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北宋穿越指南为什么不写了 > 0015【男主人的书房】15

北宋穿越指南为什么不写了 0015【男主人的书房】15

作者:朱铭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9 01:05:46 来源:耽美小说

“好爽啊,就没洗得这么痛快过!”朱国祥端着油灯回客房,朱铭跟在后面伸胳膊抬腿,时不时还来一个体操动作。在山里转悠半个月,一路披荆斩棘,又累又饿,精神紧张。陆陆续续,还遇到猛兽和歹人,心理和生理都已绷到极限,如今总算可以暂时舒缓一下。洗澡可以放松,白天跟小孩逗闷子,同样是一种情绪宣泄。人类,终究不是机器。屋里有类似书桌的家具,朱国祥把油灯放好,转身打量四周的陈设。朱铭也在到处转悠,瞅见角落里有个箱笼,就是《倩女幽魂》宁采臣背的那玩意儿,忖度道:“这里可能是男主人的书房。”朱国祥捡起桌上一本书,封面印着《幼言杂字》。翻开细瞧,全是儿歌般的打油诗,皆由常用字组成,方便孩童学习简单字词。靠墙的床榻比较窄,可能用于读书疲倦了小憩。朱铭笑着评价:“男主人挺有格调,就几间茅草屋,居然辟出个专用书房,而且还有用来休息的小床。”朱国祥转身一瞧,出言制止道:“别乱翻人箱子。”“又没上锁,找本书读读。”朱铭从榻下拖出个木箱。掀开箱盖,里面全是书!而且为了防潮,箱底和箱壁都放有稻草。朱铭捡起几本查看书名,啧啧称奇:“书香世家啊,北宋的科举教材全在这儿。”“我看看。”朱国祥突然来了兴趣。科举教材被朱铭挑出来,剩下的书塞回箱子里。一共拣出七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孟子》、《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朱国祥仔细浏览完书名,说道:“果然跟明清不一样,不是考四书五经。”朱铭阐述道:“《论语》和《孟子》必考,宋人叫做兼经。另外五部叫做大经,选择其中一部学习即可。所以北宋后期的科举,只学三部经书就能上考场。”“那倒是简单,花费十年时间,三本书硬背也能背下来。”朱国祥点头道。“这是改革之后的,”朱铭说道,“在王安石变法以前,别说科举考试的书籍,就连科目都能让人头晕目眩。”朱国祥不解问:“科目”“你可以理解为某某专业,”朱铭解释说,“最好的专业是进士科,其他专业统称为诸科。什么九经科,什么五经科,什么三传科,乱七八糟一大堆,每一科的教材还不相同。”朱国祥问道:“王安石的变法成果,不是被政敌废除了吗”朱铭说道:“科举改革没有废除,因为在科举改革方面,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一致的。当时的名臣,只有一人反对,你猜猜是谁”“苏轼”朱国祥说出个名字。朱铭顿感惊讶:“你怎么知道”朱国祥说:“当时的名臣,我只晓得有王安石、司马光和三苏父子。”朱铭瞬间无语。“这么说来,苏轼倒像是顽固派了。”朱国祥说。朱铭详细说道:“苏轼对于科举改革,也不是全都反对,他只是反对取消诗赋。但这又属于改革重点,因为改革以前,诗赋在进士科的分量非常重。一首诗,一篇赋,这两样写不好,考进士肯定要落榜。”朱国祥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文学作品选官诗赋改成了啥”“申论。”朱铭吐出个现代词汇。“呃……好吧,非常合理。”朱国祥做出最终评价。苏轼,还反对试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选出道德败坏者。朱铭随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书桌前,借助油灯的光亮翻看。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东汉经学家赵岐做注解。朱铭只读过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学时囫囵翻了几章,就扔进抽屉里吃灰尘。后来搞自媒体,为了做理学系列视频,他把《四书集注》都翻烂了。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长进,可惜点击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严重,因为客观评价朱熹会被键盘侠拉黑。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学家。