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977.咸呛蟹好吃

买活 977.咸呛蟹好吃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2-05 03:34:02 来源:gegedan

自从买地崛起以来, 凡是办大会,必然会引起人员聚集,从运动大会就可见一斑了, 虽说第一次举办运动大会时,还闹出了有刺客意图替天行道,谋害六姐的闹剧,还让六姐人前显圣, 展露了一番仙力神通, 叫当时与会的百姓开了眼界, 对六姐越发是敬如真神。不过, 这没有耽搁运动大会从此成为定例, 各道内部是一年一次, 聚集在首府挑选健儿, 就这样已经能让周边州县的百姓过来凑热闹了,四年一次的运动大会更是如此, 数十万百姓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云县,百业因此都极为兴旺,同时也给当地的秩序带来极大的考验,已经是买地这里的定例了。

这么多人员聚集,原本的更士人手一定是不敷使用的, 人多了,地方还是那么大, 意外也会随之增加, 什么斗殴、凶杀、耍钱、风月, 甚至乃至火灾的风险,都是指数级的上升,这样各地更士署, 哪怕自己的人手也紧巴巴的,也要挤出一些优秀更士前去支援首府——考虑到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这种出外差的经历是可以写进履历里的,提升时上头都会考虑,便是对升职兴趣不大,这也是人人争抢的美差,毕竟更士也是人,也想开眼界凑热闹,而且,危险津贴也是颇为丰厚的,这段时间虽然囿于物资供应的局限,不太能吃好喝好,但至少也能混几身新制服,什么马口铁的水壶之类,若是遇到雨天,指不定还能配发橡胶雨靴什么的,这可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运动大会,其实就像是大庙会一样,只是闲来娱情的事情,除了第一次运动大会,六姐发表了讲话之外,其余几次一般都是列席看个开幕表演,论规格,完全无法和定都大典相比——君不见敏朝的国君都亲自动身来祝贺了么?就这他还不是第一个到的,南洋占城的国王克朗如来,占据了海运之利,直接乘的就是买地的海船,晚发早到,已经在羊城港住下了!

除此之外,满者伯夷、骠国、八百媳妇国,吕宋岛上决定依附买地的各部落土司可汗,安南阮、黎两主、真腊、暹罗,这些中南半岛的国主使者,乃至于欧罗巴洋番使臣,都已经先后出发,北方的高丽听说敏朝国君行动之后,也派出了两班中地位最显赫者,再加上罗刹国沙皇王子……这些外番贵族,有些是特意前来,有些是早就因为他事到此,躬逢其盛自然要观礼了,除了东瀛似乎还在装聋作哑,没有丝毫动静之外,已知天下的诸多势力,知道的都有人在此,这定都大典的盛大,也就可见一斑了!

按照买地的外交礼仪,这么多使臣居住在羊城港,都要给予相应的安保和接待规格,所以,早在定都大典开始前半年,其实更士署、陆军,就陆续有人丁被借调过去,就这还没算被视为是内番的许多势力头目了,比如西南川蜀的秦贞素夫人婆媳,鞑靼、女金、卫拉特等诸部派来的使臣,虾夷地、袋鼠地(拟部)等势力更不必提,针对这些内番重臣,除了安保、接待之外,还要乘着这宝贵的机会组织他们上课学习管理知识,因此大学城的诸多师生也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大博物馆,还没有完全建好呢,光是已经布置好的展区,听说都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要客,负责安保的更士们也是跟着操碎了心,毕竟这些观众对于参观礼仪一无所知,身份却又都尊贵重要,想要在不破坏气氛的前提下纠正他们的行为,也够让人喝一壶的了!

虽说有这么多难处,也挺累人的,但这可是定都大典啊,牛均田岁数不大,不可能不想凑这个热闹,不得不说,主任的这个大饼子,是画到他心坎里去了,他本也还没长到争功诿过、偷奸耍滑只想着混日子的年纪,对于这种新案子,想的不是怎么敷衍,而是颇有些兴趣,又得了主任批的200文餐饮条子,压根都没想着往自己兜里捞钱,而是扎扎实实安排了两百文的席面,请他线人庄掌柜吃饭,因笑道,“庄哥,平时请你只能吃一碗粉,今日下狠心了,也算是尽力铺陈了一席,你瞧瞧要不再添几个菜?”

