则的话谁动得了他?

只怕李

世民都不会随便动他。

尤其是统领左右候卫的左武卫大将军,一听说此事后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让人释放了侯君集,并且打算自己亲自前往跟侯君集赔礼道歉。

然而左武卫大将军的命令还没有吩咐下去,就被自己的下属告知:“大将军,陈公他们是李左街使亲自带队抓回来的。”

“李左街使?”左武卫大将军皱了皱眉头,“慧炬和陈公起冲突了?还是两人有什么恩怨?”

左武卫大将军当然认识李晦了,不仅因为他现在是自己的下属,也因为左武卫大将军曾和李晦的父亲一块共事过。

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李晦进入左右候卫后,左武卫大将军对他颇为照顾,几次接触下来,他发现李晦和他的父亲颇为相似,不仅聪慧有识量,而且难得的是他身上没有多少权贵子弟的骄矜之气,对人也颇为宽容。

所以得知侯君集竟然是李晦让人抓回来的,左武卫大将军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但是他又知道没有人会在这种事情上面开玩笑,于是他就开始猜测李晦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这么做了。

“都不是。”下属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跟自己上峰说了,左武卫大将军得知侯君集他们被抓的原因后,一时之间又惊又气。惊的自然是侯君集堂堂从一品国公,竟然干出这样下作的事情了,而气的是自己竟然成了帮凶。

是的,之前去珍宝阁捣乱的几个左右候卫就是左武卫大将军派去的,而他之所以插手这件事,是因为侯君集派人上门告诉他珍宝阁的掌柜等人轻视他,想要请他派几个下属去给珍宝阁一点教训。

左武卫大将军和侯君集有交情,更觉得他堂堂一个国公没理由会莫名其妙去冤枉人,所以便信以为真,真的派人去了一趟珍宝阁。

但是现在知道了来龙去脉后,左武卫大将军才知道信错了人,不仅助纣为虐,而且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着侯君集得罪了李来仪。

外面的普通百姓不知道李世民有多疼爱和重视武夷公主这个女儿,他们作为大臣的还能够不知道吗?

左武卫大将军虽然不觉得自己有讨好巴结李来仪的必要,但是不代表他愿意得罪人啊。

更何况得罪李来仪,谁知道四舍五入会不会相当于得罪李世民?

谁不知道他们陛下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这么一想,左武卫大将军顿时后悔不已,哪里还会坚持释放侯君集他们?更别提他的下属后面还说了李晦现在之所以不在,是因为他跟李来仪一块进宫去求见李世民了。

如此一来,左武卫大将军更加不敢擅作主张。

等到李晦带着李世民要释放侯君集的口谕回到十六府后,别说是左武卫大将军了,就连侯君集也有些意外:“陛下要释放我?”

“对。”李晦点头。

侯君集一听,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忍不住笑道:“我就知道陛下是相信我的。”

见侯君集眉宇间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张狂,李晦这才继续道,

“陛下虽然释放了你,但是却要求你立即进宫。”

李晦的话让侯君集脸上的笑立马僵住了,倒是一旁的左武卫大将军闻言,顿时觉得李世民正常了许多。

如果他对侯君集轻拿轻放的话,那么左武卫大将军说不定都得怀疑究竟是李来仪是李世民的孩子,还是侯君集才是了。

……

虽然李世民只让侯君集一个人进宫,但是鉴于左武卫大将军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所以在无诏的情况下,他仍然跟着进宫了。

左武卫大将军很清楚,他帮着侯君集助纣为虐的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哪怕李世民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只要他一查,或者对着侯君集一问,那么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全都会知道。

既然如此,那么他何必等李世民知道了再来跟他认错?

左武卫大将军了解李世民,如果主动跟他认错的话,那么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但是如果死不认错,或者存了侥幸心理的话,那么他就别想有什么好下场了。

所以见到李世民后,左武卫大将军在行礼之后,第一时间就跟他认错了:“是臣有眼无珠信错了人,不仅被人利用,还连累了武夷公主,还请陛下责罚。”

听到左武卫大将军的话,李世民是什么反应暂且先不说,反正侯君集的脸色是十分难看了,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都听出了他这番话指责的人是谁。

换做是平时,侯君集早就跟他吵起来了,但是现在?

饶是侯君集不忿,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他没法给一个满意的回答给李世民的话,那么这一关他就别想轻易过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侯君集只能假装自己没有听到左武卫大将军的话,在他认错之后,他跟着道:“臣亦因为识人不清,险些做下错事,得罪武夷公主,还望陛下恕罪。”

原本见左武卫大将军那么干脆的认错,李世民的心情还算不错的,但是一听到侯君集的话,他脸上的笑意就淡了:“难道你不是已经做下错事了吗?”

虽然侯君集到最后并没有成功拿走珍宝阁六成的收益,但是那并不是因为他突然良心发现,或者终于意识到自己被人蒙蔽了,而是因为珍宝阁的东家是李来仪——

他想拿走珍宝阁六成的收益都拿不走!

