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453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453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孝”字大过天啊。

在杨侑胡思乱想时,李世民和李玄霸已经见到了再次借口出城巡游,实则偷跑的高颎。

“老师!”李世民笑着冲上去拥抱高颎。

高颎一脚向李世民踹来。

李世民躲开,委屈道:“老师为何踢我?”

高颎没有紧皱:“你刚扑过来干什么?你和蛮夷混久了,连中原的礼仪都忘记了吗?你难道以为你已经是蛮夷?成何体统!……”

李世民乖乖站着听训。

为什么他刚见到高老师就要挨训?唉。

李世民:【烦!】

李玄霸:【你活该,明知道高老师最为严厉。你从小到大就挨高老师的训挨得最多,你还想扑上去给高老师一个拥抱?你是想气死高老师。】

李世民:【忘了。】

他是真的忘了。挨训都是多久前的事了?他怎么会一直记得自己挨训的事。

高颎训了李世民一通后,才为李世民理了理凌乱的衣领和发丝,嫌弃道:“你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要随时注意仪容。仪容也是皇帝威严的一部分。”

李世民:“是,弟子知错。”

李世民:【才不。】

李世民:【烦。】

李玄霸:【二哥,你这是什么?虚心纳谏但“帝不听”是吧?】

虽然原本时空中的唐太宗确实是这样的人。

唐太宗以纳谏闻名,但一个有雄心壮志并且拥有相应能力的明君,都是极其有主见的人。他会虚心听别人的建议,但听完后还是以自己决断为主。

所以翻开唐太宗的传记,常看到唐太宗虚心纳谏,重赏纳谏者,然后“帝不听”。

谏臣(一般是魏徵)气得跳脚,继续进谏。

唐太宗虚心认错,下次还敢。

这样的唐太宗和我现在的二哥有什么区别?!

呃,二哥就是未来的唐太宗,那没事了。

李玄霸在心里嘀嘀咕咕,把自己的吐槽都说给李世民听。

李世民脸皮不断微微抖动,差点没忍住笑。

高颎一看这两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又在用自己不知道的方式交流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从小就这样,只有表面上老实。

高颎想起曾经手把手教导两人的经历,就心累。

“你年少时就擒获了吐谷浑可汗,这次更是一战擒拿两位突厥可汗,纵观史书,你的功绩也首屈一指。”高颎训完后,还是夸赞道,“二郎,干得很好,老师为你骄傲。”

李世民屈起食指揉了揉鼻子,不好意思但得意地笑道:“我确实厉害!”

高颎无奈地笑着叹了口气。

二郎真是从小到大一点都没变,一直这么自信。他看向过分瘦削的李玄霸,眼中心疼之意快要满溢出来。

不,是已经化作泪水溢了出来。

高颎抚摸着李玄霸的脸颊,哽咽道:“怎么瘦成了这样?身体还没好,就好好待着休息,怎么跟着二郎东奔西跑?没什么比身体更重要。”

李玄霸乖乖让老师抚摸,道:“老师放心,我的身体已经大好,只是脸上的肉还没养回来。这几年多吃一点,很快就会养好。二哥打仗太爱亲自为先锋,我不在他身边,没人拉得住他。”

高颎立刻转头,恶狠狠地瞪着李世民。

李世民脖子一缩。

高颎训斥道:“我早就告诉你,你是主公,是将帅,不要把自己当斗将!虽然我知道你亲为先锋可能最容易克敌制胜,但宁愿不速胜,宁愿多死一倍的人,也没有你的命重要!”

李世民嘀咕:“老师,你这样说会动摇军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一定小心!”

李玄霸告状:“老师,二哥一定是在想,现在敷衍过去,以后照旧我行我素。”

李世民瞪圆了眼睛:“阿玄!闭嘴!我才没有!”

高颎扶额,眼泪被两个弟子气了回去。

两个弟子样样都好,就是气人!

还好他们不在身边,否则自己觉得活不到现在,早就被两人气死。

“行了,别吵了。你们现在的计划如何?”高颎打断双生子的斗嘴,道,“若是你们想取大兴,必须与我打一场。”

李世民瘪嘴:“那群人是想要大隋忠臣的名望?”

高颎淡然道:“他们除了大隋忠臣的名望,还有什么本事能在新的朝廷立足?你要理解他们。”

李世民不高兴道:“我理解,但不想让我的兵在这种无聊事上丧命。”

高颎道:“为君者,不可意气用事。”

李世民低下头道:“我知道。”

高颎道:“李渊已经称帝,你只能争夺太子之位,所以必须要有他压不过的功劳。这个大兴城,你必须取。”

高颎想起这件事就一肚子气。

李渊你是不是有病啊?明明看到杨广已经众叛亲离,你再等等,看看局势再起兵行不行?杨广又没有逼迫你,你那个太原留守当得很安稳,有那个必要匆匆起兵吗?

高颎以为李渊做好了准备才如此心急,但他看太原情况,李渊刚与民贼作战失利,自己伤势未愈,麾下兵卒也还没有做好谋反的准备,后勤什么的都跟不上。

李渊刚走出太原城不久,刘武周攻占汾阳宫,他后方就出了问题。再加上尧君素等人围追堵截,且天降暴雨拦路,李渊只好退回了太原郡固守,带兵去平定刘武周,巩固后方。

现在天下大乱,四处都是战火。尧君素等人见李渊退回太原郡,没有攻打洛阳或者大兴的意思,便也退兵固守,先击退攻打洛阳的杨玄感。

大隋唯一的战略家高颎,一辈子遇到英明和愚蠢的对手无数,无论再英明或者愚蠢的决策,他都能猜出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但李渊这次举兵,他愣是看得一头雾水。

现在李渊被围太原郡,二郎三郎就无法自由出兵,只能千里迢迢从陇右跑到太原去营救他,不然就是不孝。

李渊是吃饱了撑着嫌弃二郎三郎给他创造的局面太好,人为制造困难吗?

高颎一直瞧不起李渊。

李建成眼界狭小,嫉妒自己两位弟子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李渊是个废物?就算李渊不像他一样给每个儿子都赚了个爵位,至少也给每个儿子赚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勋官吧?

高颎看着一位弟子带着几千隋军大败数十万突厥兵,将杨广从雁门郡救出;另一位弟子更是一战擒拿两个可汗,烧毁突厥牙帐,立下“燕然勒石”的旷古功绩。这才艰难地官阶提到了原本“开府仪同三司”的位置。他能不骂李渊废物?

哪怕李渊在吐谷浑和高丽战场上有一丁点建树,也不需要两位弟子年少时就要去砍草原可汗们的脑袋来赚功劳。有了高等级荫官的李建成也不至于因为嫉妒给两位弟子使绊子。

但他还是知道,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