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北宋穿越指南剧透 > 003【贯通三经与图穷匕见】38

北宋穿越指南剧透 003【贯通三经与图穷匕见】38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9 03:30:11 来源:耽美小说

梁学究曾经中过举人,而且连续中了两次。进士虽没考上,却在考试期间,摆摊卖货小赚了一笔。宋代全国会考,士子进京第一件事,不是去衙门领准考证,也不是参加各种文会。而是找个地方摆摊,几千考生一起卖货,场面蔚为壮观,堪称开封和杭州的春日奇景。也不知道为啥,起点那么多宋代科举文,居然没有主角在开封摆过摊。梁学究两次进士落榜,后来更是举人都考不上,非常顺滑的改行做生意去了。恰好赶上汉中商业凋敝,折腾几回,血本无归。如今一把年纪,还得受聘到山里教书。每每思之,梁学究都潸然泪下,渐渐开始划水,自己讲自己的,学童闹学童的。“老朽年轻时,也是治《周易》。”就在众人回味新解时,梁学究又开始说话:“囫囵读过许多易经注解,直至十年前,才购得一本《程氏易传》。通读此书,茅塞顿开,可惜当时已过天命之年。若早二十年得此书,老朽怕也能考中进士。”向知县说道:“伊川先生(程颐)确精于易也。”梁学究继续说道:“卦三十五,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伊川先生注解此句,便是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当时读到这里,老朽惊为天人,《易经》竟与《礼记》对上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竟是在阐述晋卦。”程颐的《易传》,是十四年前写完的,最初只小范围传抄,后来又在关中刊印发行,如今很多士子都还没接触到。在场的向知县等人,本经并不是《易经》,就更不可能去看这本新书。听得梁学究如此说,众人都若有所悟。梁学究又说道:“今日听小郎君解《孟子》,忽有十年前看《程氏易传》之感。仅就此句而言,《易经》、《礼记》、《孟子》全是相通的。”此言一出,众人惊诧,再次看向朱铭。他们终于反应过来,朱铭在用《晋卦》的象辞,阐述《大学》的含义,再去解释《孟子》的。这可不是简单的学过三经,必须得把《易经》、《礼记》、《孟子》读透,才能把三部经书串起来互相印证。小小年纪,竟已贯通三经!朱铭哪里敢承认,连忙说:“我不过是突发奇想而已,并没把几部经典给读通。”白崇彦此刻佩服之至,说道:“大郎不必过谦,达者为师,今日受教,俺获益良多。”“然也!”李含章附和道。郑泓瞪大眼睛看着朱铭,他学问不好,也听不太懂,但已经弄明白了,这个爱讲故事的少年特别牛逼。向知县则是双眼发亮,脑子里猛地冒出个想法。他可以向朝廷奏报,说自己发现了祥瑞。十多岁的少年,就可贯通三经,这不是祥瑞又是什么自己的辖区出现神童,说明自己教化搞得好啊!当然,一个知县的奏疏,先得递到中书省去。能不能到皇帝手里,就需要碰运气了,因为各地祥瑞实在太多,官员们对此早已麻木。宋徽宗登基之初,就专门修了个园子,用于收置天下祥瑞之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分门别类,应有尽有,园子里都快装不下了。一个神童,没啥稀奇,多半要被无视。“老爷,该上菜了!”管家跑过来说。老白员外让戏班子停下,被奴仆搀扶起来,趁着上菜的时候说:“今日老母亲九十大寿,感谢诸位显贵乡贤,于百忙之中抽身赴宴,俺代老母亲谢过诸位盛情……向知县以父母之尊莅临,更是令寒舍蓬荜生辉,有请向知县不吝训示。”向弼当即站起,先是一番道贺,吟诵自己写的贺寿诗,随即话锋一转:“圣君临朝,海内富庶,百姓安乐,此千古未有之盛世也。然则,西有蛮夷宵小,日夜觊觎我大宋疆土。朝廷欲在秦凤路编练弓箭手,我利州路近在咫尺,自是责无旁贷。今年的和卖钱、和籴钱,是要涨上一涨的。过去十年逋赋,无论大户还是小民,也都要追缴补齐……”话音刚落,全场哗然。有人已经提前收到消息,更多人却才刚刚知晓。