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买活 > 979.金蝉脱壳

买活 979.金蝉脱壳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2-06 16:06:18 来源:gegedan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 做更士的虽然在哪里都是忙碌,但案件性质却有极大的不同,牛均田在虾夷地做事的时候, 每年到了冬天就忙着到处去抓酒后斗殴的汉子, 送到矿山去苦役, 平时偶尔和开原、建新等地的同僚互通音信时, 也听他们说起,这些地方, 平时小偷小摸的事情几乎没有——大家都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你有的我都有, 你没有的我也没有,真穷得活不下去,那直接讨饭,邻里邻居的也不会干看着饿死。就算是过得富裕的人家,拥有的也无非就是一些马口铁家什, 或者是厚重的皮毛大氅。

这些东西固然让人眼红,但却是无法夺走之物,就算拿走了也不好脱手。因而辽东北地的富户,身家都在吃穿住行上,光是享福了,真要说屋子里有什么财物能让人心动的, 除了老参之外,别无他物——也正因为一株上好的老山参价格不菲, 凡是和财务有关的刑案很少有不闹出人命的,下黑手、敲闷棍,那都是奔着把人灭口而去, 就这还是在城市里,倘若在山林中,那就更加无法无天了,在辽东敢进山的几乎都是番族,这些人对人命看得可没那么重,他们以前不在意,那可能是不知道人参值钱,一旦知道人参能换钱,说出手也就出手了,甚至暗地里把进山的猎户都弄死,也不是干不出来!

这些大山里的事情,城里的更士管不了,山里人也往往闭口不提,不找言语上的后账,真要在城里遇到仇家,两下话不对付,把苦主给惹急了,别看大家都在建新城内,他们当场就是敢杀人的!虾夷地这里,这样的事情要少一些,主要是他们立足还不算很稳,此处又是熊多的地方,敢于进山采药的人不算太多。但这也可以看出北方冲突的特色了:不多,但一有就是人命关天的大案。牛均田都至少处理了七八起酒后仇杀、斗殴的案子,要说起来,案值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包五文钱的麦芽糖棍!

到了绍兴这样富裕的南方,民风就不同了,本地的案子又多又细,窃案很多,人命案是相对很少的。百姓还爱报官评理,以至于更士署专门开设了调解室,像是张小凤这样言辞便给的更士,常常过去值班评理,这在北方是不可想象的,北方辽土,甚至很少有双方都活着去见官的,总有一方不是没了命就是缺胳膊少腿的,衙门断案也异常的简单,全乎着走进衙门的那个人,一般也不可能再在城里露面,那都是被送去终身苦役的命!

绍兴这里,案情就要复杂多了,很多事情还非得要仔细琢磨不可,刁案很多,可说道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各厂子的偷窃案,有许多就是更士们都琢磨不出所以然的,细柳服装厂的窃案便是如此,更士已经数次去勘察过现场了,都没有在围墙上发现翻墙的痕迹。这样就怀疑是夜里当班出了内鬼,于是女东家柳柳亲自暗中在库房里睡了几晚,却也丝毫没有动静——这更士也不能为了一个窃案在厂里死磕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私人的厂子,又不算是公家的,就算有窃贼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更士署根本就没必要细管云云。这样的说法细品虽然不占理,但牛均田也听说过几次,主要是因为更士的工作太繁重了,有点儿推脱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牛均田也赞成一点,那就是内贼最好是由自己人来抓,更士去办,往往事倍功半。他翻了翻案卷,心里就有点底子了——不知道原本分管的老刘是什么情况,如果是他,先就会让东家仔细想想,库管和每天交卸货的主管之间有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或者是暗中的勾连。一般来说内部的案子,问题必定是出在库管身上,就算他不是主谋也一定知情。

这么简单的道理,就不知道老刘有没有和东家说了。想来应该是常识,估计或许是东家能力有限,没能盘出个所以然来吧。牛均田到问询室,先和抓人的保安队长寒暄了几句,便听他把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这是服装厂特意走关系请来的能人,到服装厂刚半个多月,把整个生产流程理顺了之后,冷眼旁观按兵不动,终于等那边按捺不住再出手时,被他抓到了现行。

