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北宋穿越指南为什么不写了 > 0062【王霸道】62

北宋穿越指南为什么不写了 0062【王霸道】62

作者:朱铭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9 01:05:46 来源:耽美小说

“啊!!!!!!”祝家内院,不时传出凄厉的惨叫声。刑讯逼供,自然要让专业人士来,朱铭和向知县宅心仁厚,他们是万万下不去手的。向知县焦急的走来走去,不时朝里面看上两眼,生怕那两个老贼真不知情。朱铭却从容安坐,一直在闭目养神。估计已经走乏了,向知县也坐下来,扭头朝朱铭看去,竟然生出几分钦佩之心。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文可贯通三经,武可统兵杀贼,此时此刻还能保持淡定。如此沉稳气度,向知县还真没见过几个,此子今后必有一番大作为!其实,他想岔了……朱铭就连钓鱼都静不下心,哪来的什么沉稳气度昨晚跟几十个男人睡大通铺,被臭脚丫子熏得失眠,今天又率队厮杀累得够呛,朱铭只是在趁机补觉而已。并非假寐,真睡着了。朱铭别的本事没有,就那神经足够大条,完全可以称得上没心没肺。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个老贼已经废了,只求能够赶紧死掉。仵作带着狱吏出来,低声对向知县说:“望江里,安水坝村,虎头岭下,祝宗道的母亲、兄弟和妻儿都在那里。县城这边的浑家,是他招安之后娶的,原配一直没死,长子都已经六岁了。村中大户姓钟,祝宗道造反的时候,就把钟大户全家杀了。如今更是霸占其屋,全家改名姓钟,自称是钟大户的族亲。”“好個祝二,果然还有巢穴!”向知县心头狂喜,对仵作和狱吏说:“你们明日到县衙领赏,今晚且回家安歇。”“谢过县尊!”三人躬身告退。向知县还在那儿高兴,喜滋滋来回踱步,总算想起还有正事要办:“朱贤侄,朱贤侄……”“哈!”朱铭打着哈欠睁眼,问道:“贼人招了”向知县说:“招了,贤侄快去召集人手。不需太多,二三十人即可。”可怜这位县太爷,朝廷不准私养幕僚,身边连个帮忙谋划的师爷都没有。他就带了两个忠仆赴任,剩下的奴仆,全是在西乡县雇佣的。县衙又被祝主簿和白二郎盘踞,诸多衙吏不值得信任,如今办事还要请朱铭帮忙。毕竟朱铭是外乡人,听口音就知道,缺乏根基可以合作。朱铭径直返回弓手校场,把自己的三十多个室友叫醒,除了张广道和白胜之外,都是来自上白村的村民。众人前往南城门,向知县已经准备好了,身边还跟着两个忠仆。“打开城门,本县要连夜抓捕祝宗道的余党!”向知县喝令道。门卒打着哈欠,磨磨蹭蹭将城门开启。码头停靠的几艘商船也遭殃,被向知县强行征用,连船夫都被一并带走。今晚可没有大月亮,夜里漆黑一片。好在这已经不是汉江,而是汉江的支流,河水流速相对平缓,借助灯笼的光亮也能勉强行船。朱铭盘腿坐在甲板上,望着黑乎乎的河面发呆。穿越前,他只是个自媒体博主,赚点小钱也全都花出去了。他没啥大志向,得过且过,稀里糊涂。这些天经历的事情,对他而言惊心动魄,夜间杀贼也还罢了,今天可是白昼当街厮杀。先前很累,没心思多想。小憩一阵,河风一吹,脑子瞬间清醒无比,难免生出来各种情绪。自己好像变得奸猾冷酷了,跟这傻逼知县同流合污,而且还时时刻刻投其所好。接下来,更是要杀人越货,虽然杀的是反贼家人,抢的都是一些不义之财,但还是让他感到颇为唏嘘。穿越一场,我到底在追求个啥争霸天下做皇帝吗还是力挽狂澜,保住汉家江山又或者,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些我的底线在哪儿忽地,朱铭想起王安石的《王霸论》,那是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总纲。孔子只讲仁义,不分王道与霸道,但其言语更倾向于王道,内圣而外王。从孟子开始,尊崇王道,鄙视霸道。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仁义之心,而不在于是否行仁义之举。荀子沿袭孔孟思想,又更进一步,王者争取人心,霸者争取友邦,强者争取土地。当遵礼行王道为主,重法而行霸道为辅。王安石糅合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推中庸,杂王霸道而行之。为了彰显诚信,提升自己威望,齐桓公归还土地,晋文公退兵罢战,这些在王安石看来,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因为他们在假仁假义,退兵还土都是为了自己。真正的王道,真正的仁义,是齐桓公、晋文公把地盘吞了,让那里的百姓过得更好!即便对自己的声誉有损,却能够惠及于民。中庸就是王道,王道就是中庸。以造福天下百姓为出发点,王道和霸道互相调和使用,这就是王安石的治国理念。只要对天下百姓有益,便做坏事背上骂名也可以。想做到中庸,真的好难啊,朱铭忍不住叹息。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王安石的新学,同样追求中庸之道。