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460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460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弟不一定愿意回到李渊身边。即使只是迟缓之计,但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能力天下皆知,如果他们全力帮助李渊,我们大隋有多少将领能挡得住他们?!”

群臣皆沉默。

小皇帝杨侗担忧地看向屈突通:“屈大将军也挡不住他们吗?”

屈突通没说打得过打不过,只叹气委婉道:“大汉如此强盛,封狼居胥者只有霍去病,勒石燕然者只有窦融。且霍去病和窦融都是大汉强盛时才能创下如此丰功伟业。”

杨侗双手抓紧了衣摆,苦笑:“那朕还有选择吗?”

他深呼吸了几下,稳住了自己颤抖的声音,全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静:“李世民和李玄霸是朕的表叔,曾对先皇有救驾之恩,朕相信他们对大隋的忠诚。不过封王还是过了,可封郡王。”

虽然杨侗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当群臣争论不休的时候,傀儡皇帝的话也能影响结果。

众臣拱手听从皇帝旨意,开始商议给李世民和李玄霸封什么郡王。

给李世民封陇西郡王是没什么异议,群臣讨论的是把李玄霸封哪。要知道,就算是名义上的封地,李玄霸也可以拉着他哥自己打下来。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离间就要离间得彻底,就瞅准李渊附近的地封。

于是乎,杨侗下旨,封李世民为陇西郡王,封李玄霸为太原郡王。

他们还想了个好主意,让默默无闻的李智云袭爵唐国公。

正在陇右剿匪的李智云:O_o???

第170章 忌惮的和忽视的

洛阳的使者突围传旨, 因李世民和李玄霸领兵在外,兄弟二人最后才看到旨意。

李智云离得最远,但居然是最先得到旨意的人。

他接完旨后, 对李昭傻眼道:“三姊, 我是唐国公了?”

李昭哭笑不得:“是啊, 五郎是唐国公了。”

李智云挠头:“我居然是唐国公了?”

周围人都忍俊不禁。

房乔和杜如晦因后勤压力愁云惨淡的脸色都短暂放晴了。

洛阳的决断逻辑上没有问题。

李渊已经谋反,自然隋朝就把他唐国公的爵位给削了。

小皇帝要拉拢李世民和李玄霸,并离间李渊和他们的父子关系, 两个郡王还不够,给李智云这个李渊的庶幼子封唐国公,不仅打了李渊狠狠一耳光, 也告诉其他李氏族人,李渊即使谋反了, 唐国公一脉也没有在大隋断绝, 朝廷不会牵连其他人。

随着这道封王的旨意,小皇帝还下旨释放大兴被下狱的李渊的亲戚。

李渊的亲戚也是陇西郡王李世民、太原郡王李玄霸、唐国公李智云的亲戚。既然杀了这些人也不能阻止李渊叛乱,不如把他们都放了,好显示朝廷的宽宏大量。

如果朝廷还能掌控局势,这些人自然是杀了比放了好。谋反的人都不重惩, 怎么以儆效尤?

但现在小皇帝连洛阳都出不去,就算明知道是饮鸩止渴, 也得先喝一口。

何况现在已经大乱,就算还有人谋反,那也是在反王反帝地盘上割据。天下越乱, 洛阳小朝廷才延续得更久。所以就算有更多的人谋反, 对隋朝而言也已经无所谓了。

房乔等人能理解洛阳那群人在想什么, 但看见李智云莫名其妙成了唐国公, 还是忍俊不禁。

李智云回过神后乐道:“哈哈,我是兄弟中唯一当上唐国公的人!我能吹嘘一辈子!”虽然哥哥们已经封郡王,以后还能当皇帝和亲王,你就说他们是不是一辈子和唐国公这个位置无缘了吧!哈哈哈哈哈!

李智云得意道:“可惜二兄三兄不在,我没办法炫耀!”

李昭揉了揉已经长大的幼弟的脑袋,宠溺道:“怎么不能?写信去炫耀。”

李智云重重点头:“好!”

陇右沉浸在一片欢快气氛中,骗招安的豪强、盗贼的劲头更足了。

房乔、杜如晦:凸!

李渊也得到了消息。

他得到消息的时候,薛举已经到达了太原郡。

李建成看到薛举只带了一千骑兵来后,满脸愤怒,正准备转头向父亲告状,却见父亲露出惊喜的神色,把话咽了下来。

李渊迎向薛举,称赞道:“这就是二郎的玄甲军?不愧是能勒石燕然的精兵!二郎有多少玄甲军?”

薛举拱手道:“不到三千。在敦煌战场上损失了近一千。”

李渊神色一黯:“二郎辛苦了。”

薛举没有回答李渊,继续道:“现在陇右多地反叛,东西突厥各自扶持贼帅进攻陇右,若冠军侯离开陇右,陇右之地定会尽失。所以冠军侯差遣末将带领一半玄甲兵前来援助。”

李建成不悦道:“李世民怎还以大隋爵位自称!”

薛举瞥向李建成,目光如炬。

李建成被薛举一瞪,居然不由自主后退半步,被薛举气势震慑住。

薛举收回视线,继续对李渊拱手:“冠军侯并未谋反,所以才能镇得住陇右。陇右边军对冠军侯忠心耿耿,是因为敬佩冠军侯和李大夫千里救驾,精忠报国,乃世上一等一的大英雄。”

李建成又看向李渊。

李渊眉头紧锁,但没有生气。

他看得出来,薛举的怨气很重。这件事李世民之前的来信中提起过。

二郎和三郎能短时间内掌控陇右,就是有大隋忠臣良将这个身份。虽然他们吸引的人中有不在乎大隋,只忠于两人的投机者,但两人毕竟过于年少,这样的人不会多,且大多先投向自己,再前往二郎、三郎处。

谁都知道若将来唐国公府能成事,自己肯定是皇帝。就算他们想要在未来的储君身上下注,也得先在自己面前混个眼熟。

所以李渊和李世民在信中已经商议好,等杨广死后,李渊再以“勤王”“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他们先合流攻占西京,把陇右、关中、山西连成一片,到时局势已定,就算他们身边曾经有忠于大隋的人,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大势。

起兵不宜迟也不宜早。李世民与西突厥的敦煌之战还未结束,他也还未扫清山西匪患。他们都需要先巩固根据地后,再起兵争夺天下。

可惜大郎太过心急,居然放出了自己谋反的消息,逼得自己伤势未痊愈,根据地还未稳固,就不得不仓促起兵。而二郎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李渊心中叹息。

薛举虽然表情难掩不满,还是英勇杀敌,替李渊把刘武周击退,夺回了太原郡北边不少县城。

庆功宴时,李渊授意好朋友裴寂灌醉薛举,打探陇右的真实情况。

不是李渊信不过李世民,他只是信不过薛举。

薛举喝醉之后,抱着酒坛子号啕大哭。

“将军与我们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