原来,窃贼是把轻薄的衣料再蒙了一层布料在外头,做成夹袄一般,缝在自己工作服的内衬上,至于原本的内衬,被她们拆掉了,这样在出入厂房时,大家看着也没有什么不对——南方这里,虽然对于北方人来说天气很和暖,但一来,妇女着装保守,二来屋内阴冷,体弱畏寒,过了端午节才开始穿单衣也不少见,其余时候都是夹衫披袄,虽然自从窃案发生之后,进出需要解衣检查,但外套甩一甩表示没有夹带就行了,谁会去仔细检查?主要还看贴身的衣物内有没有玄机,光是这样,已经让织工们很不快了,还真没想到问题出在外衫这里!

一旦勘破了这个关节,别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困难了,织工的小动作,主管和库管是不可能不知道的,甚至于一个五人小组其实都是知情,轮流夹带,暗中分钱。彼此互相打掩护,主管找销路,库管呢,他就做一件事,就是把每天入库的丝品标签换一下,让失窃品分布在各小组,这样好像事情就出在库房内,而他虽然是库管,但却不住在库房内,只要每天按时交文书锁门,失窃那就是更夫护院的责任了。

“——那是亲母舅呀!就因为是东家的自己人,特意安排过来的,没想到竟私下处了姘头!”

这个鲁队长说起来也是啧啧连声,“所以说,这男女之事真是罪恶渊薮,本来都是可靠的老亲了,才叫他们进厂做事的,也不曾亏待了分毫。没想到,两人勾搭起来之后,原本的好处竟全被玷污了,一前一后心都坏起来。少东家知道了以后,也是气得直哭,说一定要送官,万不能私了——就为这,她母亲还和她置气呢,组长和库管两个人彼此抵赖,都说对方是主谋,这会儿组长家里人也已经登门在厂子门口闹了几次,说好好的妇人被拐带坏了,被我赶散了,又去她们家里。这事儿还不知道该如何收科!”

这样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牛均田见他说得有趣,也不由哈哈笑道,“世上所有犯罪的动机,无非都是钱和那事儿——你们厂子这个案子,又有钱,又有那事儿,搅和在一起,怎么能不扭了人的性子呢!就算有衙门评理,也怕是要闹一阵子的!”

虽然他管的是民事,但也知道,这种私人厂子这样的事情很多,盖因这些厂子的东家,从前多数是经营家庭作坊,工人基本都是自家的亲眷,而且男女有别,彼此受到严格的族规约束,纵有一二狂徒,大面上总归不出格——这也就是如今,遇到事情厂子只能报官,若是从前,这一男一女都会被族里‘浸猪笼’!也因此,他们根本谈不上什么生产安全制度,大家全凭多年相处的信任、人品。至于那些需要去设计生产质量负责制的大工坊,那都是官营的,买地崛起之后,顺理成章几乎都去了官营厂子里做事,也轮不到他们出来开小厂子。

这些小作坊,蹭着东风,现在扩大生产,变成厂子了,工人中陌生人多了,男女杂处的情况也远超从前,更重要的是家也分了,工人心中的敬畏少了,钻漏洞蹭厂子便宜,以至于公然偷窃的事情,越来越普遍。如果管理制度不跟上,就算接连有人受罚,也终究遏制不住这股风潮,牛均田和鲁队长闲谈间,对于这个现象都有共识,鲁队长是感慨道,“也不知道是南人多诈,还是道统不同,买地这里虽然繁华,但也有点子,有点子……”

这一看就是个正在吸取文化的半文盲,还沐浴在来买后的文化灌顶中,说起话来半文不白,大白话中夹杂了成语,鲁队长琢磨了许久,一拍大腿,“礼崩乐坏,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反正大差不差,就这个意思,这人心中没了对祖宗、对天地良心的敬畏,当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他是想着要重建敬畏,牛均田却是想着,应当设计出一个适用于小工厂生产的制度模板来,同时建议厂子送人去大学进修管理学,“人都是要管的,指望自己的良心?那你是想多了。人心就庄稼,越管越好,若是失了打理,再好的田也不免杂草丛生!”

