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271章 放足促进会

买活 第271章 放足促进会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来了来了,放脚促进会的管事来了!”

一大早,女娘们暂住的宿舍前头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今日是来说放足手术的事情!”

“当真?”王琼华一下就从床上蹦了起来,脸也没有洗,便冲到了走廊上,“手术已可以做了吗?”

“反正是又多了一个可以做的医生了!”

一条走廊上立刻便充满了女娘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有些还是姑苏土话,有些则已经是生涩的官话了。“什么时候开会啊?”

“今天还上课吗?”

“没考过的是不是不能做?”

“早饭开出来了没有?”

问早饭的女娘立刻便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开了,开了,快去吃吧,手术就别做啦!”

不过,被她这么一打岔,大家虽然还兴奋着,但手上的活儿也不再怠慢,而是先后走出房间,到门外的盥洗台处,排着队盥洗了起来:这些女娘住在这里,也不是不付钱的,她们中大多数人都进厂做织工,或者是做绣娘,房租是一月两百文,倒不算贵,附近的孤儿院还包了这些小脚女娘的用水,每日早上担水来将大缸倒满,而女娘们也照应这些孤儿们,会为他们缝补衣裳,做些针线活。

王琼华一行人,来到买活军这里算来也有一个多月了,已经很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早起吃饭,吃完饭就在院子里上扫盲班,下午做活,织布、洒扫、绣花,如果官话说得好,懂得买活军这里的规矩,还能出去做书记员,不过,住在这个宿舍里的折骨缠女娘,多数还是选择在院子里做活,主要是她们虽然有了拐杖,但走路上下班还是很大的负担。

并非是所有从姑苏来的女娘都住在这里,逃出来的女娘中,折骨缠的才会停留在云县,裹长足的,只需要定做好矫正鞋,便可以去泉州、榕城等地谋生,现在买活军治下各处都很缺工,只有没人做的活,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勤快人儿。

若不是很计较报酬,又肯吃苦,那么不论聪慧还是愚笨,总是能找到自己的生路。像是王琼华,她的字写得很好,那至少还可以去上培训班,做抄写员,若是考试的分再高一点,做个扫盲班的教师,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就教姑苏来的女娘,这样她可以听得懂姑苏土话,教学上会方便得多。

折骨缠的女娘们,也不是每一个都停留在云县的,若不想做手术,又能忍痛上下班的话,那她们的路也还是有很多的,找工作这方面,只能找一些相对静态,不需要走动的工作,但也还算是有,譬如绣花、抄写,工作时是不用走得太多的——如果连班都不想上,那也还有很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本地找个男人嫁了。

在男多女少的时候,女娘不管怎么样,找个人嫁了总是不成问题的。买活军这里老光棍虽然不比别处多,但想找个愿娶她们的男人还是很容易,毕竟这年头,折骨缠的女娘中,好人家出身的几乎是万中无一,凡是裹了折骨缠的女娘,几乎都可以认定是受过软红风月的训练。

在婚介所的长桌后一坐,将那风情手段略加卖弄,要给自己写一份好婚书,并不是什么难事——买活军的扫盲班,若是能开婚书这堂课的考核,这些女娘一定都能得高分的,她们研究这东西的热情,可比上其余课要更高得多了。

这些找了工作的,嫁了人的女娘,很快便离开了宿舍。留下来的折骨女娘,便都是在等着排队做手术,王琼华和报喜也是为了陪王婉芳才留下来的,她们几乎已经很熟悉宿舍里的味儿了——这些折骨女娘,以前在老家,或者是有侍女照顾,或者是不走什么路,不吃什么东西,至少是不吃什么肉,自从到了这里之后,第一个无人服侍,第二个要走路,第三个,吃的‘蛋白质’比以前多,新陈代谢旺盛了……

总之种种理由,形成的结果是显然的,那就是宿舍里总有一股脚臭味儿,每个房间都有,难以去除,除非是做了手术,或者一辈子有人服侍,自己很少挪动,否则这个味儿显然是要跟一辈子的。

都是想做手术的,但急不来,做手术的前提条件很多,买活军在课上也反复说明了:第一,必须从扫盲班毕业,要能看得懂手术告知书上的文字,知道手术的风险,并且能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下手印;

第二,必须要养好身子,有炎症的,要消炎,不能在炎症厉害时做手术,再有比如身高150厘米的女孩子,体重必须高于70斤,如果低于70斤是不敢给做手术的,害怕根本就熬不过手术后的恢复关卡——按买活军的说法,这个数字算是严重营养不良了;