可这玩意儿,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判断力,否则强者会变得刚愎自用,弱者会逐渐屈服于现实。借着火盆的亮光,朱铭拔出宝剑,在甲板刻画“中庸”二字。不知何时,向知县来到朱铭身后,盯着甲板上的字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贼寇当前,贤侄还在研究天地大道”“怎么做到天人合一”朱铭回头问。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而非世人所误解的和稀泥。向知县摇头苦笑:“难,人都还没弄明白,俺不知天道哪里去求。”朱铭指着自己的胸膛说:“天心即我心,天道该在心里求。”向知县品味一番,居然听懂了,安慰道:“都是些不义之财,杀的也是恶贯满盈之人,贤侄又何必纠结于此”竖子不足与谋,朱铭懒得再讨论这个问题,拱手说:“多谢县尊赐教。”朱铭的矫情与纠结,是怕迷失自我,被权力和金钱所侵蚀。想不通,那就不想了。今夜之思,也有收获,朱铭确定了自己的行事风格,即践行王安石的王霸论。治国如此,做人也如此。王安石虽已故去,却平白多出个虚空弟子。移船靠岸,朱铭握剑站起,接下来该行霸道事了。朱铭带着三十多个弓手,明火执仗闯入村中。遇到茅草屋,立即冲进去,抓起村民就说:“官府剿贼,你来带路,去村中最大的宅子。事情办好了,重重有赏!”村民吓得浑身瘫软,几乎是被拖着走的。这处村落极为穷困,规模远远小于上白村,难怪祝宗道鸠占鹊巢也没人发现。村中最大的宅子,面积只有老白员外家的三分之一。接下来的战斗没啥好说,甚至不能称之为战斗。三十多个弓手,翻墙爬入,都冲进内院了,里面的人才开始惊恐呼喊。一番逼问,找出地窖。向知县带来的两个忠仆,连忙提着灯笼,去地窖里清点财货。祝宗道从造反那会儿开始,搜刮的财货都在这里。当然,这期间也花掉了不少,比如购买粮草维持造反部队,招安的时候还暗中贿赂官员,又在县城置办大宅享受生活。一直清点到第二天上午,老奴拿着小本本说:“相公,除了铁钱,还有金银钱,共计四千四百九十二贯有奇。另有县城店铺一间,乡下各类田产一千余亩。这些田产,多为隐田,只有购田白契,没有官给田契。”“好好好,这厮真有钱啊!”向知县大喜过望。接着又有些发愁,该分多少给朱铭呢分多了,自己不开心。分少了,朱铭不满意。左思右想,向知县决定拿出两百贯给朱铭。再给今夜办事的弓手,每人一贯做封口费。嗯,他觉得这样非常妥当。向知县从地窖里出来,把朱铭单独拉到一边:“朱贤侄,贼寇留下的财货虽多,俺却还要拿出来填补赋税缺额。俺也是分不到几个的……”没等向知县说完,朱铭就拱手道:“县尊容秉,此处财货,在下分文不取。”“嗯”向知县并不因此高兴,事出反常必为妖,他拿不准朱铭想要啥。果然,朱铭的胃口,比他想象中更大:“黑风寨周边百姓,皆为匪民也。贼寨易取,贼心难消,在下愿为县尊分忧。”向知县皱眉道:“不妨说得明白些。”“黑风寨,还有山下村落,包括茶山,我全都要了!”朱铭当即说得够明白。向知县心头一惊,继而有些恼怒:“贤侄恐怕吞不下吧。”“吞得下,”朱铭说道,“那里都是无主之地,村中全是匪民,请问县尊如何安置”向知县说:“还没想好,等攻下贼寨再议。”朱铭说道:“此地偏僻,地窖中若有田产,恐怕县尊也是卖掉。黑风寨同样如此,茶山、田亩都须卖掉,可又能卖给谁呢若是卖给贪婪之辈,一两年内,匪民必反。在下虽不才,却可教化匪民,以为县尊分忧。”向知县还在犹豫,他想攻下黑风寨再捞一笔。朱铭突然按住剑柄,锵的拔剑出鞘,弹剑立誓:“某凭此剑,当可驯善匪民,保证县尊任期之内,绝不会有一个匪民生事!”向知县吓得连退几步,惊恐看着宝剑:“便……便依贤侄所言。”黑灯瞎火,偏僻村落,地窖里还有许多财货,他怕自己突然意外死亡。“县尊莫慌,在下只是发誓为县尊分忧。”朱铭连忙还剑入鞘,做出一副惶恐模样。向知县尴尬笑道:“俺知贤侄心意,那些匪民,个个凶狠,非贤侄不能驯服。”朱铭瞬间伏低身体,点头哈腰说:“县尊请上船,地窖里的财货,我即刻让人抬出去。”“好,好,有劳贤侄了。”向知县踱步出屋,来到院中,夜风一吹,才发现自己背心已经湿透。这见鬼的西乡县,他是半刻都不想多留,下次考核政绩必须送钱,早早离开此地才能安心。西乡县里,就特么没一个好人!朱铭站在屋内只是冷笑,他不怕向知县反悔,至少在攻下黑风寨前不可能翻脸。朱铭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那三百多个弓手,这在西乡县是无比强大的力量。即便,这些弓手只是暂编的,剿匪结束就会全部解散。区区一介布衣,得了个临时差事,便敢以小博大威胁知县,这属于极度冒险之举,稍不注意就要粉身碎骨。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朱铭必须去舍命弄险。靠着老爸在家种地发财,那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按照荀子的王霸理论,朱铭今夜所行之事,完全称不得“霸道”,更与“王道”毫不沾边,属于残缺不全的低级“强道”。所以,接下来还要行王道与霸道。王道是争取人心,霸道是多结盟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