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65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65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5:47 来源:gegedan

李承乾迷茫地看着李世民,今天没有杜如晦的病,也没有和阿翁吵架,阿耶为什么又哭了?

难道是最近太忙太累,不想再干别的,被他的要求吓哭了?

李承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不起阿耶,我不该这么压榨你的。”

李世民很想拍桌子反驳,他堂堂天策上将,怎么可能会被小儿一点小事吓到,还被吓哭?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

但被儿子几l句话感动哭好像更尴尬更丢人,李世民纠结了一会儿要不要拍桌,最后还是顺水推舟,板着脸说:“你知道就好,阿耶已经很累了,你得让阿耶休息几l天。”

李承乾重重点头:“以前阿耶压榨孔先生,我就觉得不太好,没想到我也差点变得和阿耶一样,真是太不应该了。”

李世民:“……?”

李承乾:“那阿耶就好好休息吧,我自己烧砖也可以。”

“不用!交给阿耶!”李世民呵呵一笑,“这算什么压榨?一点小事罢了。”

李承乾:“?”

*

第二天就不用去施粥了,李承乾早上起来就有些提不起劲,没精打采地往学堂走。

到了学堂却发现苏琛和杜荷都到了,正在兴高采烈说着什么,李承乾诧异:“杜荷,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苏琛也就罢了,杜荷却是天天踩点来的。

杜荷叉着腰哈哈大笑:“承乾,咱们上报纸啦!”

“为什么啊?”李承乾好奇地凑过去,见桌上放着一份《长安日报》,日期是今天,首版头条就是太医为饥民义诊,京城多家药铺、药商支持的新闻。

编辑和记者用不少笔墨描述当时的场景,去了多少太医、哪些药铺支援,消耗多少药材、救助多少饥民。写得颇为动人。

自然也少不了写人,比如李承乾在此事中起到重要作用,过程中也有亮眼的表现,几l乎贯穿新闻始末。陆德明也被提起好几l回,苏琛和杜荷略少一些。

但他们已经很激动了,这是第一回上报纸呢!

李承乾疑惑:“昨天没看到记者啊。”

“可能是我们走后去的,或者直接问杨县令吧。”杜荷不甚在意,嘿嘿一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给我们写信?”

“会有哒!”做为已经上过好几l回报纸的人,李承乾已经收过好几l封读者的信了。他传授经验,“大概两三天就会收到信了,欧阳阿翁会整理好送给我们的。”

“欧阳阿翁还管这种事啊?”杜荷好奇道,“听说写信都会夸我们,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我就被夸了!”李承乾非常骄傲。

不过写信的都是文化人儿,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李承乾直到现在也没有读得很明白,只知道他有被夸,至于怎么夸、夸什么,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过这些不用告诉杜荷!

杜荷一脸向往:“明天我就去报社看看!”

他眼睛转了转:“承乾,你以前收到的信能让我们看看吗?”

“可以。”李承乾矜持地应下,让小厮回去取。不一会儿信件拿来,几l个人头碰头一起看。

杜荷看了一会儿就脑袋发晕,完全不知道这之乎者也的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期待地看着苏琛:“你能看懂吗?”

苏琛迟疑地说:“你哪里不懂,我看能不能解释。”

李承乾指着其中一句,苏琛思索了一会儿道:“这句用了两个典故,甘罗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神童,十二岁就被封为丞相,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丞相。”

李承乾恍然,他知道这个故事,以前阿耶跟他提过一嘴,只是没说那人叫甘罗。

“他是把我比做甘罗吗?”

苏琛点点头。

杜荷羡慕道:“果然是在夸你。”

李承乾嘻嘻一笑,美滋滋地催促:“还有呢?另一个典故是什么?”

苏琛脸蛋微红地说:“另一个姓项,好像是春秋时期的神童,但我没听过他。”

他甚至不认识此人名字的第二个字,有亿点点尴尬。

李承乾也不认识这个字,托着下巴说:“这个字太难了,我们等下课问先生吧。”

“这个字念tuó。”李承乾几l个说着先生,陆德明的声音就在头顶上响起来了。

三个人一激灵,立刻坐好了,乖巧地向陆德明行礼。

陆德明轻哼一声,继续解释:“项橐是鲁国时一位神童,孔圣人周游列国时遇见他,被他的聪明才智折服,拜他为师,那时项橐才七岁。后人称项橐为‘圣公’”。

“哇!”几l个小的都惊叹出声,“他好厉害啊!”

才七岁就当了孔圣人的先生,这学问得多深啊!

