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182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182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由他举荐给隋文帝。

他对苏威有举荐之恩, 还有共事之情, 关系自然不错。

至少高颎自己认为很了解苏威,与苏威关系不错。

苏威很有才干,为官也清廉, 唯一的缺点就是过分追求名声,所以为官时很喜欢与同僚结交,声势过于浩大。

当时苏威的儿子苏夔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争论乐理, 大半朝臣都支持苏夔。郑译与何妥是个小心眼的人,状告苏威结党营私。隋文帝因此罢免了苏威的官职, 薛道衡坐罪流放岭南。

高颎知道苏威不一定有结党营私的心思, 只是太爱经营名声。而且苏夔赢过郑译和何妥也不是因为苏威结党营私,而是苏夔在乐理上的造诣确实赢过这两人。

苏夔在获罪之后著十五篇《乐志》,再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把郑译和何妥驳得体无完肤。世人皆暗中笑话郑译和何妥。

后来隋文帝冷静下来后,也察觉苏威确实没有结党营私的心思, 一年后起复苏威,并将当时因苏威结党营私案获罪的大臣诏还, 薛道衡也在此列。

此后薛道衡获得了隋文帝的信任,逐步高升,为隋文帝执掌枢要笔墨。

薛道衡与苏威可谓是同苦过。比起只是免职的苏威, 薛道衡流放岭南更加凶险。他们回到朝堂之后, 关系自然更加亲近。

当时人总传言薛道衡文人脾气尖酸刻薄, 得罪了很多人。其实薛道衡对朋友是极好的。他心胸坦荡, 身居高位的同僚反而特别喜欢与薛道衡为友。

比如薛道衡与杨素就是好友。

杨素常为薛道衡写诗,隋文帝时期写了《赠薛内史诗》《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两人关系好到隋文帝因忌惮位高权重的杨素,不敢让薛道衡继续执掌枢要笔墨,将薛道衡外放的程度。

杨广继位时,即使薛道衡那时对与杨广交好的杨素颇有微词,但杨素仍旧将薛道衡当作最亲密的朋友。

他快死之前连给儿子的遗书都没写,一口气写了整整十四首《赠薛播州》,当作给好友的遗言。

这十四首《赠薛播州》一改杨素之前旖旎词风,词气宏拔,气势磅礴,是杨素一生中最顶尖之作。

薛道衡悲伤评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

与野史小说中常爱送人侍妾的心胸宽广形象相反,杨素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当权时常党同伐异。

能被杨素视为挚友,说薛道衡不会做人,言过其实。

高颎和李世民、李玄霸说起往事。

他提到了曾经的杨素,曾经的苏威,提到了薛道衡和杨素、苏威的友谊,提到了杨素死前为薛道衡写的十四首《赠薛播州》。

人老了,回忆过去时总容易伤神。

杨素也是由高颎举荐做官,却为了帮助杨广夺嫡捅了高颎好几刀。高颎在杨素死时因为太过快乐,装不出悲伤的模样,只能装病不去丧礼。

但现在提起曾经的杨素,高颎竟然也为杨素晚年风光下的凄凉落下泪来。

与高颎一起从北周一路走来的老臣越来越少,他的敌人和朋友都逐渐身影淡去,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寥寥数人同行。

薛道衡在这寥寥数人中,苏威也在。

高颎知道以苏威的性格,大概率没有落井下石。

他只是默默地听着,默默地隐瞒。

他只是什么都没做。

但苏威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他虽重声望,但性格生性乖僻,遇到自己不认可的事,哪怕对着隋文帝都会发怒,所以官路才会几起几落。

高颎不明白,新帝继位之后,他熟悉的了解的为何全部都变陌生了?他悲从心来,潸然泪下。

李世民和李玄霸一个递帕子,一个递水,安静地聆听老师的倾诉。

高颎离开时,神色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只有眼眶略有些红肿。

他叮嘱道:“此事我会处理,你二人不可再向其他人提起,无论是薛玄卿还是宇文公辅,都不可以透露。”

李世民和李玄霸应下后,高颎仍旧不放心,再三叮嘱之后才离开。

目送高颎离开后,李世民叹道:“苏威和薛公都是老师的友人。”

李玄霸:“嗯。”

他只想到薛道衡对高老师推崇备至,以高老师的性格,应该与薛道衡的关系不错。没想到苏威与高老师、薛道衡也是友人。

仔细扒拉一下史书,好像史书中简略的记载中确实有相关蛛丝马迹,只是他忽视了。

“不过我也算明白,为何陛下会忌惮老师了。”李世民小声道,“朝中贤能的高官,大多都与老师有旧,不少人还欠着老师举荐之恩。”

李玄霸点头:“是啊。朝中不少人都欠着老师恩情,所以他们都盼着老师死呢。”

李世民:“啊?!”

李玄霸心平气和道:“欠的债太多,可不就盼着债主死?”

李世民:“……”他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解读方式。

李世民抱怨:“你的思考角度总是很奇怪。我本来想说,虽然老师确实厉害,陛下忌惮老师情有可原,但这也显得陛下心胸狭隘,底气不足,身为皇帝,居然认为还不如一个已经快要致仕的老臣。他大不了让老师致仕呗。你怎么会想到‘盼着债主死’那里去?阿玄,不是哥哥我说你,有时候你的想法真的很偏激。这世间还是好人多,你不要……唉?你跑什么?”

李玄霸捂耳朵。

二哥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全是“这个世界充满爱,阿玄你要阳光起来”的陈词滥调馊鸡汤,李玄霸最不乐意听这些。

李世民小跑着跟上李玄霸,提高声音道:“阿玄,你越不爱听,我就越要说,站住别跑!”

李玄霸捂着耳朵拔腿就跑,李世民在后面一边追一边继续大声唠叨。

窦夫人正好出来问李世民和李玄霸晚上想吃点什么,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当柱子绕。

窦夫人一手拽住一个孩子的后衣领:“别绕了,我眼睛都花了!你们又在闹什么?”

李世民叹气:“是阿玄的错,我就说他几句,他居然捂着耳朵逃跑!”

李玄霸道:“啰嗦。”

两人说着说着,吵了起来。

窦夫人见二儿子和三儿子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争吵,颇有些哭笑不得。

二郎和三郎太容易争吵,每日都会因一些小事吵架,窦夫人有时都不知道该说这两个孩子感情是好还是不好了。

……

李玄霸没有偷听到杨广和苏威的谈话。他们俩的谈话是记录在史书中的。

这种私下谈话,谁知道史官怎么记录下来。但李玄霸确定苏威确实和杨广有过此番对话。

据薛收说,他的父亲在回京之前,苏相曾给他的父亲写过许多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