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978.更士署的日常

买活 978.更士署的日常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2-05 03:34:02 来源:gegedan

无利不起早, 这是人的本性,尤其对于更士来说,除非是少见的刑事大案之外, 一般的小奸小恶,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倘若没有好处在前头等着, 撞到跟前了, 闹得不像话了, 伸手管管那是该当的, 可要他们费尽心思去挖掘线索, 当做是办大案一般用心, 那也有些强人所难。真要这样干, 那不过几年就累死了,自己也没落着个好字, 又是何苦来哉呢?

当然,买活军这里管得严厉,更士也没有收受厚礼的说法,主要也是调动频繁,一直是有风浪的活水, 纵有一二被金钱美色迷了眼的,不过数月功夫, 同事间还没传开, 这个人往往就被拿下了, 甚至于是什么地方露馅的都说不清,这也让人心存警醒。这样也减少了牛均田的顾虑,对此他是有经验的——在虾夷地的时候, 所见到那些不合规矩的事情不少,但每每心中都要掂量,不是说见了什么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可以大声疾呼的,要把这人的底子摸透了,确认他的后台不是城主身边的近人,甚至就是城主本人,才能出面拿捏着分寸管一管那。

所以说,远番工作是最锻炼人的,别看这牛均田年纪小,心计却很深沉。对于这个洋人内部酝酿成型的□□圈子,牛均田选它去下手,也是有考量的——这要是汉人那个张翠凤,他都会慎之又慎,就怕张翠凤背后有通上层的关系,除非确认立功后能立刻高升调走,或者有直属上级的明确指示,否则都要再三考虑,不会轻易滋事。

但这洋人的圈子,在本地毕竟是无依无靠,就算绍兴这里有什么大官,他们平时也不会和洋人多往来的——那多显眼啊,太容易被盯上了,就买地这个官吏流动率,人人都有机会向上,底下人瞅准了破绽,一发力就把你搞下来,就算是一州的首长,那也是战战兢兢,不可能多出格子的。牛均田往这上头使劲,就像是捡了个软柿子来捏,胆子也的确大了很多。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存着小心,没有在署里把此事公然上报,而是私下和主任汇报工作,分析道,“做这一行的人,招待的客官来自五湖四海,消息是出了名的灵通,一旦走漏了消息,他们把痕迹一打扫,就完全捉不住痛脚了。这事儿着急不来——再者,这会儿也没有人手,如今眼看就是桑叶成熟的时候,怎么也要忙过这一段时间再说了。”

这话是有道理的,绍兴这里正经种水稻的人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南洋米大行其道之后,本地的农户种主粮的热情大大下降,各村的村长也只安排少量的口粮田,让村里人口粮可以自给就足够了,农田主要拿来种经济作物,南方多水,桑基鱼塘大行其道,可酿酒的江米、烟草、肥田的大豆,各种果树、茶树,这些都是常见的农村作物,这其中牵连最广的就是桑树了,毕竟桑蚕一体,每年桑叶的产量直接联系到整个江南的丝织业。

因此每年桑叶成熟,春蚕结茧的时日,绍兴上上下下都是如临大敌,不但出门务工的农户全都回家,还要反过来到城里招聘人手,下乡帮忙——同时越是这个时候,更士署就越是提心吊胆,还要在本就紧张的人手中挤出人去参加联防队,日夜有人当班巡逻,包括果树、茶田都是如此,个中缘由也很简单,越是收获的时候就越容易有人来捣乱,往年间,农村的秩序有宗族维持,宗族同气连枝,一个村里大多数农户的利益总算能得到保证,但现在,江南以流民为主的新村子越来越多,买地又推崇分家、迁居,村子里靠着人情、族规维系起来的秩序也已经荡然无存,就只能由城里的衙门牵头,村长居中承接,村民人人出力,在村里建设新秩序,并将其维护起来。

除了联防队之外,各家还要出人看青,如果都各自分家的话,按一户男女两个壮劳力算,收成之前的那段时间也是真累人,白天干活,晚上轮班看青,联防队巡逻也是轮值的,当值的日子,要么出钱请人顶班,要么就是那一天晚上一个人巡逻一个人看青,第二天照旧还要起来做事。体力差一点,当真是顶不住,但也只能如此才能安心。也好在如今苛捐杂税少了,收成又比从前好得多,再加上这些作物都很能卖得上价,计算下来,一年能剩下不少钱,不然,宁可去做苦力工,也不愿意操种田的这份心呢!

