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314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314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李世民要征河东,只能带着这支大唐最后的精兵,自己到河东征粮。

在奠定胜局那一战,李世民三天未卸甲,两日未进食,每日追击二百余里,只留了一只羊在关键一战前与众将士一起分食,鼓舞士气。

河间郡公刘弘基拉着李世民的马劝说,“深入不已,不爱身乎”?

李世民回答,“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

李玄霸想着历史中唐太宗说的这句话,深吸了一口塞北的凉气,才冷静下来。

后世李世民一生中有许多有趣的小段子,比如到张难堡时守军不敢开门,李世民脱下头盔说“是我”,堡内守军这才喜极而泣地开门迎接。

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小段子后面还有一句话,“左右告以王不食,献浊酒、脱粟饭”。

李世民在和全军分食了那只羊后又是许久没进食,一直到了张难堡,才吃到一顿浊酒糙粟的饱饭。

唐太宗,小秦|王,他身上最“苏”的点大概是如此——自己练兵,自己打仗,自己搞后勤筹粮,自己做完所有的事。

可就算李世民的精力无限,他也不可能同一时间,做不同的事。

所以当为了不贻误战机,他没时间筹粮的时候就饿着,没时间养伤的时候就熬着。

然后,他就这样饿着伤着熬着,将地和兵都已经快败光,马上就要离开逐鹿天下舞台的大唐,重新拉回逐鹿天下的舞台上,并给后世人留下一个“这是不值一提的碾压局”的印象。

那可真是太苏了,苏得李玄霸牙痒痒。

李玄霸很庆幸自己只是一个“太宗黑”。

一个正常将领正常打仗的时候,都不会吃这些苦。除了李世民之外的大唐将领打仗的时候,也很少吃这些苦。

但李世民总是在“力挽狂澜”时才被派出来,后勤充足的顺风局用不上这位大唐最强的军事将帅。所以他打仗时后勤供应艰难,友军也无法支援,才只能这么熬。

“美强惨”最苏不过。唐太宗如果不吃这些苦,只剩下“美强”没有“惨”,大概以后世的评价就不够“苏”了。

若自己能做到,简直是“太宗黑”的巅峰时刻,自己可太骄傲了。

李玄霸暗自想。

为了完成“太宗黑”的终极使命,自己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时间太过仓促,需要抓紧。

因为卫怀王李玄霸,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逝世,享年十六虚岁。

现在已经是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十一月了。

李玄霸不知道明年自己会不会病逝。毕竟病逝这种死法,在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古代真的只能听天由命。

母亲病逝是感染疫病,不去涿郡就好了;自己病逝是先天体弱,这是出生就注定的病因,想抗争都无从下手。

只能听天由命了。

所以自己要趁着还活着的时候,多在“太宗黑”的事业上努力才行啊。

李玄霸胡思乱想一通,将“李世民河东之战”的细节仔细回忆了一遍,才继续在脑海里模拟这次的出使。就算自己熬不过死劫,二哥也绝不会再几天几夜不吃饭不合眼的厮杀。

房乔、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薛收都提前只认二哥为主,把父亲丢一边去了;娘亲还在河东之地经营了那么多“义庄”。

就是没有大唐支援,二哥也绝对不会再自己一边打仗一边愁全军上下吃什么。

哪来的傻逼君王让将领打仗还不提供粮草?二哥不是你儿子,早就哗变谋反了,父亲!

“阿嚏!”

李渊揉了揉鼻子,拿着诏书愁眉苦脸。

“郎君,陛下命你成为山西和河东慰抚使是好事,为何愁眉苦脸?”窦夫人疑惑道。

李渊叹气:“太子被斥责,与太子同守洛阳的我却被拜为右骁卫将军,领山西和河东慰抚使、太原留守,我总怀疑陛下是在给我设下陷阱。”

窦夫人想了想,道:“陛下忌惮太子,不愿意给太子论功。但洛阳防守一战总要给人论功,陛下才将所有功劳都给了郎君,破格提拔郎君。始毕可汗继位后,对大隋逐渐傲慢。陛下命郎君担任慰抚使,应当是想让郎君防备始毕可汗,可能不是阴谋。”

李渊道:“或许是吧。唉,不过我还是低调些为好。”

窦夫人道:“郎君只要深居简出,再多收受贿赂,换成鹰犬骏马送给陛下,陛下应当就不会忌惮郎君。”

李渊颔首:“为夫也是这么想。”

李渊又叹了口气,道:“我镇守一方,二郎也镇守一方,陛下应当不会让一家父子各自镇守一地。我是不是该让二郎主动上书辞去官职?”

窦夫人眼眸微微闪烁,道:“二郎刚立下大功。大隋如今能振奋人心的事很少,二郎此番大胜让陛下心中很是宽慰。现在提议提免了二郎的官,反而会让陛下难做。不如请求陛下命二郎乘胜剿灭吐谷浑残部,等尽了全功后,再将二郎三郎调到郎君身边为将。”

窦夫人笑道:“郎君身为慰抚大使,麾下当有虎贲郎将虎牙郎将效力。寻常勋贵人家中,父子兄弟也有许多同为将军和郎将者。”

李渊拍了一下脑袋,笑道:“夫人说得对。唉,我过于战战兢兢了。我这就上书。”

窦夫人待李渊离开后,叹了口气,赶紧悄悄写信,让人迅速送往张掖。

以二郎三郎的本事,河右之地可能已经快入囊中了,可不能被郎君耽误。

自己只能拖延,要如何破局,还得让二郎三郎自己想办法。

窦夫人又叹了口气,分外头疼。

李渊觐见杨广时,杨广果然如窦夫人所料,不仅没有夸赞李渊识相,反而很烦李渊给他找麻烦。

杨广私下对近臣道:“那李渊有什么本事?不过是凭借门荫和朕对他的信任才升任将军。只是在疲软的贼寇手中守下一座坚固的东都城,换谁都行。李二郎以八百骑破西海郡,才是大隋真正的将军。唉,可惜李渊是李二郎的父亲,朕不好越过李渊单独奖赏李二郎。”

裴世矩道:“唐国公担任太原留守,不过是继续守城而已。李二郎是陛下派往西域征伐和震慑有不臣之心的蛮夷的将领。大隋常有父兄在朝中为官,将领率兵出征的事。唐国公此举过于谨慎了。”

苏威皱眉:“陛下,不能将李二郎召回!中原民贼四起,杨玄感叛乱也还未平定。西域蛮夷无信,说不定会趁机生乱!”

宇文述虽是个擅长奉承的贪官,但也是知兵的老将。

他也赞同道:“陛下,吐谷浑残部是小事。始毕可汗对大隋逐渐傲慢,李二郎在河右之地,还能防备始毕可汗。陛下不仅不该召回李二郎,还该直接任命李二郎为行军大将,乘胜追击,夺回河源郡等被吐谷浑残部占领之地,以免吐谷浑残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