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满风小说哩 > 其他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第 66 章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 66 章

作者:千山不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14 12:55:47 来源:gegedan

“大郎君!”尉迟恭走过来和李承乾见礼。

李承乾高兴地跟他打招呼:“尉迟伯父,我好久没见你了。”

尉迟恭哈哈大笑:“半个月没见大郎君,下臣也觉得过去很久了。”

李承乾腆着小肚子说:“我和尉迟伯父亲如手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李世民:“……”

尉迟恭比他还大十几岁呢,他和尉迟恭兄弟相称,这臭小子凑什么热闹?

他虎着脸道:“你们几个进来。”

李承乾冲他张开胳膊。

李世民:“?”

见李世民一脸不解,李承乾仰着小脸脾气很好地提醒:“阿耶抱我。”

李世民没好气道:“走大门!从窗口进来像什么话?”

知不知道他还在生闷气呢?

李承乾应了一声,小脑袋缓缓降了下去,然后就是噔噔噔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书房门被打开,李承乾三人卷着外面的寒气进来。

尉迟恭赶忙把火炉从李世民身边挪过去:“快快快,烤烤火。”

李世民:“……”

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么大冷的天,你们怎么跑到这来玩,墙根有什么好玩的?”

“我们是来书房找阿耶要资料的,走墙根近一点嘛。”李承乾理直气壮地说,“走到这里发现雪下面还有绿色的草,我们就看了一会儿。”

“什么?这大冷天草还没死透?”尉迟恭惊讶地问。

“有一个草还活着!”李承乾兴奋地跟他分享,“是一个小草,长得可绿可绿了!我在附近看过了,其他草都死了,只有这一个。”

尉迟恭:“会不会是什么特殊的草?”

“就是夏天经常看到的那种,这里种了一大片的。”李承乾感慨,“生命真奇妙!”

尉迟恭和苏琛、杜荷一大两小都深有同感地点头。

李世民:“……”

到底有没有人记得他还在生闷气?

尉迟恭见李世民神色郁闷,抓着机会嘿嘿一笑:“大郎君啊,我和王爷刚才说的话你是不是都听见了?”

李承乾摇头:“我们要看小草,还要找有没有其他活着的小草,没有一直在听吖。”

李世民和尉迟恭对视一眼,稍稍松了口气,也就是说太子那事他有可能没听到。

李世民瞬间有了决定,敌不动我不动,看看李承乾的反应再说。

李承乾的反应就是又想起了鸣鸿刀的问题,再次问道:“为什么尉迟伯父要鸣鸿刀就是不想死啊?”

尉迟恭嘿嘿一笑:“大郎君知道鸿鸣刀是什么刀吗?”

“不知道!”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说,“如果我知道的话,就不用问你们啦。”

“大郎君说得有道理!”尉迟恭朗声笑道,“这鸿鸣刀是上古名刀,据说是轩辕黄帝打造轩辕剑时,用剩下的材料造成的。此剑长约三尺,锋利无比

带有强烈刀意。黄帝想要用轩辕剑毁了它,没想到这刀竟化为一只红色雀鸟飞走了。”

“哇!”

李承乾三人瞪大了眼睛,苏琛不敢置信:“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剑怎么能变成雀呢?”

“《洞冥记》是这么记载的,至于是真是假,老黑就不知道了。”尉迟恭嘿嘿一笑,“总之这刀最后一次出现,就是汉武帝把它送给东方朔,后来就再也没有过记载了。所以老黑要以此刀自杀,王爷说我是不想死。”

解释了李承乾的问题,然而几个小的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个了,他们只想知道刀能不能变成鸟。

李承乾举起手:“我知道了,这个刀肯定是妖怪变的,它会七十二变!”

苏琛不太赞同:“世上没有妖怪。”

李承乾:“可是孙悟空就遇到了很多妖怪啊,那些妖怪也很厉害,不过都没有猴哥厉害。”

说到这里他还有些得意,偶像厉害,他也很有面子的啊!

杜荷:“那鸣鸿刀飞到天上,会不会碰到孙悟空或者其他神仙啊?”

“可能会,说不定就是打架打输了,所以才这么久没下凡。”

苏琛想了想道:“可是欧阳伯父说了,汉武帝的时候鸣鸿刀出现过。”

“可能是偷溜下来的吧。”李承乾叹气,他以前偷溜出府都没成功过呢。

尉迟恭茫然地问李世民:“老黑读书少,这孙悟空是哪位神仙?”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是他们看的一个话本。”

尉迟恭:“……”

*

李承乾直到拿了资料离开,也没有提起太子的事。

李世民这才彻底放下心:“看来他没听见。”

尉迟恭嘿嘿一笑:“您可得早点想好说法,说不定哪天大郎君就知道了。”

李世民有点头疼,臭小子不仅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且还敏锐的很,不让他知道也就罢了,一旦知道了,要糊弄过去并不容易。

是得好好想想。

尉迟恭眨了眨铜铃似的大眼睛,从袖口里掏出两张地契,推到李世民面前。

“什么意思?”李世民拿起来一看,好家伙,东市好地段的两家铺子,加起来怎么也得几百金了。

“你最近发财了?”李世民笑嘻嘻调侃一句,非常顺手地往自己袖子里塞,“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尉迟恭:“咳……太子给的。”

李世民:“?”

