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武侠仙侠 > 满唐华彩 > 第218章 赐浴

满唐华彩 第218章 赐浴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4-05-26 02:45:26 来源:gegedan

华清宫内飞阁流丹,丹楹刻桷。

后殿响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声,唱的却是戏曲。

“仗、仗、仗法力高,多管事老秃驴他妒恨我夫妻恩爱好.....

杨玉环正摆动长袖,一回身,见圣人来了。也不再唱,站在那看着他。

李隆基心中本是隐隐不悦,对上她的眼,竟发现那双美丽的眼眸里分明带着些笑嗔之意。

她依旧显得灵动、鲜明,这让他有些意外。

“太真在唱什么?心情不错?”

“自然是那夜未演完的《白蛇传》,老秃驴忽变成了真刺客,我可还未听到三郎的点评。”杨玉环哼道:“心情才不好。”

“哈哈。”

李隆基如往昔一般抚须笑了笑,他喜欢她的称呼,能让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英姿勃发的三郎。

杨玉环给他的感受没变。

一秒记住s:m.

她绝美,且喜用麝香来保持肤如美玉,加上这天真活泼的鲜明个性,站在那就是个明媚的少女。她大胆泼辣,恃美而骄,打情骂俏似不害怕他的君王威仪。

他当然得先是君王,但也要体会到年轻的爱慕感。

“三郎不肯来看我,是真忙呢,还是被别的狐狸精勾了魂?”杨玉环没有那样哄他,反而嗔道:“不如都别来了。”

“瞧太真说的。”李隆基笑道:“出了这般大的事,朕能不忙吗?你兄弟在为朕办事,一问他便知。”

“我懒得管这些,三郎快点评,你是世间第一人,说说我七夕唱得如何?”

“好好好。”

李隆基十分潇洒地坐下,一时却没马上想起那夜的戏曲。

脑中首先想到的是那支迎面而来的弩箭,之后浮现出太子登基、与百官议论先帝时的嘴脸,甚至于追逐着禁苑中的美人,问她们“朕比先皇如何啊?”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

歌声将李隆基从这些情绪中拉了回来,他摇摇手,评价了几句,彼此仿佛都回到了遇刺之前。

之所以把整桩案子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为的本就是一切都不要有所改变。

但有些事还是得提的,李隆基问道:“你那义弟自请到洛阳任职,朕派人与你说了,你如何说啊?”

“我有何好说的?”杨玉环道:“我杨家男丁单薄,认了这么一个义弟,无非是看他前程必不差,盼着往后我人老色衰,他能照拂家中子侄一二。

李隆基没顾得上她话里的小钩子,继续着话题,也不知想探究什么。

朕想着他那夜护驾有功,该重赏,只是此事不宜大张旗鼓。”

“三郎莫非以为我被吓到了?”杨玉环忽展颜一笑,道:“倒真像是水淹金山,虾兵蟹将追逐的那场戏。”

李隆基遂也朗笑。

“那朕便先让薛白到东都熬一熬资历?往后再行重用。”

“三郎安排便是,知你不会亏待了杨家人。”

殿外,谢阿蛮远远见圣人的御驾离开了,连忙进殿求见杨贵妃。

张云容正在剥荔枝,警惕地回头看了一眼,见是谢阿蛮来,方才继续说话。

“今日该还是过关了,慢慢心结就过去了。”

“感受若是不同了,回天无术,江采萍的样貌才情哪样差了?”

谢阿蛮不知她们在聊什么,恭恭敬敬候在一旁。

不多时,杨玉环回头一看她,莞尔道:“我当身后站着个贼呢。”

“贵妃,我....”

谢阿蛮捏着袖子,一时却还没找好借口,干脆问道:“薛白真被贬了?为什么“谁贬他了,他自要去的。”

杨玉环道:“外放一两年避避风头也好,到时再给他提官。”

“可他那样的官迷,真能自请外放吗?”

“不然呢?圣人骗你不成?”

