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828. 谢双瑶喜出望外 羊城港.谢双瑶 偶尔…

买活 828. 谢双瑶喜出望外 羊城港.谢双瑶 偶尔…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2:33 来源:gegedan

说广府道的情况,比她预估得好了几倍,这话真不是虚言,谢双瑶在拿下广府道的时候,对于困难是有所预料的——很简单的道理,这是一次预料之外的扩张,人手和物资都没有充分的准备,还不说财政上的支出了,地盘的扩大永远不可能是一个线性逻辑的简单重复,她可以把福建道治理得有声有色,落实在鸡笼岛的精细统治,逐渐在南洋培养高素质的市民,却不代表这一套可以简单的在广府道再现出来。

其原因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一个人的能力有极限,谢双瑶只有彬山的时候,可以做到事必躬亲,只有一个福建道的时候,还可以做到对每个县城的情况和发展路线心中有数,可现在,买活军的地盘仔细盘算下来,光是完全统治地区就有两省之数了,还有羁縻之中的南洋,新到手的苦叶岛,开拓中的东江岛……包括了内陆主动向买活军靠拢的叙州,受到它们呼应影响的大江流域……谢双瑶要说还把自己的关注级别扩张到县,那她什么别的都不用干了,每天光看这些县的工作简报就得花掉二十几个小时——这可不是太平度日,按照敏朝方法统治的县城,而是正在剧变之中,要进行生产关系改造和生产力提升,矛盾五花八门,每天都有大事小情发生的小斗兽场!

放权,用体制来规范、激励官员,这是所有政权扩大之后必然要走的一步,而谢双瑶也是深知,很多政权都毁在了这一步上——地盘还小的时候,用朴素的正义感和超人的个人能力,还是可以治理得下来的,可地盘一扩大,开始需要制度了,大量农民起义军立刻就会发现,他们不但设计不出什么优秀的制度,而且还缺乏能把这些制度落地执行的人才,最后,要么回到老一套,要么就是乱像迭起,敌人不攻自败了,起义军们只能苦涩地承认,他们的治理能力连狗官都不如,那些腐朽王朝的狗官,还能勉强维系一方的运转,可轮到他们掌权之后,那些被选拔出来的新官吏,腐败之处和狗官们相比,反而还有过之而不及!美好的想像人人都有,可真到把它们化作现实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最难的还是把梦想拿去实现啊。

买活军这里,情况当然要好得多了,首先谢双瑶不需要从无到有的设计制度,现成的经验就摆在这里,就连踩的坑基本都是有预告的,其次,她也早料到执行的难度,所以从未停歇过全民教育——你说治理国家难不难?那当然是难的,但话又说回来了,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从来没少过头领啊,头领是必然出现,他的水平就是全民教育水平的体现。全民教育结合公平的考试,基本就能保证进入官吏系统的都是最优秀的一批人,接下来,只需要再提供一个公平的晋升体制,再加以一定的时间,耐心等候,坐看他们厮杀出下一批精英,就这样层层往上,有能力而又有基本底线的人,总会逐一涌现出来的。

在谢双瑶这个地位上,她已经不可能对某个特定的官吏多加关注了,着眼点要放在大的机制上,也正因为如此,她心中也是有一个概览全局的Bigpicture在的,在拿下广府道的那个节点,那批合格官吏按道理都还在刷低级别治理经验,得要再过个五年,他们才会在历练中自然地涌现出一批有能力治理州级行政区的人才来。可世上事,不尽如人意者十之八九,谢双瑶只能接受事实,还没准备好,她就得赶鸭子上架了,从这批还在练级的小官吏里抽一批综合表现最好的人上去,看看他们能折腾出个什么样子来吧。

教化进展缓慢,这是已经想到的,人浮于事,被残留的地方吏目耍得团团转,甚至被隐约操纵,使得政治气氛依旧低迷,没有进入买活军节奏,这……虽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该,但谢双瑶也知道,按墨菲定律来说,这样的情况几乎也是必然会出现的。基建速度缓慢,地方经济萧条,在厘田、赎买田地的过程中,激化了当地矛盾,甚至激起民变,这样的乱子她也能够接受。谢双瑶甚至还为更大的,不可测的乱像做了准备,制定了不少备案——赶鸭子上架是这样子,你让一群LV35的玩家去下LV50的本,越级刷本,乐子频出,那也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了,基于几个对手的弱智,以及她个人的超凡武力,最终结果肯定还是不会变的,广府道不太可能‘反正’回敏朝那里去,就算他们反正了,敏朝那里又该怎么接收呢?区别只是在于过程的不同,影响的只是她治下的百姓而已,就算是从自尊心出发,谢双瑶肯定也不希望这些百姓在敏朝之下都能勉强过得下去,到了买活军这里反而还不如从前吧?

