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武侠仙侠 > 满唐华彩 > 第8章 归途

满唐华彩 第8章 归途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4-05-26 02:34:57 来源:gegedan

长安城郊,阳光照在灞河上,岸边皆是柳树。

沿河走了许久之后,薛白体力告竭。

他停下脚步,撑着膝低头看去,见青岚穿的还是那双不合脚的靴子,问道:“累吗?”

青岚有些心事藏了一夜,被他一关心,反而红了眼。

“我一个奴婢有甚好累的?就是,就是觉得委屈。我昨夜说我们隐姓埋名,倒显得我对主家无情无义、图你俊俏。可你说‘回长安扳回局面’又哪是容易的?我们俩算甚人物?那些人用马车将我们载着跑个大半日,我们便连回长安都难,连身在哪儿都不知……”

说着,她背过身去,抹着眼泪。

薛白指了指河,道:“事总归一点点做,沿河走一定有人家,我们先找到人家。可好?”

“嗯。”

薛白很有耐心,又问道:“找到了人家,问明回长安的路,回去把这件狐裘典当了,安顿好,收拾心情,再说下一步,可好?”

“好。”

出事以来,青岚拢共也只有方才一句抱怨,闻言点了点头,反而上前扶着薛白,低声道:“好在有你。”

薛白点点头。

两人互相馋扶往上游走了良久,终于看到了前方的桥。

“快看!”青岚大喜,指着前方道:“有个小集市!”

“我们有钱吗?”

“有,我荷包里剩二十六钱呢。”

虽只有些零钱,但想到能有吃的了,青岚还是很高兴。

薛白笑了笑,边走边看。

官道边有个小集,待雇的脚夫们抱着双臂蹲在卖胡饼的摊子边取暖。他们旁边是茶摊,对面则是个车马铺,散着一股马粪味。

一个面容黝黑的老汉早早套好了他的驴车,正拿着秸秆努力引他的犟驴调头。

周围几个孩童笑话不已,围着驴车边跑边叫,叫道:“老庄头的笨驴不调头!”

这车夫老庄头眼尖,见有人来了,马上喊道:“俊郎君俏女使,一瞧便知是往长安的贵人,雇个车吧?马车太贵,驴车正好!”

周围孩童偏偏喊道:“不调头的驴车可不好!”

“去,去,莫在小老儿这闹。”

老庄头挥散了顽童们,忙赶到薛白面前攀谈,道:“郎君是去长安吧?从这去可远,三十里路若用走的可得走一天哩,入了夜多冷……哎哎,女使这鞋也不合脚。”

“敢问到长安东市几钱?”

“郎君说话太客气了。”老庄头伸手一比,笑道:“三百钱。”

“这么贵?”青岚才拿出荷包,连忙又捂住。

“哪能说贵呢?小老儿来回也得一整天哩,便是拉满一车行李也是这价钱。”

薛白问道:“这是包车的费用,是否有便宜的车辆?”

老庄头笑道:“有哩,郎君可等别的客商一道分担路费,坐那大马车,一人六十钱。”

“多谢老乡了,我们还是走着去吧。”薛白道:“敢问哪有卖鞋的?”

“郎君太客气了,叫我老庄头就好。”老庄头依旧乐呵呵的,指点着道:“买鞋那得到前方的大集去,也有三五里路……”

“老庄头!”

有老妇从官道南边跑来,喊道:“有位大主顾从蓝田县往长安,路上有辆车坏了轱辘,要分一半书籍另载,笨驴可拉得动?!”

“哪能拉不动?每日喂得饱饱的!价可说定了?”

“快去,还有赏钱哩。”

老庄头大喜,也不要那犟驴再调头了,赶着就走。

薛白与青岚去买了胡饼。

长安城里的胡饼一个两钱,这边则是一个三钱。

两人希望能用十六钱买六个,好剩些钱买鞋子。那卖胡饼的老妇是个颇好心的,多给了他们一个。

从被活埋到终于捧上这温热的胡饼,薛白深吸了一口气才用力咬上一口。

他走在飘雪的官道上,回头看了几次,直到再也看不到那老妇……

~~

“小郎君,又见面了!”

