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599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599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据回来报信的丫鬟说,自家珠娘把嫂子的发髻都扯歪了,看来她们也争吵了一番。

李世民给弟弟割了几片肉,包在面饼里吃:“听说你让弟妹给观音婢送了些新奇玩意儿,你怎么没送我?”

李玄霸道:“一些如下棋般的简单博戏,你又不感兴趣。”

李世民笑了笑,没再说话。

他知道李玄霸是担心长孙康宁与后宫的陌生人合不来,所以做了些简单的游戏,让长孙康宁可以在后宫玩耍。

弟弟关心嫂子的事,说多了会惹人闲话,李世民见李玄霸不想多说,便不说了。

“你难道还担心我对你嫂子不好?”李世民只开玩笑道。

李玄霸道:“你当皇帝后肯定每日很忙碌。我多让珠娘教嫂子一些在宫廷里也能玩耍的游戏,她才不会想你。”

李世民笑不出来了。他发现弟弟就是故意给他添堵。

是啊,我在努力当皇帝,你不仅自己想偷懒,还要让观音婢也当着我的面每日都玩得开开心心。你们这是故意气我!

李世民把卷好羊肉的饼塞进李玄霸嘴里,让弟弟闭嘴。

“你说这次会顺利吗?”李世民也给自己卷了个饼,非常不讲礼节地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李玄霸将嘴里的食物咽下,擦了擦嘴,才回答道:“能。他们还敢造反不成?如果他们有造反的本事,就该和你争夺天下了。”

李世民笑得差点噎住。

……

李世民在晋王别邸住了三日才还朝。

难得看到皇帝陛下和晋王殿下又同时出现在朝堂上,许多朝臣嘴角和眼角都在小幅度抽动。

还有人将视线隐晦地投向魏徵。

所有人都知道,李玄霸是魏徵从晋王府硬拽出来的。

魏匹夫就是祸害!

上朝上了一半,在群臣惊恐的目光下,太上皇李渊居然出现在了朝堂上。

太上皇表示,我闲得无聊,这儒道佛的大辩论由我主持。

群臣看向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表示自己是孝顺的好儿子,父皇说什么就是什么。

群臣又看向晋王殿下。

晋王殿下表示自己是孝顺的好儿子,会协助好父皇。

群臣完全不明白,这父子三人怎么就变得父慈子孝了。太上皇不是抑郁成疾,马上就要薨了吗?!

太上皇都出现了,反对此事的群臣把话哽在喉咙里,只能艰难地咽下去。

民间有些皇帝陛下逼父弑父的小道消息。太上皇此番高调出现,这些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对皇帝陛下和整个李唐皇室而言,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太上皇这次出来做什么,谁也不能阻拦太上皇重新出现在人前。

他们又再次看向一副好儿子神态的晋王殿下,脊背生出寒意。

特别是最近被弹劾得焦头烂额的嫁女儿的那几家人,开始思索李玄霸煽动御史台围攻他们背后的用意。

还有人心中窃窃自喜。

一朝天子捧一朝世家。就像是当年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现在谁还吹捧他们?

“五姓七望”是北魏捧起来和南朝打擂台的世家。现在换了个朝代,是不是也该换个“几姓几望”?

关中郡姓素来羡慕山东郡姓的声望,不遗余力地想与山东郡姓攀关系。但若有机会把山东郡姓踩在脚下,他们也很积极。这群人明明私底下已经在和山东郡姓善谈亲事,现在却在朝堂上指责山东郡姓卖女求财有辱斯文,看得李玄霸差点笑出来。

哦,他已经在心中用各种夸张的音调哈哈大笑,吐槽关中郡姓不要脸。

李世民很努力地绷着脸,双手在膝盖上交叠,把手背都掐乌了。

他现在才意识到,阿玄上朝会给他带来怎样的痛苦。

李玄霸所在的位置,正好把他笼罩在心声范围内!

求求你别再嚷嚷了,我快憋不住笑了!李世民又掐了自己一把。

李玄霸:【二哥,你信不信,虽然现在他们吵得厉害,下朝后他们仍旧会继续推动联姻。】

李世民:【信。】

李玄霸:【脸皮真厚啊。快把写《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我,我要把它写进去。】

李世民:【啊?】

李玄霸:【你让我写你的起居录,我就偷偷把起居录写了什么告诉你。】

李世民:【好!】

李世民:【呃……】

李世民:【算了。】

李玄霸疑惑:【为什么?你不想看?】

李世民给了李玄霸一个“你还问我为什么”的眼神。

阿玄如果负责起居录,肯定会在起居录里添油加醋,自己让阿玄改掉,阿玄还会拉着众人大声嚷嚷“这里有个昏君要改史”。为了不把自己气死,这个工作绝对不能交给阿玄。

房乔等人一看李世民和李玄霸在眼神交流,就知道这兄弟二人在干什么。

他们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魏徵在考虑,自己把李玄霸请回朝堂,是不是他人生最大的错误。

朝堂吵了一整日。

中途李玄霸就借口身体不适,在李世民怨念的目光下,到隔壁偏殿睡觉去了。

当李玄霸离开的时候,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李玄霸的朝臣都很无力。

李玄霸一手掀起惊涛巨浪,却在他们争吵时一言不发,甚至拍拍屁股去休息了。他们很想弹劾晋王殿下,但连皇帝陛下都拿晋王无可奈何,他们又能做什么?

此刻不知道多少人心中生出感慨,如果陛下和晋王生出间隙就好了,如果陛下猜忌晋王就好了,如果……如果晋王的身体没有这么差,陛下肯定就会忌惮晋王了吧?为什么晋王偏偏是个病秧子,还是个命硬的病秧子?

晋王李玄霸,真该死啊。

等楚王被“解送”回京后,李玄霸就更闲了。他明明是宰相,但既不上朝也不按时当值。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都说了,晋王自幼体弱,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他们还能弹劾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不成?

这时候群臣才发现,皇帝头上有一个半点不能自己拿主意的太上皇也不是好事,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啊!

无论群臣再怎么膈应,对李玄霸命硬的抱怨再怎么与日俱增,惊涛骇浪还是一日一日地向前推动,直到狠狠地拍在了岸上,水花四溅。

在太上皇的主持下,继北周后,大唐再次在此召开儒道佛辩论。

李玄霸雇了文吏实时速记辩论过程,当晚整理成册,顶多第三日就能印刷出册,拿到市集上贩卖,美其名曰“官方告示”,敛财无数。

朝中有人大骂李玄霸趁机揽财,李玄霸却转手把钱投入了汤泉宫的以工代赈建设中。

李世民以“这是为太上皇尽孝”为借口将此事按下。群臣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