李承乾皱着小眉毛算了算,还有两年他就七岁了,可是他的学问连项橐的典故都看不懂,更别说做孔圣人的先生了。

唉声叹气道:“世上聪明的人太多了,我也不是那么厉害。”

陆德明微微一笑:“你能有这个想法是好事,但也不必妄自菲薄。项橐能成为孔圣人的先生,并非他的学问比孔圣人更好,只是有某一点比孔圣人厉害罢了。若孔圣人再世,见到你懂这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必定也会另眼相待。”

李承乾美滋滋道:“我知道,这就是孔圣人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陆德明点头:“正是如此。”

苏琛有些不好意思:“学生愚钝,竟没听说过圣公。”

陆德明摆摆手:“这不怪你,他幼年故去,没在青史上留下太多笔墨。”

说到这里,陆德明微微皱眉,什么人用项橐比李承乾啊?太不合适了。

他将那信拿起来细看,忍不住失笑:“你只知这信在夸你,却不知他在觅举呢?”

“啊?”李承乾一脸迷茫,“觅举是什么?”

“士子求举用,便称为觅举。”陆德明指着其中几

l句翻译给他们听(),总结一下就是我才德兼备①()_[()]①『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忠心为主,快招我进天策府或者留在恒山王身边干活吧!

也算是声情并茂吧,可惜明珠暗投,给了还处于半文盲阶段的李承乾。

李承乾无辜地看着他。

陆德明:“……”

嗯……倒也说不上明珠暗投。甘罗和项橐虽有神童之名,人生前十几l年光辉灿烂,但下场都不怎么样,此人以甘罗和项橐比李承乾,显然读书只通一半。

且此人既然向李承乾觅举,便不该表达得如此隐晦,以至于李承乾都没看出来。如此不知变通,实在算不上明珠,错过便也错过了。

李承乾把另外几l封也给陆德明看,有几l封是纯粹向李承乾表达敬意,还有两封也是觅举,文章倒是通俗许多,但意思同样表达得非常隐晦。这么办事,也难怪他们投靠无门,只能向李承乾一个小孩觅举了。

陆德明问:“你可有回信?”

“回了。”李承乾道,“我知道收到信要回信的,这是礼貌。”

陆德明满意了:“不错。即便不予举用,对觅举之人也要以鼓励为上,免得对方心生颓意。不过你既没看懂,又是如何回的?”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我就说,谢谢他们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陆德明:“……”

*

杜荷惦记着收信,接下来两天都有点心不在焉,被先生打了好几l个手板。

每天一下课,他就拉着李承乾和苏琛往外跑,去报社看有没有他们的信。

报社的人都无语了,见过急着要稿费的,没见过这么急着要读者来信的。再一看这几l个最多才到腰高的小屁孩,又释然了。

笑眯眯道:“王爷和郎君们来得巧,今日来了几l封给你们的信,欧阳公还说等会给你们送过去呢。”

杜荷眼睛一亮:“有我的吗?!”

这人想了想,歉然道:“下臣没看仔细,只记得有王爷和陆先生的。”

杜荷顿时有些失望,李承乾拉着他往里面:“我们找欧阳阿翁去。”

报社的人也不拦着,李承乾虽然不管具体事务,但这报社本就是为了他办的,说是他的也不为过,没有什么地方他不能去,也没有什么东西他不能知道。

李承乾带着杜荷、苏琛找到欧阳询,欧阳询正在处理公务,放下笔笑呵呵道:“王爷来了,我还说如果你不来,一会儿就往王府走一趟呢。”

他从手边拿出一沓书信递给李承乾:“这是今日收到的书信,您与陆先生、苏大郎和杜二郎的都在这儿了。”

杜荷:“也有我的?”

欧阳询颔首。

杜荷美滋滋,和苏琛一起翻看信件,把属于他们的三封拿走了。

而李承乾看着剩下十几l封,而且给陆先生的明显比他多,抿着小嘴陷入沉默。

为什么?他之前上了好几l回报纸,这么长时间统共才收到四五封信,而陆先生才上

() 了一回报纸,收到的信已经比他多啦?()

欧阳询撇开脸,李承乾不知道的是,其实但凡有些名气的作者、编辑和记者,收到的书信都比他多很多。

?想看千山不关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也不能怪读者,主要李承乾这身份和年纪,哪个读者没事跟他写信啊?

没什么目的的不敢跟他写信,有目的的,比如想要觅举的,一般也不会把希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

今天他能收到这么多书信,还是这次的新闻比较特殊的缘故。

杜荷和苏琛已经迫不及待打开书信,李承乾也一一拆看给自己的信,在欧阳询的帮助下读完了。

来信的读者除了赞扬他们的善举,几l乎都对他们的功课表现出兴趣。

是的,《长安日报》写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家都知道李承乾他们本是为了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了解情况后才又是施粥又是施药。

功课的题目当然也没有隐瞒。自然灾难是永远的政治课题,这年头的学子们也很看重这个——当然很少有人能做到李承乾他们这样,亲自跑去施粥处跟饥民近距离接触。

敬佩之余,他们也将自己的心得写在信中,希望能与李承乾他们交流。

理所当然的,给陆德明的就是求指点了。

晚上李承乾咬着笔写回信,和上次只需要写几l个字不同,这次要和大家交流想法,每封信都要写好多字,收到的信又多,等终于写完,他的手腕都酸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整条胳膊都不是自己的。

风蕾用药油给李承乾揉了一会儿,疼得他忍不住哇哇大哭,含着一包眼泪跑去上课。

杜荷和苏琛都惊了:“你怎么了?”