老庄头见到了避到官道旁的薛白、青岚,连忙拉住驴车,笑着打了招呼。

“老乡好。”

“小郎君稍待。”老庄头忙不迭下了车辕,向后方一名骑马者拱手行礼,道:“大郎君,小老儿可否载他们一途?”

那是一个年逾四旬的中年男子,留着三络美须,面容清癯,神色淡漠,眼神如古井无波,身穿素色襕袍,头戴幞巾,一手持缰,一手拿着一串佛珠,装扮虽不华贵,气度却极佳,显然是名门望族。

薛白与此人对视一眼,未及开口,有小童赶马上前,道:“驴车上都是我家主人的珍本书籍……”

“无尘。”中年男子喝止了童子,向薛白点点头,道:“小郎子若不介意,一道同行如何?”

“多谢先生。”薛白学着做了个叉手礼,道:“在下薛白,敢问先生高姓尊名?也好往后报答。”

他仔细想过,东宫虽想活埋了他,他却不是逃犯,不怕人知道他的名字,他甚至打算让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

“不必谈报答。”中年男子却不肯报名字,道:“出门在外多有不便,相互帮衬,应该的。”

“先生所言甚是。”

薛白今日才感受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诸多不便,愈发能体会这“相互帮衬”四个字的意义,也明白了时人与家族乡邻抱团相处的因由。

中年男子含笑点了点头,催马而走。

他眼神依旧淡然,这一笑不见欢喜,反而显得有些慈悲。

眼见这位大主顾不爱说话,因此往长安的一路上连老庄头都不敢太说话。

好在,这段路平坦好走,半日之后便抵达了长安。

~~

长安城东有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三个城门,总称为“春门”。

春门一带酒肆密集,乃是开垆畅饮的好去处,故而有诗云“未饮青门酒,先如醉梦身”。

车队进了春明门。

薛白放眼看去,只见酒楼林立,旗杆招摇,帘招高挂,红幔飘飘。每家酒楼里都有表演,歌伎吹笛,乐师击瓯,杂技相扑,还可见到酒客投壶或行着酒令,做着各种游戏。

更吸引人眼球的则是在门前揽客的胡姬。她们多是湛蓝的眼眸,头发微卷,唇抹胭脂,身披薄罗,袒露出雪白的肌扶,扭动着腰肢,频频挥舞素手邀人入店。

半城豪客醉酒高歌。

“摩诘!”

忽听得一声喊,康家酒铺中几人跑了出来,赶向那位带了薛白一程的素袍中年男子。

“摩诘!哈哈哈,我便说摩诘迁任库部员外郎,这两日该回长安任职了。”

“元二兄?!多年未见了。”

“你那辋川别业可拾掇好了?”

“年初便开始稍作拾掇,为此还赋了几首诗。”

“摩诘又有新诗了?!哈哈,快快念来。”“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好!好一个水上桃花红欲然。”

“……”

薛白目光再看那素袍中年男子,一瞬间先是惊讶,其后不由显出些恍然而悟的笑意来。

此人被称为摩诘,想来极可能是一个人——王维王摩诘。

听他们攀谈,原来是王维有个辋川别业在蓝田县,所以从蓝田县迁往长安任官。

薛白先是觉得好巧,再一想又觉得或许不是因为巧,以如今盛唐诗坛之璀璨,谁知今日这青门酒楼间还有多少名留史青的大诗人?

他忽扬着嘴角,自顾自笑了笑。

太子遣人将他送出城活埋,诗佛王维却将他送回了长安城。

这一路让他终于能开始了解这个时代。

它有骄固奢侈、争权夺势的黑暗,也有仓廪富足、文章璀璨的华彩,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眼前的大唐鼎盛。

这般盛唐不会蹉跎掉薛白的斗志,只让他愈发振奋。

~~

街边,王维与友人的对话还在继续。

“对了,储兄怎不在?”

“还不是因为贺监的诗,摩诘可知长安出事了?”

“何事?”

“韦坚案复演,太子再次和离……贺监前年病逝,哥奴却到处散播他的诗,还故意曲解诗意,一首重见家乡景色而欣喜之作,被说是太子心怀不满。可谁不知韦坚案在年初,贺监诗作于前年,时间都不对……”

“噤声,当街莫提国事。”

那被称作元二的酒客有些醉意,反而大声道:“有何不敢提?!哈哈,旁人怕哥奴,我不怕!”