买地衙门对于农耕安全也很重视,每逢此时,更士署都要派更士去各村出差,驻村小半个月,等到蚕茧收成,进入缫丝环节,这才返城休息。这时候留在城里的更士,那就要多当班多代班了,不过,每逢此时会稽、山阴两座县城的人也比往常少得多,因为各工厂都下乡去收丝了,或者有些工厂干脆停工,整个厂房静悄悄的,这就是东家在乡下也有桑树林子,这会儿都去帮着急忙采桑叶了。这蚕在生长的时候,日夜不停地吃叶子,白天采,晚上还要起夜喂,又要定时打扫蚕室,是出了名的辛苦!

牛均田才到绍兴不久,没赶上去年的蚕季,只听人说起每年这段时间,更士署内都极为空虚,下乡的更士也能瘦一圈——这会儿他们下乡是没有人悉心招待的,吃喝都是个凑合,夜里也睡不安稳,天还没亮就要准备去排解蚕户之间的纠纷:偷采桑叶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一开始贪心地养了太多蚕,自家的桑叶不够吃了,便乘夜打火把偷采。对于别处过来定居,缺乏养蚕经验的流民来说,会有这样的行为也不奇怪。

而这偏偏又是最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桑叶是非得要上午采的,夜间的叶子,上头带了露水,蚕吃了容易生病,或者干脆就不爱吃,纯属浪费。他们这里采了桑叶,别家的蚕就不够吃了。那辛苦了数年的蚕户,焉能善罢甘休呢?尤其倘若他们都还不算完全的异乡人,在本地有同一批落户的流民,认成了老乡互相帮衬的,那就更不会忍气吞声了,哪怕还没有确切证据,只要一点儿联想和怀疑,都要扛着锄头上门去讨公道那!

这时候,就考验更士的业务水平了,说实话,这案子也的确不好断,毕竟口说无凭,桑叶都喂进去了,难道你叫它,它还能应来着?你说是偷的,那我还说是我买的呢!就是署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尽量防患于未然,在事前加强巡逻而已。

更士署一年到头,尽是和这些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事情打交道,差不多都来一遍,快过年了,明年的巡逻又要开始了。这样的工作说实在的是很磨人的,牛均田虽然能应付得来,但却也想尽快升一升,至少不用下到第一线去,比起来他还更愿意去破正儿八经的案子——今年可不就巧了,本来都做好下乡的准备,因为这个洋番的事情,主任做主让他留下了,“刚好,小牛他们分管的新园里,洋番多,这时节就他们不下乡去,今年新园里就不出人了,你们没事儿也帮着其余同事多巡一巡,分担分担。”

不但留下了牛均田,还给他到处乱跑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帮同事分担分担,这样就算离开辖区,也不至于落人话柄了。这样他虽不下乡,其余同事也不至于眼红,而是巴不得地把自己手里的活都交代过来了,“小牛,新增常住人口统计表,我这里就差个收尾了,你这几天要是有空去南湖坊,就帮我催一催居委会。”“小牛啊,那个防火防灾的知识讲座签到表,还少一个签名,你去纺织街的时候,记得找细柳纺织厂补一下,他们新来了个保安主管,不太识字,上回漏签了。还有,这个防火的事情,这一阵子纺织街是要额外注意的,他们都是两班倒、三班倒,能用电灯的还好,用蜡烛、油灯的,就要当心,一旦失火,财物损失不说,人员损失是真大了。这阵子一定注意不能关死大门,生产区要有消防通道,不能堆货拥堵,出事了工人要有能跑出来的途径。”

各式各样的杂事,说难也不难,就都是要磨嘴皮子,也是看着牛均田年纪小,面皮薄,就都甩给他了。牛均田也不推拒,都接过来,但不把话说死,笑道,“我们新园里事情也多,能得闲空就一定帮兄弟们跑了,办不成我也一定把表好好地交回给你们。”

最后一句话尤其是重要的,不怕表没弄好,就怕没弄好不说还弄丢了,大家一听,都是喜笑颜开,纷纷把文件夹往他桌上堆,牛均田按着里坊分门别类,一一拾掇好了,又觍着脸跑去找‘小桃子’,笑道,“桃姐,你这里怎么没表格叫我填那?就都放心交给我吧!”

