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分卷阅读644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分卷阅读644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17 20:24:41 来源:gegedan

民。”

“农田少了就开垦,江河泛滥就治理,蚊虫过多就扑灭,百姓未开化就去教化。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能用’瘴气‘二字一言以蔽之,称呼岭南为蛮夷未开化之地,便撒手不管了?”

“若这样,成都和江都也不是如今繁华模样了。”

薛道衡的脸上又浮现笑容。他看向李玄霸又骄傲,又慈祥。

李靖和冯盎见李玄霸突然正经起来,先有点不习惯,逐渐也听得入了神。

虽是江水以南,现在正值隆冬,以李玄霸的体质仍觉寒凉。

他仍旧披着点缀着白毛领的大氅,只是没有套上袖口,让大氅自然地挂在肩上。

当李玄霸侃侃而谈的时候,大氅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仿佛与他的神情一样雀跃。

“晋朝才第二代皇帝天下就已经混乱,算不得真正的大一统王朝;隋朝只有短短不到四十年,不过昙花一现。我大唐却有几百年国运,是自大汉之后再一个强大的大一统王朝。生在这个时代的士子们,定是有许多机会留下与汉时先贤齐名的贤名。”

“汉时先贤在什么地方留下美名?不仅是打下更多的疆土,更是将更多的疆土化作中原文化经济繁盛之地。如空白的纸张才能作画,未征服的外夷才能让武将成为名将,未开化的疆域才能让文臣们成为拥有教化之功的千古名臣。”

“汉时在边疆手握军政大权的称封疆大吏,是拥有极强能力,且得到皇帝极度信任的臣子才能担此重任。大唐理应与大汉一样,而不是与魏晋乱世一样。”

“陛下派遣贤臣来岭南是为了让岭南也变得如江南一样繁荣,而不是流放臣子来送死。所以我此番前来,便是把朝中公卿的顾虑打消了。”

“瘴气究竟是怎么回事?能不能预防?水土不服如何避免?怎么让北方的士子也能安全度过任期?派遣与岭南较近的江左士子赴任岭南会不会更合适?”

李玄霸停下脚步,对一直沉默地跟随着自己的宇文珠作了一揖:“此次来岭南责任最重的不是我,而是太医丞宇文珠。朝中与我同年龄的公卿中,恐怕没有比我身体更弱的人了。如果我能安然无恙,恐怕公卿也不会再惧怕岭南的瘴气了。”

宇文珠对李玄霸回了一揖,浅笑道:“下官定竭尽全力,解开瘴气之谜。”

李靖和冯盎这才注意到晋王妃身穿的居然是太医署官服。

穿什么衣服本该最为显眼,但他们都不会将视线落在别人的女眷上,便无意识忽视了。

薛道衡倒不意外:“我见跟随你的官吏多是太医,就知道你要做什么。孙医师仍旧在北疆奔波,不让北疆流行的骨蒸病蔓延到关中;岭南的瘴疠,或许只有你身边这位宇文医师能解决了。”

李玄霸却摇头:“解决不了,能了解就算不错了。”

薛道衡道:“你好像已经知道如何解决似的?”

李玄霸笑而不语。

薛道衡叹了口气,不再追问。

李靖和冯盎都是聪明人,从李玄霸的沉默和薛道衡的叹气中探知到了一点信息,赶紧止住继续深思,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发现。

李玄霸继续之前话题:“我得陛下旨意,将在交州开办官报。解密瘴气之事会刊登在官报中,岭南道的士子们皆可来信。这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既然有本事入京赶考,肯定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绝不会容忍别人将他们的家乡评价为祝发文身、人鸟共居之地。”

李玄霸抬头看向巍峨的城池。

“岭南的城池与中原的城池又有何差别?”

几人和他们身后的官吏、仆从,皆将视线投向面前城池。

李玄霸不想太过招摇,所以每当他们到达一座小城池准备休息的时候,就会提前下车,如普通士人一样进入城门。这里还不是大城,只是一座普通县城。

城门有卫兵把守,佩刀剑的士子与带着护卫的商人在城门口来来往往。小小的县城,只从城门处观察,便可看出繁华之态。

李玄霸对薛道衡拱手作揖:“岭南能有如今安定,薛老师一定居功至伟。”

薛道衡捋了捋胡须,虽神情得意,但嘴上谦虚道:“没有李将军和冯将军的支持,我一介小老儿,能做的事不多。说来我也曾经被流放岭南,对岭南还是挺熟悉,这次来岭南,就像是归乡一样亲切。”

李玄霸笑道:“早知道我就不该阻止薛伯褒来,好让他认认另一个故乡。”

薛道衡大笑:“对,就该让他来。”

师徒不顾旁人的视线,大笑着走进城门。

陈铁牛提前拿出令牌,可以不受卫兵检查便直接入关。

虽然卫兵不知道进入城门的是谁,只知道入城的是大唐中原来的官员,也露出惶恐的神情。

中原的大官入城,居然也会排队吗?

士子们早就看出这一群人来历不凡。有些人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似乎想要自荐。

但围绕着这群官员的护卫太多,他们不敢挤过去,只能望着人群叹息。

“不知道来者是谁?那言行举止一看就知道是中原大族子弟。”

“中原寒门士子来了我们岭南,恐怕谈吐也会被我们误以为是大族子弟。”

“不一样,不一样。气度完全不一样。”

士子们窃窃私语,连互不相识的人也聊了起来。

城里来了中原大族子弟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城,县令忙来拜见,却认出薛道衡和冯盎。

他想起朝堂最新的任命,看着坐在上首处的青年心里一突,话都说不利索了:“下、下官拜、拜见晋王殿下!”

李玄霸笑着起身扶起县令:“我见城里井然有序,百姓面有惬意之色,你是能吏,有何惶恐?”

县令抬头,眼有泪光:“这里是卑职的家乡,自先秦便已经置县,没有瘴气,真的没有。”

中原任官需要避开祖地,但在岭南等较为艰苦的地方,往往由当地士子担任县中官吏。

李靖帮助冯盎扫灭岭南不服的酋帅,中原颇负盛名的大儒薛道衡前来岭南执行教化,岭南士子人人欢喜。

当初江左不也被中原鄙夷?江左既已繁荣,是该轮到我们被重视了。

坏事传千里。大唐新任命的都督因岭南多瘴气对陛下毁诺一事被薛道衡等人知晓时,也迅速传遍了岭南官吏的耳朵,继而岭南汉人豪强们都知晓了。

他们期盼大唐对岭南资源倾斜,让岭南也成为如江左般繁荣之地。

虽然他们知道很难。岭南多山,治理困难,粮食产出也不容易。但岭南几百年来有无数士子南迁至此,即使比不过岭南,他们也希望摘掉自己头上蛮夷的帽子。

他们也读四书五经,也拜儒家先贤,也戴着头冠穿着广袖。

岭南有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