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686. 再造天府 崆岭滩.谭老四 疏通三峡就…

买活 686. 再造天府 崆岭滩.谭老四 疏通三峡就…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峡航道,真的能疏通吗?答案是肯定的,从白帝城到夷陵,峡的头尾码头,都流传着菩萨兵炸毁滟滪堆的神仙事迹,而且说得有眉有眼,比报纸上的专题报道还要更生动得多——报纸上虽然配发了照片版画,但说实话,滟滪堆的险恶,就好像这崆岭滩一样,不是一张照片能显示得出来的,崆岭滩在照片上也无非就是一片浅滩,上面有些乱石罢了。

对于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仙画实在是不能带来什么震撼,第一张是江心一块大石头,第二张,江心那大石头没了,一片空荡荡的水域……这就和周报上前几年关于美尼勒城的战役报道一样,大海上几艘玩具一般大小的船,还没有京观条幅来得震撼人心呢,这大概也是仙画的局限了,有时候画面反而还没有文字、话语来得有感染力。

也是因此,没有去过白帝城的川蜀汉子,看了报纸上的叙述,完全无法想象石头有多大,而又是如何炸毁的,还是要从江湖传言中来丰富自己的想象,但这些传言又说得是玄乎其玄的,把买活军的菩萨兵个个吹成了力可开山的半仙!

按他们的说法,这些菩萨兵就犹如从前治水的大舜一样,个个都能化身为熊,举手投足之间,一阵白烟飘过,巨响之下,小山一样的滟滪堆就被炸得四分五裂……如此二回,江心的石山立刻成为历史,便连根子都被炸去,现在的白帝城一段江面,风平浪静,便是夜间行船也是无碍,再也不是从前的险恶模样了!

“连石根都炸掉了吗?”听众往往急切地这般问着,因为这个问题是非常要紧的——实际上,露在水面的礁石,并不能改变水流的方向,有时候反而是一种预警,让你知道这里的水文条件很复杂,决定水流走向的,还是水面下的暗礁,如果只能炸掉水面上的部分,老船家对于水文条件的改善肯定还是保有疑虑的,若是能把水下的石根——也就是暗礁炸掉,这才能让水流至少没那么湍急,也少些漩涡。

“炸掉了!全炸平了,去年冬天乘着水浅,还用蒸汽机在船上拉拽大爬犁,把碎石犁平了!现在那一段放树叶都是直接往下游飘的,再不打转了。”

对于发生了变化的水域,百姓也自有自己的应对之策,往往会放一些轻而醒目的东西入水来探测水流,现在有了千里眼,更是好观察了,对滟滪堆的处置,从各方的口碑来看,应当的确是成功的,只是实施的情景,传得让人将信将疑的,总觉得是神仙显圣,让人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会是由小米这种初出茅庐的技术员来主持完成——虽然主持清理滟滪堆的佘技术员,在经过夷陵、万州的时候,看起来也丝毫没有神异之处,但只要没亲眼见过他,想象总是能够为他描补出凛然的气魄,无形的威仪……总之和这个满脸发了红疮的米技术员,定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万州距离白帝城虽然近,但谭老四也没去过白帝城,对滟滪堆的事情,还是以听说为主,有渲染菩萨兵的勇猛的,却也有说明滟滪堆工程的困难艰苦的,他虽然不至于神化了佘技术员,但却正是因为对此事的底里知道得比旁人多些,所以才会担心米技术员办不好这差事:滟滪堆从决定要炸,到最后炸毁,中间经过了一年的功夫,方案几经论证,而且最后还是分了四次炸毁。

这四次拆炸,穿插了凿石造洞、炸毁上半部分,清扫搬运,再在枯水期围江分流,隔出空地,炸毁石根这好几步,每一步都是郑重其事,不许百姓在岸边观看,也因此酝酿出不少流言,说菩萨兵其实是在化身施法什么的。其实主要还是安全起见,害怕碎石迸飞伤人,因为药量若是算错了,引起轰天大炸,又或者是诱发巨浪,是真有可能把看热闹的百姓给卷进去的。

