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只因心不寂 > 第十章 咸米饭

只因心不寂 第十章 咸米饭

作者:四三一十二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7 21:05:01 来源:耽美小说

青山楼桃花文会过去数日,当日最佳节目自然是张国伟的“龙吸水”,在场的人们又从不寂道长那里学习到了一个新鲜词汇——“人体喷泉”。据说这两门手艺日后被张国伟在青海城发扬光大,并从青海城逐渐传往各地,每逢聚会,便有好友们玩起这个游戏...

就算是不寂,也没想到“龙吸水人体喷泉”的影响力竟然超过了《侠客行》,真是对不住诗仙了。

......

这日,赵衡派人通知不寂二人,说是道观被已打扫干净,日用品也已备齐,二人可以搬去道观入住。不寂沿用了之前道观的一切,连名字都未曾更改,道观唤作《神清观》。

不寂二人行李甚少,只有一点换洗衣物,二人行至神清观外,只见大门外有二十余步宽敞台阶,拾级而上,大门有一主门和两个侧门组成,主门宽约两丈半高约一丈半,两侧们紧够过一二行人,主门两侧刻有一门联,右侧刻着“玉女已仙去,仙丘尚此中。龙吟山洞雨,鹤舞石坛风。”左侧刻着“异代流传久,浮生梦觉同。还寻炼丹处,云水夕阳空。”

道观占地约有两亩地,正殿有娲祖殿、三清殿,两侧有五祖殿、七真殿以及一个大的院子,正殿后还有厢房、客房、厨房、浴室和茅房等,可谓一应俱全,各殿均有香火炉和纳福箱,院子中还有一个四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四足石鼎,石鼎依然是上香用,鼎旁依然还是有着一个纳福箱,纳福箱即是募捐箱,供人投钱以求心安。

不寂看着这个道观四殿,远非他师从南华真人处所知的道观布置,心知这民间道观是建夏国后,玄门高人多次布坛讲道,朝廷和民众听闻后,口口相传,或有真,或有人们相信的真,于是各方道观由朝廷组织而渐渐形成,于朝廷来说便于管理,于个人来说祈求内心平静和信仰。

不寂带着武松在娲祖殿和三清殿上了香,随后去殿后厢房各自安顿,又和武松二人转遍了各个角落,厨房食品和厨具可谓是一应俱全,神奇的是厨房竟然还有个地窖,地窖最低处竟然还有一处冰房,这很是让不寂惊喜。

正转着,有衙役找到二人,告诉不寂‘道童’们已带到,随即三人去院子看看等待的道童。

十个高矮不一但全都瘦弱的小孩子整齐的站在那里,身上已然穿戴好了不太合身的道袍,各自手中还带了一个包裹,想来也是另一身换洗道袍,这帮孩子眼神里大多透露出对未知的戒备和担忧,有一两个或强装镇定或倔强抬头看着不寂道士。

“道长,这些孩子全都是赵大人从城中‘慈幼局’里挑出来的,最小的六岁,大的不到十岁,您看看怎么样,不合适的小人再送回去就是。”衙役说道。

“慈幼局?那是什么。”武松问到衙役,不寂同样面露疑问。

“回武宗师,那是城里流浪儿收容所,多是无家可归随流民流浪到青海城的,或是青海城内打婴儿时被遗弃的,慈幼局是管他们吃住并教他们简单识字和学伙计的地方,一般十二三岁之后就会驱离让其学会打工生存了。这慈幼局是杜城主仁慈,批文用一部分青海城财政赞助,但赞助最大的还是李氏,同时慈幼局出来的孩子也多是去了李家做工。”说到李氏,衙役偷偷看了二人一眼。

“官民一家亲,有几位大人和李家这等良善之家,是青海城之福。”不寂赞叹道,衙役随即松了一口气。

但显然慈幼局的伙食并不怎么样,看这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不寂面露不忍,比起他们来,婴儿时的自己便遇到了师傅,虽然这个师傅忒没正形,可他教自己识字和自立,教自己学道,也不知道师傅怎样把自己拉扯到懂事儿的。可惜自己学了一堆大道理,却修不出什么道果,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自己的路。

“对了道长,这十个孩童里有两个女娃儿,不知可行?如果不要,我再带她俩回去。”衙役躬身问道。

听到衙役这么说,最边上的年纪最小的一个小孩,钻进一个稍大点孩子的怀里埋住头,俩人都是目光偷偷注视那个看起来挺年轻的道士,眼神里满是无助和哀求,年纪小的那个孩子泪眼汪汪的,大一点的那个孩子则用力咬住了嘴角,其余孩童也都满含期望的望向道士。

“全都留下吧”不寂说道,都是苦命的孩子,看起来以后自己得多费费心了,毕竟照顾孩子这方面,目前看起来自己比武松靠谱许多,你看,孩子们一个敢偷看武松的都没有。

“道长心善,那此间事了,小人先行告退。”衙役向不寂二人告辞离去。

“你们几个小家伙,从今日起便把这里当做家,入我道门,当知道理,如是有缘,说不定你们几个真有能走上大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