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716. 谢向上按下快门 盛京城.谢向上 拍张…

买活 716. 谢向上按下快门 盛京城.谢向上 拍张…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六姐对四贝勒额外有几分看重?”

“正是,阿玛,你可别不知道,狗獾那小子,将来的成就怕也少不了的,他自个儿写信回来吹嘘呢,说是立功蒙六姐接见时,六姐听他自报家门之后,还对他微微一笑,说了一声,‘哦,是你啊’!”

“真有这样的事?”

这几日的盛京城里,四处都不乏有这样的谈话,几个人凑在一起,或是父子,或是亲眷,神神秘秘地窃窃私语,遇到人来了,当即散去,似乎比之前还要更诡秘几分:之前商议去处,那是事发突然,大家都慌了,也是随大流从众,显不出来,可现在,二贝勒三贝勒已经动身,留下来的人就要小心着了,毕竟,这话题也的确敏感,谢六姐看重四贝勒,那意思……大贝勒这个太子,最后也没有当实在呗?

当然了,这会儿说这话,也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了,毕竟,大贝勒以建州太子之尊,竟选择和大妃一起南下,多少有些投靠幼弟的意思,这对他的威望是个很大的损伤。而立下雄心壮志的四贝勒,就很能吸引一些有心气的女金贵族了,一时间大家都是议论纷纷,认为即便没有买活军这个变数,指不定老汗指定的继承人也未必就是大贝勒。

老汗为什么迟迟没有定下大贝勒的名分?不就是因为对他还不算太满意吗,说不准,老汗去世之后,会和从前许诺的一样,让八旗旗主推选新汗,而其余旗主里,还真有人早和四贝勒勾兑上了……

对于立心追随四贝勒的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证明他们挑选的主子能力不凡,在神仙的前知中也能有一番成就,但是,大贝勒身边也还是有一群老成持重的支持者,就是海西几姓也都在观望——这几个海西大姓,苗裔众多,自然不是大家都站在一个立场上,也有闹腾着要回分家回去的,也有愿意跟着南下的,甚至还有去通古斯的,将来要去欧罗巴的……人口多就是这样,几个出挑的站出来分散投资,其余人随大流闷头做事,不出挑也不拉后腿,到时候,不论时势怎么变也都好掉头。

“你们知道什么,阿玛这是以大局为重!”

大贝勒的三子黑子,便是这么有些不屑地对自己的好友说的,“欧罗巴是那么好去的吗?你看买活军的使者已经从京城赶来了,可曾对我们建州人有一丝额外的好脸?那种样子,用汉人的说法来说,叫做若即若离,好像亲近,可始终拿捏着分寸,你要太靠近,他就离开远了……要说女金人南下的待遇,他们倒是有保证,可说支持通古斯,和二贝勒、三贝勒做生意,就始终没给准话——这可只是做生意,没有要枪要炮呢!”

这话,一下就说到了症结上了,黑子的几个好友也不吭气了,他们明白了黑子的意思:要去欧罗巴,必须得到买活军大力的支持,光是把这些实际上一大部分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空口献给买活军,这是不够的,买活军也可以空口表达对四贝勒的支持呀。女金人必须表现出自己愿意臣服和汉化的诚意,再没有什么比大贝勒和大妃一起南下更好了,他们只要尽量能带走一些八旗的王公贵族,留下来的女金人没有了首脑,也就自然而然,愿意接受买地吏目的调派管理啦。

“再者说了,若是阿玛不南下,谁去呢?难道调过来,要五十岁,雄心壮志已经不再的阿玛去欧罗巴,四贝勒去南边?二贝勒和三贝勒性格粗鲁,不能讨女主子的欢心,不是阿玛就是四贝勒,四贝勒又是个有心气的,不想去南边……”

“这么一来,就是大妃去南边,四贝勒只能去通古斯了,阿玛先留在盛京整顿,若是买活军肯发话,再往西边过去,可你们想过没有,没有了汗玛法,没有了阿玛,二贝勒、三贝勒和四贝勒能和睦共处吗?尤其是三贝勒,性子暴烈,像是烈马,一向看不起四贝勒,少了长辈的约束,二贝勒也是个莽撞的,他们三个在一个锅里搅马勺,非得打起来不可。到那时候,建州残余的一点家底,也就跟着败完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基业,可就真的断根了啊!”