《三经新义》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确立为科举唯一指定工具书。司马光后来得势,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说》给禁了,依旧允许考生引用《三经新义》来答题。无他,这三本书太厉害了!甚至后来朱熹写《四书集注》,也是沿着《三经新义》的路子在走。朱铭快速翻找完全书,发现书里夹着许多小抄。除了王安石的文章,还有二程、张载、司马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都是对《孟子》经义的阐述。朱铭感慨道:“这本书的主人,看来是真心向学啊。”古代资讯传播缓慢,书籍扩散也受地域限制。想收集到各家之言,就必须四处游学,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朱国祥却没心思看书,他已经坐到了床上。被褥面子明显是麻布做的,但并不粗糙,而且异常柔软,也不晓得用了什么工艺。被褥里子同样软软的,朱国祥以为填充了棉花,但仔细去摸,又有类似秸秆的玩意儿。研究半天也搞不清楚,朱国祥忍不住问:“古代用什么填充被子”“棉花。”朱铭还在看书。“除了棉花呢”朱国祥问。朱铭说道:“有钱的用羊毛、鹅毛、鸭毛,没钱的用稻杆、麦秆、芦花,反正是能用啥就用啥。”朱国祥缩进被子里问:“看书半天有啥发现”“没什么特别发现,这本书的主人做了很多小抄。”朱铭说。朱国祥嘱咐道:“睡觉吧,省着用油,对眼睛也不好。”朱铭把书塞到箱子里,俯身推回榻下。吹灯睡觉。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穿越以来担惊受怕,还没有睡过囫囵觉。等朱铭睁开眼睛,已是第二天的半上午了。朱国祥正在穿衣服,有些短小,凑合着穿。鞋子也是这家男主人的,朱国祥脚大,后跟提不上来,只能当拖鞋趿拉着。朱铭打着哈欠穿衣,睡眼惺忪出门,发现自己老爸正在漱口。“就咱俩”朱铭问。朱国祥把嘴里的水吐出来:“一个人都没见着,估计是干活去了。”说着朝院中指去,“还有那匹马。”马儿昨晚喝了盐水,看上去精神了许多,冲朱铭摇头晃脑打响鼻。又过十多分钟,严大婆挑着木桶回家,桶里还装着父子俩换下的衣服。“朱相公,朱大郎,昨晚睡好没”严大婆笑着打招呼。朱国祥说:“托老夫人的福,睡得很踏实。”严大婆拿起朱国祥的西裤,裤子已经洗得干干净净,她无比好奇地问:“朱相公,这是什么料子又不像绢布,也不像棉布,结实得很,价钱怕也贵得很。”“已经破了,不值几个钱。”朱国祥哪知道裤子是啥材料。严大婆热情道:“裤腿破了好几处,等晾干了,俺寻块好布给朱相公补上。”“多谢!”朱国祥连忙说。严大婆开始架竹竿晾衣服,晾到朱铭的恤时,又自言自语道:“这个小人印得精细,印染匠可花了不少心思。就是脸不好看,说不出来的怪,怪得很!”朱铭忍俊不禁,他喜欢贴身穿恤,而这件恤的正面,图案是某位明星在唱跳打篮球。至于明星的脑袋,换了张姚明囧笑熊猫脸……晾好恤,严大婆又晾小裤衩。朱铭尴尬到了极点,那裤衩子是他的,穿了半个月实在够脏。掩饰尴尬有很多种方法,朱铭选择可以装逼的。他回屋拿出《孟子章句》,坐在屋檐下认真阅读,以此体现自己是个酷爱读书之人。严大婆见了,对朱铭印象更佳,目不转睛一直注视,似乎看到自己死去的儿子。曾几何时,儿子也这般年龄,也是坐在屋檐下读书。严大婆的脸上浮起笑容,笑着笑着便流下老泪,横袖擦拭泪花走去厨房做饭。朱国祥跟着去厨房帮忙,严大婆一番推辞,最后让他坐在灶前烧火。手握火镰,朱国祥打了老半天,火星倒是溅起不少,可就是不能把柴给引燃。趁着严大婆去淘米的空隙,朱国祥飞快掏出打火机。还是现代科技更好用啊!饭菜快要做好的时候,沈有容带着孩子回来了。这年轻俏寡妇,穿着身粗麻布裙,挑着好大一捆柴,背上还有一筐桑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小屁孩儿白祺跟在后面,也担着两捆小柴,一边走路还在一边背“人之初”。朱铭赶忙放下书去迎接:“沈娘子,让我来吧。”“已经到了。”沈有容说。朱铭只得把院门打开,从小孩儿身上接过柴禾。沈有容卸下两捆大柴,解开绳索,整齐摆放在厨房外的屋檐下,又将一筐桑叶搬去蚕房里。她拍拍手上的灰尘,有些难以启齿道:“大郎,那《三字经》的许多典故,俺以前也没学到过。你能不能……能不能给祺哥儿讲讲《三字经》”似乎觉得太唐突失礼,又连忙补充说,“在砍柴的时候,俺已让祺哥儿把开头几句背熟了。”“应该的,总不能白吃白住。”朱铭乐呵道。(:难道大家忘了,穿越前朱铭直播时的沙雕言行他闲下来的时候,本来就是个沙雕,跟小孩逗闷子纯属恶趣味。另外,主角父子都不会入赘。)(求票,求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