李承乾泪眼汪汪地跟他们说了,杜荷拍着胸口后怕道:“收到书信少挺好的,我昨天只用不到半时辰就写完回信了。”

苏琛比杜荷多一封信,但也只用了大半个时辰。

李承乾见他俩都是一脸庆幸,捂着手腕撅嘴哼哼:“你们就没什么要表示的吗?”

杜荷:“表示什么?”

苏琛:“什么表示?”李承乾:“比如帮我写功课,或者帮我写回信……”

苏琛:“……你今天的笔记我包了,剩下的无能为力。”

杜荷:“……那我帮你提书包吧,需要用手腕的重活都归我。”

不是他们不帮李承乾写功课和回信,主要字迹不一样,被发现就不好了。

李承乾伸出左手:“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三人击掌。

李承乾嘿嘿一笑:“陆先生收到的信更多,说不定比我手还疼。”

杜荷顿时兴奋起来:“那先生会不会也哭啊?”

李承乾眼巴巴看着门口,第一次这么期盼早点见到陆德明。

一来就被三个学生紧紧盯住的陆德明:“……何事?”

李承乾三人打量陆德明,见他神色淡定,手腕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有点摸不着头脑。

() 还是杜荷藏不住话,大大咧咧问出口:“先生,你昨天写那么多回信,手腕不疼吗?”()

陆德明:“先生并没有写多少字。”

?本作者千山不关提醒您最全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怎么可能?你比承乾收到的信还多!”

陆德明把一沓回信递给他们,淡淡道:“你们看看便知。”

李承乾三人拆开一封,里面是两页信纸,李承乾也是每封回信两页纸,但他用得是铅笔,而陆德明写得毛笔字啊!

再看内容,陆德明是之乎者也,总之看不太懂那种。而李承乾满纸大白话,有时候怕别人不明白,一个观点还要从不同角度讲上两三遍。

杜荷哈哈大笑:“你好啰嗦啊,难怪写字多。”

李承乾不高兴地撅起嘴:“你写得很好吗?”

杜荷缩缩脖子不说话了,他观点没李承乾多,为了多写几l个字,比李承乾还啰嗦。

陆德明摇摇头,杜荷这孩子也是,明知道看不了李承乾笑话,还每每想要撩拨他。说关系不好也不是,不知到底怎么想的。

他笑呵呵道:“你们好好读书,多背几l篇文章,多写几l篇功课,以后也能像先生一样了。”

三人点头,斗志昂扬开始听课。

*

皇宫里,李渊也看到了报纸,陈进笑眯眯道:“听说因为这篇报道,长安好些药铺、药商都去乡下义诊,送药下乡。百姓都感念不已,说圣上是万世明主呢。”

李渊摆摆手:“和朕没有关系,都是百姓的善举。”

“怎么没有关系?若不是圣上仁心仁德,让太医给饥民看病,药铺药商们也不会追随。”

“那也是承乾的功劳。”李渊语气骄傲,“这孩子心存良善,又能担得起事,不愧是我李家儿孙!”

陈进笑着附和。

李渊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想起另一个孙子李承道。

这次报纸大幅度报道李承乾,对李承道却只廖廖带过,知情人都明白,这是保皇家脸面呢。

李承道这次表现非常不好,什么都不懂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自作聪明。

他问陈进:“那个侍卫怎么回事?谁让他那么干的?”

他可不信侍卫没有得到吩咐敢自作主张。

陈进道:“查清楚了,是齐王让他这么做的。”

“元吉?”李渊皱眉,“他放着自己的差事不错,操心这个干什么?”

陈进赔笑:“或许只是关心侄儿吧。”

李渊冷笑一声,他是很多事不愿意计较,不是真的看不明白,李元吉能为了什么?不就是看不惯承乾出风头,想要推承道出来打擂台吗?

本事不大,心眼不少。

“建成和承道知道这件事吗?”

“太子殿下知道一点,二郎君不知道。”

“哦?”李渊挑眉,“建成知道一点?承道不知道也就罢了,那侍卫那么做,他有什么反应?”