不得不说,黑子为人大气,聪明有见识,观点一向是中肯的,便是对于自己的父亲,也是直言缺失——确实,黄贝勒比大贝勒小了近十岁,在三四十这个年龄当口,十岁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三十岁四十出头的壮年,说要勇闯欧罗巴,你会想要跟随,可五十岁的大贝勒,要说守成盛京,能令人放心,可远伐万里外的大国,那就叫人犯嘀咕了:凡是能办成这件事的,都是智勇双全、杀伐果断的英主,大贝勒固然也精明强干,可要说杀伐多么果断,多有气魄,那确实也……

就是黑子,这也是个智将,大贝勒一系的子孙,似乎都有一个特点,虽然能干,但却少了点什么,让人很难把他们当成主子,反而更像是辅佐之材。或许,少的就是这份心气儿吧。

“这么说,大贝勒南下,还是和四贝勒商议过的结果了?”

众人也是将信将疑地犯起了嘀咕,“也的确,要不是大妃和大贝勒会把别人甩下不要的家眷带去南边,战士们也不能放心地跟着其余几个贝勒走……”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若不然,我跟着南下做什么?”

黑子有些不耐烦了,众人也都是跟着讪笑起来:要他们相信大贝勒是完全为了四贝勒牺牲,才勉为其难地南下,这有点儿强人所难了。但,的确黑子虽然是大贝勒的儿子,但却素来是黄贝勒的铁杆,他的话也有几分可信,大贝勒一个是可能年岁也大了,折腾不起,确实有点没心气了,再一个就是也比较顾全大局,各方面原因都有。

反正,黑子的意思大家是都明白了,二贝勒、三贝勒算是彻底分出去了,走得那么仓促,带走了那么多粮草和壮年人口,和本家这里留下的情分就不多,但大贝勒、黄贝勒还是一家人,如果算上大妃和狗獾、囡囡那帮幼子的话,即便是大汗故去,老艾家留下来的兄弟,彼此关系仍然是亲密,还算是一家人。

这样一来,大家的心就能安定了,在这样混乱的时候,一家人能团结一致才不会生乱,有很多本来在大贝勒、黄贝勒中间摇摆不定,又考虑要不要投奔海西各姓的,现在也都收了心,还是预备跟着两大贝勒走,很多建州人家里也在分家,敢闯的盛年男子,跟着黄贝勒走,其余家人则表态跟着大贝勒南下——

这要不是黑子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大贝勒、黄贝勒府上走动如常,甚至会面还比之前更频繁,这些人家还真不敢分散投资,就怕表态上露了犹豫,被主子嫌弃,这要是南下还好,顶多就是疏远些,跟着出去闯荡的,那可就有难了,什么脏活累活都指给你,甚至派你去送死,不忠心的狗还能落个什么好?因此,也就是这会儿大家的心安下来了,才敢派出小子跟着四贝勒闯荡去,而四贝勒也不断增派人手,抢在敏军入城之前,尽量从北门打发走壮年男性,在城中多留老弱妇孺,这么做对大家都好,也能更让敏军放心些,有助于缓和现在城内外紧张的气氛——人少了,粮草被带走了,百姓对敏军入城的抵触就会越来越小,因为他们不但没有抵抗敏军的力量了,也需要敏军带来的粮草,这一切都有助于和谈的顺利进行。

就这样,虽然老汗卧病,败亡在即,但在两个贝勒的奔走维系,以及海西诸姓的举棋不定之下,后金毕竟还是保证了自己最后的颜面,向敏军、买活军证明,他们还有能力维系最基本的秩序,贯彻自己的许诺,有资格参与到谈判中来。

如此,在京城使者到来的三日之后,敏军终于又一次历史性地进入了盛京城,在城头插上了自己的日月旗——这旗还是跟着红底活字旗普及起来的,若不然,这会儿城头插的该是袁大帅的旗号,但众人在见识到了买地的统一旗帜之后,也终于意识到插帅字旗的影响不太好了,便把原本只用在海船上的国旗泛用起来,现在只要不是太桀骜的将领,打旗时至少都打两面,一面先是国旗,另一面再是自己的旗号。

“十年了!”

