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北宋穿越指南剧透 > 0016【赤道黄道】16

北宋穿越指南剧透 0016【赤道黄道】16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9 03:30:11 来源:耽美小说

今日饭菜,居然有肉!韭菜炒腊肉。腊肉不多不少,刚好切了三片,剩下的全是韭菜。朱铭一片,朱国祥一片,小孩子一片,三片腊肉就分完了。根本没法拒绝,严大婆筷子夹肉,硬往他们的碗里塞。粟米粥也换成了粟米饭,依旧没有脱壳,口感有些欠佳,但好歹是顿干的。吃过早饭,严大婆扛着锄头出门,说是要去给麦子除草。她家有二十多亩地,大部分佃租给村民,但也留着一亩自己耕种。沈有容则去洗碗刷锅,接着又喂鸡,然后再扫地。几间屋子都扫了,又来扫院子。扫院子的时候,还有意外收获,发现两坨马粪。马粪当然要收集起来,用于堆肥种庄稼。把屋内屋外都打扫干净,沈有容又去篱笆墙下除草,提来洗碗水浇灌菜畦里的蔬菜。至于小屁孩儿,正在专心致志练毛笔字。可能是为了节省纸墨,白祺用毛笔蘸着清水,蹲在院子里往地上写。不怕伤到笔毫,这破笔是自制的,给朱铭写《三字经》那支才是买的。“嘿,朱院长,你看啥呢”朱铭伸手遮挡老爸的视线。朱国祥表情有些尴尬,收回目光说:“我在看宋代百姓种的是什么蔬菜。”朱铭调侃道:“我怎么觉着,你在看浇菜的人”“我又不是色狼。”朱国祥打死不承认。朱铭笑着说:“偷看就偷看呗,你狡辩个啥大龄单身汉突然变年轻,心灵有骚动也很正常。”“不是你想的那样,”朱国祥急着解释,“你看这沈娘子,像不像你妈年轻时候”朱铭挖苦道:“在您老眼里,只要是漂亮女人,都像我妈年轻时候,反正最终解释权在你。”朱国祥急道:“我不是说长相,说的是那种气质。气质你懂不懂”“气质这玩意儿可就玄了,你怎么讲都可以。我懂的,不用再说,解释就是掩饰,”朱铭嘿嘿笑道,“五十多岁的人,要是娶个二十出头的俏寡妇,你说这该不该叫老牛啃嫩草说是吧,你又变年轻了。说不是吧,你心理年龄……”“滚蛋!”朱国祥恼羞成怒。朱铭乘胜追击:“急了,有人急了。我知道是谁,但我就不说出来。”“懒得理你。”朱国祥愤然走开。斗嘴获胜,朱铭得意洋洋,乐得吹起了口哨。朱国祥缓步来到沈有容身后,望着远处的油菜田问:“再过个把月,这些油菜就要熟了,收割油菜以后改种什么”沈有容还在浇菜,头也没抬,回答道:“种稻子。”“西乡县都是油菜水稻轮种吗”朱国祥问。沈有容站起揉了揉腰:“以前都不晓得轮着种,平白荒废地力。俺听爹说,是蜀中百姓带过来的法子,转运使便勒令各州县务必推广。”朱国祥又问:“沈娘子家也种油菜和稻子”“孤儿寡母,种不得那个,”沈有容说,“换季种油菜的时候,种得少还罢,若是多种一两亩,排水翻地麻烦得很,稍有差错就误了农时。这油菜和稻子轮种,家里得有壮劳力才忙得过来。”“油菜育苗移栽就是,哪里忙不过来”朱国祥说。沈有容疑惑道:“俺只晓得秧苗移栽,这油菜苗也能移栽”“可以的。”朱国祥开始仔细打听北宋的耕种方式。片刻之后,问明白了,才回去找儿子讨论。朱铭笑得贼兮兮:“可以啊,朱院长,都开始勾搭了。”“别扯废话,”朱国祥表情严肃道,“南方我不清楚,只说汉中这边,水稻种植流程已经基本成熟,但还不懂控水旱育秧的方法。因此水稻种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制约更严重,无法达到古代水稻产量的极限。”听到是说正事,朱铭也收起笑容:“那个控水旱育秧方法,能够提高多少产量”朱国祥仔细解释道:“不好统计,得看具体情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提高秧苗素质,降低育秧成本,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为啥旱育秧就能提高秧苗素质”朱铭有些好奇。朱国祥整理措辞,尽量说得能让朱铭听明白:“控水旱育,秧苗在干旱环境生长,土壤水分影响苗根的分化,控制了部分苗根的发生,从而增加了潜伏根数量。同时,旱育秧的细胞质浓度提高,营养物质积累丰富,植株一直处于高能状态。当旱育秧移栽到水田里,已分化但没伸长的根原基,就会迅速发展为新根,形成发根的爆发力……”“停停停,您老不用再说了。”朱铭对这玩意儿实在不感兴趣。控水旱育秧技术,是在明代出现并推广的,使得明代水稻亩产迅速超过宋代!朱铭虽然不懂种地,却懂得如何利用此事:“如果我们指导技术革新,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就能很快获得乡民尊重,从而在西乡县牢牢的站稳脚跟。”朱国祥继续说:“还有,汉中地区的农民,已经掌握油菜水稻轮种技术。但他们还不懂油菜育苗移栽,因此换种油菜时得抢种,需要在短期内加倍投入劳动力。如果使用油菜育苗移栽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还能提高油菜苗质量,增强油菜抗病能力,提高油菜的亩产量。”