两百文的席面,在绍兴能吃什么?两个人的话,可以安排得颇为体面了,先来一个罐头黄桃、荔枝的冷盘碟拼,水晶肴肉、鱼鳞冻码在一起,玲珑剔透配一碟子镇江陈醋,西红柿拌白糖一小碗,梨丝、萝卜丝、一种小苹果叫诸暨花红,拿糖腌渍一下,切成短丝,淋一点果醋、糖浆,拌在一起,四色的冷碟份量都不大,再要四碗热菜,这就不得了了,两百文足可以吃蟹!

活河蟹这时候不当季,要吃海边来的咸呛蟹,海蟹是不分季节都十分肥嫩的,从甬城的海港上岸之后,直接把活蟹放入调了花椒白酒的盐水里,把蟹呛死,随后立刻送往市场,像是绍兴这里,水泥路通车之后,呛海蟹就可以吃得上了,一般再远个两三日,那么只好运蟹糊,更像是调味酱也更咸,防范变质。不过,再往内陆走,一般百姓也就没有食用海鲜的习惯了。

咸呛蟹送到绍兴来,路程不远可以不调得很咸,配合姜丝醋味道非常鲜美,庄掌柜一见就双眼放光食指大动,笑着连说牛均田有心,“我老家舟山的,来绍兴讨生活数十年,就想着这一口!”

对于另外三盘大黄鱼鲞、活剥河虾仁、烧鸭,他没有这样喜欢,当仁不让先拿了一个蟹盖来吃,牛均田在虾夷地住久了,对这些海鲜倒不看在眼里,他在虾夷地吃过土著送来卖的大螃蟹,蟹脚几乎有手臂长!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弄来的,当时贪图新鲜,花了一笔钱买下来,可大概是冬天吃海鲜这样寒性的东西,吃完就拉了肚子,上吐下泻的,之后对于螃蟹就没那样喜欢了。

因此,他只看着庄掌柜的大快朵颐,自己拿了一杯黄酒慢慢地呷——按道理,他不该饮酒的,就是买地这里有头脸的人,出门吃饭也都不饮酒,但绍兴这里本地人太多了,老风俗毕竟还有余痕,本地有点身份的人吃饭,不说多,一杯加饭酒慢慢地呷着,这是要有的,尤其是吃海鲜一定要配酒,他这是和线人吃饭,为了打成一片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了。

这样四冷四热的小宴,还要再加上稍后收尾的一碗河鲜米粉,在私人餐叙中可以说非常体面了,如果菜量大一点,两百文是打不住的,小餐馆做生意灵活,按餐标、人数安排得非常妥帖,算下来一共一百九十文,还余了十文给他们加酒——不加酒那就换成餐后的新鲜果子。

至于米饭,那肯定是免费的,自从下南洋的人越来越多,南洋米越来越便宜,白米饭在江南都很不当一回事了!再不是从前那样的珍馐。不过,庄掌柜也不吃米饭,他光吃菜喝酒就足够饱了,他说自己好日子过多了,有消渴症的症候,医生叮嘱要多吃菜少吃饭。毕竟他从前就是开当铺的,从来过的都是好日子,买地崛起之后,物价越来越便宜,这不是一小心就吃出个富贵病来了?