第三,医生要有空,手术室要能建好,因为现在要做放脚手术的女娘有近千人,一个医生自然是做不过来的,所以买活军现在正在培训新的大夫来做这个事,也要制造一些新的乙迷——这个都是要等的事情,什么事人数多了都得好好安排,没那么简单;

最后一点,则是最实际的,那就是要做手术的女娘,得要交三十两银子,这个手术由于目前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是存在死亡的风险,买活军不能免费给她们做。不过这个是可以解决的,在课上就说了,有个女子放脚促进会的善庄可以为她们支付手术费,这也让很多没有三十两银子的女娘非常的感激这个促进会。

虽然王琼华她们从家里带出来的细软,在买活军这里卖了个好价钱,约有个二百多两的身家,她们是不愁手术费的,但放脚促进会的到来,也让她们三人都很振奋,王婉芳挥舞拐杖的速度都比平日里要快,毕竟这也意味着她们做手术的时机越来越近了——

王婉芳缠足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年纪也小,她之所以缠这个足,纯属倒霉,是王家新聘用了一个裹脚婆子,要卖弄自己的本事,鼓吹裹折骨缠的好处,于是主母点头,便给当时还没有缠足的王婉芳缠了这种脚。在买活军宣扬缠足危害后,王家其余女孩子都放脚了,她的脚放了反而无法走路,只能继续缠裹,但也没有再往小里缠了,因此在姑苏那里,经过放足、打石膏,现在恢复得还算可以,但左脚的两个趾头,右脚的一个小趾头还是不太好,时常发炎肿大,相当疼痛,也很臭,医生说这是骨头已经完全碎掉了,而且‘伤到了神经’,只能予以切除,所以她也还要做手术,但好消息是切除的部分和别人比要小一些。别人有些严重的,得把小半边脚掌也切掉,以后走路永远不会和没缠足的人一样方便,王婉芳只是少了几个脚趾头,走路还是正常的,跑步、跳跃,如果恢复得好,也可以做到。

即便是现在的改变,对她来说也很不错了,趾头发炎的时候,王婉芳还是要用拐杖,但是痛苦程度,按她自己说,“和从前比简直不值一提”!她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虽然还不能跑步,但不发炎的时候也喜欢拉着王琼华和报喜去街上闲逛,王琼华感到熟悉的小姑姑似乎是回来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大概是永远是回不来了。

“吃饭吃饭!”

还有一些是以前的小姑姑永远都不会做的事,譬如一边吃东西一边哼着从同伴那里学来的姑苏小调——以她们从前的认识,会唱小调的,都是不正经的女人,其实这也未必有错,她们的舍友多数都做过那种事儿,原本和王家姑侄是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的,王琼华提到这些女人,应该嫌恶地歪歪嘴,体现出自己的高贵来,但反正在云县,天也不是天了,她们更早不是王家女了,王琼华也就不觉得偶尔唱点《茉莉花》、《知心客》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一片兴奋的议论声中,她们开始吃早饭,一人要吃两个掌心大小的馒头,一个煮鸡蛋,一碟炒青菜,这个是至少的,不能剩饭,可以多吃,煮鸡蛋也能多吃,这是外面没有的规矩——但也很少有人去拿,不是拉不下面子,而是裹折骨缠的女娘胃口真没这么大。

就这些,一开始也还是要苦着脸才能吃完,甚至还有偷偷藏了馒头往外带的,若是被查到,必须当着面吃完,“这些东西不吃怎么长肉?体重不达标没法做手术,伤口好不了,术后容易感染,会死的!”

一个多月下来,大家的脸都显著地圆了,必须靠拐杖来行走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原本很多人是仗着自己体重轻,才能在裹足后继续行走,现在体重一发展,原本习惯的走姿脚也跟着痛起来了。吃完早饭,从食堂去课堂的路上,随处可见一些铁铸的锻炼器械,许多女娘都靠在上头练——脚不能使力,那就练手,最常见的便是做坐姿的‘引体向上’,试着用手把自己撑起来,锻炼手臂的肌肉,因为尽管要增加体重,却也不能增加太多脂肪,这对健康也不好,所以必须要用锻炼来增加肌肉,这也能作为术后做复健时的一点帮助。

“翩翩姐厉害!”