朱铭不禁问道:“育苗移栽很简单吧”“是很简单,但也有诀窍,”朱国祥说,“并且可以配合控水旱育秧技术,因为旱育秧能够推迟插秧,让轮种的时候不需要那么抢时间。”水旱轮作,可改善水田的透气透水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和杂草危害。油菜水稻轮种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的一次突破。目前,油菜水稻轮作方式,只差旱育秧和油菜育苗移栽,补齐了就意味着此法彻底成熟。朱铭问道:“沈娘子家里,有没有种水稻”朱国祥摇头说:“没有,她家的田产,大部分都租出去了,自己只在旱地种些麦子、小米之类。伺候水田需要壮劳力,还涉及耕牛、灌溉,孤儿寡母的不好弄。”朱铭说道:“你那两种新法子,不能直接跟农民说,空口白牙的他们不信。我们先要弄出些成绩,让村民知道咱是农业高手,然后他们才会乖乖听话。等增产增收尝到甜头,农民就会彻底信服,从而对我们变得尊敬。”“可沈娘子家里不种水稻和油菜啊,我们没地方搞示范。佃租出去的水田,不可能说收回就收回,那等于在砸佃户的饭碗,对沈娘子还有我们的名声都不利。”朱国祥头疼道。朱铭说道:“我们有红薯,还有玉米种子,在山上开荒就能种,收获的时候肯定打出名气。你还有没有别的花样”朱国祥望着远处的群山:“从山里采集野香菇,自己制作菌种,可以人工种植香菇。顺便做出灵芝的菌种,把磨盘大的灵芝也种出来!”人工香菇种植技术,在古代也有,但要等到赵九建立南宋。该技术的发明者叫吴三,被尊称为“吴三公”,死后还建庙立祀,民间奉其为“菇神”。朱国祥指着篱笆墙下的菜畦,笑道:“看到没黄花菜。”“看到了,还没开花。”朱铭道。朱国祥说:“有了黄花菜,就能提取秋水仙碱,诱导植物多倍体培育良种。蔬菜,粮食,包括蘑菇,都能这样搞。”朱铭问道:“提取秋水仙碱,需不需要高端器材”朱国祥道:“先得搞到蒸馏酒,50度以上就行。把黄花洗干净,泡在酒精里,高温回流提取,得到的上清液就富含秋水仙碱。”“这么简单”朱铭惊讶道。朱国祥反问:“你觉得能有多复杂”沈有容打理好菜畦,又去厨房屋檐下,把之前挑回家的柴禾,一部分砍成小截搬去厨房,剩下的全部靠墙码放整齐。至此,农活依旧还没有做完。沈有容拿出干净麻布,将上午采回的桑叶,一叶一叶挨个擦拭,提到蚕房去喂养蚕宝宝。把蚕给喂饱了,再将蚕屎收集起来堆肥,沈有容终于来到院里,对朱铭说:“大郎,劳烦讲解《三字经》。”不仅给孩子讲,更是给大人讲。因为白祺年幼记不住,只有让沈有容记熟了,今后才方便辅导儿子。此时已是中午,但家家户户都没炊烟。朱铭在院子里坐下,问道:“沈娘子哪里不懂,可以指出来。”沈有容居然知道孟母、窦燕山、黄香、孔融等诸多典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此句是何意”朱铭去屋檐下的柴堆中,折来一截枯枝,在地面画图案:“这是大地,这是太阳。周天有365度,太阳每天走度,把太阳每天所在的位置,连起来就是一个圈。这个圈,便称为‘黄道’。这就叫‘曰黄道,日所躔’。”接着,朱铭又画一个大圆球:“此为天球,包裹大地。上方为天北极,下方为天南极,南北极串联为轴,绕此轴在天球中央画圈,画出来的圈便是‘赤道’。这就叫‘曰赤道,当中权’。”这玩意儿有些类似地心说,宇宙就是个天球,大地在天球的最中央,太阳围绕地球做旋转运动。朱铭没法解释更多,也不可能讲现代天文知识。毕竟,沈有容连黄道赤道都搞不清,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处看着地上的图案,沈有容仔细琢磨,消化了好久才弄明白,由衷敬佩道:“大郎真有学问!”白祺这小屁孩儿,却望着代表大地的圆圈发愣,忍不住问:“大地是圆的吗”没等朱铭开口,沈有容便说:“天圆地方,大地是方的。”白祺又问:“大地飘在天球里,为什么不落下去”沈有容无法作答,看了看地上的图案,不由抬头望向朱铭。朱国祥却是不喜欢糊弄的性格,他从儿子手里夺过枯枝,在地上画太阳系模型:“大地是圆的,不但是圆的,还是个球。这是太阳,在中间不动,大地和金木水火土五星,日夜不停围绕着太阳旋转。这里是月亮,月亮也是个球,围绕着大地旋转。”沈有容听得瞠目结舌,白祺却是两眼放光,这小屁孩觉得好神奇。紧接着,朱国祥又依靠太阳系模型,解释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解释为什么日出东方而落向西山。沈有容攥紧拳头,把拳头当成地球,晕乎乎说:“俺们住在球上面,那球下面可有住人”“有人。”朱国祥道。沈有容为地球另一边的人类担忧:“那些人掉下去怎办”“掉不下去,地球具有万有引力。”朱国祥说。“万有引力是甚”沈有容追问。听着老爸继续解释,朱铭撇撇嘴,走到篱笆墙边看远处风景。就这十万个为什么的架势,今天是别想讲《三字经》了,既然老爸那么有闲心,朱铭也懒得过去掺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