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玄幻奇幻 >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简介 > 0009【露财】9

北宋穿越指南小说简介 0009【露财】9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4-19 07:13:29 来源:耽美小说

见朱铭打听大户人家,张广道嘿嘿一笑:“这白市头方圆二十里,只有两个上等户,还全都姓白。一个住在上白村,家主叫老白员外;一个住在下白村,家主叫小白员外。”“哪个姓白的名声好些”朱铭又问。张广道说:“上白村那个还要点脸,好歹没把乡邻往死里逼。”朱铭瞬间就明白了,两家姓白的都不咋样,但上白村那家至少还有点底线。朱铭拱手道:“烦请张家哥哥帮忙带路。”张广道表现得非常热心肠,把买来的食盐扔给卢旺和丁大方,自己空手带着朱铭父子俩去上游。至于卢、丁二人,帮忙看食盐的同时,继续留在集镇售卖鸡鸭。距离白市头越远,江边的良田就越少,贫瘠的山地面积增多。民房零星分布在山下,清一色的土墙茅草屋,不但生活贫穷,而且人丁稀少。王安石变法时期,是汉中的人口巅峰,此后就逐年下滑了。就拿洋州来讲,下辖有兴道(洋县)、真符、西乡三县。极盛时全州人口约30万,且多数生活在兴道县,而今的主户与客户总和,撑死了还剩25万人。西乡县最穷,满打满算最多五六万人口。当然,以上这些数据,不计躲在深山里的逃户。大概走了40分钟,地势再次开阔,猛然出现大片瓦房。那全是白家的房子,最大的一座宅邸属于主家,附近民房则是分出来的同族。“那便是老白员外家,”张广道指着大宅说,“他跟下游的小白员外有仇,但两家祖上是族兄弟。”朱铭不由瞧了张广道两眼,心想我一个陌生人,你跟我说这种恩怨关系干嘛朱国祥则问道:“我看这里有不少茶山,白家是靠种茶发家的”张广道笑容变得古怪:“这几十年,纯靠种茶只能破家,哪里还发得起来当年朝廷取消里正差事,换成轮差衙前的勾当。别家都不敢去,白家有两兄弟胆子大,自去投充做了长名衙前,得了知县赏识,没过几年就发达抖擞了。”长名衙前,也是给官府当差的,但性质完全不同,属于主动报名去做事。他们不算吏员,却又像是吏员,不拿工资,长期跟官府合作。包括征收赋税、安排徭役,都是由长名衙前协助配合,出了事情他们不用包赔,又能跟官府一起捞取油水。张广道继续说道:“那位老白员外,爷爷和老子都是长名衙前,家里跟官府熟得很。他十多岁就当灰衣吏,后来巴结上新知县,便做了正经的文吏,又把女儿送给县官做妾,竟当上了西乡县的主簿。”县主簿,从九品小官,看似没啥存在感,但对乡野之民而言,却已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而且宋代的县主簿,很多还是进士出身,又或者是由学官充任。想从文吏提拔为主簿,必须得到大官的支持,恐怕除了嫁女儿为妾,私底下还送了不少钱财。另外,宋代的县主簿,有不少兼任着县尉,还负责捕盗之类(朝廷为了省工资,主簿和县尉往往是同一人,只需支付一个官职的俸禄)。如果知县不喜欢管事,许多日常案件的审理,也是由县丞和主簿经手。税收,司法,执法,三大权力集于一身,对乡民来说就是土皇帝!朱铭已经听明白了,他即将面对的交易对象,是个退休在家的县主簿,是四里八乡都须敬畏的豪强人物。“若是信得过,俺给你们看马,你们自去卖笔。”张广道说。朱国祥拱手道:“有劳。”张广道指着大宅的侧方:“从偏门过去,莫走正门讨不自在。”“多谢提醒。”朱铭感谢道。待父子俩走出几步,张广道喊道:“要是进不去,可以跟俺回山里,俺家哥哥喜欢结交好汉。”朱铭转身作揖,态度模棱两可。父子俩来到白家大宅的偏门,高墙大院,宅门紧闭。朱铭说:“包装盒不能露馅,虽然印的是繁体字,但包含有厂家信息。”朱国祥把包装盒塞回背包,问儿子:“只卖一支”“物以稀为贵。”朱铭说。一共有六支湖笔,全是送给亲戚家孩子的过年礼物。做工精细,价值不菲,虽然不是上品,但一支笔也值几百块钱。就在即将敲门的时候,朱铭突然问:“湖笔在哪个朝代出名的”朱国祥摇头:“不晓得。”事情有些尴尬,万一北宋时期,湖笔并不出名咋办朱国祥仔细想了想:“我买笔的时候,商场售货员好像说,湖笔在唐代就很出名了。还引用白居易的诗,千万毛中拣一毫。咦,我怎么会记得这句诗”朱铭说:“我们穿越以后,似乎记性也变好了。