“要不….弟子去问一问他?”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杨玉环取笑道:“你莫想了,他是有婚约在身的。”

“弟子知道,没多想,就是…...觉得求了贵妃,若还因此贬官了,心里有了怨言,白费了之前的恩情呢。”

“又不是你养的那只猫,他不会这么觉得。”

话虽这般说,杨玉环也不确定,但她知眼下不是派人与薛白来往的时候,嘱咐道:“你按捺着性子,我自有安排。

七月下旬,骊山真下了一场雨,因圣人到朝元阁祭祀祈雨了。

雨过天晴之后,一场刺驾案带来的阴霾似乎也已过去。案子很小,以昭应县令结案,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

谢阿蛮不再盯着薛白,他便悄悄到了虢国庄里。

最后改了主意,要到东都去任职。薛白最要紧的就是安抚好杨玉瑶,她毕竟是他如今最紧要的靠山。

话却不好说,万一她心里有了怨言,便白费了之前的情义。

薛白认为事情还未确定,杨玉瑶应该还不知道。不想,到了堂上却不见她人,恐怕是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生气了。

如此就很麻烦了。

“玉瑶呢?”

明珠万福道:“薛郎随奴家来。”

“她可是生气了?”

“薛郎可是又惹出了祸事?”

“那倒不是。”

薛白见明珠将自己往浴池引,放下心来,心中思量着措词。

进了浴池,隔着屏风,明珠禀道:“瑶娘,薛郎到了。”

屏风那边忽有琵琶声响起,之后是个黄莺出谷般的声音。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啊,勤修苦练来得道……..”

这是念奴的声音,她真的很擅长唱歌。

婉转的歌声中,薛白转过屏风,当即眼前一亮。

杨玉瑶一身白衣,头戴花钿,正是白素贞的扮相,她亦是绝美,但更妖冶些,鬓角微卷的发丝衬得眼神愈发妩媚,修长的小腿在温泉中轻轻摇晃。

青岚则穿着一身青衣,俏脸红扑扑的,偷眼看了看薛白,又迅速转回头去,她也是赤着脚泡在温泉中,因杨玉瑶总拿脚去勾她,而十分不好意思。

水池中两双玉足扑腾着,倒正是薛白说过的双蛇戏水的场景。

杨玉瑶此时才回头看向薛白,抿嘴一笑,眼中媚态流转,却不理他,自凑到青岚耳边说悄悄话,青岚想挣扎又被她搂住,两人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她非将青岚留在身边,终究说服了她陪她一起逗逗薛白。

念奴穿一身红衣,坐在屏风边,怀抱琵琶唱着歌,很正经的模样。

颤音婉转。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啊……..”

初七的夜里,杨玉瑶没能看完一出完整的《白蛇传》,薛白只好给她与青岚好好地讲一讲。

她好奇的却多是一些与故事无关的内容。“白蛇化作人形,是否也会像蛇一样缠人?”

“哪样?”

“这样?

“缠得紧才能勒死人…...”

说了故事,杨玉瑶与青岚也想学这出戏是如何唱的,尤其学念奴歌里最后那个颤音。

可惜,学了一整夜都没有学会。

“青儿,救救姐姐.…..”

“嗯…..”

连着几日,薛白都在花费力气说服杨玉瑶同意他去偃师任县尉。

几乎是去了半条命,他终于是打动她了。

“是我决定去东都的,大丈夫总不能终日躲在裙摆下面受庇护,该自去面对风雨,如此,等大风雨来时,我能反过来护你。”

“心野了是吧?我能有何时要你来保护?”

“你想一想……变天了怎么办?”

杨玉瑶遂明白过来,他说的是圣人驾崩了怎么办。

想到圣人的年纪,她才明白薛白为何如此着急着升官。

她语气这才软了下来,抱怨道:“我舍不得你。”

“洛阳近的,一两年也就回来了。”

“你若不在御前,索斗鸡说你坏话,回头派人去弄死你怎么办?”

“他不会的,我是去给圣人办差。”

杨玉瑶哼道:“还不是要我姐妹在御前照拂着你。”

薛白沉吟着,压低声音道:“贵妃的处境只怕不是很好,暂时不可太为我说话。”

“为何?”

“刺案时,责妃毕竟没能进望京门。”

杨玉瑶不满道:“正是如此,圣人才应该好好补偿她才对,如今该是有求必应的时候。”

“玉瑶是说圣人错了?”

“我.….”

“不论如何想,万莫说出来。”薛白交代道:“只当无事发生,先静待此事的影响完全过去。”

“我得进宫提醒玉环一声。”

“贵妃应该知道。”薛白道:“想必我很快就要回长安交接公务,等我走后,你再见贵妃不急。”

若确定任偃师尉,他不打算与杨玉环辞别,到时直接东向便是。

薛白当然也非常不舍杨玉瑶,但还是得从温柔乡出来,去看看关中以外的大唐。

是日,他正在与杨玉瑶告别,明珠匆匆赶来。

薛郎快回官舍,正有旨意在送过去。

薛白本以为会是授他官职的圣意,倒没想到来的是一份颇奇怪的旨意。

“赐浴?”