现在崆岭滩这里,江滩狭小,躲避的空间不大,谭老四就怕米技术员要是计算错了药量,伤了人命那就糟糕了,又或者是引起山崩,这也是有可能的,不像是滟滪堆,江面还算开阔,崆岭滩两岸便是崇山峻岭,若是山崩堵了航道,那可就出大事了。这里清运石头不要紧,就怕上游险滩附近的乡亲,对疏通航道发生恐惧,开始排斥起买地和白杆兵来,那对于居住在峡上游的万州来说,可就糟糕了。

自从买地考察团到万州起,两年的时间,万州的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以谭老四来说,他自然是希望买地和川蜀的联系能越来越紧密。大江航运疏通,便利的是沿岸的州县,而对川中来说,峡水路更是他们的生命线,峡通则商路通,商路通则百业都多了一股活气。

便是他现在已经脱离了苦力挑夫的身份,也能看到叙州——衢县航线,对于巴蜀民生的刺激,这两年,川蜀百姓离家东去的数量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便是因为现在老家也有事做,也饿不死——而且日子过得也明显比从前好得多,而谭老四脑子本就灵活,上了扫盲班之后,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视野一开阔,心思自然比从前更活络了:眼下,峡航运还如此不便,只是商路打通了,有得买卖可做,市面就已经繁荣起来了,如果有一日,峡变通途呢?若是有一日,川江也可以夜航,从川中去福建道,一路急缓随意,再不危险呢?

到那时候,川中能繁荣成什么样子,谭老四简直都不敢想象了!更重要的是,他从报纸上的历史话本中,无师自通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古以来,川中最容易割据,主要就是交通不便。就如同现在,买地还没有正式宣布占领川中,还处在一个微妙的和平之中,其实还不就是因为峡崎岖,距离买地遥远,因此,买地迟迟不肯把这块飞地并入自己的领土内,依旧是采取羁縻态度,所有的一应政策,都不能和本土统一?

而谭老四,是想在叙州帮治下多受一层管制,还是直接进入买活军的管理之下呢?这还用得着选吗?因此,凡是怀抱着这份心思的人,对于疏通峡,所抱有的殷切希望,实在是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川中的豪商巨富,如今川中百姓,各有各的理由和利益,却是全都希望峡能顺利疏通,反而是上下一心,比平日做任何事情都还要热闹得多。

甚至就是叙州帮现在的首脑杨将军杨玉梁,按谭老四的猜测,只怕也未必不希望峡能快些疏通,让大江沿岸尽入买地掌握,这两年来,叙州帮势力大大膨胀,和白杆兵也是深度合作,现在万州尽入囊中不说,便是忠县、巴州那一块,叙州帮说话都很管用,除了锦官城一线,还勉强维持了敏朝官府的体面之外,其余地方,敏朝衙门官吏争相离去,地主变卖田产,佃农胡乱迁徙,全是一副买活军还没到,已经各寻生路的乱象。

杨将军内要镇压叙州帮内一些不好的势头,外要维持越来越凌乱的巴蜀局势,还要防范边境土蕃作乱,也是左支右绌、心力交瘁,很缺人手,谭老四在他手下做事,不止一次听他叹息着抱怨,用起来上手的吏目,人数实在是太少。听起来竟是巴不得让航道早日疏通,买地这里出衙门前来接管,他也好放下心事,对家乡父老有始有终,有个交代在。

“从夷陵往上这是第一个险滩,就看明日了……怎么都该选个老成的技术员的……唉……”

疏通航道短短四个字,听着简单,实则却是多少人两年来一刻不停的奔走、安排,才能形成今日之计划,就说疏通的顺序,都是改过几次的,最开始,按照地头蛇白杆兵的希望,是想从上游白帝城往下疏通,但人们很快发现,疏通上游的河滩,对下游的水流影响很大,甚至于很可能断流、改道。

因此为了不让疏通工程变得更复杂,还是要从下而上,一点点去打通。于是便又改为从夷陵开始,往上一个个滩的去攻关,崆岭滩是正式工程的第一块硬骨头,也难怪这两年来都为了这件事忙活的谭老四,患得患失,一整夜辗转反侧,几乎没有合眼了。