考虑到农业社会的性质,谢双瑶给这些新官吏划了一条底线:搞基建需要充足物资,水泥能不能供上,这个不好说,所以基建进度不做要求,说得过去即可。全民教育虽然也极为重要,但考虑到方言问题,以及教育一般都是和基建配合的,这里暂且也不要求村一级的教育了,县一级的扫盲班办好,这个不过份吧?

基建、教育和农业,这是买活军的驾马车,现在两架的缰绳都松开了,暂时不列入KPI考察,农业这就不能放松了,首先,地主阶级一定要消灭,不管怎么样不能让农民再缴纳佃租了,赎买要搞起来,那些人拿了钞票,在本地没法盖房子,那就鼓励他们去南洋投资,或者去别的地方寻找做生意的机会,总之要把田从他们手里拿出来,分给农民,然后再让这些人把票子花掉——对于不配合的那些顽固分子,该怎么办也不需要她多说了吧?

农业增产要保证,有了这一点,经济启动无非是速度快慢的问题了,但是民生质量肯定是能有提升的。接下来该怎么发展,那是下一步的事情。大不了就等几年,新的人才涌现之后,再让新人来收拾旧人留下的烂摊子。当然,这样肯定不如一开始就开个尽善尽美的头,但治理国家可容不得强迫症,谢双瑶也早就习惯这种缝缝补补、得过且过的感觉了。

过去的一年里,需要她关注的点还有很多,样样也都是大事:金融体系的建立,新大陆的开拓,苦叶岛谈判、橡胶业的布局……发电机制造、蒸汽机的小型化研究,这些所有技术上的难题,或者需要谢双瑶来配合破解,或者需要她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投注关心,当然,她也抽时间视察了广府道沿海的一些州县,并且特别关心了好几次水泥增产问题——水泥要增产,这关系到方方面面,首先要买入更多的优质石灰石,这东西买地境内如果不产的话,就得沟通接壤的敏朝州县,组织挖掘,还有粉碎、承运,粉碎机的生产……如果没有她这个级别的领导来关注批示,至少要半年一年的功夫才能真正见到效果,谢双瑶于是又发现自己现在需要一支高效而且有相应级别的中央执行板子……

啊!领地扩大之后,想要微操真是太难了!这么一忙就忙了一年多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广府道奇迹般(让人感动的),居然一次也没有闹出过民乱!而且,从文书来看,兴修水利、推广高产稻,这两项各地都做得非常不错,包括教育、基建……哪怕不算上敬州在工业上的惊喜进步,就说这些改变,也足以做出这个判断了: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本来预料的麻烦一个也没有出现,反而惊喜不断,这些地方官不但完成了驾马车的并驾齐驱,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给谢双瑶带来了不少惊喜!

香云纱、葛布,就是两个最突出,见效最快的例子了,这其中香云纱的意义是最大的,所以金逢春理所当然也受到了力度最大的表彰:在纺织品这方面,买地虽然也非常擅长,但主要还是棉布领域,丝织品这块没有什么拳头产品,香云纱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这个空白。另一方面,以全国的视角来看,买地棉织品兴旺发达,人口需求非常巨大,毫无疑问会对江南的纺织业造成虹吸效应,再加上如今江南流民成风,织工、桑农纷纷南下,谢双瑶非常合理地做出这个推断:如今国内的丝织品行业反而和欣欣向荣的经济相反,走向萧条。如果她不希望丢失丝织品生产技术,让丝织品出品质量下降,那最好现在就开始规划买地这里的丝织品发展路线了。有这样的需求在,香云纱的出现能不让她喜出望外吗?金逢春当然也因此被她更高看一眼了,这个小女孩也算是谢双瑶眼看着长起来的,谢双瑶发现,她的思维拥有非常浓烈的买地痕迹——如果说金逢春之父,曾经的金县尉这批管理人员,他们的思维还是老一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现有的科技水平基础上,尽量励精图治的话,那金逢春的香云纱复现行动,毫无疑问就体现了她们这一代的鲜明特点了。

