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第432章 巴图尔讲故事

买活 第432章 巴图尔讲故事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延绥镇接壤的这片草原,也可以算是土默特的一部分,但其本身的名字是希拉穆仁旗,目前处在察哈尔的统辖之下,只是在林丹汗的兄弟台吉意外死亡之后,才逐渐被土默特的台吉侵占了地盘。

巴图尔的父亲虽然还有其他的子嗣,但是,因为巴图尔出众的外形,他在这片草原上是很有知名度的——许多牧民的父辈,就曾见过小王子在台吉的帐篷外飞马驶过,他的蓝眼睛让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哪怕巴图尔直属的帐篷并不多,但现在,牧民们心甘情愿地叫他一声‘小主人’,并且认为他也有资格继承希拉穆仁草原的管辖权。

草原上流传着巴图尔的名字,他从遥远的南方带来了马口铁,还有雪白的盐、糖,便宜的茶饼……巴图尔带来了商队,带来了货物,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一种新的作物,一种新的文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还有许许多多像星星一样宝贵的知识。草原上的牧民们,见到了巴图尔的商队都殷勤款待,哪怕没有什么买卖可以做,他们也愿意奉上茶食,宰杀羊羔,只是为了听商队们给他们上课,告诉他们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和道理。

智者在草原上一向受到格外的尊重,如果是见多识广的智者,那就更不用说了,巴图尔的出现,把边市的气氛推向了**,远道而来的牧民们,才草草吃完晚饭准备休息,这会儿也立刻从帐篷里钻了出来,“智慧的巴图尔!”

“巴图尔老爷,你从南洋回来了吗!我今天在版画上看到你了!”

“给我们说说故事,上上课!巴图尔!我们很久没有见到你,心里非常的想念!”

在夏季羊毛的贸易旺季,边市这里,连牧民带本地人,哪怕是晚上也超过了两千人——不少牧民是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的,这里简直就算是一次小型的那达慕了!

这些人,个个都急于和巴图尔打交道,有些牧民没有见过他本人,只是听了他的传说,在传说中,巴图尔就像是菩萨身边的护法韦陀一样英勇,从广宁一路杀到了东江,再从东江杀到了南洋,甚至作为一个鞑靼人,他能够坐船,还去了遥远的南洋,登上了刊载了无穷智慧言语的报纸——在那上头的版画里露了一面。

那绝对是他,再错不了的,那日松买了好几份报纸,又托人去延绥镇搜罗裁下来的版画,还给自己的兄弟找了一个玻璃框子,他最喜欢的就是向新结交的朋友炫耀他的版画收藏,给他们指点着看看里头精细传神,由难以想象的细密线条组成的画像——“看到那个高鼻子,眼睛的墨色比较浅的人了吗?那就是我们的苍鹰巴图尔!”

他的客人们,不论平时是多么的勇猛,甚至跋扈,哪怕是如今管辖希拉穆仁的仁钦台吉,他那一向肥胖跋扈的大胖儿子,见到版画之后,也立刻就收敛起了自己的威风,忍不住发出了赞叹的‘啧啧’声,“巴图尔现在已经是半个仙人了吧!”

“巴图尔在版画上可真威风啊!”

虽然巴图尔已经半年没在边关露面了,但他的威望,却因为版画而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哪怕天色已经入夜,人们也还是不肯离去,在那日松的房子边徘徊着,取出了自己最好的马奶酒送到帐篷前,为的只是换来和巴图尔交谈几句的机会。

“燃起篝火来吧!”

没有办法,边市的管理者们商量了一下,便在边市附近找了块空地,架起柴火来了——延绥关外就是草原,空地自然是多的,走出去一里路,就是一块草叶比较稀疏的地方,牧民们立刻叫醒了打瞌睡的儿女们,把他们抱在马上坐着,自己牵着马赶往篝火附近,动作要快,不然,靠近巴图尔的好位置可就没了!

“喝点奶茶吧!”