第二日早上坐起身来,哪怕就连那股子霸道的牛油香味,都不能让他打起精神——说实话,这牛油锅子,谭老四这两年已经从惊为天人,到习以为常,现在甚至是有点吃得腻了,一大早胃口不开,想着要能喝点稠粥那就最好了,牛油锅子,还真有点消化不动呢。

这也就是他现在好日子过多了,若是在两年前,连稠粥都是奢侈,没活的时候只能喝稀粥苦熬之时,哪有什么胃口不开的?闻到荤香都得不自觉的流口水,就是现在,那些挑担子的民夫,也是眉开眼笑,围坐在朝天锅前,个个都是等着自己那一份带了厚厚红油的麻辣烫,手里还拿着铁硬的杠头饼子,准备一会泡在汤里吃。也不顾下水的腥臊,夹起一筷子牛百叶就送入嘴里,嚼得满嘴流油,嘶嘶喊着过瘾,叫道,“真好辣味,这二荆条名副其实,真如同荆条抽在舌头上一般,硬是过瘾!”

二荆条是否如此命名,在夷陵一带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但过瘾的确是名副其实。川蜀百姓无辣不欢,连早上都要吃得这样重油重辣,方才能应付冬日湿寒的天气里,一天近水的劳作,吃完了以后拍拍手,雨靴一穿,棉袄脱了,便又能挑着担子入水运石头了。

便连谭老四,虽说是没胃口吧,到底也打了一碗麻辣烫,只是没要红油,自己捏了个杠头吃着。唯有小米,捂着屁股,龇牙咧嘴,歪歪扭扭地从自己房里出来,只要了一碗热水配杠头,又愁眉苦脸地打了个咸鸭蛋来配,满脸的红疙瘩越发透亮,谭老四见了,知道他是水土不服,又吃得太辣,一面好笑,一面也是在心中想道,“真是个毛头小子,这却教人如何能放心得下?”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买地信任小米,叙州帮如何敢说什么?更别提派来辅佐小米的谭老四了,他就是来听命背锅的,若是成了,功劳是小米的,若是不成那估计便是谭老四没有辅佐好,小米技术员不会有什么责任。谭老四也是深知其中的道理,他是吃过苦的汉子,并不把无奈表现出来,而是依旧兴兴头头,满是欢喜的吃了饭,陪着小米一起,带了爆破队伍,一起跋涉来到大珠脊背上。

此时冬日水浅,崆岭滩几乎完全干涸,施工也因此变得很方便,大珠有一多半区域都暴露在外——这大石头上开个四桌的坝坝宴那是一点儿问题的,虽然不说小山一般,但也可见规模了。小米前几日便来画了点,让民夫过来凿石,这时候,大珠上下两侧,已经根据他画的点凿了好几个深深的石坑,这也可见民夫的卖力了,小米拿出卷尺,量了量尺寸,满意地点了点头,拿出本子来记了些什么,便道,“把药火筐挑来。”

一个由油布结结实实地包裹着的筐子很快被挑来了,小米打开了筐子,拿起一包药火,取过另一个筐子里的秤,秤了份量,又在本子上写了一行字——谭老四斜眼看了,是:‘标准包重量勘验无误。’

如此,他接下来便只是把油纸包塞入爆破点,同时拈出引线,带上手套,把引线和引信捻牢,随后吩咐谭老四去疏散民夫,让他们退往下游高处的河岸,不得在近处观看,同时自己也扯着引线,用一根信香点燃了,便转身双手插兜,不疾不徐地走到观测点附近,从怀中掏出千里眼,往信香那边瞧去。

这么严肃的事情,意义如此重大,最后却是由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如此随随便便地来执行,甚至连第二个技术员都没有——且这感觉和点炮仗也没有什么不同,一时间,民夫们不免都是低声议论起来,固然他们对于买活军是极有好感的,尊重也很虔诚,但这画面还是给人以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让他们不由得产生了少许疑虑——这样就行了?点个炮仗就能把石头炸掉了?