她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等待谢双瑶这里赐下什么新的科技,自己再尽量去让它落地。金逢春是主动申请阅读文献,基于敬州发展的需要,以及落地的可行性,选择了香云纱这门技术,并且在谢双瑶本人没有特别支援的前提下,仅靠自己现有的资源,把它成功落地铺开的。谢双瑶在整件事里起到的作用,就只类似于图书管理员和计算机操作员而已。

这不叫主观能动性,什么叫主观能动性?!说实话,谢双瑶是真的有点感动了,她自己做梦都不敢这么奢求——她连各地的工业生产都不需要费心规划了,各地的负责人主动来要技术、查技术,主动落地推广,而谢双瑶只需要搭建一个数据库给他们查询就心情了,别的事不需要她来操一点心!

这个模式,值得推广也必须推广啊!如果个个干部都具备金逢春这样的思维能力,那么,买活军消化领地,包括向外扩张的速度,又会有一个大跃升,买活军非但不会陷入规模陷阱(敏朝可就指望着这个那),而且还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谢双瑶立刻示意《吏目参考》深挖金逢春的香云纱行动,甚至还亲自给文章做了批示,自己加入写了一段评语——金逢春的才能当然不会是空前绝后的等级,谢双瑶有理由相信,有很多人也有能力主持类似香云纱开发这样的行动,他们欠缺的只是灵机一动,只是思维模式的改变!

所以要捧金逢春,要嘉奖,要重用,要形成示范效应,让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众人的共识,谢双瑶本来心里是这么预期的:等到报道出来半年一年之后,这种类似的深挖科技库,引入拳头产品的行为,会在买活军这里普及化,到时候再由中央官署出面进行梳理,形成一定的流程,当然了,最适合这种行动的就是广府道的其余州县。

可没想到的是什么?这个月的半年报送来,看看数字,看看简报中提到的新产业建设,谢双瑶发现自己还有点滞后了——葛布工艺的改进这个她是知道的,先放到一边,其余州县也早都盯上了新产业升级这个点,有些想做香云纱原料的供应商,有些则是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意图引入蒸汽机配套,有些要用新技术开发矿山……算算时间,早在报道出来之前,各地就大多都行动起来了!

原因是什么?是和金逢春之间的竞争!让这些兄弟州县的主官,先于中央注意到了敬州的改变,而且这些一样雄心勃勃的新官员,自发地开始学习金逢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打报告进入数据库去查找资料,但买地这里,市面上的新技术已经为数不少,他们从市面上挑选适合治地的技术,在开好驾马车的前提下,已经自发地开始初步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了!

治理国家,没有一帆风顺的,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随时会来,但很偶尔,也会有这样意料之外的好事发生,谢双瑶处理过太多突发的变故,反思过太多隐患了,被PUA得惯了,一时间几乎无法相信,有一天会有这样的惊喜发生在自己身上。

虽然已经下令让情报局去查验这些半年报中的‘小卫星’,但还是忍不住要在半年会上开个这样的玩笑。直到各位大管家大吏目,纷纷地仔细阐述了新产业的立项思路,以及如今的发展情况,又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教育、基建方面遇到的困难,取得成就背后的思路,她这才放下心来,接受了这个事实:偶尔也会有好事发生的!自己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尤其是小看了在买地教育了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他们要比父辈更加进取,思路更加开阔,施政手段甚至也更加老练……在为了治理和扩大政权,不断无奈妥协,标准一低再低的若干年后,谢双瑶惊喜地发现,这帮年轻人的表现比她预期的强出百倍,虽然历练时间尚短,但他们——遍布在朝堂和民间,在官署、田间、船上、工厂里的年轻人们,已经足以构成买活军的脊梁了!

“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要活的充满希望。”

她高兴地对中央班子说,“真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好事发生了!看吧,不但羊城港的建设很顺利,广府道的发展也比我们预料得好得多。如果年轻人的素质都有这么好的话——”

“那么,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怎么定,怎么走,那真是要好好再商量一下了——原本怕步子太大,但现在——”

她的双眼闪闪发亮,“似乎,步子还可以迈得再大一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