夜里的草原已经很冷了,牧民们或者穿上了自己的皮袄,或者穿着自己织的毛衣,买活军的汉人管事们,在人群中走动着,用马口铁的大杯子装着滚烫的奶茶,人们自发地传递着杯子,轮流饮用,而巴图尔也走到篝火附近,坐在小马扎上,拿出了买活军这里常见的铁皮喇叭,人们一下欢呼了起来,“巴图尔,给我们讲讲南洋的事情吧!”

虽然眼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他们希望能够让巴图尔来做主,譬如说细毛羊的借种、配种,还有对于目前这种半种植、半放牧的状态的一些担忧和顾虑——但是,牧民们一向很少收到草原之外的消息,在他们心里,天地就是草原,与覆盖着草原上的大穹庐,这一年多来,边市的教育,使得他们的天地,稍微地往纸面上的世界去扩展了一点点,这些牧民现在会出现在这里,也就说明他们是比较的开明了,他们自然对于穹庐外的风景也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和向往,尤其是巴图尔还去了那里,一下子好像就把牧民们,和南洋渥热的天气做了链接,让南洋在他们心中也显得真实了起来。

“南洋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巴图尔就立刻讲了起来,他显得容光焕发,白皙的皮肤上,点点的雀斑都在发亮,看着比草原上的同龄人还要年轻几岁。“哎呀呀,你们再也想象不到,草原上已经穿起棉袄了,他们那儿还是热得让人发狂,他们的冬季——也就是我们草原滴水成冰的时候,南洋那里的气温也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你们猜,那里是多少度呢?”

“——二十七度!南洋人已经冷得要穿两件衣服了,我们鞑靼人,我们买活军的汉子,还恨不得打赤膊呢!大草原上就算是盛夏的中午,恐怕也只有二十七度吧!”

人群一下就全都哄笑了起来,火光映照着他们欣喜而又投入的表情,孩子们眨巴着双眼,似懂非懂地听着,大人们则彼此议论着这难以想象的气候和远方。“那里的人都吃什么——一定是吃鱼吧!”

鞑靼人是不吃鱼的,不会做,也没有这个习惯,他们认为鱼是一种非常腥气的东西,甚至比马尿还要腥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很难碰的到有鱼的河流,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做的缘故,再说,鱼的刺太多了,鞑靼人是不会挑鱼刺的,若是被卡住了,很有可能会因为吃鱼而送命呢!

“海边的人吃鱼,吃海鱼——没有小刺的海鱼!”

逐层递进的说法,一下让大家兴趣更浓烈了,“我们这里也有海子!青海——土默特那里有很多很多海子!”

青海是鞑靼和吐蕃杂居的地方,也是土默特旗所在,距离希拉穆仁草原也不算很远,巴图尔笑着说,“哎呀,海子和海可不一样,我们的船队在海上走了十几天也碰不到岸,按照地理书的说法,从云县出发,要到海的那一边,得要几个月的功夫!”

除此以外,和草原人印象中的海子不太一样,海水全都是咸的,海子的水则有咸有淡,所以,在海上用水,也得像是牧民们平时放牧时用水一样小心翼翼,吃菜是很大的问题,巴图尔带来了很多蔬菜罐头,“全都是马口铁做的,特别的贵,但对我们吃不到菜的牧民——和海上牧民来说,有时候这就是很好的药物呢!”“是吗!”

刚来的牧民们非常好奇,在本地已经住了一段时间的鞑靼人便立刻告诉他们,“是真的,在边市找大夫看病的鞑靼人,很多时候大夫不开药,就是叮嘱大家要多吃菜——便秘,牙齿不好,嘴巴里老出血,虚弱,都和平时吃菜太少有关系。”

草原上虽然遍地青绿,但能吃的菜的确是不多的,这些都是草原上非常普遍的症状,甚至在茶叶贸易之前,情况还要更严重,解不出大溲的中老年人到处都是,死于这个疾病的也不在少数,茶叶是鞑靼人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的东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茶叶可以刺激肠胃的蠕动,让人们可以排出脏污来。

“如果菜吃得足够多的话,那不吃茶也是可以的。”巴图尔向大家介绍,“干菜、酸菜、腌菜,大家回去时都买上一些,罐头太贵了,这些多少也比没有要强!”