“太子殿下只知道齐王要借施药给二郎君涨

() 涨威望,具体怎么做却不知道。()”

李渊皱眉:“那个侍卫是元吉的人??[()]?『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陈进:“是太子殿下的人。”

李渊:“……”

很好!明知弟弟不靠谱,还让他自己办此事,事前丝毫不过问,连身边的侍卫都听弟弟指挥,他要是当了皇帝,是不是得和李元吉平分江山?

李渊冷静了一下才问:“承道那边怎么回事?”

陈进:“侍卫放出那话之前问过二郎君,当时二郎君忙着读书,就没有过问。”

李渊皱眉:“读书?”

“是,二郎君刻苦用功,往来的路上都手不释卷。”

李渊:“……”

李承道是出去见世面的,路上读书也就罢了,碰到要紧的事怎么还紧着读书呢?

但想想李承道后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即便当时管了此事,只怕也未必会有好结果。

李渊只觉得额头突突地疼。忍不住长叹一声:“建成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太子?”

在场众人立刻低头,一声都不敢吭,就连陈进也不敢说话了。

李渊也没想着他们搭话,过了一会儿自己回过神来,叹着气吩咐:“我记得库里有个和田玉麒麟,给承道送去吧。再漏个消息给太子,他想要的那个官职给他。”

陈进笑呵呵道:“圣上心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这回该高兴了。”

最近朝廷一个重要官职将要发生变动,太子党和秦王党都想推自己人上去,撕得不可开交。李渊一直左右为难,如今可算有决断了。

李渊叹气:“太子到底是太子,该给的体面得给他。”

陈进应了一声,吩咐人办事去了。

*

李世民得到消息冷哼一声:“阿耶安抚大哥呢。”

送李承道和田玉麒麟,是说李承道还是他心爱的孙儿,把官职给太子党,是说李建成依旧是他认定的继承人。

尉迟恭有点惋惜:“可惜那个官职了,只差一点咱们就成了。”

李世民老神在在喝口茶:“没什么好可惜的,你当大哥心里舒服吗?这样得来的官职,不得呕死他!”

尉迟恭狐疑地看着李世民,这样损失自己利益看别人笑话,可不像自家主公……好吧,是有一点像。

但这次有点过分了吧,那可不是小官职。

李世民骄傲道:“承乾给咱们挣了脸面,用一个官位来换,值得!”

“这倒也是!”尉迟恭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大郎君越发厉害了,这次真是长脸!”

李世民得意地抬起下巴,就听尉迟恭问:“不过他知道你用他和太子斗法吗?”

李世民的下巴一点点收了回来,底气略显不足地说:“这算什么斗法,我又没做什么。”

尉迟恭:“嗯嗯。”

“……”李世民,“你别告诉他啊,他现在还不知道我和大哥怎么回事呢。”

尉迟恭皱眉:“您不打算告诉

() 大郎君吗?他现在经常出门,只怕瞒不了多久。”

李世民叹气:“让我再想想怎么跟他解释。”

得想想怎么狡辩,虽然他觉得自己继位理所应当,但在旁人看来,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臭小子惯爱刨根问底的,到时候他该怎么说呢?

李世民转移话题:“你知道我被抢了职位,为什么不着急吗?”

尉迟恭:“不是为了看太子笑话吗?”

李世民诧异:“在你心里我是这种好人吗,为了看笑话花这么大代价?”

尉迟恭:“……”您对自己的认知倒是很清楚。

李世民对他挤挤眼,嘿嘿一笑:“太子推的那位,也是咱们的人。”

尉迟恭:“……”

好家伙!他直接一个好家伙!

好一个恐怖的政治斗争现场。

尉迟恭抱紧魁梧又无助的自己:“这样的事我不能听,万一您后悔了,要杀我灭口怎么办?”

李世民冷哼一声:“我还用杀你?直接让你自杀,你还会不听吗?”

尉迟恭:“那您可得给我准备把宝刀,没有宝刀我可不死。”

李世民:“你想要什么刀,随你挑。”

尉迟恭想了想:“那就鸣鸿刀吧。”

李世民嗤笑:“你这就是不想死呗?”

两个人哈哈大笑。

这时候窗边缓缓探出三个小脑袋,李承乾脆生生地问:“为什么尉迟伯父要鸣鸿刀就是不想死啊?”

屋里的笑戛然而止!

李世民:我不是开窗了吗?

怎么有人能悄无声息地接近,还偷听他说话?

确实开窗了,不过防得住大人,防不住矮冬瓜,李承乾想要看到窗户里面还得踩石头呢。

李世民:“……”

他想起刚才和尉迟恭不太正经的对话,还不想让李承乾知道他和太子争储的事,一本正经让尉迟恭帮忙隐瞒……

怀着一丝希望问:“你偷听了多少?”

“我才不是偷听!”李承乾叉腰,“我们是来玩哒,你们说话前就在了。”

李世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