“噤声噤声……无尘,你带行李归家,我与诸公小聚。”

“喏。”

薛白则起身,再次行了个叉手礼道:“多谢先生。”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不仅谢先生载我一程,也是谢先生诗句激励。”

“哦?哪句诗?”

“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闻言一愣,那双古井无波的眼里忽露出些许怅惘之色。

纵死犹闻侠骨香,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曾经是这样的诗风啊。

待他再回过头来,却见那少年郎已随驴车而去了。

……

车队过了道政坊。

前方又听到了孩童在唱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薛白在兴宁坊便曾听过一次,再结合方才听到的对话一琢磨,对时局的看法又清晰了些。

这诗一旦带了主观感受,听起来前两句似乎就能理解为太子在朝臣们心中的形象。至于后两句,就像是在抱怨那位功比尧舜的圣人裁剪了他的枝叶?

~~

“吁!”

到了东市东门,老庄头拉住驴车,笑道:“小老儿还得跑车,小郎君下次走城东,记得照顾小老儿生意啊!”

“好。”薛白笑应了,道:“老乡再会。”

“小郎君太客气了,再会……咴,咴。”

薛白与青岚目送了驴车,走进东门。

眼前是一派繁华热闹。

宽阔笔直的长街不见尽头,只能看到两侧是整齐的商铺,屋檐、楼台、酒旆、灯笼,街上行人如织,商货琳琅满目。

“走,先买鞋。”

青岚飞快一瞥薛白,道:“这边。”

两人走了一会,听得鼓乐声渐响,走近了可看到前方搭了个台子,十余个美艳少女正在上面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薛白四下观看,不见有人端盘收钱,不由问道:“这是做什么?”

青岚拉着他便走,道:“卖新罗婢的。”

薛白再回头看了一眼,心想全天下的美女都在往长安送,难怪最近遇到得多。

再往南走,当铺还未看见,反而拐进了一条卖吃食的街巷。

一阵香气扑面而来。

各种蒸食铺摆着蒸屉,腾起云雾一般的蒸气,将香味散远;炸食铺里的油锅噼啪作响,将杂胡肉丸炸尽金黄;还有花样百出的糕点;洒上香料的烤羊肉、烤驼峰。

“你饿了吧?”青岚现在已知道薛白食量大,遂道:“我们还有十钱,不急着买鞋。先吃些东西,等当了狐裘再买东西……对了,你可知,‘买东西’这词,便是从这长安东市、西市来的。”

“我知道。”

“你想吃什么?”

“水盆羊肉一碗多少钱?”

“羊肉汤面吗?正好十钱,我去买。”

薛白拉住她,道:“那你想吃什么?我们先垫垫肚子。”

“嗯,我看看。”青岚四下张望,最后指了指一个摊子,道:“马蹄酥。”

“那就先吃这个,一会当了钱再吃羊肉汤面。”

“好!”

青岚用力点点头,又道:“娘子给五郎制冬衣时,仅一张成色上等的狐皮便花了两万钱,又寻了长安手艺最好的师傅,再加上旁的料子,至不济也值个三万钱呢!”

话虽如此,但等两人垫了马蹄酥,又连续走访好几家当铺,终究是只当了不到五千钱。

这数目若全换成铜钱也有将近二十斤,好在那当铺做生意却十分周到,让薛白把要采买的东西列个单子,雇人跑了趟,让各商铺一并送了过来。

待两人出了当铺时已都换了一身夹袄襕袍,头戴幞头,脚踩软底便鞋,各自背了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包括匕首、伤药等一应所需。

剩下的钱则兑了一个碎银与一些好带的铜币。

青岚终于打起了精神,拉着薛白附耳道:“换了这身男装,方便不少,我也没那么害怕了,不然总害怕被认出来。”

“不用怕,如果东宫在长安有这样的势力,也不至于要活埋我们了……”

东市崇家店的羊肉汤面据说是渭南来的手艺,在长安颇有盛名。这日下午,两人各点了一碗,捧着大碗喝得干干净净。

青岚放下碗,看向薛白,脸上浮起明媚的笑容,道:“真好吃吧?”

“嗯。”

“我们现在去哪?”

薛白想都未想,径直道:“十王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