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 第19章 忙碌的“双抢”

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第19章 忙碌的“双抢”

作者:宾汉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4-04-18 21:00:57 来源:耽美小说

在渡槽两端地势高的地块,生产队都种上了木薯和甘蔗。

渡槽的下面,是整个生产队地势最为低洼的地方。

这里形成了一大片水田,面积有好几百亩。

这坂田的地形呈北高南低,水源自北向南顺势而流下来。

现在,夏收刚刚结束。

接着,又要马上跟着种植第二季水稻。

已经收割了稻谷的田块,只剩下一小截的稻杆歪歪斜斜的露在上面。

没过多久,这些田块马上又要机耕犁耙。然后,再插上第二茬秧苗。

太阳在头顶暴晒着,一眼望去,仍然有几十个人在田里耕作。

有的人则用小型的手扶拖拉机进行旋耕,打田。

没买有手扶拖拉机的职工,则是用牛拉着耙田专用的木辊在打田。

当然,这种用牛来耕作的效率是很低的。

人家用机械耕作,可能小半天就旋耕和犁耙好一块田了。

如果是用牛来耕作田块,也许要用上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夏收夏种,在这个地方习惯称之为“双抢”,即抢种和抢收之意。

不管是用机械还是用牛来耙田,都要求必须把原来的稻杆和泥土打到熟烂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禾苗生长的要求。

最后,才用人工在打成泥浆的田里插上秧苗。

在杨辰还读小学的时候,每年的两个学期,学校都要放15天的“农忙假”。

与其说是放假,不如说是参加劳动,协助春插和秋收的抢种抢收工作。

实际上,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到了“农忙假”,学校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同去支援生产队的“双抢”劳动。帮助抢回农时,不耽误种植季节。

每年,一旦到了放“农忙假”的时候,没有哪个学生在心里面是不害怕的。

然而,再害怕也没有办法,你也不敢公开去反对。搞不好,还要被上纲上线。

害怕也好,不愿意也好,你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一起参加劳动。

参加劳动的学生,一般年纪都不大。一天劳动七、八个小时,有哪个受得了啊!

特别是插秧的时候,腰身一弯下去,要是想站直起来,都感觉到很困难。

这样繁重的劳动到了第二、第三天,大部分人的身体上就开始出现反应了。

当学生们弯下腰来插完手上的一把秧苗后,想站直起来让腰骨舒缓一下,得花上好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将身子挺直。

这时,准会有不少的学生说,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累得腰酸骨痛,就像骨架被人拆散了似的。

在那些已经耙好的田块上,小鱼小虾们早就已经被搅拌得晕头转向。

这时,常会有三、五只的八哥或白鹭鸟在水田里觅食,寻找它们喜欢的虫卵或蚯蚓之类的食物。

当做工的人离它们很近的时候,这些鸟儿才飞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继续寻找它们的美食。

爷孙两人走了约一公里远的距离后,才走出了农场的土地。接着,就进入到了农村的地界。

农场和农村的地界,其实并没有界碑之类的明显标志。

实际上大多是以一条水沟,一条田基或者一行林带来划定。

到了农村的地界,特别是旱地,农民则多是以种植桑树为主。

因为有老板来村里办了一个丝巢厂,由厂里负责收购村民家的蚕茧。

蚕茧经过丝巢厂拉丝处理后就送到江浙一带的工厂去深加工。

江浙一带的工厂再把收购上来的蚕丝加工成绸缎。

这些高档的绸缎主要是销往M国,市场前景还不错。

然而,一些没有劳动力种植桑树的家庭,只有种植甘蔗或木薯了。

县城里有一家日榨500吨的制糖厂,他们收购的原料甘蔗,就是由各公社的村民种植的。

不过,他们种植的作物品种不受上级部门的限制,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农村也有种植甘蔗的农户,他们的地块处于水源的上游。甘蔗在天旱时能够得到灌溉。所以,他们所种植的甘蔗单产都比较高,有的达到6吨或7吨。

而农场种植的甘蔗,平均亩产也就3到4吨这样。

两者相比,差别还是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