“放眼西乡县,在座各位都是头面人物,”向弼图穷匕见道,“借着老夫人大寿,俺便掏心窝子,说上这么许多,诸君也该准备准备了。白员外以为然否”老白员外很想骂娘,他早已猜到向弼的来意,却万万没有料到,向知县居然说得如此直白。而且,还在开席之前,就逼着他表态!老白员外硬着头皮说:“去年干旱,俺家收成不好,又要救济乡邻,钱粮却没剩下几个。朝廷既有差遣,俺自当穷力响应,尽量……让官府满意。”如此模棱两可的说辞,向知县当然不满意,直接问道:“三十匹绢、五百石米、七十万钱,可还拿得出”此言一出,全场死寂。这回是真的死寂,没有一个人说话,只剩仆人端菜走路的声音。向知县狮子大开口,让老白员外给的财货,大概在一千贯左右,而白家的浮产总共才五千多贯。老白员外把双手放在桌下,此刻紧紧握住拳头,要不是母亲九十大寿,他估计能当场翻脸骂人。缓了好久,他终于压下怒火,用讨饶的语气说:“县尊容秉,乡下土地贫瘠,茶园也要交重税,家中实在不剩几个。更何况,便是满额缴纳和买钱、和籴钱,也远远达不到一千贯啊。”向弼提醒道:“尚有逋赋,西乡百姓,逋欠十年赋税,这次也是要一并清缴的。”那些拖欠的税收,很多来自于逃户。人虽逃进深山,户籍却没消除,一直在那儿摆着。州里也知道啥情况,大家一起糊弄呗,偶尔为了充政绩,也会加征苛捐杂税来补上。如今,却成了向知县催税的借口。而且州里下达公文,只让补齐前三年的赋税,向知县竟要补上前十年的税。老白员外的打算,是让白福德五兄弟应差。这位向知县的说法,却是直接让在座的地主们应差!知县胆敢如此强硬,无非收了条好狗——那位反贼出身的祝主簿。在座的所有乡绅,此刻都看着老白员外。老白员外头皮发麻,口干舌燥道:“俺家只能拿出二十匹绢、三百石米、三十万钱。”“好,勉强够了!”向弼当即敲定数额。老白员外感觉全身无力,他攒钱多不容易啊,今天被逼得大出血了。向知县又望向其余乡绅,微笑道:“诸位呢”乡绅们已经后悔,今天就不该来参加寿宴。老白员外刚才被逼着应税,已经定下一个标准,谁要是敢拒绝,肯定被向知县给记住。穷困偏僻的西乡县,连进士都没出几个,又哪里来的强硬靠山当即估摸着自家情况,乡绅们一个个被迫应税。向知县终于露出微笑,少不得一番嘉奖勉励。州里下达的任务,他只需完成90%,剩下的税款可自由支配。自己拿大头,祝主簿分一些,其余扔给县衙吏员,大家都能吃得脑满肠肥。宋代地方官,就是如此吊,比明代的同行威风得多。当然,也要看地方,如果换成江南,这么做纯属找死,也就欺负欺负穷乡僻壤。朱铭全程目睹精彩画面,悄悄的朝老爸挤眉弄眼。朱院长终于见识到啥叫封建社会,做地主只能被官府欺压,还得当官才有发展前途啊。今天被向知县强行摊派的,只是两种苛捐杂税,以及往年拖欠的田赋。至于今年的田赋,都还没有开征呢,而且还有其他苛捐杂税。这种强行摊派,其实属于应差,完全符合朝廷规定。被知县割肉的地主们,可找乡间小民吸血,多少能够捞回来一些。一场寿宴,被搞得丧气无比。……当夜。向知县主动找到老白员外,亲热拉手说:“白翁受累了。”“不敢。”老白员外没啥好脸色。向知县满脸堆笑:“白翁原谅则个,俺也是没得办法,只能借老夫人寿宴做道场。白翁摊派的钱粮,上交之时可以减半。”“多谢县尊告饶。”老白员外心情稍微好些,但心里还是积攒了怨恨。这位向知县,还算知道留手。老白员外做了二十年主簿,提拔过许多吏员,这才是他的根基所在,向弼必须给几分面子。今天在座的乡绅,估计还有几个,摊派时也能获得减半。亲自把向弼礼送出屋,老白员外叫来长子:“放贷之时,利息降一分。再寻几个可靠奴仆,每日在各处山头放哨,发现异常立即回来报信!”“父亲觉得会起民乱”白大郎还真不傻。老白员外说:“这次被摊派许多,接下来还要交夏粮。有些大户吃了亏,必让小民找补,指不定就得起乱子。只要不来抢掠俺家,闹得越大越好,能杀了那姓向的才解气!俺活了七十几岁,第二回见到这般不要脸的狗东西!”上一回还是十年前,蔡京清丈全国土地,西乡知县趁机瞎搞。最后搞出民乱,祝主簿就是那时造反的,钻山沟折腾几年才受招安。(感谢雷动九天之上等兄弟的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