“如今绍兴厂子的窃案,有一多半其实是厂子还没有适应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这案子放在以前早破了,也不是因为从前人心多么好,而是因为从前啊,机器没用上打卡提花机,就没有一匹提花缎是一色一样的,谁经手的谁都能自己分辨出来。如今都是用机器,只要卡片是一样的,出来的花色就一模一样,不好分辨,管理机制又还没跟上,这才给了他们浑水摸鱼的契机。只要以后重新让各组缝制一个小暗记,这个漏洞可不就堵上了?”

当然,这只是筛子一样的生产流程中,一个小漏洞而已,不过鲁队长还是听得很仔细,并对牛均田的能力大为叹服,认为他说出了问题的本质,果然不愧是买地的更士,这份洞见在敏朝是极为难得的。牛均田听了乐道,“其实这都是在更士专门学校,跟着教官们学的。我们的教官很多都是敏朝的老刑名了!办案经验异常丰富,我看你也有些天分,再读些书,倒可以试着来考取更士学校,我们这里一直缺人,前程和收入都蛮不错的!”他这也是实话,更士署的确一直缺人,主要是原本敏朝的州县,一个衙门正经办案的捕快——充场面的衙役不算,能有十余人就很不错了,其中精于刑名,能破复杂案件的很可能一个都没有。但现在一个州县的更士署,至少要百名左右的全职更士,才能把工作顺下来。早年间人口缺额实在是太大的时候,还有一些如老刘这样滥竽充数之辈,浑水摸鱼混了进来,业务能力实在堪忧——就这样老刘都是很宝贵的人才了,因为他至少具备制造合规文书的能力,自己破不了案,可以给能破案的更士打后手。

至于说拿下敏地,吸收旧捕快,从数学角度一计算,也知道这也缓解不了更士的差额,反而会越来越缺人,像鲁队长这样,能独立破获一个有些棘手的小案子,自己又有点武艺的,就算是可造之材了。有思路,能观察,能抓捕,有这个潜质,就算政治分数不高,后续经过教育和培训,在刑案中打打下手,不让他接触民生岗位就行了。这更士署需要的人才也是各种各样的,鲁队长就算文化水平有限,也不过是提升受到影响,做个小更士还是差不多的。

“我……我不行,我脑子笨,最多做个护院保镖,连生意都做不得,更别说和犯人斗心眼子了。”鲁队长却是慌忙摇手,牛均田听了便有些出奇,细问了几句,鲁队长便半吐半露地告诉他,这破案的思路是他遇到的一个洋番女孩告诉他的,“说她们从前去帮人钩雷丝、做手帕打零工的时候,就用这个办法来偷料子去卖。那所谓的雷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大概是西洋的一种布料吧,或许和雷有些关系,也不好说!”

他虽然没说那洋番女孩的来历,但牛均田一听,哪还有不起疑心的,仔细一问,鲁队长根本遮掩不了,他必然是在来到绍兴后遇到的这个洋女,而如今洋女失踪案已经传开了,想推诿都不成。只好把自己遇到洋女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牛均田,牛均田心想,“这女孩真是个辣手人物!看来在家乡就不是善茬,这些船长为了分数,不分香的臭的都划拉到我们华夏来,倒给我们添了事情!如此说来,她倒未必会去做女陪侍,也不一定就去找洋番求收留了,头发真是她主动剪掉的……她会不会真混到收容营里去充土番了呢?”