也就是因为他是当铺老板,又在新园里坊做,才会被牛均田的前任陈帆结交为线人——当更士的线人,所得的报酬是很少的,加的分数也不多,稀罕这些的要么就是街上常见的孤儿小跑腿、小报童,要么就是和更士结交对工作有利的人。庄掌柜当属后者,这当铺毕竟和钱有关,经常还要和穷途末路的人打交道,他们也怕出事,多个更士朋友,铺子里若出事,有个人能上心,能帮着说句话,这就差很多了。

而他这个行当,其实很多时候就是非法行业的晴雨表,里坊的赌风如何,风月业是否又死灰复燃了,谁是私窠子,三不五时就把恩客送的首饰过来典当了去换新衣裳,谁家突然有了要用钱的大事……当铺掌柜的都是一清二楚,也会裁量着什么货能收什么货不能收,该向更士透露几分,才能维持着街坊的风气在一个相对安全的限度,又有生意做,又不至于惹来上头的关注,大家都绝了后路。这样的线人,和更士的关系彼此间都拿捏着分寸,互相的猜度,说话不可能全都说出口的,大概也就是看在今日这顿好宴的份上,庄掌柜的嘴比之前要松,对牛均田说了几个人名,“……陈翠凤,这个是有手段的,谈了好些个‘朋友’,好酒量,行令无有不会的,又善言语,从前听说就是姑苏那里荤场面的酒先生,这几年在我们这里落脚后,开了个饭馆,三不五时就拿些香皂、布料的来当,说是货商抵的酒钱,还有些细巧的金银首饰,都说是‘朋友’送的。她那饭馆里,好些面貌娇俏的女伙计哩,平时差事也是轻省,就陪客人喝喝酒,游游湖什么的,上菜之类的自有男伙计去做,那些客商,手里都是豪阔,一掷千金,岂不胜过去工厂里蓬头垢面地做苦工?”

对于买地的百姓来说,票唱已经远不像是从前敏朝时那样,那样的公然,那样的毫无遮掩,和自己的生活如此接近了,甚至也可以说,老百姓基本没有途径去接触到伎女,这话不算是假,但要说风月业就此绝迹,这就太天真了。牛均田这些更士,对此是有深刻认识的。归根到底,这就是一门生意,从前这门生意大把人做,那是因为不做就实在活不下去,这样严苛的外部条件改变之后,的确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做这样的买卖,可只要它有赚头,且有超过社会平均收入的赚头,那就始终会有人贪图着轻松和高收入来供应这些服务。

这样极少一部分人,就是更士们必须去打交道的对象,而且,他们不得不承认,在懂得拿捏规则的犯罪者面前,有时候更士反而处于弱势,就好比陈翠凤这样的酒馆老板娘,大家都心知肚明她们做的是什么行当,但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就算是抓在了床上,没有现钱往来,能抓人么?那也定不了罪,陈翠凤和她手下的小姑娘,十几天换一个‘朋友’,似乎也不违背买地的法律。

要彻底打散,这是办不到的,但也可以掌握动向,把她们的活动范围压低,一旦过线了,被抓住了把柄就加以严办。包括耍牌也是如此,不来钱的牌戏,这是没有理由制止的,因为牌戏和弈戏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对赌徒来说,哪怕是明天会不会下雨都能赌,更士要拿捏住的就是一条线,底线是本地不能有常设的赌坊,不能有职业赌徒,除此之外,朋友之间耍牌赌个东道的行为,本质上虽然是赌博,但显然也无法规范。不过,庄掌柜说,自从去年送了一百多个大赌的进矿山之后,起码新园里坊是没有地下赌场了,就有,也都是私下现钞来往,没有人到他这里来做大当、死当。

“至于你说的洋番姑娘么……也的确是有的,怎会没有呢?”

对牛均田说起的洋番逃债女,庄掌柜也不陌生,“新园里坊这里住了不少洋番那,都是往来的客商,他们呢,有时候也喜欢结交能说家乡话的女朋友,至于说华夏的商贩,也有不嫌洋女味儿大、皮肤粗糙的,愿意开个洋荤,和洋女坐下来吃吃喝喝,摸摸小手,教她们说说汉话……”