所以侯君集自称自己“险些”做下错事,在李世民看来简直可笑至极。

侯君集一听,就知道李世民的态度了,立马道:“臣知罪。”

“不,你不知。”李世民道,“你如果真的知罪的话,那么见到朕的第一时间就该认罪了,但是你并没有,可见你跟朕认错,不过是情势所逼而已。”

侯君集当然不可能承认了:“臣没有。”

“朕当日下令让你随卫公学习兵法,是盼着你能为大唐开拓疆土,安制四夷,希望你能够成为卫公一样的人物,但是近些年你的表现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李世民曾经是对侯君集寄予厚望的

他在随李靖出征吐谷浑的时候,表现出色,因此李世民才会直接封他为陈国公,官拜陈州刺史,也才会在征讨高昌国的时候特意命他为主帅。()

因为李世民知道,以侯君集的本领,他当得起他的看重。

?想看冬沙写的《[唐]穿成太宗家的崽》第 64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而事实证明李世民没有猜错,征讨高昌国一仗中,侯君集打得十分漂亮,但是他在战后的表现却让李世民失望极了。

李世民不怕下属犯错,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他,一生之中也做过大大小小的错事,但是做错事得认,得改,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偏偏侯君集知错不改,受罚之后反倒是心生怨怼。

侯君集嘴上不说,但是李世民又不傻,如何能察觉不到?尤其是从萧慧口中知道了侯君集上辈子的下场后,他更加笃定他对他心生怨怼了。

否则的话换做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他们是绝对不可能鼓动太子谋反,说不定知道他有这个意思之后,反手就将他给揭发了。

听到李世民提起李靖,侯君集不由地想起前两次的事情,忍不住出声道:“既然如此,那么陛下为了自从征讨高昌一事后,不再给臣机会?”

“臣也希望能够为陛下出一份力的。”

“若你经过贞观十四年那一仗后有心改过的话,朕自然愿意给你机会,但是你悔改了吗?”李世民道,“你表面上跟朕认错,实际上心里却根本不服气,既然如此,朕如何敢再对你委以重任?”

但凡侯君集出狱之后做出一副洗心革面的态度来,李世民仍然会重用他,但是他并没有,如今更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做出以强权牟利的事,更是让李世民失望至极。

“臣为陛下消灭高昌,如此功劳,难道还不配拥有一件金宝吗?”李世民对侯君集失望,侯君集又何尝不是?

“你配。”李世民道,“但是不代表你可以擅自将其据为己有,更不代表你可以为了隐瞒事实纵容士兵从高昌一路盗取金银珠宝回长安。”

“那些士兵是我们大唐的将士,他们原本应该保护大唐的百姓的,结果因为你的心虚纵容,他们对外的名声毁于一旦。”

“他们都是经过浴血奋战的将士,都为大唐立下了战功,他们原本应该风光回朝,接受朝廷的嘉奖,成为大唐的英雄的!”

李世民当日得知此事之后大为震怒,既气将士们的所作所为,又恨侯君集为了一己之私的纵容。

他知道那些盗取金银珠宝的将士们是做错了,但是作为他们的上峰,侯君集的责任更大,因为作为主帅,他是有约束底下将士们的权利和义务的。

“如今你更是做出以强权牟利的事,甚至欺瞒同僚,使其被迫助纣为虐,事到如今亦无悔改之意,若是继续让你在朝为官的话,朕不知道下一个被你盯上,觊觎家财的人会是谁。”

听到李世民说到这里,一直心怀不忿的侯君集立马脸上大变:“陛下?”

他听出了他的意思,他这是要革他的职吗?

事实上侯君集

() 没有猜错,李世民确实是要撸掉他的官,至于左武卫大将军也受罚了,但是鉴于他是被蒙蔽的,因此不至于丢官那么严重,仅仅只是罚了半年的俸禄而已,不过……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李世民道,“朕知道你们关系好,但是公是公,私是私,况且公器如何能私用?”

“臣多谢陛下高抬贵手,日后臣必定引以为戒,绝不再犯。”虽然被罚了半年的俸禄,但是左武卫大将军一点不满和意见都没有,但是他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他这个人确实是很重才,但是向来是说话算数的,他很清楚,如果再有下一次的话,那么别说是俸禄了,只怕现在的官职他都保不住。

和左武卫大将军的心悦诚服不一样,侯君集被李世民撸官了,又急又气,但是眼见着李世民正是生气的时候,他也不敢再说什么,生怕他气起来连自己的爵位都撸了。

侯君集心想,大不了等陛下消气了他再想办法官复原职。

然而侯君集不知道的是,李世民不打算再让他继续当官了,等他和左武卫大将军离开后,李世民对李来仪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⑴,再让他继续当官的话,他不仅不能造福百姓,说不定还会鱼肉百姓。”

李来仪小小的拍了李世民一记马屁:“耶耶英明。”

李世民故意板着脸道:“这下知道说我英明了?我要是不严惩侯君集的话,你是不是该觉得耶耶昏庸了?”

“嗯。”李来仪老实地点点头,李世民见状,剑眉一竖,正欲说话,又听到李来仪道,“但是现在事实证明是我误会耶耶了,我耶耶怎么可能是昏庸之人呢?天底下再也没有人比我耶耶还要英明啦。”

李世民原本还想继续生气的,但是李来仪的彩虹屁一吹,他嘴角立马就咧到耳后根。

*

侯君集被贬官的消息一传开,不知情的人自然是又惊又疑了,但是等他们打听到内情后,立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有的人觉得侯君集简直就是咎由自取,也有的人觉得李世民罚得太重了,但是大家从这件事里面,都清楚知道了李世民的态度——

他是绝对不喜有人以权牟利,尤其是牟利还牟到他的女儿头上。

是的,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知道了珍宝阁的东家是李来仪了,不少人都庆幸在不知情的时候他们没有胡来,否则的话他们跟侯君集就是一个下场了。

而就在外面的人因为侯君集被贬官的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世民接连下了两道圣旨,给两个女儿——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赐婚。

得知李世民为自己和房玄龄的嫡次子房遗爱赐婚,高阳公主自然是十分高兴了,毕竟谁不知道李世民有多看重和信任房玄龄?更别提房遗爱长得仪表堂堂,李世民对他也多有夸赞。

能够嫁给这样的丈夫,拥有这样显赫的夫家,高阳公主怎么可能会不高兴呢?

而等她得知了李世民给城阳公主和谁赐婚之后,高阳公主就更加高兴了:“是嫡出的又如何?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