不论是孙稚绳、袁自如,还是孙初阳等辈,目注着蓝底旗帜被插上城墙,也都是百感交集,更有边军当下痛哭流涕——女金人夺下沈州,已经十年了!十年前,谁能想得到今日敏军会以这样一种荒谬而又轻松的姿态,重返故城?

十年前仓皇出逃的少年,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汉,矗立在将军身边,威风八面,可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又哪还有半点熟悉的影子?午夜梦回时,在自家的小院前冲自己招手,笑着让自己早些回家吃饭的妇人,这一刻似乎在这陌生又熟悉的街头牌楼中,和凝固的回忆一起,被时光冲得粉碎,又该去哪里才能找回来呢?沈州还是沈州,可又早已注定不是儿郎们回忆中的沈州了。

“也十年了!”

谢向上也眺望着日月旗被插上城头,聆听着城外边军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一刻,他唇角泛起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似乎被卷入了城外那激烈的感情漩涡中去,感受着那份压抑被释放后的痛快、解恨与失落,那份久已沉淀的悲伤所泛起的,失落的残渣……

他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属于买活军的十年——十年前,很巧合的,正是在女金夺去沈州前后,买活军也拿下了临城县,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霸业。在那时,谢向上就听六姐提过女金,提过他们会用所有人没想到的办法,来瓦解女金对边境的威胁,但谢向上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买活军当真兵不血刃地办到了这一点,十年,童奴儿王图梦碎,十年后,汉人的旗帜重新插在了沈州的墙头,辽东的庞然大物轰然瓦解,这一切,也只用了十年!

十年耕耘,一朝收获,此刻从成果回头看去,这是奇迹的十年,可对谢向上来说,他是这十年的缔造者之一,他怎么不知道?这也是呕心沥血的十年,也是宵衣旰食的十年,他的嘴角上翘着,但眼圈也有一丝发红,他有太多的情绪,只是无法宣泄,就如同身边所有的大敏重臣一样,在这个位置,他们已经失去了肆意挥洒情绪的权利——当边军们看到了结束时,他们看到的是开始,还有太多的事要做,而这些事又制约了他们,情绪的表达,或许会让他们失去在开局中原本该有的优势!

最终,他只是掏出自己的手机,把镜头对准了城头的旗帜,对准了辽阔的天空,对准了那向着天空散发的,犹如狂风怒雷一般的,无形的激越的呼声。

“带回去给六姐看看!”

他笑着对孙稚绳解释,“记录员在前头,我这里也拍一点!”

事实上,谢向上有些后悔,他应该在大营那里再放一个记录员的,拍一拍留在营地大部队的反应,而不是只考虑到了入城的历史性时刻——当然,身为买活军使者,在这样严肃的场合或许也该谨慎一点,拍摄什么的,还是交给随从,到处乱拍,或许会惹得老大人们不适,进而生出不快来,外交无小事,还是要多注意点……

果然,平时就有些老八板儿的孙阁老,睁着牛眼,默不作声地看了他一会儿,把谢向上看得有些心虚,手里的机器不知道当收不当收时,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却是挪了挪身子,给他在镜头中让出了大些的空地来。

“能给我拍一张么?”

“……啊?”

“把我和日月旗——还有城门匾都拍在一起。”

孙阁老的脸还是板着的,语气也还是那样的严肃,仿佛这实在不是什么大事,就和请谢向上让一让一样简单,但在他身边,袁将军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整顿起军帽上的红缨了。

孙初阳也暗戳戳地在镜头边缘露了一个小脸,似乎很深沉地仰头凝视着城门。还有无穷无尽的,欢笑的、惘然的,痛哭的带泪的面孔,挤在这些大人物身后,对自己现身于镜头之中完全无知无觉,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向着盛京城,向着历史前进——

谢向上按下了快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