唐翩翩现在不再那么翩翩了,她整个人发大了一圈,鼓着腮在给自己用劲儿,两个健全的女娘把她托到铁单杠上之后,就看她双手用力把自己往上撑了一点儿,又用腰腹的力量往前往后地摆腿——这个动作就她做得最好,自从到了买活军这里,要她吃,她就吃,要她练,她就练,她是唯一一个可以稍微把自己撑起来一点的女娘,惹来了周围人大声喝彩,便使得她更加得意了起来。又做了几个摆身,才请单杠下的看护把她放下来,重新夹住拐杖喘气。

“翩翩再做几个!”

“明日说不定你便能进买活军去当兵了!”

周围起哄的,也有真心夸奖的,但也有不少话细品之下不是那个味儿——要说女娘们彼此都和和睦睦亲如姐妹、略无纷争,这也不尽然,到底十指也有长短,逃出来的女娘们挤在一艘船上过了十几天,条件本就不好,虽说是同舟共济,但也有过不少口角,到达此地之后,互相看不过眼,还要四人住一间宿舍的也很常见,其实大家也都是在彼此将就忍受,急切地盼望着手术的机会。

想要手术,不止是因为身体上的痛苦,也因为心理上的自卑——虽然买活军并不禁止她们自由活动,但折骨缠的女娘却不太爱外出,尤其是这些住在宿舍里的女娘,都知道是姑苏逃出来的,甚至于她们自己认为,周围百姓对她们的来历也是心知肚明,‘总有些看不起我们’。

不管事实如何,存了这样的心,便觉得不愿出去,有些女娘如唐翩翩,她带来了同乡赵大,倒是可以背着她逛逛街,但在买活军这里,健硕昂然的女娘随处可见,被人背负的小脚女娘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很是异样。唐翩翩被背着出去过一次,回来说,“我倒是没看着什么街景,全被人当西洋景看了一路。”

如此一来,她们就更不愿出去了,守着墙外的热闹,只在墙里生活,心里手术的心情也越发急切,都是盼着快些做好手术,离开这宿舍去,找一份新工作,从此完全融入买活军的生活里去。王婉芳私下说,“这样也很好,不然,大家都住得不走了,新来的人该住去哪儿呢?收容人的地方,便不该让人觉得太愉快才对。”

买活军是否特意营造这样的氛围,王琼华是不敢断言的,不过她也赞成,此时的氛围对于促进手术是有好处的。因为课上说了很多手术的风险,不免让很多小脚女娘心头打鼓,若是没有这样的急切感在背后推一推,或许她们一辈子都很难下这个决心——手术固然会死人,但裹足带来的长期感染、营养不良、生育困难,也一样会杀人的。

王家姑侄,是为了追求自由而逃出来的,她们外出的次数要比舍友们都多,而且并未觉得旁人用什么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王琼华对于新生活再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只除了她发觉自己身体的确很弱,做工时经常感到吃力,于是便更注意摄入营养了,她的目标是在十八岁时至少要长到一米六,80斤——王琼华现在十三岁,只有一米三多些,五十几斤,轻得就像是一把柴火,哪怕是做抄书员,做工又怎么能不感到吃力呢?

在这样自由的新生活里,每个人的性格似乎都在不断的滋长,不像是从前那样,只是沉默地低头做着针线,彼此间很少交言。王琼华发觉有很多女娘的性格其实并不讨喜,受过的太多苦,在她们的心里似乎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有些人喜怒无常,有些人毫无节制地伤春悲秋,有些人甚至因为自己要做活,抱怨着这里的日子比从前辛苦,还不如不来。

这些话是让人想要去反驳的,但一数落起她来,她便立刻纷纷落泪,诉说起了自己的难处,最后反倒是败坏了自己这一天的好心情,最后便只能敬而远之,尽量减少和这种人的来往。

当然,也有好些人不太受这些影响。譬如唐翩翩,唐翩翩这人有个好处,那便是旁人的话她不太往心里去,这对于旁人来说或许不太好,但对她自己来说是个好事。她觉得做完了今日的锻炼,便不会再理会周围人的褒扬或怂恿,而是飞快地挥舞着拐杖,跑到王琼华她们身边来。

“喂,你们到底带了多少钱在身上啊——”

这就显示出这种不听人话的性子的坏处了,王琼华从来不回答她这个问题,但唐翩翩还是每次都问,“那个放脚促进会,说是可以为我们出手术费哩——你说,要不要让他们为我们出啊?”

“说起来,那个放脚促进会到底是谁开的?是谁这么好心,给我们出钱做手术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