“不错。”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杨国忠,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为薛白讲解着圣人为何在华清宫赐百官温泉。

“此习俗是从太宗皇帝流传下来的,贞观十八年太宗皇帝修汤泉宫,历时四年竣工,太宗皇帝邀请文武百官,一起在汤泉宫泡汤。圣人改建了华清宫,却不改太宗皇帝传统,每次都会邀请随行的重臣泡汤。

“原来如此。”薛白恍然大悟,道:“可我只是一介小官。”

杨国忠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背,笑道:“你护驾有功,自然在圣人邀请之列,此为君恩深重。”

“是,君恩深重。”

薛白已经很久没进华清宫了。

是日,一道道宫门在他眼前缓缓打开。冯神威走在前方,引着他与旁的官员们进入宫苑。

先过津阳门,在飞霜殿整理仪容,再进入西苑。

华清宫的殿宇建造得并不整齐,因为都是根据温泉出口所在处建造。而所有温泉池也都处在殿内,看起来十分庄重。

“不要乱看。”杨国忠低着头走路,小声地提醒了薛白一句。

官员的队伍一共不过八人,杨銛披着紫袍走在前面,后方则是红袍官员们,唯有一袭青袍混在其中分外抢眼。

宫娥们遂也只盯着这青袍,眼眸亮晶晶的。

薛白于是略低下头,发现内苑的格局自己还是不太陌生的,记得不错的话,此处应该就是环园所在了。

果然。

“御书亭到了。”冯神威停下了脚步,笑道:“带诸位先瞻仰太宗皇帝笔迹,请。”

这是每年的流程了,几个紫袍们都很熟悉,当先上前。

御书亭原名“便殿”,唐太宗率百官到汤泉宫时在此会见百官,商议国政,因此称便殿。李隆基初次重修华清宫时改建为御书亭,用于尊崇、展示唐太宗的《温泉铭》碑石,以示传承。

这块石碑后来应该是毁了,原拓本也丢失了,后世流传的是莫高窟里的再拓本,收藏于巴黎图书馆。

踏上莲花纹的方砖,薛白发现,此处的建筑风格还是朴实的,板瓦上甚至都没有花纹。

他排在官员队伍的最后,看向了石碑。

入眼,扑面而来感受到的是书法上的气势……帝王脾睨天下的气势。

不羁,字字都是刀刻上去的,骨力丰沛,气象跌宕奇崛,透着雍容华贵、豪迈自信之感。

这是原碑,唐太宗之行笔、飞白皆有王羲之的风采,出锋劲利,但笔画更加洒逸这是帝王书,而薛白如今只会楷书。

奔放恣睢的书法,写的内容却非常谦逊。

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

这位太宗皇帝在解释,因积劳成疾,多年风湿,需要借骊山温汤来缓解。

之所以要解释,因他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国家初定,他不希望臣工百姓以为他只顾享受,因此诚惶诚恐,心存敬畏。

薛白抬起手,想碰一下石碑,忽想到是碰不得的,于是停下了动作。

“诸位请继续随老奴走,那边便是‘星辰汤’,乃太宗皇帝专沐之处,如今温泉引向别处汤池,以表达‘皇恩浩荡,雨露均沾’之意……..

“轰!”

忽然打了一道雷,大片的乌云涌来,遮住了太阳。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

薛白转过头,看向那块《温泉铭》的石碑。

他脑海中仿佛看到这道惊雷将要震碎一切,包括这块石碑,然后大火烧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火光中,人们挣扎、沉沦,一度变得愚不可及,一度被打断了脊骨,低下唐人高傲的头。

于是,碑文的拓本随着莫高窟文物流往他乡,唐太宗陵墓被破坏,昭陵六骏的石碑被切成一块一块,搬上海船,运往异国.

“轰隆!”

又是一道惊雷,仿佛这大唐的太宗皇帝在天上发出了怒喝。

“孽畜!朕十八岁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正一四海,削平区宇,康济生灵,开大唐之强盛,然朕百年之后,何以手书沦落于异邦、冥器把玩于蕃夷之手?!子孙皆废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