“引线燃了——蹲下来捂住耳朵!”

看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技术员的声音都还有点儿公鸭嗓呢,年纪怕不是还没有十八,这不是在闹着玩吗?要不是这药火真的炸毁了珠,真觉得是来胡闹的……

因着心底对买活军的好感,大家虽然议论纷纷,但却都还是听话地弯下身子,捂住了耳朵,一时间江滩上万籁俱寂,只有江风呼呼吹拂,带来了若有似无的哧哧声,那似乎是引线烧灼的声音。很快,引线烧到尽头,众人只听得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随后便是地动山摇般的几下大震——虽然捂着耳朵,却也还是被震得周身战栗,一时间耳朵里嗡嗡作响,还有人鼻子都觉得灼热,却是被震得流下了鼻血。

药火之威,居然一至于此?!

对于药火的全部认识,大多仅限于炮仗的百姓们,所受的震撼自不必说了,便是还见识过火铳的谭老四等人,也万万不能想到这药火居然还有如此震天的威能,都是惊得浑身颤抖,好一会儿才勉强稳住了,彼此搀扶着望向江滩——只见这一地的乱石,又哪有‘大珠’这道石梁了?千百年来横亘在水道上的阻碍,刹那间便化为乌有,便连遗迹都不容易辨认,连那块写了‘对我来’的大石头,都被炸得粉身碎骨,不知去向何处了!?这……这……

便是已听过滟滪堆的传说,此刻的情景,仍然叫人难以置信,谭老四满脸怔忡,一时间真有下拜的冲动,只他勉强掌住了,身边却是扑通扑通,接连有民夫跪地之声,都是冲着江边拜个不休,仿佛如此才能宣泄他们心中的情绪,个个人口中,都是嚷叫着什么——只是大家的耳朵都还嗡嗡响,各自都听不清,也就各喊各的,反而十分和谐了。

在这一片狂热之中,最为冷静的小米,反而显得格格不入——他的轻松和冷静,在此时反而更令人惊奇,更令人对买地产生极大的憧憬了,他从耳朵里取出两个小棉球,在本子上低头记了几行字,这才转过头对谭老四露齿一笑。

“……我知道你们怀疑我。”他的声音隐约透过耳鸣,传到谭老四耳中,“怕我不能担当大任——老乡,不怕你不信,我的确是刚从实习生毕业,可这工程也实在不大,杀鸡焉用牛刀,用我也就够啦!”

他满脸的红疮,在阳光照射下颗颗都是透亮,拍了拍谭老四的肩膀,笑道,“这才哪到哪呢,让他们且先别拜了,日后还有拜的时候——我问你,谭老哥,你可听说过分级船闸,还有地势发电、水电站——电线杆、电灯……这些仙器吗?”

谭老四大张着嘴,不可遏制地流露着蠢相,在他全神贯注的聆听中,小米哈哈一笑,带了一股浑然天成的优越感,将手一挥,轻描淡写地说起了他现在还完全不知所以然的深奥话语:

“按六姐的最新指示,沿峡的地势条件非常适合建小水电站,到那时候,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峡若通途,又有什么东西,能真正取代了纤夫这个苦行当去呢!”

这话的确不是现在的谭老四能听明白的,他只隐约知道这小水电站,必定是极好的东西,而小米的下一段话,听起来也非常的诱惑——

“到了那时候,你们巴蜀,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只怕连福建道的百姓,都要羡慕你们啦!”

再、再造天府之国?!

谭老四浑身一颤,便连身边若干晓事的挑夫、干事,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发自内心,迸发出了极大的热切:这水电站固然是不敢想,短期内能把航道疏通好,便是极大的成就了,再造天府什么的,说来也是太远。但是,仅仅是听到这样的话,知道六姐还有这样的愿景,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喊出了自己的诉求。

“愿为六姐效死!”

不论贫富贵贱,一岸人均是齐声喊了起来,“我等日夜期盼,只请六姐入蜀!巴蜀之地,苦盼王师!请六姐务必怜悯我等,千万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