买地的更士署和军队都有个特点,越是远番,出长差的就越以男性居多,但女性不是完全没存在感,倘若有女官出这种危险外差,那一历练回来必定高升大用。这么做,大家也心服口服,认为是有道理的——就说虾夷地好了,那样危险的地方,刚建城的时候大家还睡过帐篷呢,如果一个女兵到了当地,又能破案又能带人打熊,还能压服虾夷地那帮桀骜不驯的拓荒汉,那她的本事你说就有多大吧!

不过,在绍兴这样的地方,更士署内男女就大致是均等的,官署对他们也一体使用,有些地方下乡还要求男女搭班,各在相邻的村子里,时不时换一下。这是由于联防队也有男女队,女队员巡夜那还是愿意跟随女更士,这样排班之后,就可以根据男队女队来方便换人,‘小桃子’陶珠儿和她的小姐妹张姐也都要下乡去的,听牛均田这么说,她抿嘴一笑,指了指案头那厚厚实实的文件夹小山,道,“你忘了?我管着培训营那,这些文书,要都交给你,你别处都去不了了,就泡在我们海关区了。算了,还是留着我自己做吧。”

确实,就她案头那文件的数量,其余区加在一起都比不过,海关区这边新进人口太多,不论是档案局还是更士署,分管岗位都是出名的苦差,语文成绩不好都做不来。牛均田虽然有心和小桃子套近乎,但也有自知之明,见了这文件夹的数量,正要讪然退去,心头突然一动,暗道,“那个逃债的洋女,有个举动是我十分在意的,她临行前很可能把头发剃了,听酒馆伙计说,他第二日清早在后院见到了许多碎发,还以为是闹鬼,不过很可惜垃圾清扫之后就送去垃圾站了,没有取到证物。但这样想来,她剃头是不是为了伪装身份呢?”

“之前我看过她的信息表,她本发是亚麻色,染的红色,红发被剪掉之后,剩下的发根颜色是什么?我在虾夷地、云县见到的洋番,有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头发,发梢色浅、发根色深,金发洋番的发根也有近乎于发黑的。这么说,她剃发或许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就想好了,要冒充土番流民……对啊,洋番是管得严格的,一定要查问出来历,要看身份文书,因为她们必然是有明确来路的,否则不可能远渡重洋来到买地。可那些下山的土番甚至是汉人村民,就不同了,收容营的查问要宽松得多……”

虽然如今着眼点已经和那个特别的逃债洋女不太重合了,但反正也是捎带手的事,牛均田想到这里,便对陶珠儿笑道,“你这里每日都有新人来,这些文书积攒到下乡回来再做,怕不是又要加班好久?旧文书我不好接手,但新文书我可以隔几天过去一次,抽时间帮你登好,不然真怕你来不及呢。”

他一副体贴入微的样子,别人看了尚可,张小凤却在一旁大声窃笑,又给陶珠儿使眼色,陶珠儿面上微红,把牛均田上下打量了几眼,想了想,笑道,“行,那就麻烦你了,今日我去取文书的时候,和他们吩咐一声,把你的名字留下。你就帮我做两件事就行了,第一是按时登表,第二是千万让他们把原始表格给我留着,别交到档案局那里去,等我回来核实盖章了再说。”

牛均田爽快地应了一句,张小凤在一边已经要敲起边鼓来了,笑道,“小桃子,人家小牛帮你好大一个忙,你少不得也要谢谢他罢?”

陶珠儿道,“这个自然!”

咬着唇却一时不肯往下说,牛均田这里竖起耳朵偏着头等着,大家都憋着笑看热闹,却不想外头有人跑进来道,“那个,纺织街的分管在不在?这里有人来报案——细柳纺织厂查了一起窃案,他们保安队长把人带过来了,是积案,原来的接案人在不在的?”

这一声下来,大家都顾不得闲话,忙都动了起来,“分管老刘刚走!下乡去了,要好半个月才回来,我们这里也都要马上动身!”

但凡是开厂的,雇工小偷小摸也是家常便饭,牛均田忖度着此事他推脱不得,便主动上前道,“刚好我留下的,就由我来办好了,你先把他们分别带到询问室,我这里看看案情记录,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