那日松不失时机地补充了一句,“也可以让留下来种地的人,多种一些菜蔬做成腌菜!”

不过,牧民们并没有怀疑巴图尔卖货的疑虑,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信服巴图尔兄弟们,哪怕就连牵挂着家人的娜仁,也立刻在心底记下了要买的东西,诺恩的母亲死之前,就曾经对她说过,“我的日子不多了,现在我的粪便都像是羊粪蛋一样,我的身体已经不中用了。”——她觉得老母亲的死,或许和吃不到菜也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在船上的吃喝之外,巴图尔还说了许多许多有趣的事情,南洋的蛇——他见到最大的蛇有两个人高,可以盘缠在一个人身上,舞蛇人伸出两条手臂,蛇从一只手腕盘到另一只手腕,还能垂下一节尾巴。

“这样的蛇却居然很温顺!没有毒,也从来不吃人!国王有养蛇的习俗,一天能吃掉一只小乳猪……”

南洋的人很少吃羊肉,也没有太多的大牲畜,那里的居民和野兽体型都比较小,也比较瘦,“我们鞑靼的摔跤手,在南洋发挥不出一半的实力,太热了,只有干瘦干瘦的人更能适应,买活军里很多北方人,在南洋比南方人更容易生病。”

这样截然不同而又处处相同的地方,让人太着迷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食物,可又是同样的生活方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海边就打鱼,在山里就打猎。也有蛇,也有老鹰,巴图尔只在南洋呆了半年,就因为生病而返程了,但是他在南洋见到了体型极大的老鹰——“吕宋鹰!它们过海来捕猎了!”

吕宋鹰彻底地点燃了人们的热情,草原的子民没有不爱鹰的,他们比量着,想象着吕宋鹰的翼展,“比海东青和金雕要大得多了!”

“如果有一天能亲眼看看就好了……”不少人心里,一下就兴起了这样的念头,这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想到离开草原,去陌生的地方游览,而且此时心中少了忐忑——巴图尔也说了,他生病是少数现象,很多北方人也逐渐适应了南洋的气候,在那里生活得很好。

只是去看一看,坐坐船的话,应该也不是不行吧……

如果不是以战争为目的,而是以游览为目的出行的话,那当然可以了,只是牧民们对于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有些陌生罢了,但是,他们觉得这样想也没什么不好的——草原的子民一向善于随机应变,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变化。

篝火一直燃烧到了深夜,就连天上的星星也开始黯淡时,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回毡包时,他们还在不断地谈论着今天得到的新知。“吕宋鹰……不知道会不会飞来草原捕食呢……”

“蔬菜罐头到底多贵啊?”

巴图尔这里,也终于有了一点时间,和那日松两兄弟一起,一脚深一脚浅地往他们的房子里走去——鞑靼人住毡包是没有办法,他们不傻,现在那日松家里算是在边市半定居了,肯定会给自己建一套房子,也不会老住在毡包里。

“齐克奇不是第一个被袭击的牧民了。”

那日松也介绍着边市最近的情况,以及摆在眼前最大的威胁。“我们被马贼给盯上了——现在他们不敢来边市,因为这里人多,但等到牧民们卖完羊毛,走得差不多了,边市这里就不好说了!

林丹汗和仁钦台吉不敢来延绥镇找事,延绥镇的官兵也对我们客客气气,但是,这还不够,因为他们只是客气,并没有来保护我们,钻到空子的马贼们,盯着我们,就像是苍鹰盯着鲜肉,他们会接连不断地过来找事情的。”

随着边市的规模不断扩大,那日松的担忧也日益增强,此时,他哪里还有当时和虎福寿对峙的强硬,反而把他当成了自己最大的靠山,他求助一样地望着虎福寿,“巴图尔,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虎福寿沉稳而又爽朗的一笑,“放心吧!”

“你担心的事,智慧的参谋部早就有了预料,我在云县一直等到六姐回来,这才动身快马加鞭地往边关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拍了拍那日松的肩膀,胸有成竹地说,“买活军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我们的好日子全靠自己——这群马贼,他们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今年秋天,我们把马贼剿灭,让希拉穆仁的牧人们,能安心过个好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