他沉吟了片刻,大概是今日实在吃得好,又道,“据我所知,是有的,而且价格还比汉女便宜,因为她们没有明面的身份,做得更为隐秘,都是一个带一个的去,平时也不会在人前露面,就更别说来当铺了,因此我也只是听说——这事儿,我和先头陈队都没提起,也是因为没个真凭实据,没得说我搬弄是非。只咱俩一见投缘,牛兄弟你还肯陪我喝几杯,我老庄也不能不识抬举,便破了我这信誉不顾,也告诉你些底里罢了。”

陈帆那是买地云县土生土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喝酒估计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牛均田没想到自己还占了这个便宜——他是去过虾夷地,那里到了冬天为了御寒,出门前都有喝一口酒的习惯,牛均田自己虽然不喝,但倒习惯了看别人喝,偶尔和城主一起吃饭,也能陪一盅。不想过往的经历到了此处都是好处,无心间居然得到了这个消息,他一下做出了诧异的表情来,心中却是忖道,“那个洋女,走之前把头发都剃了,哪个客商会喜欢光头女陪侍,估计几个月内做不了这一行。”

这么一想,忽然发现不对:绝大多数逃走的洋女,在逃走之前不可能得知本城有洋女陪侍这个行当,都是自行逃走,那么这个行当的头目是如何获取人员的?要知道通过检定考试之后,买地就会把这些欠债的洋女送走去僻远处做工,除非是那些当场结清船费的乘客,可以自由务工,但这也意味着她们大多都能自食其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这洋女老鸨是如何经营得起这样的行业的?

想到这里,一个相当重要的发现,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这白道有白道的规矩,□□也有□□的规矩,倘若是汉人去做陪侍,牛均田就不会这么问,因为他知道,三教九流中,下九流八门春典流传很广泛,一个会说官话、年轻有样貌的人,不论男女,想要入行都不算难,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容易接触到‘道上人’的。

而一个逃跑的洋女,她的官话必定非常的有限,缺衣少食,在陌生的山林间也不可能生活得下去,那么她要么就死在野外求存的过程里——这样的事情应当是不少见的,所以大家要留意尸体——要么,她就只能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找人私下收留,这在买地难度很高,毕竟买地的百姓对语言不通的流民,是很热衷把他们带去官府换分的,就算有人愿意看在一些什么好处的份上私藏,也很难逃脱邻里的耳目。

要么,她们就是试图去接触本城的其他洋番,获得他们的帮助,一个一无所有,考不过检定考试背了巨债的洋女,会用什么筹码来换取帮助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零散的洋番居民偶然接触到逃债洋女,私下窝藏,把她们收做私奴,和绍兴城内私下有人提供有组织的洋女陪侍服务,这里仍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这个行业能经营起来,其实就说明一点,那就是在洋番中也出现了很有组织,获得普遍承认的黑白两道,在可以公然存在的白道组织之外,隐隐约约已经有一个成规模的□□组织,有条不紊地运转了起来,并且,由于洋番和本地百姓的生活隔阂,还保持了相当的隐秘性,以至于牛均田在署里工作了这几个月,对此仍一无所知!

连绍兴这里,洋番还不算太多的都是如此,羊城港、云县这些地方,岂能例外?牛均田举起酒杯来喝了一口黄酒,入口却尝不到丝毫醇香甜味,他隐隐约约,似乎揭开了一重极为隐秘的厚幕布,觑见了洋番们光鲜生活背后的隐私,暗想道:“前些年因为叙州的事情,各地的促进会被打击得不清!连华人的‘道上人’都是如此,又何况洋人呢?”

“难怪,主任对于这个莉莲如此重视,想来更士署也注意到了这些逃债洋女反常的消失现象,这个莉莲若是逃去乡下,做了农夫的妻子,一辈子不露面也还罢了,倘若她若干时日之后真成了洋番陪侍女,又落到了我们手中,那就是一个抓手了,从她下手再去提溜,少不得能把洋番也肃清肃清,杀一杀他们的气焰。适逢定都大典,各处都在紧抓治安,倘若能从我们绍兴更士署手里办出这么个大案来,为大典献礼,半年后我正式定岗时,我的职位,或许也能往上提一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