谁给的?

尉迟恭:“太子给的,想拉拢我。我本来不想要,不过转念一想,不要白不要嘛,留着给大郎君开铺子都好啊!”

李世民点头:“你说得对!以后他们要是还想收买你,只管收下就是了,咱们两个平分。”

说着把地契还给尉迟恭一张,尉迟恭也不客气地接了。两人都嘿嘿直乐。

赚了赚了。

太子也是,拉拢谁不好,居然拉拢尉迟恭!

只看尉迟恭受李世民看重,怎么不想想为什么?论本事尉迟恭或许不是最强的,但若论起对李世民的忠心,几乎没人能敌得过他。

李世民一点也不担心尉迟恭会背叛他,尉迟恭也没有强调忠心,只是提醒李世民:“太子已经开始对咱们的人出手了,他能拉拢我,也能拉拢别人,难保不会有人动摇。”

李世民点头:“我心里有数。”

另一边李承乾三只走出书房的范围,杜荷就好奇地问:“王爷和太子到底怎么啦?”

原谅他原来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小纨绔,来往的朋友也和他差不多,每天想的不是吃就是玩,政治信号根本不在他们的接收范围。

苏琛倒是知道李世民和太子关系不太好,但具体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这种大事,家长都会避免在孩子面前提起,免得不小心酿成祸端。

杜荷问李承乾:“你刚才怎么不问问王爷啊?”

李承乾轻哼一声:“你没听阿耶说吗,他要想想怎么跟我说,肯定不会说实话的,问了也没用。”

“那我们还要不要管啊?尉迟伯父还说王爷拿你做法,做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像孙悟空一样用法术啊?”杜荷挠挠头,但他没有见过李承乾用法术诶。

搞不懂。

李承乾也不明白,想了想摆摆手:“反正我知道阿耶不会害我。”

杜荷和苏琛都深以为然,于是也不再纠结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尉迟伯父不是说了吗,我们经常出去就会知道真相,我们可以出去打听,看臭阿耶还怎么瞒我。”

杜荷眼睛亮了:“好诶!”

好刺激,好好玩!

他看了看天色:“那我们这就出去吧。”

李承乾和苏琛也蠢蠢欲动,不过苏琛很快淡定下来,冷静地指出:“我们还要去报社。”

“唉!”

“唉!”

“唉!”

叹气三连。提到报社,三人都不如之前高兴,这两天不断收到书信,就连杜荷和苏琛都觉得回信累,更别说李承乾了。

他已经被迫改掉了絮叨的毛病,以前一大段一大段的长篇大论,恨不得每个点都解释得清清楚楚,现在能写一个字绝不写两个字,没意义的语气词全部省略,主打一个简洁凝炼,莫名显出几分高冷。

为此他还背了好多文章,并积极向先生们请教,争取用最少的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每每看到陆德明廖廖几十个字就能回复一封信,羡慕得都要哭了好吗?

累是有点累,但该回信还是要回的,和这么多人讨论,李承乾几人的想法越来越完善,文章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李承乾让人把资料送回去,又让人跟长孙氏说一声,就和小伙伴们去报社。

苏琛很好奇:“刚才那是什么资料?”

他不记得最近有什么功课需要找资料啊。

“就是雪的资料啊,”李承乾笑眯眯道,“阿耶说其他书上很难找到跟雪有

关的资料,所以帮我抄了些方志。”()

“方志是什么?”

?千山不关的作品《[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你们不知道方志吗?”虽然自己也刚知道,李承乾还是有点小优越,高兴地跟他们解释。

这回去报社又收到一大堆信,比之前两天只增不减,李承乾小脸一苦:“不是只有第二天和第三天收到最多书信,之后就慢慢没有了吗?”

怎么还越来越多了?

欧阳询捋着胡须微笑,一则这个话题吸引人,写信探讨的人多,但要言之有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细细思索打磨,需要的时间自然多一些。而李承乾等人又和人家有来有回地探讨,一来二去,收到的信自然越来越多。

李承乾:不想写回信了,真的不想写回信了!

杜荷叹气:“要是能当面说就好了,我不想写那么多字。”

咦?