思及此,不免也好奇起来,问了鲁队长,知道他是见过那女孩儿当面的,便交代了一声,带上鲁队长往收容营去了,那鲁队长知道自己是要去辨别洋女的,倒有些局促不安起来。牛均田看在眼里,对他的心思洞若观火,也是暗笑一声并不揭穿——他已看出这洋女心思狡诈,善于邀得他人同情,鲁队长必然不太愿意去辨认她,说不得一会到了收容营,就是认出来了也会糊弄过去,不说实话。不过牛均田也不用听他的,只要一眼便能把他的心眼子看穿,之所以叫他而不是叫洋番船长,是因为鲁队长是华人相貌,戴个口罩,那洋女也就不太能认出来了。

收容营这里,由于新来的土番未必都健康,身上可能有传染病,干事戴口罩还是很常见的事情,牛均田和鲁二来到新城区这里,走了几个街口,远远地看到连着大路的一座气派大院,再往西边绕过一个小土丘,背靠土丘有许多土屋、帐篷,门口还拉了绳子,量了花花绿绿的碎布衣裳,里头活动着不少光头瘦弱,难分男女的流民百姓,有些人长得明显和汉人不同。这便是绍兴的收容营了。

不分天南海北,凡是不会说汉话,不懂得买地规矩的,都要在这里学习,在学习期间是要受到严格监管的,因此这里处处都可以见到荆棘篱笆,出入口也有更士和兵士一同把守,尤其是女营,管得更加严格,就连男小贩都不敢随意靠近,只在男营那里叫卖着,男营这里还有个特色,便是人人都披着衣服并不全系起,黑黄白夹杂的胸膛,可以看到一大片,可以说是相当的不体面,相对于衣冠整洁的活死人,不免少了一些尊严。

“这是怕有妇女混进来么!”

鲁队长说自己头脑简单,倒也不是全然愚笨,看了一眼便能自己悟出来其中的道理,“那女营那边……”

“女营那边每天是在屋子里查验的,当然也怕有男人不怀好意地钻进去。不过查得没男营这边这么严格罢了,这些规矩别看好像有些粗暴,其实背后都有好些真事儿支撑。如今倒是给我们也提供了方便。”

牛均田在门口验了身份,又和把守出入口的更士同僚打了个招呼,他要先去办公室拿陶珠儿要的文件,鲁队长跟在他身后,有些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说道,“其实吧……”

两人边说边走进办公室内,屋内恰好却也乱着,好几个干事在那里翻着文书表格的底子,彼此互相还说着,“对的呀,昨天出去的十人,輋人妇女,都是寨子里一大家子出来务工的,十二人,彼此互相还等了一会儿,最后男女一起走的,给发的去羊城港的通关路条,我这里都盖章了的,不可能有错!”

“但那个女孩子怎么说?最近营里的輋人就昨天那批,身份卡都发出去了,那她的表格呢?不可能就多了一个吧——”

几个干事把办公桌翻腾得纸片乱飞,全是一张张的表格,压根没留意到门口的更士和保安队长,牛均田和鲁队长愕然对视间,鲁队长慢慢地把话说完了,“其实……就算是男女分营,也不是没有漏洞钻……很多土番,男尊女卑,不敢不听男人的吩咐,只要……”

只要洋女莉莲能打动土番里的男人,也不是没有混进女营的可能,她本来就会说一些汉话和拼音,只是达不到B级检定要求,想从收容营毕业却还是相当简单,半个月的功夫,还真足够她假冒土番,得到一张身份文书,就此把洋女的身份洗白,从绍兴逃出去,她有了一张完全真实的身份文书,一个新的名字,便是绍兴这里想要追索,也很难办到。

这个洋女,还真和他们失之交臂,从此鸿飞冥冥了!除了留在收容营这里哭泣不停的輋女,几乎再没有任何踪迹!像她这样的人,到了羊城港之后,还真不知道要做出多少违法犯纪的事情来!

牛均田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和有些窃喜的贾队长相比,他心中反而升起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管你有多少苦衷也罢,买地的更士署,岂是她能随意戏耍的对象?

洋女莉莲……这名字,他是记住了,若有机会的话,这笔帐,牛均田一定要亲手讨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