我以前做视频查过的资料,很多细节都能脱口而出。”“管他呢,试试看吧。”朱国祥道。事实上,湖笔要到元代才真正闻名,宋代的时候只受小范围追捧。“嗙嗙嗙!”朱国祥扣响宅门。不多时,宅门打开,看门的是个老苍头。见父子俩穿着一身破烂,而且还略带馊臭味,老苍头把他们当成了乞丐,二话不说就把宅门重新关上。没办法,只能继续敲门。估计是把看门老头敲烦了,宅门再次打开时,多了个手持棍棒的家仆。年轻家仆呵斥道:“讨饭的滚远点,也不看看这是谁家宅子!”朱国祥被棍棒逼得退后两步,捧着湖笔说:“我们不是讨饭的,我们是途经此地的商人。这支毛笔,乃上品湖笔,价值百贯钱,老白员外见了肯定喜欢。”看门老头和年轻家仆,明显都不识货,更不相信一支毛笔价值百贯。朱铭和朱国祥父子俩,瞬间从乞丐变成骗子。年轻家仆抡起棍棒,恶狠狠道:“再不走,俺就打将来了!”朱国祥扭头看向儿子,朱铭摇头叹息,齐刷刷退出老远。“嘭!”宅门再度紧闭。朱国祥问:“怎么办”朱铭说:“守着,总有识货的。”朱国祥道:“我看集市上有当铺,不如去当铺问问价。”“也是个办法。”朱铭点头说。二人折返回去,张广道还守在原地,没有趁机将瘦马牵走。张广道笑问:“进不去吧”朱铭说:“看门的不识货,得跟那老白员外当面接洽。”张广道笑得更开心:“跟俺回山里算球,老白员外哪能轻易见到”朱铭说:“倒是稀奇了,我父子二人,落魄至此,身无长物,张家哥哥为何一再相邀”张广道说:“你们说话做事,都跟寻常不一样,肯定不是甚普通人,多半是读过书的学问人。俺们寨子里好汉很多,就缺能读书写字的,哥哥们见了定然喜欢。”“张家哥哥错爱了。”朱铭还是不置可否,他暂时不想进山当土匪。张广道陪父子俩回到集市,卢旺和丁大方的家禽也卖完了。众人在集市吃了碗面,张广道掏钱请客,填饱肚子后便要分别。离别之前,张广道抱拳道:“两位要是想通了,就去村里找田家兄弟,田二会带你们进山。”“小弟谨记。”朱铭拱手道。把三人送至渡口登船,朱铭和朱国祥便前往当铺。朱国祥站在店铺外看马,朱铭拿着毛笔进去。这是个综合性的店铺,不仅做典当生意,还兼营卖米业务,以及钱粮兑换。宋代实行两税法,即收夏粮和秋粮。夏粮征税,很多时候是收布匹。如果是五等下户,并非单独交税,而是七户人家编为一组,凑足一匹绢布交给官府。下户的家里都很穷,可能拿不出绢布,也拿不出钱财,只能卖粮换钱再去买布交税,这时候就得找钱粮兑换铺子。“湖笔一支,劳烦开个价。”朱铭拿出毛笔。当铺掌柜明显没听过湖笔大名,顺手接过毛笔问:“死当还是活当”“死当如何活当又如何”朱铭反问。由于朱铭衣裳破烂,掌柜的本来漫不经心。但仔细品鉴之后,很快就眼睛一亮,继而不露声色放下毛笔:“秃笔一支,毫乱毛杂,值钱五文。”在开封那种大城市,最垃圾的毛笔,大概售价十文钱。而在这白市头,物价要低许多,五文钱确实可以买到毛笔。但是,质量较好的毛笔,同样需要几十文才行。一支湖笔开价五文,朱铭差点被气笑了。朱铭夺回湖笔就走,掌柜的喊道:“慢着,俺再看看。”朱铭没有把毛笔放回柜台,而是用手拿着,凑到掌柜的面前。掌柜的端详一阵:“刚才看走眼了,此笔做工尚可,可值铁钱二十文!”四川属于独立经济区,包括汉中一带,都是通行铁钱而不用铜钱。这当铺太黑了,毫无参考意义,朱铭抄起毛笔就离开。“三十文……五十文……唉,你别走啊!”掌柜的语气焦急起来。正在街头看马的朱国祥,见儿子走出店铺,问道:“怎样”朱铭摇头:“不是一般的黑!”掌柜的已经追到店门口:“七十文,这笔值七十文!”朱铭充耳不闻,跟父亲一起越走越远。店铺伙计追出来问:“那笔很值钱”掌柜的说:“端是好笔,不知该如何开价。”伙计居然心生邪念,出主意道:“看样子是两个外乡人,不如请白二哥带人跟着,晚上摸去连马带笔都抢过来!”掌柜的摇头:“别乱来。马臀被烫过,怕是抹去了官印。那年轻后生,身上还带着兵器,一看就是亡命之徒。”“怕个甚来了白市头,是龙得盘着,是虎得蹲着。”伙计伸舌舔着嘴唇说。掌柜的折身回店里,嘱咐道:“当铺生意,不是打家劫舍,莫要动不动就抄家伙。这两个外乡人,看样子山穷水尽了,先饿他们几天,自会乖乖拿着毛笔来典当。”伙计嘟囔几句,似乎心有不甘。他左思右想,横竖是忍不住,便偷摸着离开当铺来到街上,朝集市外的一处茅草屋跑去。掌柜的看在眼里,叹息道:“唉,年轻人,还是心性不够,得吃点亏才能长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