李承乾一拍小手:“你说得对,我们可以见面和他们说。”

杜荷去:“?我随便一说,那么多人呢,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招待他们?肯定不行的。”

“当然不是一个个见啦,所有人一起开个研讨会,只要一天就行了。”

欧阳询微笑颔首:“不错!”李承乾美滋滋:“那我们这就跟他们说。”

几人头碰头商量了一会儿,把时间定在下个休沐日,地点就在来香楼。然后掏出铅笔和纸开始写回信。

旁观众人:“……”

果然是孩子,做事就是随心所欲。时间地点定得如此轻率,不用考虑宾客的安排和香来楼的情况吗?

转念一想,以李承乾的身份,确实不需要考虑宾客和香来楼,就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是他们庸人自扰了。比不起比不起。

李承乾三人给所有人都回了信,包括今天送信过来的和以前写信探讨但今天没有的。加起来总共才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简直美滋滋。

把信交给报社,他们会按地址给读者寄出去,这就算是请柬了。

回去的路上,李承乾几人看今天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大量读信、写信和背书,李承乾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又因为李承乾回信都是幼稚的大白话,读者也自觉写得白话一些,所以现在除了第一次给他写信的,其他来信大部分都能看懂了。

因为没有回信压力,今天看信格外轻松愉悦,哪怕看到新读者来信,有很多晦涩不懂的地方,也丝毫不影响心情。

看着看着,李承乾就咦了一声。

杜荷立刻凑了个大脑袋过来,看热闹:“怎么了怎么了?”

李承乾将刚打开的信给杜荷和苏琛看:“这个人第一次给我写信,但他的话我都能看懂诶!”

语言非常简洁浅显,读起来轻松顺畅,一点难度也没有,只凭这个,李承乾就对此人印象大好。

杜荷撇撇嘴:“说不定他就没什么学问,只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李承乾摇头:“不是哒,

() 他的字很好,肯定读了很多年书。”

李承乾自己软笔书法不佳,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接着往下看,他又咦了一声。

杜荷再次:“怎么了怎么了?”

“他写得很好诶。”这文章语言浅显,但很有内容,很多点李承乾都没有想到,是他最近几天看到的最好的文章。

他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杜荷和苏琛也凑过来看,都觉得这文章不错。

杜荷看着最后的署名:“马周?没听过这人。”

“没听过不奇怪啊。”李承乾学着李世民的语气,“我们才认识几个人。”

苏琛和杜荷:“……”

李承乾喜滋滋把信收起来:“明天我要给先生也看看,还要写信和马周讨论一下。”

他等不了几天后了,况且也不知道此人会不会来参加研讨会。他可不认为所有收到信的人都会来。

苏琛此时却道:“承乾,我们也得好好准备准备,如果研讨会上再有几个像马周这样的,我们岂不是要丢脸?”

此言一出,李承乾立刻严肃起来:“你说得对。”

丢脸是绝对不能丢脸的!

“那我们今天就开始看方志吧,你们两个来我家。”

杜荷和苏琛郑重点头。

杜荷想了想说:“我大哥这几天也在写这个功课,还查了不少资料,让他也来!”

三人对视一眼,都嘿嘿偷笑:压榨杜构,太快乐了。

李承乾:“你让人请他。”

想了想又补充:“不方便就算了。”

杜荷打发小厮回杜家,一则告诉杜如晦和杜夫人一声,二则问问杜构,看他愿不愿意来。

杜构本来不怎么愿意,还是那个想法,他觉得和三个小孩(其中一个还是他不学无术的弟弟)讨论功课没什么意思,但李承乾手里的方志让他很动心。

这几天查看各种典籍,确实不太好找材料,方志这种东西又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思考再三,杜构还是决定去,和父母辞别就乘着马车出了门,在宵禁之前赶到秦王府,和长孙氏请了安,就被送去千福院。

风蕾笑道:“几位郎君在书房呢,只等着郎君了。”

到了书房门口,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就看到里面撅着屁股跪趴在地上看书的三个人。

杜构:“……”

他很想扭头就走,然而李承乾已经看到了他,高兴地冲他挥手:“杜大哥。”

杜构只能硬着头皮进去,还诧异地看了苏琛一眼。李承乾和杜荷性格活泼,做出什么样的事都不奇怪,但苏琛一向斯文有礼,怎么也做出,咳……那样的动作?

苏琛默默哀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李承乾拍拍屁股站起来,对杜构嘿嘿一笑:“杜大哥,你把文章带过来了吗?”

杜构点头:“带了。”

“那我们先交换看一下叭,看完再讨

论。”

杜构迟疑:“你们真的要看吗?要不直接看方志吧。”

他对自己的文章还是有点信心的,在学院一向都名列前茅,虽然还没有写完,但框架内容都有了雏形,要是打击到小孩怎么办?

