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都市青春 >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 分卷阅读371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分卷阅读371

作者:南湖锦鲤 分类:都市青春 更新时间:2024-04-19 13:58:12 来源:gegedan

四海,胡人逐汉占领北方的时候,也要能叫胡人大爷。

而现在王氏母女掌权又掌兵,名扬四方,他们当然也要见风使舵地顺从掌权者的喜好,高呼王刺史威风八面,霍少主少有大才。

哪怕这母女俩没有优点也要找出一万个优点夸,何况人家是真厉害啊。

王若彩就不用说了,一介已婚妇女,却能在流民南下时镇住江北,还组建起了十万大军,一统江北。

霍思城就更是前途无量了。

她在南慜帝三年谢恺的流兵作乱江右的时候率军接管建康,冷静治理,获得吴地一片赞誉的消息商人们哪能不知道。

想想自己说不定二十岁才敢自己带货去隔壁县,而人家霍思城,一个女子,才十七岁,就敢独自带兵前往建康,建立江右小朝廷和大将军谢恺对峙了。谁知道了不得暗地里说一句牛哇。

这个时代经历汉朝三百余年的儒学熏陶,儒家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思想已经根植在了大部分人的心里,对妇女当权的排挤和束缚也逐渐深入人心,如果专为统治者服务的腐儒思想再绵延兴旺一百年,那人们对母系的崇拜就将彻底被踩到脚下,但是他们偏偏迎来了乱世。

乱世是对父子君臣,三纲五常的修改版儒家政治规则的最大打击,腐儒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和礼教宗法在乱世的混乱百出.道德沦丧下显得过于渺小,也过于可笑了。

当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当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当“千里无鸡鸣,白骨曝于野”,当人不再是人,而是粮食,礼教宗法也就成为了笑话。

这是人吃人的时代,这也是弱肉强食的时代。

连胡人都可以统治中原,那女子当政掌兵,又有何不可?

对于这个时代的男人来说,女子当政带来的冲击并不比胡人掌管北方要强,甚至从利弊上来说,前者只会夺取一部分上层阶级的位置,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不相干,而后者,却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血泪和白骨组成。

下层的百姓奔忙于最基础的生存,他们没时间去讨论什么“牝鸡司晨”,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高级的词。

谁能让他们活,谁给他们带来希望,谁就是他们的神!

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商人们和中低层百姓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淮南乃至江北和江右都由女子掌权的现状,又继续将这种习以为常带到更远的地方。

南帝五年十二月,江北的政权终于迎来了它真正的敌人。

十二月十四日,青州刺史孔景阳在稷下学宫当着数千孔府百姓的面,公然诵念檄文叱骂北扬州刺史王若彩“牝鸡司晨”“不知羞耻”“致使江南大乱”“天下祸源,皆出此女”,又骂霍思城“年纪轻轻就在军中厮混”“淫.荡荒唐”“不修德行”,说最近几十年的天灾.**,母猪不产仔,地里不长庄稼,城里人乱穿衣服,都是这母女俩导致的,就是因为有这母女俩坏了规矩,带了坏榜样,才导致人心沦丧,礼教败坏。而至高至公的老天爷,早就看穿了这一切,才降下灾荒和瘟疫警告大家。

胡人入侵也是老天爷不满王若彩这个女人在家里乱伸手不尊敬丈夫,南帝被刺都怪霍思城就读国子监,王继作乱建康被抢,两座城市被谢恺屠城,也都是王若彩和霍思城母女的错,这一切都是她们引起的。

更可怕的是这母女俩还写了一本叫做什么《并阴滋殿》的邪书,上面记载着孤魂野鬼邪魔外道的邪术,谁看了从此就遭到圣贤的谴责,天上的文曲星再也不会保佑你们家,你们家的前途断了,再也不会出大官了。

然后他表示,自己作为圣人的后人,心地是非常宽容善良的,他代表圣人会原谅大家被王若彩母女蒙蔽的这段时光,因为一切都是因为王若彩母女这对妖魔鬼怪在作怪,大家中了她们的招才会被迷惑的。只要大家赶紧弃暗从明,就不会被圣贤和文曲星惩罚。

最后的最后,他呼吁全国的汉人团结起来,把这祸乱天下的母女俩抓起来,烧死,祭祀老天爷,一切都会好起来。

孔景阳这厮,是在胡人打进青州,其他孔家人纷纷表示要以死明志绝不降胡时冒出来的。根据他自己对自己的介绍,他是某个孔家人的私生子,一直被寄养在外,遭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他对孔家有强烈的向往之情和保护之情,作为孔家人,他绝不允许孔家人被胡人伤害,所以他会忍受一切委屈,投降胡人的刘策刘大王。

最后他果然保下了孔家,还成为了青州刺史,统帅一方兵马,摇身一变,还成了上任家主的那早年走失所以没有记载的嫡长子,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孔家的一切财产和名望。

如今十几年过去,老人已逝,人们早忘记他当初是怎么当上青州刺史的了,人人只知青州有一位刺史大儒孔景阳。

他孔景阳发出的檄文自然也是至理名言。

檄文传到陆瑶耳朵里的时候,她正在拆妇好学院的来信。

江北政权的基础早已打好,如今她带兵镇守江右,江北则始终由母亲王若彩经营,妇好书院也始终屹立在霍家庄园内,一届届新生入学又毕业,到如今,妇好学院的最新一届学生已经排到了第十四届,总共有四万余名女学士从妇好书院毕业,前往了陆瑶治下的无数个岗位,为陆瑶掌舵的这艘巨轮发光发热。

而十三年过去,陆瑶手里除了有一支熟读经典.通晓政事,每个人都至少有一年半以上担任乡长经验的女官团队,还有一支每人至少有一年半以上学堂教学经验女教师团队,一支至少有两年以上治病救人经验的已经细分成了医.药.术三个专攻方向的医者团队,一支专攻百工匠作的墨子班团队,一支研究农作物品种改良的农学团队,一支走南闯北的商人团队,以及最后,背着包袱满地跑的化工团队。

有些体系一旦建成,就会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向前运转,陆瑶花了整整七年呆在江北制定.纠正妇好书院的人才产出体系,到她离开江北前往建康,它总算像一株被浇灌成熟的庄稼,开始源源不断地给予陆瑶人才的回报,即使陆瑶不在,也能自行运转。

如今陆瑶在建康依旧遥控着妇好书院的发展,但是这时候,她已经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样样操心,点灯到半夜批改学生的卷子和作业,她有了更好的帮手,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一边为她这块不断产出人才的园子寻找新的施展之地。

妇好书院给她的总结汇报信也从以前的半月一封变成半年一封,每次汇报多了什么新的人才和成果,好让她为她们划定新的去处。

十二月底,也正是半年一次的汇报时间,陆瑶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妇好书院的老师们和博士们的成果,烛光下,眼底映着点点温柔笑意。

等看完,她拿起一个特质的红章,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