李承乾不知道他的想法,摇摇头道:“方志要看,文章也要看,磨刀不误砍柴工,说不定还能有新发现呢。”

杜构无法,只能把文章拿了出来,李承乾看向杜荷:“把我们的文章也拿出来。”

杜荷:“苏琛,拿出来。”

苏琛:“?不在我这里。”

“不在你那儿能在哪儿,今天中午你不是修改错别字吗?”

苏琛:“后来我给承乾了,他说要添一点东西上去。”

杜荷和苏琛齐齐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叉腰对杜荷道:“我是写了点东西,但我书包放不下,你给装到你书包了啊!”

杜荷挠挠头:“……好像是有这回事儿。”

众人:“……”

苏琛翻了个白眼:“你什么时候能长点心?”

杜构:“……”做为兄长,他有亿点点脸红。

杜荷从书包里找出文章给杜构,然后三人就抱着杜构的文章看去了,不时还会小声讨论,杜构能听见他们说:“这点我们也没想到诶。”

杜构默默叹了一声,打开了李承乾他们的文章,想着尽量多找几个优点,等会几个小孩要是被打击到了,他也知道该怎么宽慰。

然后打眼一看,他就被惊到了。

虽然语言稚嫩,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不仅分析了雪的影响,还提出好几个利用雪的措施,以及灾祸的解决办法。

且不说这些办法管不管用,但就这个文章本身来说,是个朴素但详实的文章,叫杜构来说,并不比他的差。

可是他们才几岁?

杜构内心有点崩溃,不由想起前几天施药回来,陆德明让他和李承乾几个一起写功课,他不想欺负小孩就拒绝了,还请陆德明别把他的文章给李承乾他们看,当时陆德明那个笑颇有些意味深长,他还以为自己想多了。

现在再回想起来,脸一下就爆红了。先生会不会觉得他太自以为是了啊?

这下杜构算是摆正心态了,讨论的时候非常认真地请教,李承乾文章里有很多是他不知道呢。

杜荷可得意坏了,他第一次比自家大哥知道的多,非常地积极替杜构解惑,李承乾和苏琛也很配合,但凡杜荷能解释的都让他来。

杜构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的解决办法,棉花他是知道的,杜荷有一件棉花做的棉衣,确实非常轻便暖和,但这个红砖又是什么?

“和青砖一样吗?”

杜荷捂着肚子笑:“大哥你真笨,一个红砖一个青砖,颜色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一样呢?”

“……”杜构脸上发烫,“你闭嘴!”

杜荷:“哼!偏不!”

杜构:“……”他这个大哥当得真是,

说话没大郎君一半顶用。

不过杜荷也说不出来什么了,主要是再深的东西不太懂。

李承乾解释道:“青砖和红砖都能用来建房子,烧制的步骤差不多,区别是青砖烧好后浇水冷却,红砖烧好后自然冷却。()”

那杜构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何必特意烧制红砖呢??()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不一样吖!百姓用不起青砖,但可以用得起红砖。”

杜荷:“?”

他感觉脑子不是很够,怎么听不懂李承乾的话。

“你想吖,青砖需要浇水冷却,把那么多水运到烧砖的窑上再浇下去多难啊,光这一步成本就要高很多。而且青砖要用封闭窑,红砖不需要,窑就可以建得大一点,一次能烧出更多砖,燃料和时间成本也降低啦!”

李承乾挺着小胸膛道:“最重要的是,红砖烧制非常非常简单,百姓在家自己也能烧,连钱都不用花了。”

杜构大惊:“在家里也能烧?”

李承乾点头:“是哒!”

他眼睛转了转,兴致勃勃道:“要不我们烧砖玩儿吧?”

*

李承乾这边挖泥烧砖,李世民很快得到了消息,对长孙氏抱怨道:“臭小子就喜欢瞎折腾了,我都在找人烧红砖了,他还要烧什么?”

长孙氏笑道:“承乾是要试试百姓家能不能自家烧出来,跟你那个不一样。”

李世民还是不满意:“听说他还要办什么研讨会,今天下午才决定,请柬已经发出去了?”

长孙氏点头。

李世民冷哼:“越来越自作主张,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跟家里商量一声。”

长孙氏不说话了,默默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你就是太惯着他了!”

长孙氏:“……那二郎的意思呢,不让他办研讨会了?”

“……”李世民哼哧哼哧片刻,“那倒也不用,消息都已经放出去了,不能食言。常松明天去香来楼定个包间,要大一点的,免得到时候不够用……算了,还是把整个香来楼包下来吧。”

常松:“……”

李世民重重哼了一声:“以后可得好好管管他!”

长孙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